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MIU404》EP4:選擇的權力讓我們成為了不同的人

鄧不利多有一句話:「決定我們成為怎樣的人的,不是我們的才能,而是我們的選擇。」
我想這句話最能夠為《MIU404》第四集下註解。
成為什麼樣的人與出身無關,與天份無關,與職業無關,而是當你站在分岔路上時,你做出了什麼選擇,那個選擇是否沒有受到任何外力干擾,而是堅守自己的初心,貫徹了一直以來的想法。
《MIU404》第四集有點延續第三集的意思。同樣都是在講「選擇」這件事,在第三集我們透過不同孩子在危急關頭的選擇,看清了他們的本性,同樣的我們在第四集的兩種生死關頭之下,看到了人邁開腳步的瞬間。
人無時無刻都在選擇,有時候那些選擇無關道德只在於喜好,例如說:晚餐要吃什麼?這種選擇無關道德。但有些時候我們的選擇會有道德與所掛勾,例如青池決定偷走髒錢,這本來就是一項不道德的選擇,儘管那些錢是非法的黑錢,但她的偷錢行為本身就不道德。
我們以一般人的思維來想,青池在這個分岔路上走上了歧途,走著走著青池又站上了另一條分岔路,但是這次她選了一個筆直的道路,最後她決定用那一億元來資助國外那些貧窮的孩子,那個紅眼睛的兔子代替了青池的身影繼續走了下去。
「要看清一個人的本性,就要看他面臨生死關頭的態度」
志摩說到了一個重點。從廣為人知的「電車難題」之下,許多人對於二選一苦惱不已,我到底應該改變行進方向選擇救下多數人,還是不改變然後讓本該在軌道前方的那五個人死去呢?
效益主義學派傾向於救下更多人,因為他們是本著行為後果能夠造福更多人而行動,就像是我孫子豆治不斷重複的:「這是為了拯救更多人,我們永遠都必須選擇多數人的利益。」
另外自由意志主義則會選擇不改變行進方向,因為你沒有幫別人選擇生死的權力。
「電車難題」後來延伸出無數道德兩難困境,然而在反覆討論之下,這個難題不是硬要各個派別的人拼出一個你死我活,或者試圖說服別人。回歸到這個問題最為核心的本質,他是在測試一個人在生死存亡時刻會做出了什麼選擇,你是否能夠串徹始終,事後的那些討論頂多只是附加上的產物。
拉回《MIU404》第四集的主軸,如同「電車難題」一樣,我們在生死存亡之下無法做出道德判斷,只能夠依照直覺做出行動,因為時間並不會等你。.
這些都只是要告訴我們一件事情:無法用道德衡量的事情數不清,在什麼時刻與環境之下,做出的選擇並沒有絕對正確的道德存在。
「她的人生到底是怎麼樣的人生阿?」
「志摩,你在說什麼,這不是由我們來決定的啊。」
我們無法定義青池是個怎麼樣的人,我們注視的方向應該是她的選擇帶給這個世界什麼樣的改變,而那隻紅眼睛的兔子確實為了這個相對冷漠的世界帶來了一絲暖意,如同那寶石般閃閃發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緒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