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招客送春汎舟(唐·白居易)
台語歌曲,「酒矸通賣否?」跟「燒肉粽」是唯二保留早期庶民沿街叫賣聲的歌曲,都是張邱東松所寫!因為歌詞悲慘,都被列為禁歌,之後為了突破禁唱,歌詞多次被增減異動。1983年電影《搭錯車》主歌曲由羅大佑,侯德健改寫「酒矸倘賣無」除了曲頭這句經典歌詞外,其餘皆為中文發音,由蘇芮演唱,另有董家銘版的「酒矸倘賣無」江蕙版,葉啟田版(蔣錦鴻作詞),等。原始版的歌名是「收酒矸」就比較不為人知,我們來看原汁原味的歌詞:
收酒矸 (作詞人:張邱東松 作曲人:張邱東松 )
阮是十三囝仔丹, 自小父母就真散, 為著生活不敢懶, 每日出去收酒矸。 有酒矸通賣否? 歹銅舊鍚,簿仔紙通賣否? 每日透早就出門, 家家戶戶去加問, 毋敢貧彈四界耍, 只是打拚顧三頓。 (為著打拚顧三頓, 不驚路頭怎樣遠。) 有酒矸通賣否? 歹銅舊鍚,簿仔紙通賣否? 頂日去到太平通, 今日就行大龍峒, 為著生活會妥當, 不驚大雨佮大風 有酒矸通賣否? 歹銅舊鍚,簿仔紙通賣否?
這裡面有幾個台語用字值得商榷,但重點只講幾個,我把改過的重寫一遍。
阮是十三倪兒癉, 自小父母就真殫, 為著生活不敢懶, 每日出去收酒瓶(甁,㼛,鈃)。 有酒瓶(甁,㼛,鈃)通(得當)賣否? 壞銅舊鍚,簿子紙通(得當)賣否? 每日透早就出門, 家家戶戶去)賣否? 每日透早就出門, 家家戶戶去加問, 不敢疲(憊)惰四界耍(賞), 只是打拚顧三頓。 (為著打拚顧三頓, 不驚(怕)路頭怎樣遠。) 有酒瓶(甁,㼛,鈃)通(得當)賣否? 壞銅舊鍚,簿子紙通(得當)賣否? 頂日去到太平通, 今日就行大龍峒, 為著生活會妥當, 不驚(怕)大雨合大風 有酒瓶(甁,㼛,鈃)通(得當)賣否? 壞銅舊鍚,簿子紙通(得當)賣否?
今天重點講幾個字,第一個講「矸」,來看幾個相關字。
- 矸ㄍㄢ :山石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