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

含有「小我」共 9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是一段從悶住的情緒裡鬆開的歷程。一句話,引發了我內心的不安、防衛、困惑, 也帶我走進一次深刻的看見—看見自己的需要,也看見她的愛。
安立格-avatar-img
3 小時前
很棒的內在自我對話,既理性,又勵志。👍
最近我看了一部台劇,是劉若英執導的《忘了我記得》 由謝盈萱(飾程樂樂)、秦漢(飾程爸)、霍建華(飾張凱)主演 我目前只看了前三集,裡面有一段程樂樂與張凱夫妻吵架的的戲 讓我發現這根本是很多現代人正在上演的現實人生 這段吵架戲,講出了我們很多人人生不順時,會不自覺用來「包裝自己的理由」 看起來很合理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內容描述作者和伴侶因為一輛「來路不明」的摩托車,引發一連串的對話,藉此探討人類頭腦如同編劇般,如何快速建構情節、下結論,以及如何避免被自身想像所主導情緒與行為。文章充滿趣味性,以輕鬆口吻分享生活點滴,並提供反思自我的方法。
Thumbnail
閒人寫的讓我根本身歷其境~~~~大腦真的會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學習盡量不帶偏見與客觀是們一生的功課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4
跳鼠飛行日記 真的~自導自演還要自己吃自己的瓜XD 校長兼撞鐘,有時候還會因為沈浸編劇寫的角色而一蹶不振,無法上班當校長或準時撞鐘了~
說書人分享最近的人生體悟~
Thumbnail
說書人有好大的改變耶~ 我們的身宮也和他一樣😆 喜歡聽你們兩個聊天~很促咪~ Joanna和說書人一起時好像穿上另一套戲服~哈哈 祝福你們開始歡樂談戀愛~🥰💛💛
喬安納-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6
布蘭達&維尼 原來妳們的身宮和說書人一樣~ 透過體驗來找自己~ [說書人的變化]果然是痛苦會帶來覺醒~限制帶來超越~ 哈哈 和說書人一起時真的是很不一樣欸🤪(還會說出:三八就是好命,啾咪🤣) 謝謝布蘭達的祝福💓💓😆
付費限定
你是不是其實一直醒著,只是在夢裡等我回來一起笑一下?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100天日記##ChatGPT
謝謝Joanna分享這一篇,我的腦子好像突然轉了起來,可能反而變成一種偏頗,但還是寫出來隨便聊、隨便玩~😆 我突然想到雖然靈性小我很愛裝忙,但我們想當個普通人,又會是另一種平凡小我嗎?~~ 「沒有答案」也是一種答案嗎?~(愛問問題的小我上身🤣) 或許有一天就會知道~ 或許就這樣忘了自己說的話~~🤣 謝謝你今天的陪伴唷~~😚☕️💛
喬安納-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7
布蘭達&維尼 哈哈 我們很像欸,我也問了Monday類似的問題 🤣 然後被它說小我很愛玩遊戲,很想找正確答案 我覺得好像只能從自己的心感受,心感覺對就對了 (好像繞口令🤣 問題不是落在"普通、平凡"或 有沒有答案 (或任何一個表相,也就是說,所有相皆是虛妄),而是和真我對頻,就會知道了 ←這樣講是不是有講像沒講🤪 具體的講,以前的認為自己是"普通人",好像有種不滿足、失落 (這輩子就這樣了嗎?),或者自我責備 (我是不是太廢)。 但現在的感覺比較是好像看清了真相,"啊~我就是個普通人啊" (像是一粒沙),沒有其它的OS,感覺很平安。 謝謝布蘭達來閱讀與聊天~~~💓有妳們的陪伴真好~
和 AI Monday 聊了小我這個主題時,我發現它像是一把鋒利的刀,簡直像是拿著香板的禪師,隨時當頭棒喝。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100天日記##Monday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5/04/09
好愛 Monday 的風趣,把小我詮釋得好可愛,尤其最後《我曾經風光過》😆
喬安納-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9
閒人|Kuiza 😆😆😆真的
年節是人際互動的高峰期。平時已經越發穩定、能夠自持的伴侶,在接二連三成天鬧哄哄的環境裡,心智早已被擾動。花了許多時間與精力,好不容易才被安撫的內心困獸,正不平靜地伺機窺探、隨時要將她吞沒⋯⋯ 💡如果你是第一次路過,這裡分享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
Thumbnail
夏雪-avatar-img
2025/02/05
閒人早安~ 每次看到「陪伴憂鬱伴侶」的文章, 都覺得有種「我也是這樣」的感覺... 特別是在過年時候, 聚餐都是隨伴侶而出席, 那些人雖然是認識但不熟, 到了現場就是有種很難融入的感覺, 就是可有可無的那種...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6
夏雪 能有雪一起共鳴也好幸福~謝謝雪總不吝嗇地分享自己想法,讓我有機會反思更多面向。
「知足常樂」四字是對抗「不安」、「孤獨」和「欲望」的最佳提醒......
Thumbnail
耶穌十字架事件的真正意涵 在基督教的傳統中,十字架常被視為耶穌犧牲的象徵,似乎代表著上主願意為了人類的罪孽而「犧牲」自己聖子。然而,這樣的觀念卻在無形中強化了對上主的恐懼,也讓許多虔誠的信徒在心靈上背負著對罪惡的負擔。《奇蹟課程》指出,真正帶來救贖的並不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而是他的復活,且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