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醫院不會冷13】永遠懷疑自己所得的知識

photo-ac.com
photo-ac.com

鄉下生活是純樸的,純樸的不知如何獲取正確的用藥知識

30年前,自己小時候,超愛賣藥的攤販來廟口擺攤。
曾經有一段時間,他們的策略是小孩,每次來,都有特殊的音樂聲傳遍小巷。
小孩們一聽到,急著要抓大人出門,有帶上大人的孩子,都可以拿到一個小紙帽(生日帽造型),再幾顆鹹酸甜零嘴,偶爾有小玩具,沒帶上大人的就沒嘍。
過幾年,這個策略可能效果有限,這攤販改直接送大人們臉盆、洗碗精、米、麵條…,一些生活必需品和食品,最可怕的全盛時期,我們家光靠我媽媽一個人每天去聽賣藥,就可以囤積2大箱洗碗精、1大箱麵條,還有用不完的雜貨。

聽說這些叫「王祿仔仙」,賣藥的場子就叫「王祿仔場」

賣藥的非常會講,講的老人家們糊里糊塗,本來只想來拿贈品,到後來都覺得不買可惜,竟然一次買好幾罐,1罐3000元小小的不知名藥粉、藥丸。
這些藥似乎能治百病,胃痛、骨頭酸痛、頭痛、腎病、肝病、皮膚病…,老人家們寧願相信賣藥仔講的話,也不願意掛個門診給醫師看看到底出了什麼毛病。
如果再加上街坊鄰居、別人的「親身驗證」,這藥就變神丹了,一人一罐買回家,有病治病,沒病強身,有時踏進隔壁獨居的阿嬤家,圓圓餐桌上有一半的空間都是囤放這類的藥丸。
不肖藥商就這麼利用人的純樸,大賺底層人們的辛苦錢。
唸了護理系後,才知道什麼叫藥的成分、藥理作用、仿單、副作用,回想親戚鄰居們吃的那些藥,還有看不懂成分的保健食品,不寒而慄。

那麼,長大後的我們又是怎麼獲取知識呢?

不瞞您說,即使是在醫院裡工作,很多工作同仁都還是「聽別人講」比較快
行政人員、清潔阿姨覺得問醫生、問護理師,這些有執照加持,說的肯定不會出錯。
但我自己是一個護理師,都不敢說,我講的一定對。
因為,科學日新月異,不時的都有新的實證來推翻舊的知識,再加上工作繁忙,下班後幾乎沒有精力再去涉取經驗證後的知識,怎麼辦?「上網查」比較快
一個人不可能什麼病都會遇到、都曾看過,但身邊所有人都覺得問我們就對了,如果我偷懶,那就直接在網路上看各種說法,依自己學過的知識來判斷真假,再整理成一套邏輯回覆,這知識能算正確的知識嗎?不敢肯定。
只是,可能比王祿仔仙講的可靠多了。

外語能力重要?是啊,我這才發現語言變成了知識累進的障礙

在醫療領域裡,最受推崇的正確知識是「實證研究」。
何謂「實證」?簡單的說,就是不論是誰,在同樣的環境下操作,也能做出相同的結果,普拿疼中的成分Acetaminophen有止痛、退燒效果,誰來實驗,都會如此。
這些知識可組織、可形成系統、可邏輯推論、可實證,在臨床治療上,靠系統性文獻收集及評核,發展出各種疾病的治療指引,所以醫療人員很強調任何處置都有SOP,這些是千千萬萬個人體試驗所累積出來的知識呢。
問題來了,所有實證資料都是英文,來自各大期刊。
我們得承認,就算是每天看醫生寫的英文醫囑、病程紀錄,英文能力也不會進步。
要讀這些資料,就像在嚼菜根,難以咀嚼更無法下嚥,看完了也不知道該抓出什麼重點,勉強看一篇已是本月/本年最大挑戰。
到最後,只剩做研究的人會繼續看,很多也是看得很痛苦。
實在太可惜了!這些知識就擺在面前,唾手可得,改天如果市場上出現「幫你讀期刋」的王祿仔仙,搞不好也有人會買單呢。
於是,我盡量叫自己多與人交流,想學AI就直接找AI高手,想了解怎麼保健自己長年的腰痛就直接找復健師,先從領域專家的口中學得「關鍵字」和「不走偏的方向」,再回頭查找資料,將斷層補起來。
唉呀,沒想到結論又回到「聽別人講」比較快 XD
寫完文章後決定給自己一個建議「永遠懷疑自己所得的知識,進一步驗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