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黑色孤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品嘗著孤味長大
在我的前一篇的【活下去的參考提案】主題徵文中,敘述裡稍稍提起關於我【家】的故事,看完孤味這部電影的首映也有些感觸,我的母親沒有劇中的母親這麼樂觀堅強。冥冥之中的牽引讓我孤人去看孤味,然後反思了關於我【家】的故事。
所謂"家醜不可外揚",一度掙扎要不要把自身關於家的故事這麼透明的寫出來,但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如果可以把這些"醜"的心路歷程表達出來,讀者看完若有所省思,便有指引、改善、走往正向的路上,這就是電影、文章、媒體、甚至宗教所在傳遞的正向力量。(有些負面製造恐慌的暫不探討)
所有的事情一體兩面,甚至有三面四面五面六面......,如果沒有曾經的身處黑暗地獄,您不會發現原來光明天堂充滿和善、陽光、相信、力量的"美”好。
您所幸運的事,不用身處黑暗便可由多種方式發現更多的光明與道路。
初衷想寫關於家的故事希望能反思我們關於婚姻、關於孩子、關於家人相處的影響與發展。或許在大人的世界裡看起來沒什麼,認為那是大人的事。但就像劇中的女兒們,對未來的婚姻或人生選擇帶有潛在的影響力。後來接觸了心理學的原生家庭探討我才明白我長期深受原生家庭的"困",我也像劇中的大姊一樣,內心希望最終了能有個人可以牽著她的手,實際上寧可孤獨活著不敢牽任何人的手,因為知道有天最終還是會失去。
《看似有丈夫其實沒丈夫、看似有父親其實沒父親》。
《有種孤獨感是每天在等待死亡的那一天到來》。
沒有丈夫的【孤味】
我的記憶裡,第一次看見母親與父親的孤,是在他們一次的劇烈爭吵中,那時我才5歲,母親剛生下弟弟不到1個月,我聽不懂他們在吵什麼,只記得母親最後甩上門把自己與弟弟關在主臥室,父親帶著我待在另一間房間裡,他們的爭吵讓我害怕,我捲在床內角落,父親坐在書桌前喝著悶酒不發一語,感覺的到他的怒氣與不知所措。
父親酒喝完了說要帶我出去玩,小時候我也很喜歡跟父親出去玩,父親常常帶著一家人去戶外踏親遊玩,讓我覺得很快樂。但這次父親不是去我可以遊玩的地方,那晚他帶我去有女侍陪伴的卡拉OK店。我坐在沙發一角默默看著他,身邊幾位阿姨溫柔呼喚他"大哥",餵他吃水果陪他喝酒,他看起來心情還是很不好,有位阿姨很好心地把水果盤移到我面前叫我乖乖吃水果。
從那天之後,家....變成父親的旅館,我偶爾見到父親回家,很歡天喜地的迎接這位"土地公"出現,可能是父親對孩子的補償心理吧!對孩子來說,用玩具美食就很容易應付過關。搬家後母親的身體狀況似乎越來越不好,常常不吃飯、常常看醫生、常常打點滴、甚至常常突然大量出血,把家傭嚇得不知道要照顧我還是照顧她。這次搬家離父親的公司近一點了,但父親還是沒有天天回家。或許失去丈夫的關愛加上幼小的我頑皮,只要母親跟父親說我又不乖了,母親"教訓"我時父親就會回家,但母親這招對父親的作用也漸漸失效了,一失效我就更慘了....。
從幼稚園大班開始我就自己走路上學,國小的一到六年級聯絡簿的家長簽名都是我自己簽的,從頭到尾字跡一樣老師也沒發現。後來父親讓我們搬到遠一點的地方也沒有家傭了,之後母親開始沉浸在她的悲傷裡走不出來,剛開始有時候很積極想要賺錢轉移注意力,但好像沒什麼起色,失去自信及感情與現實生活的挫敗擊垮了她。父親從剛開始的3天5天7天的回家探視,到後面1個月給家用時才會回家。母親就像失寵的皇后,想當然家用也越來越少了....。
這個家開始不再點燈,只有我在的地方,燈才會亮;這個家開始不再鎖門,長大後我想....是母親在等待著父親回家吧!
有聽過"瘋女18年"的故事嗎?母親的遭遇也是相似,受到丈夫的花天酒地不顧家庭的打擊,漸漸的....瘋了;父親的說詞是母親的母家中有遺傳基因跟他無關。
以前的年代稱"卡到陰",開宮廟的婆婆四處帶著這個受打擊的乖媳婦問神明喝符水不見好轉,最終也是放棄置之不理。直到我高中遇上一位大學生告訴我,我可以幫母親尋求西醫的精神科看看,母親才進了療養院安置。
如果你問我對我來說家是什麼顏色?我會說:【黑色】
avatar-img
17會員
48內容數
一名正在從業中的房屋仲介,把接受售屋及買屋故事寫出來,在這個大家用金錢去定義房地產的時代,希望這些故事可以讓讀者從心看見"家"的意義。 能從這些故事中可以引起您自身對"家"的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那是一個特別難熬的夏天。我深刻地記得,那是平凡的一天,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對話,平凡到讓我無法預料,父親在那個晚上選擇了離開。留下了我、弟弟和母親。家裡充滿了沉重的氣氛,每當我看到父親的照片,心中的刺痛便如影隨形。我經常在夜晚流淚,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流淌不止。白天,我把自己孤立在房間裡,避開所有
我們第一次約出來見面是去烘爐地看夜景,聊了很多這失去的11年彼此發生過的事,之後他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他說媽媽跟爸爸吵架,爸爸把媽媽跟姊姊還有孫子趕出家門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母親和她年幼的孩子從家中逃亡的故事。母子倆漫無目的地過著不確定的生活,在這段逃亡之旅中,孩子感受到了母親的沉默和未知的未來,充滿著對金錢和家庭的不安以及對逃亡生活的困惑和不安。
我們聽過很多離家的故事。爲了愛情離家出走,討厭家庭離家出走,都是因爲意見和家人不合而離家,永遠的離開了。 但是,你有聽過爲了生存而離家嗎?爲了自己的家人,爲了不再貧窮,爲了讓家人更加幸福而離家出走,最後卻從沒有幸福的結果。 這,就是我父親的故事了。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有一種餓,叫做父母覺得你餓;有一種冷,叫做父母覺得你冷。很多人因為受不了這種嘮叨,很年輕時就用各種理由,自己搬出去住了!而後守著一盞孤燈,沒有人沒話生話的跟你講話,沒有人在乎你會不會餓?還是冷不冷!這樣的日子,有比較好嗎? 應該是大陸傳過來的催淚文吧:父母俱在,尚知來處,父母雙亡,只剩歸途。沒有人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那是一個特別難熬的夏天。我深刻地記得,那是平凡的一天,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對話,平凡到讓我無法預料,父親在那個晚上選擇了離開。留下了我、弟弟和母親。家裡充滿了沉重的氣氛,每當我看到父親的照片,心中的刺痛便如影隨形。我經常在夜晚流淚,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流淌不止。白天,我把自己孤立在房間裡,避開所有
我們第一次約出來見面是去烘爐地看夜景,聊了很多這失去的11年彼此發生過的事,之後他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他說媽媽跟爸爸吵架,爸爸把媽媽跟姊姊還有孫子趕出家門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母親和她年幼的孩子從家中逃亡的故事。母子倆漫無目的地過著不確定的生活,在這段逃亡之旅中,孩子感受到了母親的沉默和未知的未來,充滿著對金錢和家庭的不安以及對逃亡生活的困惑和不安。
我們聽過很多離家的故事。爲了愛情離家出走,討厭家庭離家出走,都是因爲意見和家人不合而離家,永遠的離開了。 但是,你有聽過爲了生存而離家嗎?爲了自己的家人,爲了不再貧窮,爲了讓家人更加幸福而離家出走,最後卻從沒有幸福的結果。 這,就是我父親的故事了。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有一種餓,叫做父母覺得你餓;有一種冷,叫做父母覺得你冷。很多人因為受不了這種嘮叨,很年輕時就用各種理由,自己搬出去住了!而後守著一盞孤燈,沒有人沒話生話的跟你講話,沒有人在乎你會不會餓?還是冷不冷!這樣的日子,有比較好嗎? 應該是大陸傳過來的催淚文吧:父母俱在,尚知來處,父母雙亡,只剩歸途。沒有人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