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1|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畢設週記03 |城市,是建築;還是生活

Cyberpunk City (Artur Sadlos)
Cyberpunk City (Artur Sadlos)
00 Project 題目方向
城市其實像一塊拼圖,似乎每一個碎片都能構成它的一部分,但仔細來看,你又會迷失在散落的碎片之中。

//選題的方向
一開始其實沒有想那麼多,只是想要做個很cyberpunk的東西,思考未來世界的人類到底是怎麼生存的,我們是在廢墟;在空中;還是在海上漂流,做了很多天馬行空的想像,但總覺得好像都缺乏能讓我自己滿意的論述,真正想探討的事情並不是幻想人們如何生活,而是在這樣的時代演進下人們會發展出什麼生活,在做整個城市設計的背景下,空間的發展性這件事情上反而被弱化了,所以最後把題目收回來一點,將焦點放回到場域本身,思考影響人類生活的經濟活動 所發生的空間跟城市發展之間的可能性。

01 Urban 都市觀察

//城市樣貌
Kuhas曾經說過 ,他認為今天城市變化的真正力量在於資本流動,而非職業設計。城市是晚期資本主義文明產生的無盡重覆的結構模塊,設計只能以此現實為前提思考併成形。
的確,在我們所生處的時代下,並不是一個可以讓從業設計者天馬行空想像的年代,我們面臨著許多環境及社會還有生存空間等等問題;但正也因為在這個時代,我們有更進的技術跟資源以及經驗,讓我們可以根據手邊的資源去做出大膽且務實的嘗試,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像1850年代的奧斯曼一樣對整個巴黎進行大改造(巴黎改造計畫),也蓋不出磯崎 新所描繪的空中都市,但是這樣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嘗試突破,就如同西雅圖圖書館的出現是為了重新定位了21世紀圖書館的功能,香港出現了山洞中的公共建設以解決地表土地面積不足的問題,諸如此類的新型態建築正為了適應改變的環境在我們周圍產生 ,或許我們沒有辦法從整個城市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或創新,但從一些較小的方向開始著手,就如同那句話“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這些單獨散落的空間,也是城市的一部份,而這一部分的改變,將會推動城市產生更大規模的變動,進而造成都市衍化。
城市更像是一個集合,函構了所有人的生活,不管它是遊客、居民,城市裡總有一個屬於他們的角落,如果我們能跟上資本的變動,不斷地去改變這些小小的模塊,最後量變產生質變,整個城市一樣會跟著產生變化,而最終呈現出的結果才是城市最真實的樣貌。

//時代下都市的轉變
本段主要是在解釋何為建構城市的“資本流動”
從18世紀瓦特發明了蒸氣機開始,人類正式進入工業時代,史稱第一次工業革命,我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巨大的變革,第一次工業革命改變我們的生產技術( 機械製造 ),第二次改變能源使用方式 ( 蒸氣→電力 ) ,第三次工業革命在個人科技設備( 個人電腦 ) 有了新的突破,到了現在,所謂工業4.0的時代我們有了網路、人工智能、參數科技,自動化製造等技術及介面,很多人都在談,這些革新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環境,就如同第一次工業革命造就了都市中心化的發展,往後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環境,例如:柯比意提出的光輝城市理論基礎是建立在二次工業革命後都市生活空間不足(當初的都市規模遠沒有現在的規模大,因此都市需要急速擴張),加上都市環境混亂的前提下;雖然最後這個理論在巴西利亞失敗了,卻仍舊影響了多數現代都市的構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促成了後來《雅典憲章》裡提到的區域計畫,將城市化分成商用工業經貿住宅等不同的使用分區,這也是目前大部分都市的規劃方式。
這種由上而下的都市設計,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後造成21世紀高度提倡個人化平等的時空背景下,不只一次被質疑與現在人類的生存需求不符,從《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到蓋婭理論,由下(人)而上(城)的都市規劃理論不斷被人提出,城市究竟該以什麼樣貌呈現,去中心化都市一詞不斷地被拿來被認為是未來都市發展的最大可能,或許多重複合性空間將成為未來都市的主要模體。而在建築本身的發展上來看,可能性則是無法估量的,在4.0的時代下,因為多了參數化等數字科技以及不同的製造技術還有產業整合技術的輔助,建造的方式已經不再僅侷限於模數製造,設計上將獲得更大的自由,或許在未來,將會見到兩種完全不同模式下產生的建築在城市中交錯而生。

※這幾篇文章分別闡述了上述所提到的一些議題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看
三分鐘帶你縱觀建築工業化百年歷史!一切從勒·柯布西耶開始...... | 尋夢新聞
消息來源:土木在線 本文來自雪花新聞,本文標題:三分鐘帶你縱觀建築工業化百年歷史!一切從勒·柯布西耶開始...... ,轉載請保留本聲明! 勒·柯布西耶 開發了一種名為Citrohan裝配式小住宅(與雪鐵龍諧音) 富勒 則將自己想創造的房子 取名為福特。 早期的現代主義先行者 夢想 建築 業如汽車行業一樣 模數化製造 ▲ 勒·柯布西耶maison Citrohan系列中最早的原型maison Domino, 1944 「修建」or 「製造」 修建與製造的區別何在?修建是一個設計與建造分離的過程;而製造如同在工廠生產標準化模數化配件,現場組裝,精準而嚴格。最早的裝配式建築應該追溯到17世紀向美洲移民時期所用的木構架拼裝房屋,最早的裝配式公寓的想法和做到過程則由英國利物浦的工程師John Alexander Brodie在20世紀初提出,這位大叔甚至發明了足球場的球門網,然而Brodie的想法並沒有在英國被廣泛接受,反而在東歐流行起來。 ▲ John Alexander Brodie(1858~1934) ▲ 1903年 John Alexander Brodie在利物浦埃爾登街建設中作品:採用預制混凝土作為建築材料 ▲ 1964年拍攝的 埃爾登街作品 (雖然經歷了戰爭侵襲,依稀任是一件嚴謹的建築工業化產品) 縱觀建築工業化的發展歷史 特別是工業化住宅的發展 重要的契機和推動力 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工業革命 技術的進步帶來現代建築材料和技術的發展。 與此同時 城市發展帶來大批農民向城市集中 導致城市化運動急速發展 城市住宅問題嚴重 ▲ 工業革命時期,大批農民湧向城市 ▲ 工業革命的重要成果:第一座裝配式大型公建-倫敦水晶宮 戰爭與災難引發的需求 建築工業化的真正高速發展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國家以及日本等國房荒嚴重,迫切要求解決住宅問題,促進了裝配式建築的發展。如法國的現代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便曾經構想房子也能夠像汽車底盤一樣工業化成批生產。他的著作《走向新建築》奠定了工業化住宅、居住機器等最前沿建築理論的基礎。此間為促進國際間的建築產品交流合作,建築標準化工作也得到很大發展。 ▲ 戰後大規模重建背景下柯布西耶的以模數系統,標準化為基礎的居住單元系列,1952 大災難導致的城市重建以 烏茲別克斯坦 共和國首都塔什幹為典型,1966年的一場大地震讓古都塔什幹一夜之間三分之一的生活區域被毀,30萬人無家可歸,所由文物古跡幾乎都遭受嚴重損毀,城市重建迫在眉睫。在之後兩年時間內,蘇聯政府用工業化方式對城市進行了快速重建,修建了2300萬平方英尺的住宅和15所學校,其中60%的住宅和70%的學校都採用預制裝配式建築,塔什幹成為工業化重建的城市典型。 ▲ 以工業化方式快速建設的塔什幹城市住宅 共產主義與烏托邦思想主導的城市建設 這方面的代表是以蘇聯為典型的東歐國家,在烏托邦思想的主導下,城市建設大趕快上,通過不斷增加工人階層,減少農民,快速建立一個工業文明的社會。這一時期蘇聯的建築工業化得到很大的發展。首先在30年代的工業建築中推行建築構件標準化和預制裝配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修建大量的住宅、學校和醫院等,定型設計和預制構件有很大發展。1958~1962年,對兩三種定型單元的「經濟住宅」開始採用工廠化生產;1963~1971年,適用於不同氣候區的定型單元定型設計增加到10種。 ▲ 60年代的莫斯科展會:埋入導管的混凝土預制板,鑲嵌水管的單元牆體 ▲ 莫斯科混凝傳製作傳送帶:完成製作,震蕩和砂漿磨平 ▲ 當時典型的公寓模塊,現場裝配方式 在一個多世紀的發展中,不同的時期,伴隨不同的技術水平和時代需求,工業化住宅呈現的特徵也各不相同。在建築工業化進程中,標準化,模數系統的探索意義重大,標準化程度越高往往意味著成本的降低和工期的縮短,標準模數還必須適應當時當地的施工條件符合裝配化和機械化的特點比較靈活,能滿足互換要求,模數身要也有具有極強的適用性以滿足各種建築類型的需求。 1931~1981年期間 全世界共有28種預制混凝土裝配房屋體系 ▲ 2014年威尼斯雙年展智利館展出的 1931~1981年期間世界各地28種預制裝配式房屋體系 攝影:gonzalo puga 建築工業化1.0時代 「赫魯曉夫樓」奠定了早期預制裝配式建築規模化基礎 傳統的磚石建造速度慢,不能滿足擁擠城市的需求,為了改善莫斯科嚴重的住房短缺,1950年1月,由赫魯曉夫(當時莫斯科黨委書記)監督,達成了一個以成本低、見效快為目標的前蘇聯建築師公約。 1953和1954在莫斯科分別建造了兩座預制混凝土工廠,經過不斷的性能和結構測試,預制混凝土的被證實是性能卓越的。 1961年維塔利·帕夫洛維奇Vitaly Pavlovich ...

02 Ativities 活動

//動機
至於為什麼最後決定做商業空間,其實一開始只是因為我本人蠻愛逛街的,從台北到日本、香港甚至泰國,好像走到哪都要逛一下,從美國的outlet逛到日本的竹下通再到泰國的市集再回到台北東區巷弄,其實商品本身並不一定是去逛街的重點,整個商業區的街道或是店家的裝潢,甚至是店員的穿搭到貨架的陳列,這些都是在逛街時有趣但我們不太會意識到的隱性特質,而這些特質正是構成都市本身的基礎,在都市隨著商業模式變化而轉變的同時,這些元素該何去何從,又在未來的都市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腳色?

//商業空間的未來
2020的疫情影響之下,商業空間所受到的衝擊無疑是最龐大的,當人們不再上街,消費型態的改變,網購逐漸取代傳統購物的時代下,商業空間所剩下的優勢究竟在哪,“這是一個極度個人化的時代 “ 曾有人如此形容21世紀的新生代,從區塊鏈到自媒體,人們在各個領域追求“自我”價值的體現,而傳統經濟的被動銷售模式,似乎逐漸被網路購物取代,加上年初的隔離政策,零售業在2020上半年直接被現實來了一場震撼教育,單純的交易空間已經沒辦法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了,畢竟網路購物更快也更便捷,有時可能更便宜,而且更加”個人化"跟”私密”,在這樣的劣勢下實體商業空間的可能性到底在哪 ? 加上在時代背景下的議題如 : 去中心化、科技革新、潮流等影響之下,什麼樣的機能會形塑出隨時代而生的”新樣態商業空間”

03 Location 台灣
翻攝自《BRUTUS》臉書粉絲專頁

//台灣的地域性
前陣子在事務所實習的時候,正好遇到去年金馬獎設計團隊之一的 JL Design 來事務所討論案子,案子是在美國的2020SXSW台灣館主視覺,SXSW是美國目前最大的多媒體互動展之一,大概就是全球年輕人的創意論壇的概念(因為跟主題關係比較小這邊不做贅述,有興趣的可以看我找到的懶人包。)案子的內容,大概就是台灣館到底要以什麼為主題來呈現台灣的特色或是說台灣到底要以什麼方式被人記住,JL這邊提出了一個我覺得蠻有意思的概念,叫做Taiwan HY ,意思大概是將台灣的多元性當成台灣的特色,hybride的簡寫HY在英文的解釋上大概是混種,透過各種不同的“混種”,建構出台灣這片土地人們最真實的生活方式,就像陣頭這種傳統文化跟機械手臂這種新科技如何結合,免洗餐具跟環保回收材質要如何共同解決環境問題,建築要如何跟台灣的傳統紡織產業進行結合,諸如此類看似無關又矛盾的組合,所創造出來的 ”混種 ” 是否也代表台灣本身的文化。
對於這樣的異質,台灣有著高度的包容性,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環境,會出現許多矛盾、異質但看上去又和諧的空間,辦公大樓的中出現的一座宮廟,滿掛凌亂招牌的街道,新舊交錯的古蹟與新房,位於後巷神秘的小吃店,甚至是路邊連排違停的機車,這些都可以說是台灣的地域性,這些平常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是否正是台灣之所以迷人之處,而在台灣新型商業空間的可能性,是否可以從這些日常中借鑑。

我是SXSW懶人包 ↓
雖然2020SXSW因為疫情的原因停辦了,但台灣館仍然會在之後於台灣展出,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
台灣的街道,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混亂不堪

很久沒寫這麼燒腦的東西了,但把想做的事情釐清其實也挺開心的 ~ 總之題目大概就是台灣未來的商業空間的一個實驗,更希望以商業空間的操作帶入一些更大尺度的議題,像是去中心化,虛擬實境空間或是網路行銷之類的,還有台灣自己的地域性的一些挑戰跟嘗試,剩下3天要趕報告書,我好懷念我的床阿QQ
By金城武佰 2020/09/12/ 02:04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金大建築15歲 +3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