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黃軒醫師說:為什麼軍艦/郵輪易COVID19 🦠傳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為什麼軍艦/郵輪易COVID19 🦠傳播?

先看看一下這次COVID19 🦠下,全球有多少的大船染上COVID19 🦠呢?

「大郵船」目前登記有COVID 19 🦠:

「莫提默號」(Greg Mortimer)、「紅寶石公主號」(Ruby Princess)、「珊瑚公主號」(Coral Princess)、贊丹號(Zaandam)、「至尊公主號」(Grand Princess)、公司歌劇號(MSC Opera)、「加勒比公主號」(Caribbean Princess)、「帝王公主號」」(Regal Princess)

raw-image

你們以為「鑽石公主號」、Diamond Princess只有發生像這次的COVID19 🦠傳染病,這個群聚感染是偶發事件嗎?你們錯了:早在2016年2月,鑽石公主號上,也有158名乘客和船員群聚感染了由諾羅病毒引起的腸胃

回到「大軍艦」上:

法國🇫🇷「戴高樂號」航空母艦、「騎士保羅號」防空驅逐艦(Chevalier Paul)——紛紛傳出covid19 確診人數。而,單純一膄法國「戴高樂號」航空母艦,就有35%水手染疫。

raw-image

美國羅斯福號航空母艦(USS Theodore Roosevelt,CVN-71)就有660人中標,法國戴高樂航母則有1081人確診,印度海軍基地也傳出21名官兵驗出病毒。

raw-image

在三軍聯上,最容易發生群聚感染染疫,就是海軍軍種了。

raw-image

不管是大郵輪或大軍艦,這些也都只是大船而已。也似一個「封閉箱子」,加上動力和空調系統,進行的長期,且千名以聚集在一起的危險健康的活動!

raw-image

當世界各地目前有很多大軍船、大郵船紛紛傳播了COVID19 🦠,記者詢問我:為什麼?我常說:【其實,這些大船隻,本來就是傳染病易發生的培養🧫基(reservoir)而已】,加上千人團聚,長期時間在同一個空間,更加重了疫情傳播...


大船易爆發的群聚感染

依據[臨床感染疾病](Clin Infec Dis)期刊,及其他很多篇的國際期刊的記錄:早在1999年就曽報導過:在所有航程,會有29.1%乘客因呼吸道感染徵狀,在船上尋求醫療協助。而流感病毒🦠,就是其中所有群聚感染事件,最常見的原因。

raw-image

依據2010年,In Merit Health 國際期刊發表,這些大船一出航後,類似事件傳播率(attack rate) 通常維持在0.5%-37%左右不等。

除了這次covid19事件,早在2000年也發生過很嚴重,流感病毒在大船內群聚感染,使得1100的乘客,有310人染病,嚴重到40位需要住院,而2位乘客因此流感病毒群聚感染而死亡。

為什麼大船,容易導致導致群聚感染事件?

學者推測4大原因

1.大船內,動不動就是千人團體活動,宛如小城市,而且密集近距離接觸的活動

raw-image

2.英國的Oxford曾記錄:由於長時間的近距離接觸,傳染病的傳播,可以推至2代,什至4代,傳播很廣。即使有些人只呆在船上1-3天而已。

raw-image

3.美國學者認為:到處停泊下船去活動。千人下船大遊玩,大採購,促進了各國各地的不同病毒🦠傳播,而有些病毒🦠,剛好乘客們身體沒有免疫力或無疫苗接種,成了易染上的對象。

raw-image

4.學者專家曾經2014年在美國預防醫學Am J Prev Med提出警告:船員一但染疫,是可能會成為超級傳播者,傳給自己的同胞,還有陸續上來的新乘客。

raw-image

其實另一個:第5個原因,最重要:

5.船內的「空間」+ 「空調」

歐盟學者2009曾經發表過:在大船内的封閉空間,這樣的呼吸道感染病毒🦠,當有一個人咳嗽或打噴嚏🤧,他的飛沫或氣溶膠,會在船內狹窄空間內,被另一名乘客輕易吸入體內。他們認為在密閉空間的空調設備,如果不是設計很好,其實是呼吸飛沫傳播,氣溶膠易形成的好時機:

  • 空調速率
  • 空調方向
  • 氣流形態
raw-image

反正在空間有限地方,只要有人咳嗽或打噴嚏,你很難不吸入他的飛沫,尤其是那些用了便宜,劣質的空調設備。


船內,哪裡最易發生感染?

依據2015年發表在「室內及建築環境」、Indoor and Built Environment 期刊記錄:

發生感染機率,依序為

1.餐廳

2.船員艙

3.小型集會空間

4.船員開放空間

5.酒巴

6.大廳

7.表演廳

raw-image

「餐廳」,「船員艙」,就是船內最容易傳播的地點。

如何改善大船內的病毒🦠傳播?

1.空調設備的改善

只要有效換氣率,皆宜避免髒空氣,長期滯留於船艙內。

美國專家學者做過試驗

a.對餐廳和船員艙內,調高有效換氣率到20% 或50%,其船內傳播率預計可以下降20.2% 和41.2%

b.對全船艙,調高有效換氣率到20% 或50%,其船內傳播率預計,什至可以下降32.5% 和63.5%

這樣是需要花錢的,因為船主得購買系統強大和更多的電能消耗的的🤷‍♂️🤷‍♂️🤷‍♂️

raw-image

2.空調設備加入紫㚈缐或HEPA

如果全船內,空調設備加入紫㚈缐或HEPA:

紫外線UV : 下降87.8%傳播率

HEPA過濾:下降84.9%傳播率

但這些,船主,又要花錢,花很大的呢!如果你是船主,你會花很多錢嗎?😅🤣😝🤷‍♂️🤷‍♂️🤷‍♂️

raw-image

3.軍艦/郵輪人員感控訓練

大家記得「鑽石公主號」嗎?日本人,把千人在隔離在郵輪上嗎?這樣作動非常危險⚠️的。因為軍艦/郵輪,都不是最佳的隔離COVID19 的好地方。

raw-image

研究人員早己指出,如果船艙內,發生了有效的群聚感染,把乘客限制或禁足或隔離在船上,是推廣傳染病的工具之一(咦!日本🇯🇵醫療専家,當時不知道這些專業嗎?還是被奧運聖火衝昏了頭?):

研究指出,如果真的發生了有效群聚感染,船員把那些疑似的乘客,隔離在某個艙房,其減少傳播率維持在0.9%-3.3%

為什麼會這樣呢?他們専家發現船員們,根本不是醫療人員,他們不太正確診斷誰真的有毛病,更何況這次的COVID19 🦠 是輕微至無症狀為主,當然會許多病源體(包括了船員自己),也還在船艙內到處趴趴走呀!但對於這樣的船內群聚感染,研究同時發現,只要【船員們一律戴上一般外科囗罩,傳播率會馬上下降20.7%】,這可比叫乘客隔離於船艙內,似乎較有效呢?

raw-image

在日本,決定禁此乘客登陸做COVID19 🦠檢疫隔離,這樣動作其實,不但沒有減少COVID19 🦠傳播,什至導致了幾位「鑽石公主號」乘客死亡。這些都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

raw-image

美國🇺🇸海軍指揮官的決定給全官兵下船檢疫,個人認為他做對了,馬上登陸檢疫隔離,才能免更多軍人染疫或死亡。會這樣支持這個軍艦指揮官,還是因為我那一句:【船艙,絕不是阻絕COVID19 🦠 病毒傳播的好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88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位於亞熱帶的台灣,一個被路過的葡萄牙人驚嘆稱讚「福爾摩沙」的美麗之島,對於來自溫帶的外來者而言,卻是潛藏著許多疾病的可怕惡夢。21世紀席捲全球的COVID-19在肆虐兩年多後仍未見平息,然而從前的瘴癘之島,卻縱身一躍成為世界防疫的前段班,這絕非一蹴可幾。
Thumbnail
位於亞熱帶的台灣,一個被路過的葡萄牙人驚嘆稱讚「福爾摩沙」的美麗之島,對於來自溫帶的外來者而言,卻是潛藏著許多疾病的可怕惡夢。21世紀席捲全球的COVID-19在肆虐兩年多後仍未見平息,然而從前的瘴癘之島,卻縱身一躍成為世界防疫的前段班,這絕非一蹴可幾。
Thumbnail
今日焦點🔥🔥🔥 🗣:在需求居高不下、基礎建設投資又受限的情況下,新冠疫情造成65年貨櫃航運史的最大混亂,這波疫情也凸顯整體供應鏈需要再加強協調、交換訊息和數位化。 全球目前有約350艘貨輪被困在港口外,數量是今年稍早的兩倍多。航運問題造成庫存短缺和交貨延遲,既抬高物價,也影響到消費者。
Thumbnail
今日焦點🔥🔥🔥 🗣:在需求居高不下、基礎建設投資又受限的情況下,新冠疫情造成65年貨櫃航運史的最大混亂,這波疫情也凸顯整體供應鏈需要再加強協調、交換訊息和數位化。 全球目前有約350艘貨輪被困在港口外,數量是今年稍早的兩倍多。航運問題造成庫存短缺和交貨延遲,既抬高物價,也影響到消費者。
Thumbnail
2021年前五個月中全球造船造櫃的規模衝上163億美元,根據Alphaliner截至6月14日的統計資料顯示,地中海航運、長榮航運、達飛海運、萬海航運等造船造櫃驚人,其中地中海航運的總運力將有機會擠下馬士基成為全球第一,長榮則有機會擠入前五名行列。
Thumbnail
2021年前五個月中全球造船造櫃的規模衝上163億美元,根據Alphaliner截至6月14日的統計資料顯示,地中海航運、長榮航運、達飛海運、萬海航運等造船造櫃驚人,其中地中海航運的總運力將有機會擠下馬士基成為全球第一,長榮則有機會擠入前五名行列。
Thumbnail
危險的判斷與事件發生的機率有關,也與解決方案的信心有關,更與文化價值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船為何比葡萄牙人的船大得多,為何會多中醫不主張以外科方式理癌症問題。也許都有文化因素內。
Thumbnail
危險的判斷與事件發生的機率有關,也與解決方案的信心有關,更與文化價值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船為何比葡萄牙人的船大得多,為何會多中醫不主張以外科方式理癌症問題。也許都有文化因素內。
Thumbnail
西元2020年,美國及中國大陸的大批軍機、軍艦在南海航行,不少民眾擔心一不小心就爆發戰爭。 為何那麼多軍機、軍艦選在南海航行?
Thumbnail
西元2020年,美國及中國大陸的大批軍機、軍艦在南海航行,不少民眾擔心一不小心就爆發戰爭。 為何那麼多軍機、軍艦選在南海航行?
Thumbnail
過了一星期,筆者覺得一般民眾應該稍微平靜些,沒那麼恐慌,可以稍微來談一下這件事。再說,天天被催稿也很煩,有些事情不能當稿費賺。 
Thumbnail
過了一星期,筆者覺得一般民眾應該稍微平靜些,沒那麼恐慌,可以稍微來談一下這件事。再說,天天被催稿也很煩,有些事情不能當稿費賺。 
Thumbnail
撰寫:吳卓遠/陳炯廷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月23日宣布,海軍敦睦艦隊磐石艦再增1人確診新冠肺炎,為20多歲磐石艦男性軍人。個案在4月18日於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但19日起因陸續出現喉嚨痛癢、咳嗽等症狀,經二次採檢確診。 這宗全台迄今最大的群聚感染案,已累計有29人確診,均為磐石艦成員
Thumbnail
撰寫:吳卓遠/陳炯廷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月23日宣布,海軍敦睦艦隊磐石艦再增1人確診新冠肺炎,為20多歲磐石艦男性軍人。個案在4月18日於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但19日起因陸續出現喉嚨痛癢、咳嗽等症狀,經二次採檢確診。 這宗全台迄今最大的群聚感染案,已累計有29人確診,均為磐石艦成員
Thumbnail
撰寫:蔡苡柔 4月18日海軍敦睦艦隊“磐石”號軍艦3人確診新冠肺炎,打破台灣軍方零確診紀錄,在採檢敦睦艦隊三艘軍艦人員後,19日磐石號新增病例21例,累積共24例。台灣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在19日轉述蔡英文三點聲明,強調防疫視同作戰,對於敦睦艦隊集體染疫,蔡英文表示遺憾並要求國防調查小組釐清過程、
Thumbnail
撰寫:蔡苡柔 4月18日海軍敦睦艦隊“磐石”號軍艦3人確診新冠肺炎,打破台灣軍方零確診紀錄,在採檢敦睦艦隊三艘軍艦人員後,19日磐石號新增病例21例,累積共24例。台灣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在19日轉述蔡英文三點聲明,強調防疫視同作戰,對於敦睦艦隊集體染疫,蔡英文表示遺憾並要求國防調查小組釐清過程、
Thumbnail
當世界各地目前有很多大軍船、大郵船紛紛傳播了COVID19 🦠,記者詢問我:為什麼?我常說:【其實,這些大船隻,本來就是傳染病易發生的培養🧫基(reservoir)而已】,加上千人團聚,長期時間在同一個空間,更加重了疫情傳播...
Thumbnail
當世界各地目前有很多大軍船、大郵船紛紛傳播了COVID19 🦠,記者詢問我:為什麼?我常說:【其實,這些大船隻,本來就是傳染病易發生的培養🧫基(reservoir)而已】,加上千人團聚,長期時間在同一個空間,更加重了疫情傳播...
Thumbnail
船艙到機艙的變革,除了代表交通工具的日新月異,使旅客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大幅短縮,人們對旅行的意義,像是離返、鄉愁、異國憧憬等情緒,甚至國際觀、世界觀,也基於這樣的變革而存在極大的差異。和田博文的這部《海上的世界地圖:歐洲航線百年紀行史(1861-1964)》,或許能彌補我們對這段百年海上旅行史的空白
Thumbnail
船艙到機艙的變革,除了代表交通工具的日新月異,使旅客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大幅短縮,人們對旅行的意義,像是離返、鄉愁、異國憧憬等情緒,甚至國際觀、世界觀,也基於這樣的變革而存在極大的差異。和田博文的這部《海上的世界地圖:歐洲航線百年紀行史(1861-1964)》,或許能彌補我們對這段百年海上旅行史的空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