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蕾妮瑪莉佛森》(The Self Portrait)/ 當憂鬱在黑暗中發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台北電影節官網

圖片來源:台北電影節官網

拿起相機,按下快門;她凍結了時間。

自學攝影的蕾妮瑪莉佛森(Lene Marie Fossen)喜歡拍攝人物,包括她自己。當她凝視著自己的照片,猶如和過往的自己對望。一張又一張來自過去的生命切片,引領著她一步接一步朝著夢想的未來前進。

而這一點都不容易。

《凝視蕾妮瑪莉佛森》(The Self Portrait)中的蕾妮在十歲時成為厭食症患者,從此未曾康復過。這部紀錄片開拍時,她二十八歲,熱愛攝影,喜歡希臘到年年從家鄉挪威來此探訪,甚至半玩笑半認真地說希望能嫁個當地人。蕾妮的厭食是精神疾病,對世界依然充滿探索渴望的她一直都是快樂和痛苦並存地活著。

蕾妮的鏡頭所捕捉到的眼神和面容,無論對象是老人、是小孩、是長居在祖厝的家族、還是流離失所的難民,都充滿了故事和豐沛的生命能量。她不只是拍下他們的照片,也喜歡和他們說話談天,再互相親吻道別。然而她的自拍照卻是截然不同。蕾妮對空間和構圖有著超高的敏感度,常常耗費大量時間心力來設計拍攝場所和背景,誠實面對自己的鏡頭,身心靈都是。此刻的她,常常需要獨處。她的自拍照藝術性驚人,痛苦的情感感染力極為強大,憂鬱感好似潑墨般四濺,還讓觀者感受到濃濃的宗教性。

(以下有雷)

挪威著名的攝影大師Morten Krogvold極為賞識蕾妮的作品,行事風格向來直率的他強調:「我不是因為蕾妮生病了才這麼說(稱讚)的,如果是那樣,對她是種侮辱,我也不用在這行混了。」然而,罹患厭食症多年的蕾妮作為自己攝影作品的主角,她的外型不論是幕前、幕後都極為顯眼,也難免引起部分觀者同情甚至獵奇的心態。光是一場座談會台下的參加者,拭淚者眾,他們的眼淚是因為被照片的美所震懾、所感動,還是同情蕾妮的狀態呢?

蕾妮說過,她的厭食源自她不想長大的心態;停止進食能讓她不再感到焦慮。蕾妮拒絕成長的想法形塑了其精神狀態,她身體的發育的確因為長期營養不良而停滯。她所懼怕的成長意味著離別,萬萬沒想到生理上的停止成長反倒讓他顯得孤獨。換個角度想,如果沒有感受過這麼深刻沈重的孤獨,蕾妮還拍得出力道如此強勁的照片嗎?

她的作品是她生命陰影孕育出的光。

這部片超乎我意料的好看(老實說本來沒什麼期待)。除了蕾妮的攝影作品,這部紀錄片的畫面也都拍得好美,音樂乾淨輕巧,音畫搭配的結果無比輕靈。光是北歐的風光就讓本片很適合在夏天觀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靜的生活的沙龍
12會員
24內容數
閱讀書籍後的日常分享。
2022/08/02
2022年金馬經典影展的主題是「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選映了女導演薇拉齊蒂洛瓦( Věra CHYTILOVÁ)的三部作品。其中,1963年的《薇拉與伊娃》(Something Different)是她第一部劇情長片,糅合了劇情片和紀錄片兩種風格。
Thumbnail
2022/08/02
2022年金馬經典影展的主題是「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選映了女導演薇拉齊蒂洛瓦( Věra CHYTILOVÁ)的三部作品。其中,1963年的《薇拉與伊娃》(Something Different)是她第一部劇情長片,糅合了劇情片和紀錄片兩種風格。
Thumbnail
2022/05/19
《親愛的童伴》是法國導演瑟琳席安瑪繼《燃燒女子的畫像》之後,再次自編自導的最新作品。這部形式簡潔、連結精巧的電影本身靜謐,剔透,澄澈,連其中的哀傷都帶有透明的質地。
Thumbnail
2022/05/19
《親愛的童伴》是法國導演瑟琳席安瑪繼《燃燒女子的畫像》之後,再次自編自導的最新作品。這部形式簡潔、連結精巧的電影本身靜謐,剔透,澄澈,連其中的哀傷都帶有透明的質地。
Thumbnail
2022/05/11
移植到室內的橄欖樹接觸不到自然的風與陽光,爺爺知道了會難過的;西班牙電影《再見橄欖樹》中的女孩這麼說。
Thumbnail
2022/05/11
移植到室內的橄欖樹接觸不到自然的風與陽光,爺爺知道了會難過的;西班牙電影《再見橄欖樹》中的女孩這麼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她的工作室微弱的燈光下,珍檢視著那張引人入勝的模糊照片,這是她最新的意外傑作。照片無意間拍攝下來,當她絆倒在一塊鬆動的地板板時,捕捉到一位老人的扭曲形象,他的特徵雖然模糊不清,卻異常吸引人。 被這意外的藝術作品所吸引,珍感到與照片中的男子有著無法解釋的連結。
Thumbnail
在她的工作室微弱的燈光下,珍檢視著那張引人入勝的模糊照片,這是她最新的意外傑作。照片無意間拍攝下來,當她絆倒在一塊鬆動的地板板時,捕捉到一位老人的扭曲形象,他的特徵雖然模糊不清,卻異常吸引人。 被這意外的藝術作品所吸引,珍感到與照片中的男子有著無法解釋的連結。
Thumbnail
珍一直被那些刻畫在歲月臉上的故事所吸引,被長者平靜的凝視所吸引。作為一名攝影師,她試圖捕捉這些故事,將那些流露出一生豐富經歷的瞬間表情定格下來。在一個清爽的秋日早晨,當她漫步於當地農夫市集的繁忙小道時,一位眼睛閃爍著、面帶和藹微笑的老年婦女吸引了珍的注意。
Thumbnail
珍一直被那些刻畫在歲月臉上的故事所吸引,被長者平靜的凝視所吸引。作為一名攝影師,她試圖捕捉這些故事,將那些流露出一生豐富經歷的瞬間表情定格下來。在一個清爽的秋日早晨,當她漫步於當地農夫市集的繁忙小道時,一位眼睛閃爍著、面帶和藹微笑的老年婦女吸引了珍的注意。
Thumbnail
誰是黎・米勒?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攝影師! 不僅是一位攝影師,同時也是一位模特,而且絕非如此... 在萬變的興趣間,好似唯一不變的是黎的本質:暴躁容易不安、自信過度又容易脆弱、萬變形象,無法被人定義,也不想就此,她只忠於內心的
Thumbnail
誰是黎・米勒?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攝影師! 不僅是一位攝影師,同時也是一位模特,而且絕非如此... 在萬變的興趣間,好似唯一不變的是黎的本質:暴躁容易不安、自信過度又容易脆弱、萬變形象,無法被人定義,也不想就此,她只忠於內心的
Thumbnail
男人通常比女人更不自在。女人已習慣被凝視。」米勒小姐認為攝影這項職業特別適合女性……。「我認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在攝影上成功」,她告訴我。
Thumbnail
男人通常比女人更不自在。女人已習慣被凝視。」米勒小姐認為攝影這項職業特別適合女性……。「我認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在攝影上成功」,她告訴我。
Thumbnail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攝影師之一 ★黎.米勒獨生子──攝影師安東尼.彭若斯親自整理第一手資料,撰寫母親波瀾壯闊的一生 ★改編電影《Lee》即將上映──由凱特.溫絲蕾、裘德.洛、瑪莉詠・柯蒂亞等影星主演★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攝影師之一 ★收錄116幀珍貴影像,包含黎.米勒的經典紀實、戰爭、時尚和商業攝
Thumbnail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攝影師之一 ★黎.米勒獨生子──攝影師安東尼.彭若斯親自整理第一手資料,撰寫母親波瀾壯闊的一生 ★改編電影《Lee》即將上映──由凱特.溫絲蕾、裘德.洛、瑪莉詠・柯蒂亞等影星主演★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攝影師之一 ★收錄116幀珍貴影像,包含黎.米勒的經典紀實、戰爭、時尚和商業攝
Thumbnail
一名頂尖的戰地女攝影師蕾貝卡年輕就時因對世界充滿憤慨而拾起攝影機,希望透過攝影喚醒人們的良知,對世上正發生的不公義有所作為。而目前已婚並擁有兩個女兒的她,一次在喀布爾跟拍自殺炸彈客時,意外遭受波及而身負重傷。蕾貝卡究竟要順應她的呼召繼續出生入死?還是選擇她的家人與平靜的生活?
Thumbnail
一名頂尖的戰地女攝影師蕾貝卡年輕就時因對世界充滿憤慨而拾起攝影機,希望透過攝影喚醒人們的良知,對世上正發生的不公義有所作為。而目前已婚並擁有兩個女兒的她,一次在喀布爾跟拍自殺炸彈客時,意外遭受波及而身負重傷。蕾貝卡究竟要順應她的呼召繼續出生入死?還是選擇她的家人與平靜的生活?
Thumbnail
兩人間的關係於焉是種間接的鏡像,互相凝視而疊映,葛妲撫摸穿上自己的絲綢睡衣的艾納,其影子與自身相疊,甚至是自我的相對,清晨時葛妲首次畫下丈夫的素描,或可以說是同時創造了葛妲自身、艾納與莉莉的複合影像。
Thumbnail
兩人間的關係於焉是種間接的鏡像,互相凝視而疊映,葛妲撫摸穿上自己的絲綢睡衣的艾納,其影子與自身相疊,甚至是自我的相對,清晨時葛妲首次畫下丈夫的素描,或可以說是同時創造了葛妲自身、艾納與莉莉的複合影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