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11/1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燒腦的雙11,書是需要還是想要?

最近隨著雙11的購物熱潮,各大電商無不使出各種促銷手法,讓購物這件事變的異常複雜。
作為一個資訊焦慮的家庭主婦,這些錯綜複雜的回饋數字,常會耗盡我無數個腦細胞。電商平台本身的折扣、折價卷,還要再搭配銀行信用卡在不同的電商平台回饋的刷卡金(多是需登錄搶名額)。另外如透過現金返利網站再連結過去購物平台,還會另外回饋現金給妳(多是有回饋上限)。
所以,今天如果要購買一件商品,你可能要精算好幾個平台,加上搭配的信用卡,和現金返利的比例,才能得出結論。更何況,每天都有不同新的加碼,最近一直被這些資訊疲勞轟炸,很慶幸已經快到尾聲了!先生對於這些數字倒是很拿手,很快就能得出結論,省了我不少腦袋。
不過除了一些高單價的商品,一些日常用品其實價差很小,而且通常需要一次買個5份10份,這先付出去的錢也是有時間成本的,我覺得除非有高價商品需購買,如家電類,一般日常用品真的不用花這麼多心思。
我其實是物欲很低的人,每次雙11都是買小孩用品(尿布)居多,先生總說要為自己買點東西,但很多東西像包包、鞋子雖然舊了,但其實堪用,要把它處理掉我反而不忍心(所以很難斷捨離)。
購物對我來說一直是需要才買,而非想要,但買書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呢?書中的知識是無形的,但既然是商品就會有定價,一本書到底值得花多少錢來買,我想大家心中的價格都不同。就像手機我覺得超過2萬我就覺得太貴了,但蘋果一只手機應該很容易超過兩萬吧,不少人還是覺得物有所值。
現在大家購買書籍有很多管道,很多書店也都有經營網站線上銷售,但我還是支持實體書店的存在,因為他們伴著我長大(台北車站的重慶南路書店街一間間息燈,我好酬悵,那陣子常常回去待著,很想留下什麼,或是跟店員合照XD) 在書店尋求安穩,尋求解答,是我一直在作的事,以前是,以後也是,未來我的孩子也是。希望在我孩子長大後,也能有一間書店,能支持著他成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