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六月田水

2020/10/10
(台語文)台灣嘉義民謠,六月田水。表現台灣農村社會的生命力,歌詞中,大部分的人唱,六月田水,「當咧」燒。感覺無屆(蓋)kai3適當,台語的燒,亦有程度的分別,我聽簡上仁老師的唱詞是,六月田水,「la-lun-a2」燒。這tsiah(才)有夠台灣味! 看不到影音,按此連結
六 六 六月田水 嘿嘟la lun燒 呵 鯉魚落水喁的喁 喁的喁的喁 喁的尾會搖 。
「喁」是狀聲詞,g-聲母起音,文音是gu5,不過因為取狀聲義,我聽歌聲是「gok」。只要聲母是g-都可以隨意發。 la-lun-a2燒。教育部擬字「拉圇」,想也知道,也是記音字,網路上,「活水來冊房」作者,紀錄「la5-lun7-a2」,跟「la5-lun5-a2」燒,兩種本調,變調後會成「la7-lun5-a2」,跟「la7-lun7-a2」,有這樣的音差(其實念起來差不多),不足為奇,其一,腔口差異,其二,字不明,音就會隨眾口而異。 關於「拉圇」的源字探討,有以下數種:
  1. 林春地編著『河洛話的根及本:台語千句錄』(1996.3.20 再版)第十八頁「走音兮話及錯字」中寫:原音:六分燒; 走音:臘崙燒 。洪惟仁老師也作如是說。
  2. 大陸論壇有提到,安㬮(上日下難),【說文】安㬮,溫也。
  3. 許成章先生:暍㬮「(上日下難),或略㬮(上日下難),或淟涊 。
  4. 吳坤明先生,聊暖
首先,「六分」燒,這個屬於比較近代的用語,不像是古語,古語中用「三分」比較多,六分,只有「六分儀」一詞,至於「幾分幾分」都是近代用語。其次,「淟涊」文音「thian2-lian2」,顯然也是一個聯綿複字詞,它的本意是「污濁不明」,後來增義有「溫暖,暑熱」之意,有可能是後來被同音假借。最後,2,3,4裡面有一個共同的字,那就是「上日下難」這個罕用,㬮(上日下難),這個字就是後來演變成的「」字,稀奇的是,這個是古字,說文解字有收錄:
安「上日下難」,温也。从日難聲。奴案切。
它的中古漢音lan7。我們再來看它的說文註解:
安(上日下難)、逗。曡韵字也。(溫去水)也。各本作溫。今正。安猶「溫存」也。二字皆平聲。廣雅云。暍、、煗也。安作暍。語之轉耳。巾部云。讀若水溫。則安亦作溫。
大概的意思是,「安」跟「上日下難,㬮」兩個是疊韻聯綿詞,an-lan7,「日+難,㬮」字義是「溫去水旁,𥁕」字,也就是後來的「溫」字。「暍㬮」,「」也,這個也是後來的「暖」字,「」有傷暑的意思,台語說「天氣傷熱,去hannh到」,這個「hannh」就是「」字,也有拿來用作「溫,暖」的意思。是為了後面「上日下難」念入聲時,拿來做疊韻字,也就是念平聲時,做安an「上日下難lan7」,做入聲時,做暍hat「上日下難lat」。總之,作為同義聯綿詞彙,這個古詞,就是後來的「溫暖」un-lun2,據網友「Hiankun」回饋,有些地方的人是唸「un-lun-a2燒」而不是「la-lun-a2燒」!所以,「la-lun」的源字,可能來自「安「上日下難,㬮」」,然後「安」以「溫去水」代,變成「溫「上日下難,㬮」」,從an-lan7變成un-lan7,再倒置變成lan7-un, 音節斷點移位,變成 la-lun「「上日下難,㬮」溫」,寫成現在語,就是「暖溫啊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