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困惑與掙扎

敝舍週記|零捌
  在第一次評圖前來整理一下思緒與提出問題。雖然說在自我命題中,我讓自己在進行畢業設計時先行操作一項實驗性的airbnb作為以建築作為聲音載體原型(prototype),但是這兩項設計操作卻並非得分開思考。
聲音像一種光,在空氣裡飄飛。-蔣勳
小設計
作為操作手法的練習,我以日常生活(Daily life)作為主軸,試圖使用住宅的日常空間事件為材料製造一個劇本的小旅館(詳情見此文)。
我以《雙層公寓》這部影劇的空間為記錄對象,列出相對的行為與聲音。並依照我閱讀的研究將之拆開為三個層次架構,進行分類。並將這些資訊轉為圖像資訊,即譜記(Natation)。
但是接著該如何進行空間操作?中間似乎還少了某樣建築空間鍊成的材料?這是困惑一
然而,這項小型的實驗操作Prototype似乎也需要一個基地。於是乎,困惑二出現了,我將小設計定義為實驗的Prototype的原因是減少其他元素的干預(比如基地涵構),但是它是需仍然需要一個家?但是選擇就必須有選擇原因,而這個原因就必然會與基地涵構有關,與其有關也就說明在實驗操作上要有所回應。
選擇題的選項有兩項,〔A〕,將Prototype視為「放置」而非在此地建造,換句話說,放在何處都將成立。〔B〕,加入少許基地元素,在不增加操作複雜度的同時(並不是不敢碰,而是將之放在大設計操作)多少給出一些選擇的理由。
聲音譜記,〔吃飯〕
Big Bang
大設計的背景與論述是與小設計連帶的。就上篇文章討論的結果,目前的想法架構是「創造一段穿越人造聲響與自然聲響的空間記憶」。透過金城民防坑道(讀了這麼多年居然第一次進去)的坑道屬性製造開口,讓人們認知到特定的聲音標記(sound mark),而這些開口將會是擁有個別機能的建築空間。
但是但是,許許多多的聲音物件(sound object)潛藏在後浦的舊城區中,而金城民防坑道並沒有深入其中(或許是我不知道,有知道的大神請救援)。當然,我大可以動用神的視角,自行開挖一條很長很長的支坑道深入,而原生的元素一定會比自行憑空想像創造的來的更有趣。
這是掙扎,金門現有的空間相當適合論述有載體的聲音事件,但是空間方向有相當大的差距。

若有相關的地景與空間特性歡迎讀者各位洽詢下方留言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