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逐字稿,為使閱讀流暢,有將譯文潤飾過,跟影片版本不同。 *影片中文CC字幕已經提交,正在審核中。
這就是,精神科的,黑暗面Σ(´□`;)
大家好,我是Mental Doctor Sidow。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坊間廣為流傳的精神科黑暗面。
這次是第二章,主題是「一旦去了精神科,就會吃藥吃到停不下來、成癮、變成藥罐子」
很多人都聽過,一旦去了精神科,就會吃藥吃成藥罐子。所以我想以現職精神科醫師的角度,告訴大家實際狀況,以及什麼才是真相。
首先跟大家介紹精神科會開立的藥:
主要的精神用藥呢,有治療憂鬱症的抗憂鬱劑、治療躁鬱症的情緒穩定劑、控制幻覺跟妄想的抗精神病藥、治療焦慮的抗焦慮劑、促進睡眠的安眠藥。
以上的藥經常在精神科開立。
藥效雖然每個都不同,但這些藥有個共通點就是,全都會作用於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
以憂鬱症為主的精神疾病,幾乎都是因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產生障礙,而這些不同種類的藥,就是為了讓神經傳導物質恢復平衡。雖然聽到「精神科用藥」可能會覺得很特殊,但就像是你身體痛,醫生會開止痛藥一樣,跟一般的用藥沒有太大的差別。
但是只要扯到精神科,大家就會想到吃藥上癮、變藥罐子。
接下來我要講解為什麼會這樣的三個理由:
第一,需要長期服藥。
一般而言在精神科都需要長期治療,不像流感或盲腸炎,治一次就好,就算有,這樣的疾病也很少。基本上治療都要幾個月,根據疾病不同,治療數年也不稀奇。
而且,就算症狀曾一度減緩,精神疾病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有可能因為日常壓力、或一點刺激就復發。所以,即便症狀緩和了,也有人為了防止復發長期就醫服藥。
因為有很多患者必須長期服藥,所以大家對精神科藥物就會有會上癮的印象。
但是還請大家記得,很多人服藥只是防止不復發而已。
第二,有一定數量的重症患者。
這個不限於精神科,不管哪個科別一定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重症患者,這樣的病患治療比較困難、病況也難以好轉,所以藥量自然會增多。病情好轉不起來,藥量又增加,於是患者的情緒就會更加糟糕。
在其他科也會發生一樣的事情,在其他科別的重症患者,多數都是高齡長者。所以其實有很多老年患者必須每天服用大量的藥。
但是在精神科就不一樣了,精神科患者年齡層非常廣,所以就容易透過社群軟體傳播這些訊息,在網路上因為負面新聞比較容易得到關注,結果就是精神科整體都被貼上讓人變成藥罐子的標籤。
第三,藥真的給太多了。
我自己是認為精神科的藥物只要正確使用,就一定有效。但即便如此,也要避免吃太多。原本真正重要的不單單是藥,而是用藥配合其他療法一起治療。
但事實是,的確也有醫生把藥當成糖果在開。
舉個比較專業的例子,憂鬱傾向不等於憂鬱症、兩者並不相同。憂鬱症需要抗憂鬱劑、但憂鬱傾向就不一定要投藥了,所以精神科醫生原本應該慎重地辨別,再決定要不要開藥,但現實是也有醫生會隨便開藥。結果就是藥量增加、無法減藥停藥的人更多了。
我站在精神科醫生的立場說這些話並沒有惡意,精神科醫師的確是有它的困境,第一沒有辦法花太多時間在單一病患身上、第二醫生太期待藥的效果,所以有醫生會多開藥,這些我個人都可以理解他們的心情。
要改善這種狀況,就必須改善整體醫師的勞動條件與環境。
回顧一下剛剛說過的。第一是因為精神疾病的特性、第二是患者的特性、第二是醫師的特性,有各種不同的成因導致精神藥物被汙名化的結果。
因為這三個原因藕斷絲連、剪不斷理還亂,造成精神科給人的印象無法改善。
那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改善這種偏見?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在病情惡化之前把患者治好。
如果在病情惡化之前把患者治好,那根本就不需要用藥,就算藥開藥也只需要開最少的量。特別是精神疾病常受到環境跟壓力影響,要先讓患者不要在生活中累積壓力,這是讓病情不要惡化的重要因素。
1.讓病患不要累積壓力、2.在惡化前先把患者治好,如果這變成常態,我覺得精神科=藥罐子的印象就會減少很多。大家也要記得預防勝於治療,要在精神疾病惡化前趕緊預防喔。
這次是精神科的黑暗面第二章「去看精神科就會吃成藥罐子」
那我們下次見啦!掰!
題外話:
大家有聽過「帕累托法則」嗎?
簡單來說就是整體80%的印象,僅僅仰賴剩下的20%來決定,大概是這樣的理論。
我想恐怕在精神科也是這樣,因為那20%的極端例子、或是不好的案例,就決定了精神科給人印象的80%,所以精神科給人的印象才會因為這樣,被那20%給左右,看起來很負面。
所以並不是80%的精神科都長這樣,你看到的可能只是20%,但看起來就像是全貌。
所以請大家不要過度相信精神科的負面印象,一起學習不要太過極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