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翻譯】精神科醫師不負責看HSP(高敏感族)?HSP的解說與應對法

2020/08/1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為逐字稿,為使閱讀流暢,有將譯文潤飾過,跟影片版本不同。
*影片中文CC字幕尚在審核中。
正面看待自己的特質,把它變成你的武器
讓精神科的知識,更貼近你的生活!大家好,我是Mental Doctor Sidow。
這次的影片要來談談HSP高敏感族。
首先我會說明HSP的特徵,接著會介紹精神科醫師怎麼看待HSP,最後會提到覺得自己是高敏感族的人應該怎麼做才好。
影片不會很長,請大家看到最後喔!
大家,最近是否很常聽到HSP高敏感族這個詞呢?HSP是Highly Sensitive Person的略稱直譯的話就是「非常敏感的人」
具體而言,他們很容易因一句話受傷、對光線與聲音也非常敏感、很容易將感情移入小說、電影裡頭。
最近在診間有遇過病患問我他是不是HSP?但HSP不是病名,並不是我們這些精神科醫師平常會用到的詞。
即便如此,現狀是這個名詞漸為人知,很多人懷疑自己是不是HSP因此憂慮不已。所以今天要站在醫師的立場,談談精神科醫生怎麼看HSP、還有實際被認為是HSP的人應該怎麼辦?如何應對這個特質?
首先來講HSP的特徵。
就像我剛剛說的,HSP不是病名,所以並沒有寫在精神醫學的教科書內。所以這集影片的資訊是我自己蒐集資料整理而來的,請大家見諒。
資料顯示,HSP可以分為4種特徵:
第一種是把事情想得太嚴重。例如要做一件事之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或過度思考別人的話是不是有其他意思......等等。
第二種是容易受到過度刺激。例如對較大的聲音跟光線感到不適、以及容易因為別人一句話就感到受傷。
第三種是容易同情共感、對人事物移入感情。例如看到別人被罵,自己跟著難過、或是容易把感情移入到電影跟電視劇的人物裡頭......等等。
第四種是對微小的刺激也會有很大的反應。例如鼻子很靈、聽力很好或是皮膚感受到的觸覺比常人更敏感。
如果符合以上四種條件就有可能是HSP。
資料顯示,HSP大概占了總人口的15~20%。HSP的人因為對外在刺激很敏感,容易因為小事就心累、容易煩惱人際關係問題,因此而意志消沉。
因此,被認為更容易患上憂鬱症。
但HSP是與生俱來的特質,它本身不是病,所以目前也沒有明確的治療方法基本上跟發展障礙一樣,需要帶著這種特質一起活下去
那HSP的人該怎麼做?基本上你無法改變對外來刺激很敏感的特質,所以重要的是懂得避開外來刺激。例如不要去人擠人的地方、避開嘈雜或有刺眼光線的場所......等等。
但心思細膩、同理心很強的特質就無法避免了,那該如何是好?
這種時候只能接受它,並且正向思考自己的特質。有可能因為你想得比人多點子、創意也比人多;而心思細膩、同理心很強的特質,可以讓你比常人更加細緻地去欣賞各種作品;如果好好發揮有同理心的特質,也許你就會因此受人信賴。
如上述所言,重要的是正面看待自己的特質,把它變成你的武器
即便你無法做到正向看待,你只要想想5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跟你一樣、想想自己的特質原來也有名字,也許這樣你就能安心許多。
再加上,知道了HSP的存在後,可能會讓不是HSP的人,比以往更加地包容體諒HSP的人,我覺得這就是HSP漸為人知的優點。
但是,如果你擔心這是一種病,跑去精神科就診,基本上精神科沒辦法幫你什麼,這點再請大家多注意囉!
這次跟大家聊了最近廣為人知的HSP。在精神科的領域裡頭,常常會因為媒體或書籍接觸到新的名詞,雖然有時候我也會很困惑,但是為了能用更廣的視野對待病患,我也在努力每天吸收新知。
如果大家有想看的影片主題,請在下方踴躍留言。
那我們下回再見啦!掰!
題外話:
說真的我很猶豫要不要上傳這次的影片,但想了想,HSP跟精神科還是有切不斷的聯繫、HSP的名字也開始躍上主流,覺得好像有必要講解一下就拍了這次的影片。
但是就像剛剛講的一樣,HSP不是病、普遍在精神科也不會用到這個詞。
所以還請大家不要想得太嚴重,把它當成自已的一種特質就好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くら(kura)
    くら(kura)
    夢想是靠筆吃飯。特別關注性別、精神疾病、貧窮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