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木匠的家

    曾幾何時,買東西的價格越來越低,有時買東西變得比較不太多思考,陷入先買了再說的世代。家具、服飾、小家用品、小工具、五金百貨,家中是否有許多重複性的功能的物品堆著,主要的原因是低價好入手,買起來不會心疼,不自覺的東西卻越來越多。
    大約2~3年搬一次家。你說為什麼?
    無從回答這個問題,似乎是成長的過程中,默默地寫進DNA中的指令,養成一種隨時能搬家的習慣。所以,簡約是選擇,珍惜物品是首要條件。隨著搬家次數多了起來,珍惜物品成了一個致命傷,例如:電視櫃很新捨不得丟,新地方卻又不適合。衣櫃完全沒有壞,只是大了一點。隨著搬了20次的家,許多家具就跟著我10多年,每次都花許多時間,將這些物件放進看似不適合的居家空間。這次準備要到小一點的地方住,真的沒法留著它們了。腦中陷入一種斷捨離的痛苦,總希望有些人可以把照顧很好的家具拿去,即便多利用一次也好,不單單只是拿去一個地方回收。
    二手家具行能賣錢,這應該很好找。你很快的給了答案
    用了許多關鍵字搜尋,環保大隊、二手家具行、大型廢棄物清運、裝潢整理....等。如往常般,瞬間出現了好多的選項。
    打通電話給北市的環保大隊後,只需要在晚間9點放在巷口,隔天清晨就會派人來收。萬一,晚上下雨,這些都能用的家具,過了一晚也就報受傷了。
    二手家具行寫著:『萬物皆可收。』看他們的網站不知該如何信任這句話。按過去的經驗,似乎會跟你說這不值錢,可以免費幫你帶走,或是再貼些錢幫你搬。
    忽然,搜尋的文字中跑出:木匠的家。 點進去,看了些短暫的介紹後,決定打通電話給他們,加入官方的line後,請教他們是否願意來將可以用的家具搬回去? 電話上說:到現場看實際的狀況吧。 (心中O.S.到底要還是不要?但也確實社會中有些人,常常把完全不能用的東西給捐出來。於是,只好帶著忐忑的心,直到他們來搬的那天了)
    到了約好的日子,他們用著專業的眼光,判斷哪些家具是修完可以用,哪些家具修了也沒法用、哪些家具退流行、哪些家具立馬有人需要。於是,大部分可以用的家具,個人就將他搬走了。
    是的!就這樣又認識了新的單位,也達成一開始對這些家具想執行的想法。無巧不巧的,有個單位用他們的方式,16年來不停地努力,默默地增加社會就業機會。讓一群弱勢的朋友學習技能後,有個地方能認真工作。讓一些值得珍惜的物資,經過他們的修復後,再次有新的價值被看到。
    最後,引用他們網站上的文字:『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忘了怎麼珍惜』
    請點:木匠的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