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想到以前高中讀書時,地理課本教的同心圓理論,說城市的核心是中心商業區,大型百貨公司、飯店、劇院及商業金融機構佔據該區內價格昂貴的土地,圍繞這個中心延伸出一連串的不同區域,它們有著不同類型的土地利用內容,但這其實抹滅了城市自然發展的動力,西方化的城市千篇一律的背後原因也跟這樣的模式有很大的關係。
好的規劃和景觀建築必須徹底了解城市是如何運作,以及城市人如何生活。事實上整齊、標準化、分工明確、功能單一的城市並不理想,也無法消除貧民區,或解決現有的社會問題,反而會滋生更多的問題。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對外國城市有種盲目的好感,但其實台北一直都是都市規劃很好的反思案例,也藉由這本書來跟大家分享。希望看完後下次出國去玩,都可以帶著布一樣的眼光,去感覺這座城市有沒有保留好文化與活力。
打破城市規劃的教條主義
美國1960年代主流的城市建設觀點是“
都市鄰里單元及使用分區”,這種觀點認為,城市裡的功能區應該分開,居民區就是居住的空間,而商業區辦公區不需要規劃居住的空間。這樣的後果帶來兩個問題:一是通勤距離的增加讓汽車數量大增,影響交通順暢度與生活質量,二是商業區沒有居住人口的基本支持,變得脆弱更容易出現環境變化。
這類理論的矛盾在於,原本為了改善工業城市擁擠、惡劣的住宅,而營造出整齊、寬闊、舒適的生活環境,結果反而變成破壞都市經濟基礎、造成族群對立和社會不安,以及喪失生活便利與都市區位的毀滅計畫。
拆解城市系統
城市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系統,對普通人的尊重與關懷,是這個系統活下去的核心。當車行道越來越寬闊,居民區被柵欄圍起來,小雜貨店與充滿生活氣息的街邊小攤被抹去,一個又一個龐大建築的興起,導致城市的隔閡與冷漠,活力便失去了。
創造城市的街道與地區要產生豐富的多樣性,有4個不可或缺的前提引導條件:
- 對一個地區的內部組成來說,必須滿足至少一項主要功能以及一向次要功能,包括住宅、辦公、商業、觀光,這些功能必須確保人們會在不同時間、不同目的到這個地區,並且能夠使用許多共同的設施。
- 大部分的城市街道必須短、多分段,以及要有許多轉彎處。
- 將不同年代和狀況的建築加以混合,包括相當比例的舊建築。
- 不論人們聚集的目的為何,必須有足夠密集的人口,包括單純的居住人口。
第一部分-一個區域至少要有兩個功能
一個成功的城市,人們必須在不同的時間出現,區域為市民提供的功能至少要有兩個。因為不同的功能,可以保證這個地區從早到晚都有一定的人流量,白天有人在這裡上班,而有人則在晚上過來看演出,規劃上的要考量這兩部分人最好在同一個消費水準上,才能保證他們可以使用街道上共同的設施,比如可以在類似的餐廳進行消費,以更好支撐餐廳的運營。
每個區域需要一個首要用途,能把最大部分的人群引流到這個地方。比如辦公樓、工廠可以引來工作人群,住宅會引來居住人群,某些娛樂、教育場所也會吸引相應的人群。從城市多樣性的角度來說,在首要用途之外,這個區域還需要另一個功能,保證在不同的時間段內引來不同的市民,而且他們之間得有些共同點。這樣混合使用的發展,台灣的城市因為使用密度大,每個區域都乘載許多功能。
正面的例子:美國的卡內基音樂廳。卡內基音樂廳是一個音樂中心,為它所在的街道提供了晚上的人流量,並且逐漸構建出了一個“生態系統”。因為這裡喜歡藝術的人比較多,很快這裡又開了兩家電影院,旁邊還出現了很多小型的音樂、戲劇和舞蹈工作室。原本這條街區以住宅為主,現在這些住宅又提供了另外一種功能:公寓和旅館,玩音樂的人往往會在來演出或者培訓的時候順便住宿。這些自發性的文化迴圈使得這個地段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有充足的人流量,這又刺激了區域的發展,附近接著出現了飯店、咖啡屋、幾家酒吧、漢堡屋和古董Dior服裝店,甚至還有地方可以租到英國的跑車。
反面的例子:曼哈頓市中心。40萬人的人在曼哈頓地區工作,包括華爾街、律師事務所、保險公司、政府部門等等。但只有一個功能無法滿足城市多樣性,曾經紐約最好的五金店和規模最大的食品店都曾在曼哈頓地區,但後來都倒閉了。僅剩的幾家電影院最後也成為了遊手好閒者睡覺的地方而不得不關閉。可以想像,這裡的人流情況會非常單一且缺乏效率,上下班和午休時間很熱鬧,其他時間街上則空無一人。
這個區域裡零售店的日子也不好過,客流量只集中在中午到兩點之間裡,但租金又很高。在這樣的條件下,曼哈頓中心區域還能運轉,但稍遠的下曼哈頓地區就已經破敗不堪了。對於中心區域來說,區域功能的缺失也造成了企業的困擾。
曼哈頓地區的管理者們提出的整改方案是增加區域的住宅面積,希望住宅區的人口可以促進商場、飯店、娛樂場所和車庫的發展。但這是杯水車薪的改變措施,因為已經有40萬工作人口的基礎,不管再怎麼引進住宅人口,也起不了什麼決定性作用,反而可能會進一步分散已有的服務設施,讓像是孵化區域的新創型企業沒有空間,讓情況反而變得更加嚴重。
建議的做法是首先要確保曼哈頓規劃的新用處,不會排擠原來的辦公使用。曼哈頓的特點是他們櫛次鱗比的摩天大樓,這種峽谷般的震撼很容易讓第一次來的人產生激動感,因此它有潛力成為一個旅遊景點。特別是在週末,那些不在這裡工作但對觀光有興趣的人,其實可以到曼哈頓來感受世界中心大城市的模樣。不幸的是,曼哈頓與旅遊相關的場所早就被清退了,有一個水族館被遷離了,海灘本來也是一個合適的觀景點,但一直以來並沒有被當地的管理者充分利用起來。管理者們的心情也不難想到,高傲的想著:這是曼哈頓,是世界的中心,怎麼可以成為一個庸俗的景點?
第二部分-大部分的街道要夠短,最好轉彎要多一點
如果城市裡都是長長的街道,路口非常少,人流只有一個方向,自然也會使得城市在多樣性和活力上受到影響。一個四通八達的道路網可以提供什麼呢?答案是密集的商業點,而且可以打破沉悶的街道氛圍。
台北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雖然東區因為租金的關係不如往昔,但走在台北的小巷子裡還是總能發現驚喜,網美咖啡店、古董店、平民美食、有個性的二手書店、酒吧等等都隱身在這裡,往往一個轉角就代表一個驚喜,這也造成了正向循環,讓人更願意走在路上去探險。
美國則是標準的反面例子,一個《紐約客》雜誌的作者曾經試圖從南向北地穿越紐約的第五和第六大道。要達到這個目的,他得鑽窗戶,或者從圍欄下擠過去,或是哄騙社區警衛放行,但最後兩個街區,他還是不得不從地鐵的地下通道裡走到街道的另一端,這顯然對於逛街的人來說太有斷裂性。
第三部分-將不同年代的建築物混合
舊的想法有時候可以採用新的建築,新的想法必須使用舊建築。在一個區域裡,必須要有一定比例的老建築,因為新建築和老建築會有不同的經濟效用。
老建築指的是簡單、平凡、廉價甚至包括有點破舊的老房子。一個區域為什麼需要這樣的存在,是因為如果一個地方只有新建築,那麼能到這裡來的,只有那些能付得起更貴成本,承擔得了高額維護管理費用的企業。基本上只有兩種企業能滿足這個條件:要麼是利潤特別高的大型企業,要麼是有政府或者其他來源資助的公司。
支持城市發展的更普遍的是大量的小企業、酒吧、飯店,維持一個城市多樣化的因素。因為租金便宜,這些小酒館、小飯館往往會進入老建築當中。即使是能承擔起新建築高額租金的企業,也需要在周邊有一些老建築,增加企業在經濟環境和吸引力。
台灣一直在發展的老街經濟一直都有這種潛力,像是南投的
竹山小鎮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分享閱讀:
一座5萬人的小鎮 憑什麼成為地方創生研發中心?),花了十三年,從一開始整合百年三合院,到翻轉台西客運站,善用老建築打造成地方聚落,來做為新的文化集散中心。
小鎮專長換宿募集是另一個促進當地活化的新方式,概念有點像打工換宿,差別是換宿的對象是專業人才,來這裡用他們專業的產出來換取住宿,攝影師、網站架構,畫家,國內國外各行各業的都可以。透過免費住宿建構一個新的舞台讓社會大眾參與,同步參與者的理念也可以運用在這的地方做各種嘗試。這想想是個很讓人興奮的鄉村振興案例,因為社會連結與初步創業就這麼有了雛形。重要的是,青年人口也留了下來。
人們通常對老建築的擔心是建築老化,讓街道看起來觀感不是那麼好。但這個因果關係被顛倒了。一個街區看起來又老又舊,不是因為它的老建築多,而是因為它在多樣性上遭遇了失敗。即使這個街區有新建築,但沒有人或者企業能付得起進入新建築的費用,長此以往,因為沒有維護的費用,新建築也會變成又舊又破的老建築了。
美國路易維爾的樣品鞋小市場,最開始這個地方招租的時候租金很低,所以一開始來到這個地方的公司都又小又窮。但隨著來到這裡的個體戶越來越多,這個地方形成了聚集效應,小市場不僅變得繁華,還有能力去修繕那些過老的建築物,租金在幾年內翻了三倍。
對於老建築和多樣性規劃者通常會有直覺反應,覺得在街邊留下一個老舊的雜貨店,去重新構建懷舊溫馨的地方,就是對城市多樣性的貢獻了。但只放一個簡單的雜貨店因為整個街區沒有提供其他多樣性上的支持,人們也不會停留在這裡,雜貨店主很難負擔高昂的維護費用,反而沒有什麼生存空間。
第四部分-要有密集的人口
缺乏足夠的人口密度,會很難支持商業、文化、娛樂設施。人們通常會很在意市區的人流量密度,但對住宅區域則不是那麼在意。事實上,住宅其實佔據了城市的大部分區域,當地市民最常使用的街道、公園和小店,也需要足夠的人流密度去支撐自己的運營。在這個角度,人口是珍貴的資產。
人們往往有一個誤解,覺得住宅密度高的地方是貧民區,但美國的貧民區往往是死氣沉沉的低密度住宅區。在加州的奧克蘭一個擁有200街段的地區,每個街段彼此沒有聯繫,而且只有一兩個家庭,這樣的人口密度根本無力支撐這麼大一個街區的商業發展和日常活動,因此日漸蕭條。
但人口密度過高同樣會壓抑一個地區的多樣性。城市規劃中為了讓一個住宅區的密度夠高,就會在這裡建功能一樣的建築。這堆城市發展是致命的操作,前面提到的建築多樣化、新舊建築的效應都會失去。城市規劃者必須明白,人流密集並不會導致破敗和貧窮,如果人口密度不維持在一個數量上,反而更容易讓一個地段的居民無力支撐當地的商業發展,變得越來越蕭條。
人口密度如果是在離城市比較遠的中產階級郊區,建議每英畝(約4047平方米)有10~20棟住宅,如果是城市裡則建議每英畝至少是100個住宅單元。達到這個數量才可以讓城市居民維持這個街區的活力。
總結-尊重城市發然自然規律,也呼應文化的動態性發展
這本書還有很多操作層面的內容很有意思,推薦對城市規劃、城市文化發展有興趣的人可以翻出原書來看,像是應該補助住宅而非社會住宅、如何應用城市牽制汽車的發展、建立城市景觀中有趣的視覺效果、在既有的基礎上重建城市、都市計畫和都市更新中行政組織中的結構問題等等,因為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思考城市發展的意義,其他內容下次有機會再展開。
本篇文章想傳達出來的觀點也很明確,也呼應這一系列內容下來對於看待文化的理念,我們應該尊重事物的自然規律,因為它本身就是不斷通過平衡與再平衡的發展,來與這個環境對話,每樣東西都有它的有機性,如果我們用科學、理性的想法,想去強制他的發展與走向,那必然它的效果都不持久。真正好的做法永遠都是順應自然,想著該如何引導或是發揚這裡的價值,在想著最大化價值使用的人反而都被單一的價值觀給限縮了。
善意的規劃往往最無知可怕,拼命地想著城市更新後哪些區域做什麼業態,可以帶來做好的商業價值,保留或打造懷舊建築創造了新的文化價值等等的口號,無意間割裂了城市與居民的記憶。
城市以及區域發展的概念其實很單純,它就是人居住的空間,換個方向站在使用者個角度看待問題,才是一個城市永續發展的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