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影】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 | 我想結束這一切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書名 : 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 我想結束這一切
作者 : Iain Reid
出版年 : 2016
類型 : 驚悚、懸疑、超現實
非常聰明、令人毛骨悚然的一本驚悚小說,結局讓我腦袋整個爆炸,我很想馬上再重讀一次。

簡介

這是一本我覺得可以不用看簡介就去讀的書哈哈,我不想透露太多,我覺得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去讀會有最好的感受XD,基本上故事就是Jake和他的女朋友開車到一個郊外農場去看Jake的父母,就這樣。如果你看過電影預告那就很夠了。

心得

以下是我個人非常主觀的想法與感受,尤其對這部作品我覺得每個人的理解會有滿大的不同,我也不能說究竟我理解的,是否就是導演或作者的意圖,也沒辦法代表其他人,只是單純分享我自己的想法。
先講我的過程,我兩周前就讀完了小說,我非常喜歡小說,甚至聽有聲書聽了兩次,小說中營造了一個有些詭譎、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圍環境,讀者跟著Jake女朋友的視角及內心想法直到最後結局揭曉,我第一次聽的時候覺得結局很厲害、也超乎我的預料,第二次重聽更能夠看到作者埋藏的線索與伏筆,讓我更喜歡。
我很喜歡書中主角的口吻,給我一種詭譎chill的感覺,很多小地方也都讓人毛毛的,前面很多點可能會讓人產生疑惑不懂,但我認為作者寫的方式不會讓人想放棄讀不下去,而是會很好奇地繼續跟著主角走,直到最後結局揭曉,然後被mind f*cked。
理所當然,我今天抱持著頗高的期待去看了電影(XD),我覺得我淺意識裡認為電影會像我聽小說時腦中設想的畫面那樣,會十分貼近原著,但我真的不該這麼預設。事實上我個人認為兩部作品給我的感覺十分不同。(不過這也是,電影畢竟是加上編導的改編,在很多地方都與小說有所出入),總之我建議如果讀過原著的人,還是抱持著看一部新作品的感覺開始。我仍然滿喜歡電影的,只是如果我在完全無知的情況下去看,或許會有更不同的感受,也許會更喜歡。

以下我會對電影原著兩者做討論比較,注意有電影+原著的雷!!!

整體而言,原著其實前面大部分都像類似一般的驚悚小說,我們讀著一個無名的女朋友的內心變化隨著一趟旅程前進,只不過在細節裡會有一些詭異、突出的地方,像是從自己號碼打來的騷擾電話、怪異的照片、矛盾的說詞,當然還有另一條時間軸,保持讀者在一個有點害怕的氛圍,但大致上而言,它還是給我一個這是貼近真實的故事,而不是虛構。小說很大一部份都是依賴於兩人之間的對話,這些對話與女朋友的內心OS讓我對他們(Jake)有更多的連結,對他們產生attachment,這讓我在最後結局揭曉時更為驚訝/佩服。
電影的部分則是給我不一樣的感覺,(或許我的看法有些偏頗基於我對劇情的認知),我覺得它把書中那些out of place的詭異點放大,像是女朋友名字背景的矛盾、對話的節奏、角色年齡的變化,都十分明顯地在暗示觀眾這並非事實,所以我在看的時候會覺得跟劇情角色有些脫離,但當然同時也會有一種詭異、不舒服(?)的超現實感。電影同時卻又把一些原先明顯的懸疑點縮小,像是書中詭異電話是一個滿大的重點,我會覺得原著的確是給我驚悚懸疑小說的感覺,但電影並沒有辦法被如此歸類。
兩者有一個不同的點在於第二條時間軸。書中的第二時間軸穿插在章節之中,一小段有兩個未知的角色在討論一件悲劇,後面讀者才會知道是Jake的自殺,但在小說前面這個時間軸算是引起讀者的好奇,想要去了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又如何跟Jake的故事產生連結,在一些驚悚小說會看到的寫法。而電影中並沒有這一段,而是會穿插著Jake年老時在高中做工友的生活,等於拿掉了一個維持懸疑的元素。
我並沒有說那一種感覺比較好,我記得有看到一些小說的書評在說覺得突然從一本驚悚懸疑小說接到一個十分轉折的結尾很錯愕,因為他們預想會看到一個明確的兇手(打電話的人、工友的身分等等),我覺得作者的確有刻意將故事包裝成一般驚悚懸疑的感覺,而電影則是拿掉這一塊的感覺,整體比較接近最後詭異的結局風格。
另一個我想提的點是對話,如我所說,Jake及女朋友間的對話是小說及電影的重點之一,但其實電影中的車上對話並不是出自書中,而他們給我的感覺也不太一樣。小說中許多對話都是兩人講關於自己的故事,以前的故事、現在的學業、對特定事物的感受。而電影很多時候在討論具體的東西,像是電影、詩、書籍等等,針對它們的討論,我覺得這讓我對他們倆個角色的感覺會有差異,小說讓我覺得他們更像是真實的情侶(人),我更投入他們的感受想法,而電影則是讓我有些抽離,看著兩人討論著我不知道的電影讓我很難產生連結。
最後當然就是結局的差異,小說是一路上埋了伏筆最後揭曉時是一個大轉折,也比較明確的點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我的理解是基本上女朋友是Jake的想像,想像自己與她的對話討論自己是否應該ending things,整趟旅程都是Jake在dealing自己的孤單、與自殺的想法,最終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電影相較之下隱晦許多,儘管前面有許多明顯的暗示,結局沒有明確的點出女朋友與旅程,或是Jake的下場。(我仍在試著理解最後的舞蹈與領獎的意義,但我也覺得或許它是刻意模糊讓觀眾有理解想像的空間)
我還想說,雖然對故事的呈現,我自己更喜歡小說一點,但我也得說電影真的拍得很不錯,我很喜歡裡面很多畫面構圖,當然更不能不說四位主角的表現也非常精采,尤其是Jessie Buckley,很多表情都很剛好,為電影加了許多分。
不過可能也得先打個預防針,這本書目前評價十分兩極(現在GR大概3.5),要不是很愛就是十分厭惡,看起來主要都是針對結局,我自己非常喜歡,但我也滿能理解為什麼會那麼多人不喜歡,要有自己不一定能接受的心理準備XD。
我推薦看完電影的人可以去讀讀原著小說,我個人也很推薦有聲書🎧,小說中氛圍營造得很棒,那種creepy緊張的感覺,用聽的特別能感受,有些橋段更是跟讀文字的體驗非常不一樣,我非常喜歡。

關於我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8會員
30內容數
紀錄英文書籍的讀後感 希望能為大家介紹一些好書 也抒發自己對故事的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oa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The Goldfinch金翅雀作者的處女作小說,跟我前陣子很愛的If We Were Villains十分相似,都是校園黑暗(懸疑?)小說,可惜這本我個人的喜愛度沒那麼高。
這是我第四本Oseman的書(不包括Heartstopper),也是我今年至今的最愛之一,可以說是我近期讀到最棒的YA小說。
這是The Goldfinch金翅雀作者的處女作小說,跟我前陣子很愛的If We Were Villains十分相似,都是校園黑暗(懸疑?)小說,可惜這本我個人的喜愛度沒那麼高。
這是我第四本Oseman的書(不包括Heartstopper),也是我今年至今的最愛之一,可以說是我近期讀到最棒的YA小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愛的噩夢》近期上映,受到觀眾熱議。部分影評指出可能存在劇本安排過於「直男」觀點的問題。然而,劇情中的情節推演和人物關係可能受到了「敘述性詭計」的影響,本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探討觀眾面對影片可能產生的誤解和驚恐。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讓人手不釋卷的精湛之作,當我只剩一點還未讀完,就迫不及待在社群上分享它有多麼優秀。《詭畫連篇》表現四平八穩、又十分具有創意度的雙重亮點,在驚悚之餘帶有溫暖,在絕望之餘帶有希望,劇情節奏控制十分精準,如果以作為「發展完整的小說」為衡量指標的話,我想《詭畫連篇》勢必要被分類在其中。
Thumbnail
今天要講得這個故事從一個喪禮開始轉變到青春愛情故事,就在你以為可以放心享受青春戀愛浪漫故事的時候,中盤突然來一段科幻穿越,最後用機器人大戰和時間機器做收尾,簡言之大概就是—很奇異。 hello guys,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あした世界が終わるとしても台灣翻譯《相對世界。
這部電影也是刷了好幾次,每次都是那幾個片段而已,不是其他的不精彩,是那些片段太刻苦銘心了,明明很相愛的兩人,最後某一方卻親手了結對方,你選擇了你的理想世界,我選擇了所有的人,沒有誰對誰錯,只有世俗的眼光在批判,我覺得電影結尾讓我最難以忘懷的是,只剩下一個人看著朋友幫忙辦婚禮,自己只能背負著世俗的委託
Thumbnail
懸疑錯亂感十足,但收尾卻為結尾而結尾的一齣電影。 關於幸,與不幸。
Thumbnail
真是令人生氣的一本推理小說! 我是第一次看這樣類型的小說,我從來不知道可以用這種方式和讀者互動,甚麼叫做給讀者的挑戰書:直到最後都不宣布兇手是誰!兇手是誰!兇手是誰! 等我稍微冷靜下來之後,我再重看了一次,心浮氣躁邊看邊思考著文字的細節,邊推敲可能的線索,想著最後加賀警探丟出來的關鍵:三張照片,
Thumbnail
唔⋯我該如何評價此書才好?其實整個閱讀過程,我的思路都在文學分析與推理解謎之間徘徊不定🧐 從書名到故事內容,這無疑是一本傳統本格派推理小說,只不過書中的敘述方式和人物性格都帶有強烈的無賴派特色。非說兩者不能並存,只是我當初本著翻開推理小說的預想,一下子冒出十多個放浪形骸的角色,我實在無法專心推理
因為最近都在看小說,但是因為是推理劇,如果有說到劇情感覺會破壞人的閱讀體驗,所以只說說對於上面那幾部小說我讀完後對作者的感想。
Thumbnail
不過只是買本書為何要勞師動眾派一堆紀警來殺害他? 主角到底是犯了什麼太歲?分享一本舊書也會被遭來殺身之禍。 到底是班長搞得鬼,還是另有其人,主角與人無仇,何來報仇?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愛的噩夢》近期上映,受到觀眾熱議。部分影評指出可能存在劇本安排過於「直男」觀點的問題。然而,劇情中的情節推演和人物關係可能受到了「敘述性詭計」的影響,本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探討觀眾面對影片可能產生的誤解和驚恐。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讓人手不釋卷的精湛之作,當我只剩一點還未讀完,就迫不及待在社群上分享它有多麼優秀。《詭畫連篇》表現四平八穩、又十分具有創意度的雙重亮點,在驚悚之餘帶有溫暖,在絕望之餘帶有希望,劇情節奏控制十分精準,如果以作為「發展完整的小說」為衡量指標的話,我想《詭畫連篇》勢必要被分類在其中。
Thumbnail
今天要講得這個故事從一個喪禮開始轉變到青春愛情故事,就在你以為可以放心享受青春戀愛浪漫故事的時候,中盤突然來一段科幻穿越,最後用機器人大戰和時間機器做收尾,簡言之大概就是—很奇異。 hello guys,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あした世界が終わるとしても台灣翻譯《相對世界。
這部電影也是刷了好幾次,每次都是那幾個片段而已,不是其他的不精彩,是那些片段太刻苦銘心了,明明很相愛的兩人,最後某一方卻親手了結對方,你選擇了你的理想世界,我選擇了所有的人,沒有誰對誰錯,只有世俗的眼光在批判,我覺得電影結尾讓我最難以忘懷的是,只剩下一個人看著朋友幫忙辦婚禮,自己只能背負著世俗的委託
Thumbnail
懸疑錯亂感十足,但收尾卻為結尾而結尾的一齣電影。 關於幸,與不幸。
Thumbnail
真是令人生氣的一本推理小說! 我是第一次看這樣類型的小說,我從來不知道可以用這種方式和讀者互動,甚麼叫做給讀者的挑戰書:直到最後都不宣布兇手是誰!兇手是誰!兇手是誰! 等我稍微冷靜下來之後,我再重看了一次,心浮氣躁邊看邊思考著文字的細節,邊推敲可能的線索,想著最後加賀警探丟出來的關鍵:三張照片,
Thumbnail
唔⋯我該如何評價此書才好?其實整個閱讀過程,我的思路都在文學分析與推理解謎之間徘徊不定🧐 從書名到故事內容,這無疑是一本傳統本格派推理小說,只不過書中的敘述方式和人物性格都帶有強烈的無賴派特色。非說兩者不能並存,只是我當初本著翻開推理小說的預想,一下子冒出十多個放浪形骸的角色,我實在無法專心推理
因為最近都在看小說,但是因為是推理劇,如果有說到劇情感覺會破壞人的閱讀體驗,所以只說說對於上面那幾部小說我讀完後對作者的感想。
Thumbnail
不過只是買本書為何要勞師動眾派一堆紀警來殺害他? 主角到底是犯了什麼太歲?分享一本舊書也會被遭來殺身之禍。 到底是班長搞得鬼,還是另有其人,主角與人無仇,何來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