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不定時持續更新。。。

    閱讀文獻紀錄

    專書
    《人在金門離島—花言鳥語》(2016)出版書刊 洪春柳
    一個普通金門民眾生活日常及感想,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本世紀初,從小金門到大金門到台灣再到大陸,紀錄著生活的點點滴滴,也紀錄著金門的滄桑變化。金門有著特殊的地位和獨立的歷史,是這些特殊的經歷才造就了現在的金門。
    《成為板模師傅》 (2010) 出版書刊 楊士範
    以台北縣阿美族板模師傅為例,探討台灣原住民都市化的進程。隨著政府政策、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且迫於生計,原住民漸漸參與漢人社會的工作,從事類似遠洋業、建築業等工作。雖然被迫學習漢人的職業觀念、時間觀念,但在生活及工作模式中仍會多少保留原有的習慣。就像學習「在地知識」一樣,學著成為一個板模師傅。

    研究論文

    《金門傳統祠廟建築之比較研究》(2007)研究論文 江柏煒 蔡凌 桌雯雯 陳書毅 翁芬蘭
    從華人社會的宗族演變及宗教信仰的發展,研究對比金門的祠廟建築,包括平面、立面、裝飾、空間、造型、結構、材料與敷地。金門的文化,從中原而來,又向台灣而去;祠廟建築傳承著宗族禮制的思想,又與地方的建築特色結合,也促進了地方建築事業的發展。
    《父權與規訓—金門女性的生活空間經驗》(2015)碩士論文 許芸崢
    紀錄父權社會中,不同時期金門女性生活的空間變化,包括住宅內的空間變化及社會中的空間變化。傳統社會中金門女性地位地下,生活行為和活動空間都受到約束。雖然隨著角色及社會背景的變化,約束力會有所改變,但都難以逃脫父權思維的影響。以女性的經驗為主軸探討空間,可以加深對金門建築,禮制,兩性等議題的研究。
    《金門傳統民居外部牆體材料及砌築之研究》碩士論文 (2016)李蘋蕾
    從「閩南建築之源流」、本地材料之運用」、「外部牆體之砌築」等三個面向,以探討地質環境、歷史背景、技術傳承對外部牆體砌築方式的影響,藉此彰顯金門獨特的地域性風貌。
    通過地緣因素、貿易關係、資源分佈、生產水平、人文理念、構造技術等因素整理出金門傳統民居建築在外部材料運用及構築兩個方面的演變與發展。也指出受金門地方材料的局限性與便利性,逐漸形成獨有的地域性風貌。
    《金門西園聚落發展及空間之研究》碩士論文 (2019) 葉光武
    通過金門西園的地理、經濟、風俗信仰、人文背景、產業發展等因素,探究西園聚落的形成及發展,並對空間進行研究。西園聚落的發展與鹽業息息相關,鹽業的產生與發展促進了聚落的產生與發展;聚落的空間配置也配合服務鹽業的生產。雖然現在鹽業也不復存在,但在西園聚落留下的印記是不可磨滅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紀錄研究僧的思考片段 努力研究 快快畢業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huá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