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到室內的橄欖樹接觸不到自然的風與陽光,爺爺知道了會難過的;西班牙電影《再見橄欖樹》(The Olive Tree)中的女孩這麼說。自從家傳數代的橄欖樹被孩子們砍伐、販售之後,女孩的爺爺就不再開口說話。為了讓爺爺重振精神,女孩密謀籌劃,展開一趟尋樹之旅。
從鄉村到城市尋樹的路途上,所見景色逐漸「文明化」,將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變化以地理景貌表現出來;而終點就是資本主義發展下的大企業,將與耶穌同歲的橄欖樹作為公司門面的裝飾品。片中並無大自然的反撲,然而,被兒子不顧己見的砍樹賣樹,老爺爺上接不住先人的託付,下留不了家族傳承的精神,在在造成了自彼時開始的失語。失語以及後來的死亡皆可視為一種隱喻,不僅僅是話語權的喪失,也是家族情感、歷史、記憶的逐漸消散。
倘若心中沒有任何一棵橄欖樹的姿態,是否能夠大聲說出自己駐足過西班牙?倘若傳統精釀橄欖油製法失傳,是否能夠肯定西班牙文化仍在繼續綿延?倘若一個人的記憶與情感決定了「他是誰」,一個失去歷史記憶和文化情感的國家又該如何定義自己?
樹終究是倒了,但願這部電影在你心中發了一株芽。
註:本片劇本由英國名導肯.洛區(Ken Loach)的多年合作編劇保羅.拉維提(Paul Laverty)執筆,導演則是拉維提的西班牙籍妻子伊希亞.波拉因 (Iciar Bollain)。
歡迎光臨靜靜的生活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