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9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釀特務|雄影 2020 短片競賽|國際組(三):在世界的餐桌上,淺嚐亞洲風味

在疫情期間,臺灣仍能引進全球電影創作者心血結晶之薈萃,令人欣喜,2020 年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網羅來自 23 國的精彩作品,翻開片單,有多部為臺灣首映,甚至國際首映。本篇文章將簡略介紹競賽中的亞洲作品,希望為對的作品找到對的觀眾。
在開場白之外,我也好奇自己與短片的距離。在印象中,對短片的直覺常是導演在成熟之前的風格習作,或是在具備完整創作條件之前不得不為的精簡項目。這些印象讓短片幾乎像是一種附屬品,但短片又該不僅於此,它的體裁為敘事提供不同方向,也為非敘事提供相對不受限的可能性。在我找到關於以下九部作品的整體印象之前,我只想說,這裡有些短片打動人心,就跟所有最好的電影一樣。
《木已成舟》劇照/高雄電影節
來自香港:《木已成舟》、《紅棗薏米花生》、《夜更》
在數十部國際短片競賽作品中,來自香港的創作尤為令人眼睛一亮。導演曾慶宏曾以《下雨天》(2018)獲得香港鮮浪潮大獎,並帶著新作《木已成舟》前進日舞影展。《木已成舟》是一個兩代家庭關係的反芻,故事以貧窮與失敗作為再自然不過的背景,就像它不再是創作者亟欲提出的問題,而已經是被我們肯認的生活一部分。在這個前提下,電影中的家庭關係更令人投入與玩味。
《木已成舟》的故事描述一位中年婦女受友人之託,前往拜訪友人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卻見到其生活殘敗的窘況。該怎麼將消息帶回,才能得體妥當,又不至於破壞他們的微妙平衡?本片呈現的是一段家庭關係中極短巧的切片,但又自然散發真摯餘韻,如同每段家庭關係都在等待的變化,不斷縮短與拉長的距離。
《紅棗薏米花生》劇照/高雄電影節
去年已在金馬影展打響名號,奪得最佳劇情短片獎的《紅棗薏米花生》,同樣從家庭著手,導演朱凱濙更憑本片獲得 2019 年鮮浪潮大獎。《紅棗薏米花生》是一個三代連結的故事,固定鏡位的長鏡頭不僅是延展時間,也包括對空間的調度操作。作品圍繞在祖母、母親、女兒三個角色身上,透過家常甜粥去抓緊家人互動中的記憶細節。
白果、花生、紅棗、腐竹、薏米、雞蛋。《紅棗薏米花生》有一個成功之處是,儘管我不熟悉這些食材,但如我以往家中常伴蓮藕粉與仙草,這些食物能轉化出可理解的情感記憶連結,關於人際關係在腦海裡的錨點。家庭中對食材「多一味」「少一味」的爭執,點出餐桌記憶對家庭的重要性。故事中的三代母女很快就要各奔東西,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離開同個屋簷,但短短 20 分鐘的篇幅裡,我們已經能看到這種飲食記憶如何縈繞在這三位角色的生命中,將永遠無法擺脫、不願消散,只能一遍遍重返。
《夜更》劇照/高雄電影節
由《十年:浮瓜》(2015)導演郭臻拍攝的新作《夜更》可能是我在本文提及的九部短片中最喜愛的一部,讓我些許想起黃進的短片《三月六日》。故事描述一位政治立場保守的計程車司機,在示威抗爭激烈進行的街頭尋找散客,卻反倒在接送乘客的過程中緩慢打開一種新的觀看路徑。截至文章截稿,我到中國豆瓣網上搜尋導演郭臻的名字要找資訊,換來一條系統提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搜索結果未予顯示。請嘗試其他查詢詞。」郭臻將他在抗爭現場拍攝到的素材運用於《夜更》,影像精緻而貼合,幾乎抹平了虛構故事與抗爭現場紀實意義的線,影片採素人演員演出,主角亦由香港議員蔡志強友情出演。
當然,《夜更》擁有的不只是政治上的敢言,它更多一層的或許是如何努力打開一條通道。讀到這個故事介紹,觀眾或許腦中已經會浮現一個宋康昊式的形象,市儈小商變成奮勇抗暴的人權鬥士,但《夜更》不是這樣一條平民英雄路徑。片中持市井小民思維的計程車司機並未出現真正的角色轉折,僅是不斷地接到來自不同區域上車下車的客人。關於人跟人之間的互信,它是一個漫長的、小心試探的過程。寫作煽情政治神話的基本起點,已是本片沒有肯定答案的斷筆位置,或許正是其之妙處。
《兒子》劇照/高雄電影節
或許,說則故事:《兒子》、《風流孕事酸甘甜》、《女孩的夏日假期》
如果有觀眾在尋找一款精緻、故事性強烈的作品,《兒子》是很明確的選擇。該片由《失路人》澳門導演張志威執導,是「西寧 FIRST 青年影展」培訓營作品,改編自萬馬才旦短篇小說,描述一名女保全與情人相戀,情人與她幽會的秘密被元配無情戳破,但女保全自己心裡也暗懷著另一個秘密。作品描繪愛情與責任感之間的拉扯,看似老生常談,但「兒子」這個角色設計卻硬是拉開一條無邪又猛爆的旁觀者視角,在僅有 12 分鐘的片長裡達成驚人衝擊力道。不得不書的另有本片的音效設計,聲音將比起畫面更大程度地主導觀眾的感官記憶。
《風流孕事酸甘甜》劇照/高雄電影節
越南導演楊妙靈的《風流孕事酸甘甜》(SWEET, SALTY)則是一款完全不同基調的作品。即將臨產的中年婦女發覺老公在外另有情人,一眾姊妹鼓舞她要大膽向丈夫的情人正面對質,未料發展曲折離奇,超出掌控之外。《風流孕事酸甘甜》有女性導演關注感官經驗的妙筆,從中年主角的瑜珈伸展開始,觀眾對於她的身體與她的情感表達就有了深度連結。
儘管同是偷情故事,但本片的風格處理往幽默、荒誕前進,也能看到導演對中年女性的處境關照,包括她們承受的社會壓力,還有真實人生的各式瑣碎焦慮。
《女孩的夏日假期》劇照/高雄電影節
移居法國的南韓導演閔頌雅作品《女孩的夏日假期》(Boriya)則有別於前兩部電影,是完全清新可愛的動畫短片,也進軍美國紐約兒童影展、法國安錫動畫影展等等獎項。該作描述一個小女孩在大自然環境的一日奇遇,最好之處便在於其畫風細緻、風格恬淡清雅,呈現農村田野的亮麗風光。僅可惜片中動畫主角的肢體細節與反應仍有敗筆,或許仍受一定程度的資源侷限。
《序列平行》劇照/高雄電影節
又或許,不說故事:《序列平行》、《巨人》、《桌邊對話》
競賽中亦有幾支作品不以故事性取勝,強調影像本身的力量,在短捷篇幅中放膽嘗試。《序列平行》(Serial Parallels)由現於香港任教的德國藝術家 Max Hattler 拍攝,將攝影機對準香港都市景觀,將住宅大樓的影像變成定格動畫,配合音效,讓高聳住宅大樓變成一串串捲動的平面圖紙。透過顏色與建築樣式的異同,大樓如同膠捲一樣在畫面上律動,是讓人眼花撩亂的 9 分鐘視覺奇想。
《巨人》劇照/高雄電影節
新加坡導演兄弟組合莊偉福、莊偉國 5 分鐘的作品《巨人》則同樣利用定格動畫技巧,並改編自新加坡藝術家陳瑞獻詩集《巨人》。以期刊書報碎紙,建構一個巨大的世界,並讓一隻靈動的魚穿梭在複雜的世界當中。本片在美術細節上投注心力讓人佩服,總結是個讓觀者徜徉並感受作者心緒的詩意體驗。
《桌邊對話》劇照/高雄電影節
最後,越南裔加拿大籍紀錄片導演卡洛阮的作品《桌邊對話》(No Crying at the Dinner Table)則是奇妙驚喜。本片以紀錄片形式出現,如同許多亞洲導演嘗試梳理的個人與家庭經驗切面,導演將攝影機對準家庭餐桌,家人們一一在攝影機前傾訴自己的秘密,每個人心中的懊悔與傷痛最後共融一爐,在鏡頭前打開心防也互相治癒。《桌邊對話》令人印象深刻的處理,或許是導演在剪接中穿插她對家人的幾處日常拍攝,比起家人自白心境的長篇談話,導演自身對家人的觀察或許更能顯示作者本人的位置。
對於共同生活空間的情緒,還有家庭中充斥著壓抑、不能吐露心聲的氛圍,反抗這種壓抑,是亞洲家庭常見的命題,也是自我挖掘的紀錄片、紀實影像創作者再三回顧的主題。卡洛阮並未動用旁白,而是純以攝影與剪輯介入這場對家人的訪談。家人是否真的能因此而感到療癒?我們或仍有許多發生在攝影機之外的疑惑等待被提問,但《桌邊對話》仍完整地執行了一場發生在影像裡的家庭對話。
高雄電影節 2020 短片競賽
國際組 A:亞洲淺淺嚐(共有 6 部連映,總長 86 分鐘) 序列平行紅棗薏米花生夜更巨人兒子木已成舟 2020.10.19(一)15:20|高雄市電影館三樓放映廳 2020.10.27(二)18:30|高雄市電影館三樓放映廳
國際組 B:愛的 N 種方式(共有 5 部連映,總長 89 分鐘) 風流孕事酸甘甜、無聲愛樂、你的青春在唱歌、放風箏的孩子、婚姻沉沒中 2020.10.19(一)17:30|高雄市電影館三樓放映廳 2020.10.28(三)19:20|高雄市電影館三樓放映廳
國際組 F:小動畫大世界(共有 6 部連映,總長 79 分鐘) 女孩的夏日假期、阿!數學作業、我的來自太空的男孩、卡帶幻幻愛、銅媽媽、萬點惡墨 2020.10.21(三)16:10|高雄市電影館三樓放映廳 2020.10.30(五)20:30|高雄市電影館三樓放映廳
國際組 G:她和她的故事(共有 5 部連映,總長 91 分鐘) 桌邊對話、探監日、夜永恆愛無盡、水水過招、菲律賓女孩 2020.10.22(四)14:00|高雄市電影館三樓放映廳 2020.10.31(六)12:30|高雄市電影館三樓放映廳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