小我

含有「小我」共 9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年節是人際互動的高峰期。平時已經越發穩定、能夠自持的伴侶,在接二連三成天鬧哄哄的環境裡,心智早已被擾動。花了許多時間與精力,好不容易才被安撫的內心困獸,正不平靜地伺機窺探、隨時要將她吞沒⋯⋯ 💡如果你是第一次路過,這裡分享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
Thumbnail
夏雪-avatar-img
夏雪
2025/02/05
9
回覆
9
回覆
閒人|Kuiza-avatar-img
閒人|Kuiza
2025/02/06
發文者
1
回覆
1
回覆
「知足常樂」四字是對抗「不安」、「孤獨」和「欲望」的最佳提醒......
Thumbnail
耶穌十字架事件的真正意涵 在基督教的傳統中,十字架常被視為耶穌犧牲的象徵,似乎代表著上主願意為了人類的罪孽而「犧牲」自己聖子。然而,這樣的觀念卻在無形中強化了對上主的恐懼,也讓許多虔誠的信徒在心靈上背負著對罪惡的負擔。《奇蹟課程》指出,真正帶來救贖的並不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而是他的復活,且
Thumbnail
當思維不再被視為純粹個體的產物,而是過去經驗、文化、社會與環境的綜合結果。個體的存在不僅依賴於思考,更在於外在力量的塑造與延續。正如現象學家所指出,意識與世界並非二元對立,而是共存於一個動態的整體中。這種觀點重新詮釋了自我與存在的關係,強調自我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環境與經驗而流動的現象。
Thumbnail
請試想一種你可以完全、絕對地在每一個層次上放棄控制的情況。
Thumbnail
閒人|Kuiza-avatar-img
閒人|Kuiza
2024/10/15
3
回覆
3
回覆
喬安納-avatar-img
喬安納
2024/10/15
發文者
1
回覆
1
回覆
我們經常會給自己建立一個「人設」。而這個人設,是按照我們所「以為」「別人的理想標準」來設定。並且認為,只有按照這個標準做了,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或是喜歡。 如果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並且可以讓我們有正向、積極的成長,那自然是好的。但是,如果這是用來評斷自己是否有價值、或是成功與否的標準,甚至是批判自己的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扮演很多角色,同時是公司的員工、主管、別人的同事、小孩的父母、爸媽的孩子、伴侶的先生/太太…..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自己呢..
Thumbnail
小我的傾向和依戀,它們是所有人類痛苦的根源。所有真理都是相對的~ 首先,我們必須澄清,所有真理都與其產生並適用的理解程度有關。例如,對於一個相信自己只是一個身體的小我來說,為了生存而復仇和與他人競爭是絕對真實的,並且是該意識層次的指導原則。 然而,對於一個更進化的自我,將自己視為靈魂,...
Thumbnail
經常聽到如此的安慰:「我們所擔心的百分之九十,不會發生。」那另外的百分之十呢?有時,人們遇到危險之前,宇宙也會給予一些警訊,我們究竟要如何去區分腦海中的負面信念,是小我的過度保護?還是宇宙警訊呢?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