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格徵文】別再這樣於日常緬懷無常,感嘆生命太短,而遺憾太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hoto by adam_Unsplash
今日藥帖 :
【鄭宜農 Enno Cheng –人生很難 The Path】Music Video
當我們頻繁地使用"人生好難”這樣的說法時,大多出現在被洗版的各個社群軟體、媒體新聞用詞上,它是一個用來被予以反應社會現況的說法。

聽見《人生很難》這首歌的時機點非常非常地巧合,是送走外婆一週前左右,還聽著朋友分享他對這首歌的想法,與討論著前奏與收尾倒著順序的安排巧妙之處。但這一首歌卻成為了貫穿整場離別的主題曲,甚至一直到了結束後的三個月之間都還迴蕩繚繞在耳邊,無限撥放。
此篇徵文的標題一直是記著的,而這即將到來到尾聲的2020還是流動的,即便是此刻也都尚未停止變動。很像2018年底公視的那部戲,《雙城故事_A Taiwanese Tale of Two Cities 》,裡頭大稻埕中藥店的女兒 李念念( 陳怡蓉飾演 )不斷地想要去追尋著自己與母親的根,那個關於舊金山的夢,訴著我們都可能擁有那騷動的靈魂哪 !
可說到登出,就不免地得沾上生死議題的邊。
在東方社會的家庭,甚至是整個社會的氛圍都很忌諱在談話中,聊生死與聚散。尤其是逢年過節大年初一一路到初五吧 ! 有時候看長輩心情,甚至到初十都有。

在這期間都不能說任何表象理解不好的、不吉利的言語。摔破的東西呢也要趕緊邊唸著”碎碎”平安邊揮著掃帚清理碎片,無論發生什麼壞事,好像都能轉圜成好的說詞,以確保大家在新的一年開端能事事平安順心,在每一個醒來的農曆年間都是這樣戰戰兢兢。
關於這些年的如獲與失去

前兩天不知道為何會跟朋友聊著聊著,就聊起了親人離世這個鮮少提到的議題。看來是一個能被作為獨立標題的文章、影片的主題,但在真實人生中也許僅此一次的道別,就能改變被遺留下來的人的觀念、觀點、甚至餘生。
2018年騷動的靈魂啊、2019年的洗牌輪轉,所有逢9的不順遂、九九重陽的節氣,聽長輩說,這是老人家最怕的日子,竟然就在這之間突然地沒有預兆地,送走了外婆。
說年輕的我們並不相信命運也不相信緣分,大多時候我們只相信自己,但真要遇上了玄妙的時刻,卻又不自覺的往這方向想去。
關於那些科學與醫學無法解釋的現況,再如何質疑倒帶,抽絲剝繭也是枉費猜疑。因為那就是一件件無法被說明的既定事實。
然而,在再走過一次離別流程,因著成員不同了、狀況不一樣了,這當中也竄出許多五花八門的、荒誕的、不可置信的事情 ( 舉凡八點檔的三叔公、五嬸婆的輪番上陣演出 ),在鄉間的告別式讓我想起2017年《植劇場》的第七部作品《花甲少年轉大人》種種場景。

緩緩駛離都市快速道路後,下交流道拐了幾個彎恍如進入另一地域般,那明明是扶養著這批孩子進入文明前的生活基底,但一大群孩子們卻在回來後顯得格格不入,還是那樣陌生。
Photo by billow926 on Unsplash
離別的定義有許多種,離別的方式亦然,
記憶猶新的不是存在感,而是你真實的存在他人生命中的那些記印。

維基百科說登出 ( logout ) 是與登入相反的一種行為,指從某種正在活動的進程中離開,「登出」和「註銷」或「登出/登入」等意思相同,例如:公司破產之後要註銷公司。 公民死亡後註銷戶口。

每一個需要被執行和處裡的細節都夾雜想念味道是酸的,而每個離開的人都會遺留一個禮物給留下來的人。全是想起這個人的時候,隨後跟上的是怎樣的信念。
後來對於離世的看法變得像回沖過兩次的茶 有點淡。不是那種要掛在嘴邊時常叮嚀把握當下或珍愛此刻,而是我們,能以如常的速率過著日子時,在這當中多那一點點的用心與關愛看待身邊的人。哪怕只是倒一杯溫熱的茶、一通電話的慰問、聽到腳步漸近時,走到門前迎接誰的到來,都好。
如果要留下最後一封給世界的信箋,我只想留想一枚書籤,上頭呢寫兩句話就好: 莫忘初衷,方得始終。 不是那種很煽情的用法,而是無論我們將會以什麼方式離開這裡,即便是被世界的嘈雜混亂磨的像卵石那樣沒有稜角了,也盡可能地留下一些證據,給想要記住你的、你掛念的人,那個你曾經最滿意與喜歡的自己,和最忠誠熱愛的事情。不管最後會怎麼結束,我們都想記得,是如何開始。
Photo by nick van wagenberg on Unsplash
聽說,聽力是人臨死前最後消失的感知,但不知道為何明知道要好好讓你安心離開卻,不斷希望你醒來,說不出「 你安心的走吧」這樣的話。送走你的最後一哩路,都是椎心至極的那種痛感,原來所有形容心痛的說法都是真的,像被卡車輾過一樣,呼吸的急促與不及,一吸一呼都是不願意與你永別的表現。
啊 -人生很難 在生命消逝之前 還有太多事傷感, -人生很長 其實我只願靜靜看著你無限思量, 為你守護平淡
__ 鄭宜農 《人生很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會員
45內容數
許多時候人生是絕對孤獨的, 在不想聊天的時候,在沒有話題的時候, 也未必能時刻保持熱情與包容,因為更多時間裡很難找到絕對理解你的人, 所以這些那些堆疊起來,便成為願意閱讀的理由, 想為自己留白的時候、不需要言語的時候, 進入一本書的觀點是暫時安全的, 因為那裏的世界是全新,而你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isH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而大部分呢 ! 也多少會沾黏到一個事件、一個故事點、一種心情甚至,是一段或長或短歲月,只在記憶深淺只在這首歌,會讓你想起多少。 城市荒島的歌單有時來自佇立在人聲鼎沸的自己,就算與他人不用直接的連結,也默默的觀望一個個故事的上演,何必是一首歌,也可能像是一個Action & Take。
然後,不要追,不要留戀假裝正常的漩渦,在必要之外記得褪去妝點好的微笑妝容,因為在這個無法衡量正常與否的世界,又何必爭辯我們是否成為正常的樣子了,共勉之。
而大部分呢 ! 也多少會沾黏到一個事件、一個故事點、一種心情甚至,是一段或長或短歲月,只在記憶深淺只在這首歌,會讓你想起多少。 城市荒島的歌單有時來自佇立在人聲鼎沸的自己,就算與他人不用直接的連結,也默默的觀望一個個故事的上演,何必是一首歌,也可能像是一個Action & Take。
然後,不要追,不要留戀假裝正常的漩渦,在必要之外記得褪去妝點好的微笑妝容,因為在這個無法衡量正常與否的世界,又何必爭辯我們是否成為正常的樣子了,共勉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了悟生命 了悟了真正的自己是誰 宇宙會變得很大 所有的離別都會是短暫的 且都能成為希望及祝福 每個生命來到地球 最終都要學會對自己負責 如果自身得以圓滿 有力量創造所有想要體驗的情境 而不是相互依存 相濡以沫 那麼對於離別 我們或許就不必如此悲傷 經常一個生命無論以什麼形式離開我們 我們的悲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在你的生命中,也許會有無數段告別的旅程。這段旅程可能充滿了心碎和淚水,讓你感到無助和痛苦。但請相信,這段告別並不是終結,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面臨每段告別,你可能會感到孤獨和迷茫,無法釋懷過去的愛與哀傷。但請記住,這是一個成長和堅強的過程,讓你更加珍惜眼前的人事物,感激過去的美好,同時也學會了釋放過
「當你告別這世間,你想要我怎麼幫你辦告別式?」 從去年底到現在,身邊陸續傳來親友離開的消息 不禁聯想到自己的父母,聯想到自己 「還是應該要有個告別式,對在世的人而言是個斷點」 有點道理,總是需要告別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4cktbXiXOapiLB
Thumbnail
人生裡總會有很多的措手不及 會讓人難過不捨的 終究是沒能好好道別。 I suppose in the end, the whole of life become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always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
未聽過可先去聽聽:https://yewtu.be/watch?v=df96t5EzZWI (好像找不到官方版本,所以這是附有歌詞的。若有人找到,請放到留言區,不勝感激。)
Thumbnail
2022.1.3 從12月初媽媽離開到現在,我一直無法放手 不管是走路、吃飯、和阿波羅玩、和朋友聊天,在做每一件事的同時都一直想著:現在做這些事已經跟過去都不一樣了,因為媽媽已經不在這個物質世界、已經不再跟我在同一個世界裡了…。雖然心裡知道她只是意識離開了身體,但怎麼都無法接受這件事
緣起、緣滅、勿罣礙   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即緣起至緣滅的過程。很多人罣礙著在世俗裏所經歷的點點滴滴,但這些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的時間,很快就會消失了。但為何我們總會去罣礙?或許是我們對於所擁有的東西,都捨不得放手吧! 我們雖然孤獨的來到這個世界,起了這個緣,最後也注定好要孤獨的離開這個世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了悟生命 了悟了真正的自己是誰 宇宙會變得很大 所有的離別都會是短暫的 且都能成為希望及祝福 每個生命來到地球 最終都要學會對自己負責 如果自身得以圓滿 有力量創造所有想要體驗的情境 而不是相互依存 相濡以沫 那麼對於離別 我們或許就不必如此悲傷 經常一個生命無論以什麼形式離開我們 我們的悲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在你的生命中,也許會有無數段告別的旅程。這段旅程可能充滿了心碎和淚水,讓你感到無助和痛苦。但請相信,這段告別並不是終結,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面臨每段告別,你可能會感到孤獨和迷茫,無法釋懷過去的愛與哀傷。但請記住,這是一個成長和堅強的過程,讓你更加珍惜眼前的人事物,感激過去的美好,同時也學會了釋放過
「當你告別這世間,你想要我怎麼幫你辦告別式?」 從去年底到現在,身邊陸續傳來親友離開的消息 不禁聯想到自己的父母,聯想到自己 「還是應該要有個告別式,對在世的人而言是個斷點」 有點道理,總是需要告別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4cktbXiXOapiLB
Thumbnail
人生裡總會有很多的措手不及 會讓人難過不捨的 終究是沒能好好道別。 I suppose in the end, the whole of life become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always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
未聽過可先去聽聽:https://yewtu.be/watch?v=df96t5EzZWI (好像找不到官方版本,所以這是附有歌詞的。若有人找到,請放到留言區,不勝感激。)
Thumbnail
2022.1.3 從12月初媽媽離開到現在,我一直無法放手 不管是走路、吃飯、和阿波羅玩、和朋友聊天,在做每一件事的同時都一直想著:現在做這些事已經跟過去都不一樣了,因為媽媽已經不在這個物質世界、已經不再跟我在同一個世界裡了…。雖然心裡知道她只是意識離開了身體,但怎麼都無法接受這件事
緣起、緣滅、勿罣礙   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即緣起至緣滅的過程。很多人罣礙著在世俗裏所經歷的點點滴滴,但這些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的時間,很快就會消失了。但為何我們總會去罣礙?或許是我們對於所擁有的東西,都捨不得放手吧! 我們雖然孤獨的來到這個世界,起了這個緣,最後也注定好要孤獨的離開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