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群居於花蓮東海岸的阿美族群,大致分五個地區(黃宣衡,2008:04-05):
1、南勢阿美
北自花蓮新城北浦,往南至壽豐溪
2、秀姑巒阿美
花蓮壽豐溪起,至學田附近,靠近秀姑巒溪
3、海岸阿美
花蓮豐濱至臺東成功鎮
4、馬蘭(卑南)阿美
臺灣成功鎮起至知本溪
恆春阿美
臺東縣富里鄉到屏東恆春一代
而我是來自來自壽豐鄉的阿美族,所以在服飾介紹上會偏向花蓮這區。
現在人們對阿美族的服裝,印象大致用色只有黑白紅三色,李莎莉在《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中也有提及北部阿美的衣飾就是黑、白、紅為主(1998:309),其實不然,首先這裡我要先糾正一個觀念,大家對所謂的「族服」有很大的誤解,覺得一個族群統一一個穿著,那不叫族群服裝,叫做制服,而真正的族群服飾指的是:同個地區的人,他們在共同的美感認知下,穿著相似的服裝,卻也能看到個人、家族、身份地位的差別及獨特性。
約兩百年前,阿美族還有樹皮做衣服配飾的紀錄(凌曼立,1960:215),就一些文獻資料中,其實阿美族是有織布技術,不過因為很早就接觸漢族,能夠交易到更方便便宜的棉布,紡織技術早早的就沒落,日本學者佐山融吉編輯的《番族調查報告書-阿美族南勢蕃》中就提到,1913年以然沒有多少阿美族會織布了(李莎莉,1998:310),所以我們大多從文獻相片裡看到的的阿美服飾,已是用現成布料去製作的,還有與其他原住民族、漢族、日本人交易而來的。
此篇將會先介紹阿美族的頭飾,之後還會有其他文章介紹衣服、配飾等。
阿美族的男性頭冠有分三種功能(李莎莉,1998:314):
1、工作帽
主要材質使用藤或皮
2、階級帽
會使用鳥類羽毛裝飾,例如雉雞羽毛
3、頭目大禮冠
藤帽上會有貝珠、豬牙、羽毛
各個部落的冠帽都會有所差異,然而裝飾東西不會差太多,都是隨手可得的藤、皮、貝殼、鳥類羽毛作為裝飾,並且有些頭冠會和舞蹈有所關聯,例如有的部落會在意,彎腰跳舞時是否能讓羽毛掃到地上,以此表現男性的能力。
除了頭帽,還有額頭的飾品,圖3的男子頭戴的就是由貝殼串起的飾品,中間用貝珠,還有的說法是用石頭、獸骨甚至有魚骨頭,使用紅色的棉線或毛線串起(林靖芸,2010:48),隨著狩獵活動的沒落,用獸骨幾乎不可能,加上塑膠的盛行,如今大家看到的幾乎都是塑膠製的裝飾。
不只有用貝殼、骨頭作為裝飾,女子也會使用銅片或銀片串起的額飾品,那些銀片常見是用銀幣做材料,還有現在大家比較有印象的女子大頭冠,這種頭冠非常複雜,有兩種:一種是先戴上有銀片的額帶,再戴上繡著流蘇的頭戴(林靖芸,2010:60),如圖5中,右方女子的黑頭冠;另外一種現在比較常見,是插上白色羽毛的頭冠,我的戴的是白羽毛頭冠,可是白羽頭冠的壞處很明顯,不好維護,白色的毛容易黃掉,是沒辦法清洗的,只能重新更換白羽毛,做工非常麻煩。
另外還有最為簡單的頭飾,就是頭部巾,只需一條布纏在頭上即可,有時還可以幫忙輔助頂著陶罐、竹籃等物,無論女子或男子在工作時,頭巾都是非常好取得的,不過後來為了追求美感,才開始有繡紋、亮片等裝飾。
無論是何種裝飾,阿美族都妥善利用地區的資源,讓自己身上能夠漂亮,其中,貝殼是最為常見,阿美族對貝殼的利用可謂是如火純青,泰雅族的傳統禮服貝珠衣上的貝珠,就是由阿美族提供的,而羽毛則是因為家中有飼養或狩獵關係,能得到材料來源。
說到底,傳統社會的服飾不只是在大家共同認知美感下延伸出來,還代表著在地的資源,族群交易的互動等,乘載的除了藝術還有人文歷史,這便是臺灣原住民最早的時尚。
參考書目
黃耀東(譯)(1983)。日據時期本省山地同胞生活狀況圖集(原作者:森丑之助)。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莎莉(1998)。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台北市:南天書局。
施翠峰(2004)。台灣原住民身體裝飾與服飾。台北:國立歷史圖書館。
黃宣衛(2008)。阿美族。台北市:三民書局。
林靖芸(2010)。阿美族服飾美感之纖維創作:以花蓮光榮部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花蓮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