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與雜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敝舍週記|零柒



聽覺環境的改變,會不會影響我們選擇聆聽或忽略的聲音類型?               - R . Murray Schafer

延續上篇的結尾,這次要來記錄一下畢業設計(是之於小設計之後的畢業設計)的思緒。

首先,我以配樂(Score)作為自我命題的軸心,在擬定計畫書、小設計操作與資料閱讀後,我將命題揉捏成兩團麵團,兩團尚未塑形的麵團。這兩團原料,都將以街道作為發展核心與基礎,主要原因可以援引自《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中一段對於都市聲響(我認之為配樂)的敘述。

城市不斷地無限擴張,聲音紀錄的也只是死去的時間,其本身即為一種稍縱即逝的時間語言,僅將時空要素與事件內涵完全展現在流動過程當中。

於是乎,基地的構想依照兩團麵團分別為:

  • 夜市

以都市配樂作為思考的基礎,我所產生的直覺是一處擁有喧囂與雜噪(Random noises)的街區,以達到設計元素的多元。而符合這個條件的關鍵字--傳統市場。但,市場身為台灣社區的標準配備,所發生的事件與範圍似乎又有所侷限。

因此做為傳統市集的衍生物,夜市成了第二個關鍵字,他擁有時間性(傳統市場也有,在白天與晚上擁有不同的樣態)、事件的多樣性、以街區為單位。以上,身為台中人有一處客流量久居全台市場之冠的--逢甲夜市。

有別於市場類型的機能場域,裏頭的攤販有臨時性的與擁有店面的參雜,並且延伸街區之廣,恰巧能夠如計劃書中,以點狀的方式呈現聲音的空間記憶。

  • 坑道

天橋,獨立於街道卻又與之共存,於是我們能夠在天橋上以另類的視角窺視街道;坑道,獨立於街道並且與之隔絕,於是我們無法感知方向與街道。隔絕儀式(ritual)成為關鍵字,有趣的是,隔絕對於聲音的闡述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最讓人震懾的聲音,其實是靜默。」

在當今的街道上,有多少時間能夠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坑道中,我們開始能夠聽見自己的腳步聲。在聆聽久違的腳步聲時,突然闖進了一道刺耳的汽車喇叭聲,坑道的一處出口出現了。

有時候甚麼都不用說,只需一道強烈的聲音,就能立即將你抽離當下現實世界。

事件與物件能夠改變空間的定義,因為空間是中性的。在戰時,坑道作為躲避危難的通道;或許,在現代,坑道能夠作為逃避喧囂與雜噪(Random noises)的儀式。然而,我所闡述的「有載體的聲音」不應限於人造聲響。

對了,《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是本好書,他用這句啟發我的思考。

當視覺景觀幾乎壟斷現代城市生活印象,人們是否需另行尋找一種由聲音串起、穿越人造城鎮與自然地貌交界的空間記憶。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4會員
696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金大建築全體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吁~~~吁吁——吁吁~~~” 讓清新嘹亮的口哨聲,不規則的擺盪在巷弄裡的一線天中,是我在漫步於由磚瓦水泥砌成的都市叢林裡少數的幾個樂趣。這些聲音是波段,一次次的反射造就了回聲間的“對話”。每一次的反射都是不規則的,因為沒有一個巷尾區的樓房放眼望去是平面的一片樓一通到底的,所以每一下音
Thumbnail
“吁~~~吁吁——吁吁~~~” 讓清新嘹亮的口哨聲,不規則的擺盪在巷弄裡的一線天中,是我在漫步於由磚瓦水泥砌成的都市叢林裡少數的幾個樂趣。這些聲音是波段,一次次的反射造就了回聲間的“對話”。每一次的反射都是不規則的,因為沒有一個巷尾區的樓房放眼望去是平面的一片樓一通到底的,所以每一下音
Thumbnail
但也不一定是如此高分貝的、第一時間挑動你我神經引發騷動的,那年319在台南街頭響起的聲音。
Thumbnail
但也不一定是如此高分貝的、第一時間挑動你我神經引發騷動的,那年319在台南街頭響起的聲音。
Thumbnail
前言 一個滿載現代主義幻想的光明城市,背後若沒有忽明忽暗的曲折老巷、冷氣水滴答在浪板上的聲音、以及長滿青苔的水溝蓋等微小的存在,日以繼夜地豐富它的內涵,創造計畫以外的可能性,那麼這座城市也只不過是一台供人類維生的無聊機器而已。 (林思駿《台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 ) 研究動機&目的 A.
Thumbnail
前言 一個滿載現代主義幻想的光明城市,背後若沒有忽明忽暗的曲折老巷、冷氣水滴答在浪板上的聲音、以及長滿青苔的水溝蓋等微小的存在,日以繼夜地豐富它的內涵,創造計畫以外的可能性,那麼這座城市也只不過是一台供人類維生的無聊機器而已。 (林思駿《台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 ) 研究動機&目的 A.
Thumbnail
前言 一個滿載現代主義幻想的光明城市,背後若沒有忽明忽暗的曲折老巷、冷氣水滴答在浪板上的聲音、以及長滿青苔的水溝蓋等微小的存在,日以繼夜地豐富它的內涵,創造計畫以外的可能性,那麼這座城市也只不過是一台供人類維生的無聊機器而已。 (林思駿《台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 ) 研究動機&目的
Thumbnail
前言 一個滿載現代主義幻想的光明城市,背後若沒有忽明忽暗的曲折老巷、冷氣水滴答在浪板上的聲音、以及長滿青苔的水溝蓋等微小的存在,日以繼夜地豐富它的內涵,創造計畫以外的可能性,那麼這座城市也只不過是一台供人類維生的無聊機器而已。 (林思駿《台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 ) 研究動機&目的
Thumbnail
敝舍週記|壹拾 不是聲音控制故事:是耳朵。 這是伊塔羅.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的描寫
Thumbnail
敝舍週記|壹拾 不是聲音控制故事:是耳朵。 這是伊塔羅.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的描寫
Thumbnail
敝舍週記|零捌 在第一次評圖前來整理一下思緒與提出問題。 聲音像一種光,在空氣裡飄飛。-蔣勳
Thumbnail
敝舍週記|零捌 在第一次評圖前來整理一下思緒與提出問題。 聲音像一種光,在空氣裡飄飛。-蔣勳
Thumbnail
敝舍週記|零柒 聽覺環境的改變,會不會影響我們選擇聆聽或忽略的聲音類型?               - R . Murray Schafer 延續上篇的結尾,這次要來記錄一下畢業設計(是之於小設計之後的畢業設計)的思緒。
Thumbnail
敝舍週記|零柒 聽覺環境的改變,會不會影響我們選擇聆聽或忽略的聲音類型?               - R . Murray Schafer 延續上篇的結尾,這次要來記錄一下畢業設計(是之於小設計之後的畢業設計)的思緒。
Thumbnail
我們的耳朵沒有塞子,注定會一直聽著,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有一雙開放的耳朵。      - R . Murray Schafer
Thumbnail
我們的耳朵沒有塞子,注定會一直聽著,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有一雙開放的耳朵。      - R . Murray Schafer
Thumbnail
過去,現在,未來 如果說是過去建構現在,那我們是否可以說現在的我們一樣在建構未來;挑戰未來,其實很矛盾,你會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討論真實的東西,還是想像的事物,就像全面啟動裡面我們都需要一個圖騰來確定我們是否仍在作夢,這篇週記就是我用來試圖釐清自己思緒的圖騰,至於最後陀螺到底會不會倒下,誰都不知道。
Thumbnail
過去,現在,未來 如果說是過去建構現在,那我們是否可以說現在的我們一樣在建構未來;挑戰未來,其實很矛盾,你會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討論真實的東西,還是想像的事物,就像全面啟動裡面我們都需要一個圖騰來確定我們是否仍在作夢,這篇週記就是我用來試圖釐清自己思緒的圖騰,至於最後陀螺到底會不會倒下,誰都不知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