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我需要多少資產?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財務自由」,是一個常常被理財書籍提到的名詞,但我認為這和投資也密不可分,而在前面幾篇文章的基礎下,現在是簡述財務自由的好時機。
財務自由的意思就是「被動收入」大於支出,而在資本社會上,代表資本產生的利潤,多於生活所需開銷。簡單來說,財務自由就是不用工作也能生活。我認為現階段的世界,財務自由只屬於少數人,畢竟資產所生的收入是別人的主動付出。例如,有人靠房租過活,而房租是許多人繳出來的;有人靠股利過活,而股利來自公司,公司的成長來自員工努力。大家都不工作,大家又要有飯吃,可能嗎? 我覺得未來有可能,但人類必須把這些勞動付出成本轉移到機器人身上,現階段還不實際。注定是少數人才配擁有的自由,卻成為暢銷書的標題,日復一日的吸引著讀者,我覺得這種現象很諷刺。不過,我想若能藉此檢視自己的財務規劃,以及思考投資方式,那這就是很好的起點。 另外,有時候我們走火入魔,會想著一夜暴富,從此財務自由,像是虛擬幣和傳銷圈就常常流傳著這樣的故事。不過既然你一路讀到這邊,我也不用多說什麼了。
我認為財務自由是漸進的過程,也就是越來越自由。隨著資本越來越大,被動收入便能逐漸接近或超越生活開銷。誠然,生活開銷的範圍很大,但它相對於資本的分配差異,幾乎可以當成固定值。假設我比較沒錢,我洗澡一次的用水比較少,如果隔壁大富豪的身價是我100倍,難道他洗澡用水會是100倍嗎? 或是假設對面的居民比較窮,他們一餐就吃一碗飯,如果我比他們有錢1000倍,我一餐會多吃1000碗嗎? 簡單來說,通常隨著資本增長,人們的開銷也會變多,但兩者的差異也會變大。當有一天到達臨界點,被動收入已經比開銷大的時候,就會出現「錢越花越多」的狀況,簡稱財務自由。

那麼,要多有錢,才會財務自由? 我的答案是「25年開銷」,或是每年開銷只佔總資本的4%。不過要解釋這個數字的由來,我需要提到「資產配置」和「蒙地卡羅模擬法」。有了這兩項概念,理解財務自由的細節會比較簡單。當然,如果真的不想看這些過程,各位也可以直接跳過這一段,有個概念即可。
想想看,我們在思考資產組合的收益和波動時,是用什麼模型? 我猜很多都是用CAPM(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也就是那個知名的、用「方差-平均」來畫效率前緣的模型。(好,我知道,這是很久以前的模型了,但我賭每個上過投資學的學生,都知道這東東,請先別踢館。) 但這邊有個問題,就是方差或標準差以及加權平均,都不考慮到先後順序,也就是一組數字的排列方式,並不對我們定義的風險和報酬產生影響。
也就是說,我一年賺25%,一年虧20%,兩年後就改變了0%,而這兩年誰先誰後,不對資產本身產生影響,各位不信的話可以自行算算看。不過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會寄望這些資產生息,足以減低生活負擔,甚至幫我們達成財務自由,這時順序就很重要了。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各位可以心算或拿計算機。假設我有100元,每年生活固定需要花掉10元,而現在我們有3個年報酬,分別為-20%、20%和50%。案例一,我依序遇到了-20%、20%和50%;案例二,我依序遇到的是50%、20%和-20%。
案例一,第1年開始剩90,年末剩72。第2年開始剩62,年末剩74.4。第3年開始有64.4,年末有96.6。案例二,第1年開始剩90,年末剩135。第2年開始剩125,年末剩150。第3年開始有140,年末有112。觀察這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就算每年生活開銷一樣,而且這段時間的標準差和報酬都一樣,但簡單改變個順序,就會影響我到最後剩多少錢。
其實原理也不難懂,因為在一開始,當錢比較少的時候,我的固定開銷佔的比例就會比較大,而等我比較有錢之後,這部分開銷負擔就相對輕鬆。萬一我運氣很差,一開始就遇到大跌,則我的本金又更少,所以每年在花的錢就會讓我很吃力,而且把本金減少了一大部分。萬一我運氣很好,一開始就遇到大漲,把我的本金擴張,那我的固定開銷就變成小意思,幾乎不會影響本金。

問題是,我們無法預知哪年會大漲,哪年會大跌,所以在歷史回測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隨機模擬的方式,看看最後錢會剩多少。剛剛的例子是3年的組合,其實總共有6種(3!)排列方式。如果我今天想要模擬10年的績效,那就會有10!種的可能,也就是大約363萬。同理,15年組合會有15!種可能,也就是約1.3兆種可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估算一下,看過去20年、30年、50年...會有幾種可能。這還只是用年當單位的結果,如果是用每月現金流(比較符合實際狀況)來計算,而且考慮到不同的資產組合和生活開支金額,那可能性只會更加爆炸性增長。
可能性太多了,我根本沒時間一個一個計算,那怎麼辦? 「蒙地卡羅」模擬法就派上用場了。我在地上畫了一黑一白兩個圖案,想比較它們的面積,我可以用「撒豆子」的方式。把豆子「隨機」撒下去,然後統計黑區和白區各有幾顆豆子,就能估算兩者的面積比例。當我撒1顆的時候,不是黑就是白,誤差很大;當我撒10顆的時候,或許比例也會失真。可是當我撒1000顆、2000顆、5000顆、10000顆...的時候,這樣的比例就會越來越準確。我透過這種撒豆子模式就能估算出大致的結果,差距也不會太大。對於已經知道的歷史資料而言,我們沒必要知道非常具體的機率,所以透過蒙地卡羅模擬,就能省下許多時間。

接下來,我們可以比較不同的資產組合,以及不同的支出比例,用蒙地卡羅模擬出來的結果。第一種可能,是我們希望看到的財務自由,如果資本成長速度比我們領錢的速度還快,這樣它會一直成長下去。第二種可能,雖然本金成長速度跟不上我們花錢的速度,但是可以撐非常久,足以一輩子也花不完,那我們也可以接受。第三種,花錢的速度太快,本金一下子就花光,計畫失敗。換句話說,這就是「存活率」的差別。如果大部分的可能,在到期之前就已經沒錢了,則存活率就低,而我認為存活率應該越高越好,畢竟誰也不希望錢中途就被領完吧。
對於全部都放股票的組合而言,平均來說會比較賺錢,問題就是波動太大了。如果我們運氣不好,剛投入時就遇到大跌,則此計畫會失敗,也就是撐不到預計年限就完全沒錢。當然,如果我們運氣很好,也有可能一開始就遇到大漲,則我們的資本會很快增加。除了這兩個極端,我們也應該考慮到中位數,以及其它比較大部分的機率,也就是運氣不好不壞的狀況。總體而言,這不是很好的計畫,因為存活率不高。
至於全部都放債券的組合,相對穩定,但平均而言報酬較小。也就是說,運氣很好的和運氣很差的,結果差異不大。它的曲線很平緩,問題是由於債券報酬太低,所以存活率也不高。這種組合的結果比較可以預測,不像全股票組合一樣大起大落,但它容易穩定下跌,一樣對存活率沒有幫助。試想看看,我們想要的是財務自由,是要錢花不完,過度追求穩定而忽略報酬,一樣也不是好方法。
那如果把股債結合呢? 可以預見的,這種方式的波動和預期報酬,都會介於全股票和全債券之間。也就是說,它和全股票組合比起來,比較不會有極端現象,而和全債券組合比起來,它的報酬又高了些。另外,考量到存活率,則股債組合的方案是最高的,因為它在報酬和風險間取平衡,所以幾乎所有人都能順利撐完預計年限。股債結合比較穩,我們都知道,那報酬率呢? 這邊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如果我們用中位數來看,股債各半的報酬只輸全股票一些些。如果稍微提高股票的比例,例如6比4,則它的報酬率甚至有機會比全股票還高。也就是說,它不但比較穩,還比較會賺,這就是資產配置「穩定成長」的威力。

我們用美國股市和債市來回測,每年再平衡,過去30年來都領4.5%出來,並考慮到通膨(這很重要)。則全股票組的存活率,以及全債券組的存活率,都是85%左右,而股債各半組的存活率,是95%。檢視中位數的資金年成長率,全債券為-3.53%,越來越少,但可以撐完30年。全股票為2.89%,而股債各半組為2.88%,只稍微落後一些。市面上的書,有些人說4%,有些人說5%,就是這樣得來的。
在我看來,4%或5%、30年還是20年、股債比例要怎麼配、存活率要多少...這些都是個人喜好,沒有標準答案。況且,這些都是用歷史資料測算的,不代表以後也會這樣發生。再加上蒙地卡羅法本身會有一定的誤差,會對結果造成些許影響。這些因素結合起來,我們不應該把算出來的結果,直接當成未來投資的預期結果。不過,我們可以比較有信心的知道,怎樣的投資設定,會得出怎樣的大概結果。投資本來就有風險,但利用這些方式,我們可以在風險和報酬間取得平衡。

透過計算,各位可以知道「財務自由」和資產類別、存活率、報酬、風險、時間、機率...等都有關聯。如果每年拿太多,雖然日子過得爽,但資產會提早歸零;如果每年拿太少,則所需資本要比較大,我們就需要努力更久才能存到。再者,既然是機率,我們就有可能運氣非常好或非常糟,而大部分狀況都是運氣普通,因此中位數可以拿來參考。還有,一個存活率高的方案,不一定比較賺錢,但可以讓人比較安心。另外,越長的時間,我們越需要節制一些,避免中途就坐吃山空。每個人的背景和要求都不一樣,但都可以對這些因素綜合考量。
財務自由,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雖然大部分的人,可能只會擁有一部份的財務自由,但我們也應該適度了解該如何投資,藉由資產利潤來讓生活過得更好,並在生活品質和工作期間取捨。我們或許會晚一點退休,或許會辛苦一些,也或許運氣不是很好,但至少比從不規劃還好。心裡有個底,大家在投資的時候,就會更有信心和耐心,也就更有可能完成自己的目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5會員
106內容數
我喜歡研究和挑戰艱澀的學科,也喜歡用易懂的人話分享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狂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稍微難了一點,但只要耐心看完,就會發現「天下有免費的午餐」,還會發現「有人在亂講話」。
Go big or go home. 不成功便成仁,是我的信念,而我覺得這和投資也有關聯,本篇就來講賭博和長期投資的關聯吧。
常有人說,高風險高報酬,但這句話對嗎?
要講複利之前,先講單利。  
這篇要來講一個關於奶茶的故事。
哪一種投資人比較厲害? 是出手快狠準的獵豹,還是悠哉愜意的烏龜?
這篇稍微難了一點,但只要耐心看完,就會發現「天下有免費的午餐」,還會發現「有人在亂講話」。
Go big or go home. 不成功便成仁,是我的信念,而我覺得這和投資也有關聯,本篇就來講賭博和長期投資的關聯吧。
常有人說,高風險高報酬,但這句話對嗎?
要講複利之前,先講單利。  
這篇要來講一個關於奶茶的故事。
哪一種投資人比較厲害? 是出手快狠準的獵豹,還是悠哉愜意的烏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財務自由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一般來說要達到財務自由的定義是指被動收入等於所需的花費,而要擁有多少資產才算達到財務自由呢?一般建議就是所謂的4%法則,就是每年的生活開銷等於資產的4%時,或是資產等於年開銷的25倍,例如每年的生活費是40萬元,那麼你就必須擁有1000萬元的資產,從數學
Thumbnail
1. 「財務自由的秘密:了解被動收入的基本概念」 被動收入是一種不需要持續勞動就能獲得的收入,通常源自於先前的投資或創建的資產。這篇文章介紹了被動收入的重要性及其常見來源,如股息、租金和版稅收入,並提供了建立被動收入的初步建議。成功案例如台灣的王立銘,通過多元化投資實現財務自由。 詳細資料:建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個人財務管理的三個不同階段 - 財務安全、財務獨立和財務自由,並討論了財務獨立與FIRE法則之間的關係。透過命盤觀察,文章討論了大多數人無法達到財富自由境界的原因以及財富自由的成就所需的條件。
Thumbnail
你覺得在財富自由裡面,是財富比較重要還是自由比較重要?
每個人的財務自由都不一樣。 有的人要賺進四千萬才能退休 有的人一個月只要四千元就可以退休。 我理想中的財務自由是 錢從天上掉下來 地上撿到錢 出門看到錢 商店買東西不用錢
#繼續寫 #800字專欄 #財富自由 方格子有個主題很適合用來檢視「新年新希望」, 我心目中的財務自由。 多年以前,我把財務自由的過關條件定調在資產三千萬, 換算起來,大約是一年120萬的非工資收入。 但隨著年紀增長,我的目標金額變得越來越小, 以目前的來說,若股票「淨資產」有
財富自由通常指的是一個人不再受財務上的限制,可以自由地生活和做出選擇,而不必擔心金錢的問題,最常見的定義是被動收入>支出 每個人心中對財務自由的目標都不一樣,有人覺得帳戶裡要有一千萬才能滿足,有人覺得要兩、三棟房子才有安全感 金錢固然很重要,「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其實我們不是喜歡金
Thumbnail
每個人對財務自由的定義都不一樣。 財務自由是什麼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財務自由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一般來說要達到財務自由的定義是指被動收入等於所需的花費,而要擁有多少資產才算達到財務自由呢?一般建議就是所謂的4%法則,就是每年的生活開銷等於資產的4%時,或是資產等於年開銷的25倍,例如每年的生活費是40萬元,那麼你就必須擁有1000萬元的資產,從數學
Thumbnail
1. 「財務自由的秘密:了解被動收入的基本概念」 被動收入是一種不需要持續勞動就能獲得的收入,通常源自於先前的投資或創建的資產。這篇文章介紹了被動收入的重要性及其常見來源,如股息、租金和版稅收入,並提供了建立被動收入的初步建議。成功案例如台灣的王立銘,通過多元化投資實現財務自由。 詳細資料:建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個人財務管理的三個不同階段 - 財務安全、財務獨立和財務自由,並討論了財務獨立與FIRE法則之間的關係。透過命盤觀察,文章討論了大多數人無法達到財富自由境界的原因以及財富自由的成就所需的條件。
Thumbnail
你覺得在財富自由裡面,是財富比較重要還是自由比較重要?
每個人的財務自由都不一樣。 有的人要賺進四千萬才能退休 有的人一個月只要四千元就可以退休。 我理想中的財務自由是 錢從天上掉下來 地上撿到錢 出門看到錢 商店買東西不用錢
#繼續寫 #800字專欄 #財富自由 方格子有個主題很適合用來檢視「新年新希望」, 我心目中的財務自由。 多年以前,我把財務自由的過關條件定調在資產三千萬, 換算起來,大約是一年120萬的非工資收入。 但隨著年紀增長,我的目標金額變得越來越小, 以目前的來說,若股票「淨資產」有
財富自由通常指的是一個人不再受財務上的限制,可以自由地生活和做出選擇,而不必擔心金錢的問題,最常見的定義是被動收入>支出 每個人心中對財務自由的目標都不一樣,有人覺得帳戶裡要有一千萬才能滿足,有人覺得要兩、三棟房子才有安全感 金錢固然很重要,「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其實我們不是喜歡金
Thumbnail
每個人對財務自由的定義都不一樣。 財務自由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