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當這世界上再也沒有書店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放學後,沒什麼錢的學生只能擠在公共圖書館,看著已經翻爛的經典名著,啃著才破不堪的老舊書刊打發時間;下班後,帶著滿腹疑問和委屈的上班族只能站在捷運的月台望著顯示車輛應到時間的電子看板發呆,這是一天之中唯一讓他能不帶任何思想閱讀的一段文字:車輛即將進站。
人們在生活中遇見疑問,打開手機呼叫出冷冰冰的語音助理,期盼它能給予一個能接受的答案,然而它的答非所問瞬間令人感到羞愧和絕望,怎能將人類都搞不定的問題丟給一個人工智能機器?
但環顧四周,卻沒有任何人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想到從書裡找答案,打開各大通路的網站卻發現,他們像是串通好的一樣都推薦著大同小異的暢銷書,或者說這些書籍透過各大通路被暢銷著,然而滑鼠一頁又一頁的點著,好幾千本書的封面和書名輪流在眼前成列,卻沒有一本能引起人們點進去的興趣,即便有試閱的內容,但沒辦法整本書拿在手上任意翻閱,很難判斷到底這本書適不適合自己,能不能給現在遇見的問題一個很好的答案。
書店或許不是一個必要的存在,就好像百視達這種曾經是人們生活所需的商店,也可以在幾年內迅速的銷聲匿跡,人們的閱讀習慣可能會因科技而改變!但書店不只是一個販售書本的地方,更是在我遇見困難,或是對人生感到迷惘時首先想到的避風港。
在AI日漸取代人力的現代,『溫度』依舊是人工智能無法模擬的,在書店買書,能得到的並不僅僅是一本書而已,與店員之間的互動、觀察在挑書的其他客人,聞著書香而漸漸放鬆的心情,都是不能被任何科技給代替的。
與其說人們擔憂這世界的書店消失,不如說是害怕這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溫度漸漸失去,到那時候,對這個世界而言,人或許就只是一段又一段的程式碼,或是大數據當中一筆微小無用的數據罷了!
當世界再也沒有那一間間獨立書店隱藏在巷弄之間時,多元的文化及思想將會消失殆盡,普羅大眾的價值觀將會被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那即便發生在不合理的狀況,也不再有人能跳出來阻止,人們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只能任由上位者控制大多數人的思維,一步步的迫害人民的自由,進而達到少數人所要的目的和利益。
咦?這不是現在正發生的事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0會員
127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放一些閱讀隨筆和日常散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的日常隨筆 的其他內容
(三)回不去的家鄉   已經到南洋超過兩年了,聽說天皇宣佈投降,原本和我們一同過來的日本兵,有的悲憤地當場剖腹自盡,有些則是得知家鄉已被炸成了灰燼,嘴裡不停嚷著;「都沒了,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便逕自走向南洋雨林的深處,再也不見蹤影。  只不過隨著時間過去,死去的人也慢慢變多,先是一開始還在打仗
  (一)新婚夜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你。 你有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眼,和一對茂密到幾乎快連在一起的濃眉,雖然身高和我相比只高了一些,但整個人看起來很有精神,卻也帶著一絲的羞澀和靦腆,畢竟這也是你第一次看見我,然而今天卻是我們的喜宴當天。   多桑和大哥其實有勸過我要不要退婚,在訂婚後的某個下午聽聞你們村子
先講結論:中信兄弟六連亞。 我還不認識字的時候就先認識棒球了,當時家中大部分人都是狂熱的象迷,記憶中大人們常在晚飯後聚在一起邊泡茶嗑瓜子邊看棒球,家中唯獨二伯是興農牛的粉絲,那一年總冠軍戰兄弟對戰興農贏得冠軍,大家興奮的喝啤酒慶祝同時,我看見二伯默默地拉開台灣啤酒的拉環,落寞的喝起了輸家之酒,那時
經歷過一整個禮拜的考前衝刺,每天忙得頭暈轉向之後竟然還硬撐著身體打手遊和追劇到兩三點,有一天半夜醒來想去廁所的我,忽然感受到一股麻麻的感覺從後腦直衝腦門,雙眼漸漸發白,在即將暈倒的瞬間我突然想起小鬼,想起自己也和他一樣全身赤裸的死去該怎麼辦?於是我緩緩走向衣櫥,拿起一件T恤套在身上,等待死亡的降臨。
進入秋冬交際之後,心情雖然沒有受太大的起伏影響,但人卻開始貪睡,夏季時我總是在七點左右就會自然醒,不需鬧鐘,只要窗外的陽光灑進房內,漸漸的就會被亮醒,這種起床的方式很舒服,因為不是一瞬間被驚醒,所以也不會產生緊迫感。 然而入秋之後的每一天,我都得靠好幾個鬧鐘,搭配著把手機放在伸手不可及的位子,
 學吉他對我來說曾是個夢。 高中時我讀女校,看著學姊們每天揹著吉他搭車通勤,覺得實在是帥翻了,下課時間就坐在走廊上面彈吉他唱歌,這樣浪漫和文藝的氣息打中了我,但家裡不贊成我在高中時期玩社團,再加上根本就沒有抽到吉他社(衰人如我),所以學吉他這件事就被我擺在上大學後第一件要完成的目標,腦海總幻
(三)回不去的家鄉   已經到南洋超過兩年了,聽說天皇宣佈投降,原本和我們一同過來的日本兵,有的悲憤地當場剖腹自盡,有些則是得知家鄉已被炸成了灰燼,嘴裡不停嚷著;「都沒了,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便逕自走向南洋雨林的深處,再也不見蹤影。  只不過隨著時間過去,死去的人也慢慢變多,先是一開始還在打仗
  (一)新婚夜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你。 你有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眼,和一對茂密到幾乎快連在一起的濃眉,雖然身高和我相比只高了一些,但整個人看起來很有精神,卻也帶著一絲的羞澀和靦腆,畢竟這也是你第一次看見我,然而今天卻是我們的喜宴當天。   多桑和大哥其實有勸過我要不要退婚,在訂婚後的某個下午聽聞你們村子
先講結論:中信兄弟六連亞。 我還不認識字的時候就先認識棒球了,當時家中大部分人都是狂熱的象迷,記憶中大人們常在晚飯後聚在一起邊泡茶嗑瓜子邊看棒球,家中唯獨二伯是興農牛的粉絲,那一年總冠軍戰兄弟對戰興農贏得冠軍,大家興奮的喝啤酒慶祝同時,我看見二伯默默地拉開台灣啤酒的拉環,落寞的喝起了輸家之酒,那時
經歷過一整個禮拜的考前衝刺,每天忙得頭暈轉向之後竟然還硬撐著身體打手遊和追劇到兩三點,有一天半夜醒來想去廁所的我,忽然感受到一股麻麻的感覺從後腦直衝腦門,雙眼漸漸發白,在即將暈倒的瞬間我突然想起小鬼,想起自己也和他一樣全身赤裸的死去該怎麼辦?於是我緩緩走向衣櫥,拿起一件T恤套在身上,等待死亡的降臨。
進入秋冬交際之後,心情雖然沒有受太大的起伏影響,但人卻開始貪睡,夏季時我總是在七點左右就會自然醒,不需鬧鐘,只要窗外的陽光灑進房內,漸漸的就會被亮醒,這種起床的方式很舒服,因為不是一瞬間被驚醒,所以也不會產生緊迫感。 然而入秋之後的每一天,我都得靠好幾個鬧鐘,搭配著把手機放在伸手不可及的位子,
 學吉他對我來說曾是個夢。 高中時我讀女校,看著學姊們每天揹著吉他搭車通勤,覺得實在是帥翻了,下課時間就坐在走廊上面彈吉他唱歌,這樣浪漫和文藝的氣息打中了我,但家裡不贊成我在高中時期玩社團,再加上根本就沒有抽到吉他社(衰人如我),所以學吉他這件事就被我擺在上大學後第一件要完成的目標,腦海總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請大家多多用行動支持書店,有生存空間才能百花齊放。
Thumbnail
雖然紙本書市場萎縮顯而易見,但我仍衷心期盼消失的日子不要那麼快到來,甚至能夠不要到來就好了。書與書店乘載了出版時的時代記憶,也讓人在閱讀時得到他處不可取代的力量。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地震相關的故事,書與書店擁有著「和平常的自己一樣就在這裡」的意義
Thumbnail
這就是個分眾時代,你永遠不知道其他地方還有沒有你的目標族群?你有沒有可能就那麼恰好地,在哪個瞬間,得到了珍貴的、你完全沒有料想過的青睞!或者再從這樣的過程中,漸漸地建立起小小的讀者群,少少的,始終專一、忠誠的讀者!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Thumbnail
這是一本書店老闆的日記,記錄他的經營書店已及對時代變遷的感慨。文章中也提到了現在讀者買書的習慣和趨勢。
Thumbnail
大家想好好靜下來看書的時候,除了在家,會去咖啡廳、圖書館、還是書店呢?在松山車站附近的TSUTAYA蔦屋書店,提供Share Lounge可以閱讀雜誌與書籍,也可以辦公,同時還有酒精飲品方案,讓人得以在閒暇時閱讀休憩,度過快樂的時光。
Thumbnail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科技×文學 在不遠的未來,書局成為科技與文學的交匯點。 書局外觀由智慧材料打造,反應著讀者情感,隨著天氣和書籍內容變化外觀。 一踏入書局,感應式燈光和音樂迎接讀者,由AI管理的機器人將書籍分門別類。 VR閱讀區 進入VR閱讀區,書籍變得只有文字,但當戴上VR眼鏡,讀者立即被帶入一個.......
Thumbnail
這一代人年輕時買了很多書,慢慢累積下來,如今樂齡期將至,必須處理這些書。如何處理這些書成了一個困擾。要捐給圖書館太舊了,賣又捨不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請大家多多用行動支持書店,有生存空間才能百花齊放。
Thumbnail
雖然紙本書市場萎縮顯而易見,但我仍衷心期盼消失的日子不要那麼快到來,甚至能夠不要到來就好了。書與書店乘載了出版時的時代記憶,也讓人在閱讀時得到他處不可取代的力量。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地震相關的故事,書與書店擁有著「和平常的自己一樣就在這裡」的意義
Thumbnail
這就是個分眾時代,你永遠不知道其他地方還有沒有你的目標族群?你有沒有可能就那麼恰好地,在哪個瞬間,得到了珍貴的、你完全沒有料想過的青睞!或者再從這樣的過程中,漸漸地建立起小小的讀者群,少少的,始終專一、忠誠的讀者!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Thumbnail
這是一本書店老闆的日記,記錄他的經營書店已及對時代變遷的感慨。文章中也提到了現在讀者買書的習慣和趨勢。
Thumbnail
大家想好好靜下來看書的時候,除了在家,會去咖啡廳、圖書館、還是書店呢?在松山車站附近的TSUTAYA蔦屋書店,提供Share Lounge可以閱讀雜誌與書籍,也可以辦公,同時還有酒精飲品方案,讓人得以在閒暇時閱讀休憩,度過快樂的時光。
Thumbnail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科技×文學 在不遠的未來,書局成為科技與文學的交匯點。 書局外觀由智慧材料打造,反應著讀者情感,隨著天氣和書籍內容變化外觀。 一踏入書局,感應式燈光和音樂迎接讀者,由AI管理的機器人將書籍分門別類。 VR閱讀區 進入VR閱讀區,書籍變得只有文字,但當戴上VR眼鏡,讀者立即被帶入一個.......
Thumbnail
這一代人年輕時買了很多書,慢慢累積下來,如今樂齡期將至,必須處理這些書。如何處理這些書成了一個困擾。要捐給圖書館太舊了,賣又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