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亮眼的投資報酬源於永恆的脈絡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這年代也許真沒什麼人事物能永恆不變,但投資的核心思路最好能持之以恆去深掘
Surprise!沒想到竟然一個月不到我又發稿了(疫情真的讓時間變多!),上次3/22發稿其實是在暗示助推有投資美股的朋友:"是時候再買入囉!",也沒意外,美股在三月崩跌30%後,這幾周以來又瘋狂上漲30%(下圖),這時候許多朋友又會開始擔憂:「這反彈結束了嗎?是不是又要跌了?」,甚至手腳太慢的還會問:「我現在買還來的及嗎?」
跌到讓你絕望 也會漲到讓你絕望
這些問題回答起來可以說很難也可說很簡單,難的我就不多說,說說簡單的吧!
  1. 反彈結束了嗎?我不知道也不想花時間去知道,因為沒意義。
  2. 是不是又要跌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反彈結束不見得是跌,可能是持續震盪盤整,非漲即跌的二分法思考往往是投資人失敗的主因。我只需要知道金融環境會不會比之前三月更糟糕?明年或兩年後的現在還會這麼差嗎?投資不必把自己的腦袋放入非黑即白的短線思考(除非你是在做交易trading)。
  3. 現在買還來的及嗎?如果你壽命只剩不到一兩年,那我想你也許沒時間享受投資的成果了,也不應該把人生最後一段路關注在投資上,如果你還年輕,何時不是買股時?
當然 落在個股選擇上確實會讓你有擇時的憂心,最近有個防疫概念普遍為人所知「超前部署」,這也符合我的投資箴言:「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如果你買股的當下,還會疑惑自己是否太晚買?我認為那未必是你目前買太遲了,而是你的思考太晚開始或不夠超前!
倉促的思考卻得到絕佳的投資成果,我覺得可能只有運氣好能做到!
這一次我本身趁著股災買入了我觀察多年但沒有便宜價格的股票,我不敢稱這些對你們來說是好股票,但對個人而言,他們都是寶貝。此外許多堅持持有多年的股票,竟然在這次疫情大放光彩!例如抱好多年的Netflix,疫情讓本來沒訂閱的人,因居家隔離而提高訂閱可能!
前陣子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決策,發覺一切都是有跡可循,有一個恆常的思考脈絡在推動我的主要投資決策,我想用這篇文章跟你們分享,當然,我不為這些股票作推薦,想買就自己去買吧!我很希望妳能挑些好資產買給自己。

一份自2013持續至今的投資脈絡

2014年受投資社團邀請演講的簡報之一
我快速簡述這份剪報緣由,當時是在講述如何由各類新聞訊息"提前"找出投資契機與消費趨勢,其中給聽眾的一個重點就是:【一般人眼中的離奇/新奇新聞往往是投資高手前瞻布局的機會】,你越是輕描淡寫、事不關己的讀過就忘,反而是在浪費生命!所以 【有趣的新聞請嚴肅讀,無聊的新聞則請試著找出其中的趣味性】。
因此我分享了由各種新奇新聞察覺到氣候變遷正在加速的趨勢(2008年開始,登革熱疫區加速往溫帶寒帶地區擴散)!並從這個無可避免的現象推導出各種可能的投資概念(下圖)。
武漢肺炎疫情下重新看這份概念中的人畜瘟疫格外有感
以下就分享一下上張圖中各概念,我所持有的股票

【動物用藥】

我討厭碰醫藥類股,產業競爭激烈而且藥物審查與法規複雜,所以我很早就將氣候異常導致疫病增加的後果,聚焦在家禽家畜身上!畢竟動物用藥與疫苗的審查比人類用藥寬鬆許多,這幾年各種動物的疫情也頻繁出現,我這次就趁股災買入碩騰(NYSE: ZTS )這個在動物用藥近乎壟斷的公司,其母公司為知名藥廠輝瑞(富爸爸)
幾年前遲疑就看他一直漲而錯過

【合成食品】

早在2013年就開始追蹤人造雞蛋這個新創科技,很多人不知道現在很火紅的人造肉先驅 Beyond Meat(超越肉),最早期推出的產品其實是 超越蛋,等待多年 這家公司在去年終於上市,我也在上市當天買入,但在180元左右覺得太離譜而多數獲利減碼,目前只剩餘幾股。
未來我認為人造肉當然仍有市場,但站在投資角度,經過去年股價的膨脹與崩跌,現階段就是回歸現實考量,關注這公司商品的普及化程度與獲利規模,因此不建議過多持有,我目前對於人造肉產業著眼於人造鮭魚等更高技術門檻的新創公司,畢竟食用海產的稀有性與價格持續漲價在在都是人造肉切入的絕佳利基。
市場對於人造肉的狂熱超乎我預期

【潔淨能源】

這部分就是前述持有七年,直到今年才爆發的股票Tesla,許多人會用汽車發展來思考特斯拉,我由衷建議各位可以去閱讀亞馬遜書店與蘋果iphone的早期發展到普及的過程,再去看特斯拉的股價是否高估(我認為還嚴重低估!),總之 我仍然會持有其股票到特斯拉電動車滿街跑的那一天。
特斯拉持續持有
另外還有一家潔淨能源股 博楓再生能源BEP,多數都在2018年底股災買入,至今仍持續買入持有。有興趣的朋友可再自行研究這家優秀公司。
特斯拉作為成長股 BEP則較像固定高收益類

【基礎建設】

氣候異常將考驗過往基礎建設所設定的安全標準與縮短使用壽命,例如橋梁耐洪的程度、堤防耐海嘯的程度都會需要新標準來因應,需要加速新基礎建設的投入,對於已開發國家如美國,面臨多數基礎設施都已逼近或超過使用年限,我去年寫過的太平洋瓦電就是因電路過於老舊而增加其營運風險,但美國政黨不合導致大規模基礎建設的更新一直拖延。相比起來,新興國家如中國則被笑稱為基建狂魔,他這幾年更拼命鼓吹一帶一路藉機將高鐵等基礎建設投放到中亞南亞各國,這種態勢目前仍未見趨緩。
不過改變的契機來了,武漢肺炎帶來的效果宛如戰爭,讓民間消費力降至極點,隨著疫情緩解後,各國政府勢必會大量投入新基礎建設,對這方面你可以去看看中國自從其國內疫情緩解後做了些什麼?擴大基礎建設的規模!
其中最關鍵的是『特高壓配電技術』,簡單講,電流經過傳輸距離越遠就耗損越多,如同水管會漏水會出水很小,大樓就需要裝半夜吵死人的加壓馬達,大家可以把自己放在大陸型國家角度思考,當我們喊著要乾淨能源時,似乎沒想過乾淨能源通常都得架設在人煙稀少地區,例如沙漠的太陽能田、高原的風力發電、崎嶇谷地的水力發電,用電量大的地區卻都在沿海都市,因此新的潔淨能源不是只蓋新型電廠就打發,整個配電輸電系統得更新成特高壓!所以投資潔淨能源勢必也得投資基礎建設!(想多瞭解可以去youtube搜尋特高壓,有許多紀錄片介紹)
這方面的產業鏈蠻複雜,沒時間去鑽研太細,我目前只有配套買入博楓基礎設施(BIP)做定期買入長期投資,反正有博楓的一堆資產專家幫我打理與尋找絕妙的基礎建設標的。
BIP的基礎設施投資領域遍及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

衍伸思考:【採礦鑿井業+無人機+潔淨能源=太空採礦業】

概念圖畢竟是2013年的思考雛形,這幾年下來對於投資概念又有了更聚焦/發散的思考,例如概念圖中 【農畜產品的產量價格波動變大】 這點,讓我在這幾年發掘到冷鏈溫控產業具備發氣候財的特徵(詳見本站的多篇文章)。

另一個就是私人太空產業,起初我只是對這塊領域有著技術宅男天然的喜愛與狂熱,但這幾年私人太空產業逐漸成為現實且確切成長中的產業!
用低成本的新航太技術,配合無人機器去太空採集地球稀有的礦物,然後發大財」是一個美國早年西部淘金的太空版本,即使目前盧森堡、日本、美國都有公司正在往這塊發展,我原先也沒細想過這件事與氣候變遷有何關係,直到這幾年看了一部美劇《太空無垠The Expanse)》,此劇講述人類在太空時代,政體分裂為地球、火星與小行星帶三者之間的角力,最有趣的是其中小行星帶發展礦業,是其中生活環境最惡劣也最弱勢的,也許是因為將這些汙染高的行業移往火星與小行星帶,地球反而是自然環境優的極佳生活環境!這思路妙啊!原來去汙染外太空也可以是愛護地球的方式!同理,核廢料放蘭嶼就是愛台灣?呸!
上面這則報導就是「太空開發有利地球環保」的例子,這種說法姑且不論你贊同與否,但將論點會在這幾年逐漸為人所熟悉,我認為投資市場終究會為這個論點買單,相關的產業為了加速發展,一定也會在這幾年上市進入資本市場吸金,去年維京航空創立的太空旅遊公司 維京銀河(Virgin Galactic 代號SPCE)就打響第一槍,然而我認為太空旅遊是太空產業中最無聊且受限最多的。
新興產業的估值得花幾年的時間去觀察才能較精確的評估
這個例子不是說我看好要鼓勵你投資太空產業類股(目前我反對一般人買),只是想讓你們知道即使看起來很幻想的太空採礦,在清晰的投資脈絡思考下,真的沒那麼離奇!甚至你能以此思考藍圖去「超前部署」!而不是每次都在問:「我現在買會不會太遲」。
我不是環保人士,但我知道氣候變遷沒大意外,應是不可逆且為期20年以上的大趨勢

結論:這次疫情結束後,我們是否能一如往昔?

深度且長時間跨度的主題式思考能讓你對突如其來的驟變,比他人多了幾分能處變不驚的從容,因你知道世事某些難以改變的趨勢仍在進行,除此,由於投資脈絡是環環相扣卻又跨產業別,你的投資組合將沒有明顯弱點!因為拉長時間來看,世事的發展終究是對你的持股有利的。
最後,這次疫情結束後,我們是否能一如往昔?我認為我們回不去了,但我們終究會努力變得更好,讓自己與讓這個世界更好,這也是我想跟你們分享的投資真意:
如果你只是投資賺錢的公司,那麼你不可能長期持有它,但如果你投資的是賺錢之餘,還具備讓世界變更好的可能性的公司,你才可能做到超長期持有!
我們下次見,希望你與你的投資組合都能更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0走到了3月中,我也終於願意肯動筆寫下些紀錄與想法,希望能對現今局勢跟帳面損益感到些許不安的你,能有些安慰,你可能以為我要談疫情跟股災,那當然也是重點,但這篇只是前言 哈哈
現今全球化貿易版圖中,沒有國家能是局外人,即使是封閉的北韓也需貿易,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去年選舉憑口號「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一舉逆轉低迷的選情,但貨出不去就真的百業蕭條,沒人能賺錢嗎?我認為未必。
練習使用扣分優先思維,多多拒絕沒那麼出色、有隱憂的公司,自然就有較高機率找到最出色與安全的公司。扣分優先思維乍看苛刻,研究風險看似無趣,卻是投資要長期存活的關鍵,若你對持有的股票公司太寬容,其實是對你財產很殘忍的一件事。
智慧手機帶動起第二波電商浪潮,物流近年快速成長並更加緊密結合在我們生活中,但很少人意會到冷鏈(冷凍冷藏供應鏈,Cold Chain)帶來的改變更巨大,我想說說冷鏈的一些故事,希望能帶起你們對這個產業的興趣
想成為一個能在市場生存的投資人,由易到難,像是必備的市場知識與市場分析能力,更難的是心性的修練與投資世界觀的建立,我常感慨:「專業投資人眼中的世界異於常人」,例如一則普通的鬍鬚張魯肉飯連連漲價的新聞,一般人可能會浮現不滿或擔憂景氣的感受,但專業投資人會先留意CPI與通膨是否發生變化…
2020走到了3月中,我也終於願意肯動筆寫下些紀錄與想法,希望能對現今局勢跟帳面損益感到些許不安的你,能有些安慰,你可能以為我要談疫情跟股災,那當然也是重點,但這篇只是前言 哈哈
現今全球化貿易版圖中,沒有國家能是局外人,即使是封閉的北韓也需貿易,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去年選舉憑口號「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一舉逆轉低迷的選情,但貨出不去就真的百業蕭條,沒人能賺錢嗎?我認為未必。
練習使用扣分優先思維,多多拒絕沒那麼出色、有隱憂的公司,自然就有較高機率找到最出色與安全的公司。扣分優先思維乍看苛刻,研究風險看似無趣,卻是投資要長期存活的關鍵,若你對持有的股票公司太寬容,其實是對你財產很殘忍的一件事。
智慧手機帶動起第二波電商浪潮,物流近年快速成長並更加緊密結合在我們生活中,但很少人意會到冷鏈(冷凍冷藏供應鏈,Cold Chain)帶來的改變更巨大,我想說說冷鏈的一些故事,希望能帶起你們對這個產業的興趣
想成為一個能在市場生存的投資人,由易到難,像是必備的市場知識與市場分析能力,更難的是心性的修練與投資世界觀的建立,我常感慨:「專業投資人眼中的世界異於常人」,例如一則普通的鬍鬚張魯肉飯連連漲價的新聞,一般人可能會浮現不滿或擔憂景氣的感受,但專業投資人會先留意CPI與通膨是否發生變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台股2024/8/5崩跌重挫1807.21點,台積電盤中甚至罕見觸及跌停,終場收盤指數19830.88點,跌幅8.35%,同創跌點和跌幅歷史最高,並跌破半年線。 不論是台股或美股,8月絕對是讓手中有持股的投資人不好睡覺的一個月。 有人會說:「打折好時機,要逢低買進!」,又有人會說:「不要抄底,不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Thumbnail
前言 最近,我們一直看到美股持續下滑,從歷史高點已經跌幅超過20%。對於剛入市的投資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考驗,很容易因為恐慌情緒而做出錯誤決策。 但對於那些早已持有美股的長期投資者而言,這只是正常的市場波動,並不代表您的投資計劃就此失敗。相信我,即使遇到這樣的下跌行情,您仍然有理由保持信心和耐心
Thumbnail
怎麼知道趨勢還沒有改變?當投資人心裡樂觀的時候,股價拉回修正會被視為只是短暫調整,被視為是再加碼進場的機會,如何能預知拉回之後會不會再漲?高檔出現長黑大跌是否趨勢已經轉變?是否要趁大跌撿便宜?所謂追隨趨勢,其實帶有主觀預期及猜測的成分
Thumbnail
# 投資股票,何時該出手?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投資世界裡,尤其是在動盪的市場中,投資股票往往充滿了挑戰。當股市下跌時,你可能會感到恐慌,開始疑惑自己是否應該賣出股票。就以2020年初爆發的武漢肺炎疫情為例,股市受到影響,許多投資者擔心股票價格會持續下跌,進而考慮拋售股票。
Thumbnail
理論是只要別追在股價上漲的最後階段,就可以避開股價修正的風險,現實情況是股價高點必須等下跌一段時間之後才知道,大家都不想當最後離開市場的人,卻沒有人能確知何時是應該離開的時機
最近大盤漲漲跌跌很不穩定,但其實我是冷眼旁觀,加上本周自己動了個手術住了院,所以一周沒有進出股市也沒怎麼看盤,只看了一下美股跟台股的大盤漲跌跟美國科技股的狀況,那麼今天純粹來聊聊我說我其實每天只在看的就是趨勢而已,想像我的讀者知道我所謂的觀察趨勢是在觀察甚麼嗎? 訂閱讀者知道我現在手上就三支股票,
在想是不是投資者都會在開盤前有一個大致上的策略思考,決定自己當天的投資策略? 至少我是的。當然,投資策略這種事我想不只是牽涉一天兩天的事,對我來說,思考模式還是以長期的趨勢為準,再來決定眼前的選股。 舉例來說放了一個這麼長的年假,其中經歷Arm營收超乎預期被視為泛AI一員再次大漲了20幾%,隨後昨
Thumbnail
2023年可說是美股表現一掃2022年低迷的一年,針對自己的投資,我進行了一次復盤。復盤的重要性在於瞭解自己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決策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或是可以繼續維持的方面,在未來的投資中可以避開可能帶來風險的行為,比起用感覺投資,有一套自己的投資大原則才能讓行動更加理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台股2024/8/5崩跌重挫1807.21點,台積電盤中甚至罕見觸及跌停,終場收盤指數19830.88點,跌幅8.35%,同創跌點和跌幅歷史最高,並跌破半年線。 不論是台股或美股,8月絕對是讓手中有持股的投資人不好睡覺的一個月。 有人會說:「打折好時機,要逢低買進!」,又有人會說:「不要抄底,不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Thumbnail
前言 最近,我們一直看到美股持續下滑,從歷史高點已經跌幅超過20%。對於剛入市的投資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考驗,很容易因為恐慌情緒而做出錯誤決策。 但對於那些早已持有美股的長期投資者而言,這只是正常的市場波動,並不代表您的投資計劃就此失敗。相信我,即使遇到這樣的下跌行情,您仍然有理由保持信心和耐心
Thumbnail
怎麼知道趨勢還沒有改變?當投資人心裡樂觀的時候,股價拉回修正會被視為只是短暫調整,被視為是再加碼進場的機會,如何能預知拉回之後會不會再漲?高檔出現長黑大跌是否趨勢已經轉變?是否要趁大跌撿便宜?所謂追隨趨勢,其實帶有主觀預期及猜測的成分
Thumbnail
# 投資股票,何時該出手?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投資世界裡,尤其是在動盪的市場中,投資股票往往充滿了挑戰。當股市下跌時,你可能會感到恐慌,開始疑惑自己是否應該賣出股票。就以2020年初爆發的武漢肺炎疫情為例,股市受到影響,許多投資者擔心股票價格會持續下跌,進而考慮拋售股票。
Thumbnail
理論是只要別追在股價上漲的最後階段,就可以避開股價修正的風險,現實情況是股價高點必須等下跌一段時間之後才知道,大家都不想當最後離開市場的人,卻沒有人能確知何時是應該離開的時機
最近大盤漲漲跌跌很不穩定,但其實我是冷眼旁觀,加上本周自己動了個手術住了院,所以一周沒有進出股市也沒怎麼看盤,只看了一下美股跟台股的大盤漲跌跟美國科技股的狀況,那麼今天純粹來聊聊我說我其實每天只在看的就是趨勢而已,想像我的讀者知道我所謂的觀察趨勢是在觀察甚麼嗎? 訂閱讀者知道我現在手上就三支股票,
在想是不是投資者都會在開盤前有一個大致上的策略思考,決定自己當天的投資策略? 至少我是的。當然,投資策略這種事我想不只是牽涉一天兩天的事,對我來說,思考模式還是以長期的趨勢為準,再來決定眼前的選股。 舉例來說放了一個這麼長的年假,其中經歷Arm營收超乎預期被視為泛AI一員再次大漲了20幾%,隨後昨
Thumbnail
2023年可說是美股表現一掃2022年低迷的一年,針對自己的投資,我進行了一次復盤。復盤的重要性在於瞭解自己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決策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或是可以繼續維持的方面,在未來的投資中可以避開可能帶來風險的行為,比起用感覺投資,有一套自己的投資大原則才能讓行動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