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九點應留心的兒癌徵兆!從病童案例看成因與治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這篇文章想告訴你:
❶ 一名血癌(白血病)病童的診斷經過
❷ 血癌的生成:骨髓內,白血球的母細胞發生突變癌化
❸ 血癌的症狀與治療
❹ 家長應留心的 9 點兒癌徵兆

案例分享:孩童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及出血症狀

一位三歲的小男孩,被父母匆忙地帶到了診間。小男孩已經連續發燒達兩週之久,跑遍了各大診所都沒有查出病因,再加上這幾天男孩開始出現臉色蒼白、神色倦怠,且家長注意到孩童四肢出現出血點瘀青的狀況,因此趕緊帶他前往醫院就診。
在醫院診間,醫師評估完小男孩的症狀表現後,立刻安排抽血檢查。抽血檢查顯示小男孩有「貧血」、「血小板過低」、以及「白血球異常升高」的狀況。血紅素是評估一個人有無貧血的指標,一般孩童的血紅素至少要10-12 g/dL以上,但小男孩的血紅素居然只有6.8 g/dL;血小板的數目可以代表身體部分凝血功能,正常的小朋友會在150,000/μL以上,而小男孩的血小板只剩下12,000/μL,因此才造成身上有多處出血點的表現。再來,這年紀孩童的白血球指數,大概會落在4,500/μL到14,000/μL之間,但小男孩的白血球竟然高達45,000/μL,為正常值的3倍以上。
綜合小男孩的臨床表現以及血球變化,醫師立刻判斷小男孩有可能罹患所謂的白血病,也就是「血癌」,因此立刻安排孩童住院,接受進一步的骨髓抽吸檢查。做完檢查後,果然顯示骨髓中有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的芽細胞(癌化的白血球母細胞),因此確診小男孩為白血病。
骨髓抽吸檢查示意圖。
圖片來源:https://www.cancer.gov/publications/dictionaries/cancer-terms/def/bone-marrow-aspiration
男孩的父母聽完這個噩耗之後,自然是傷心難過且難以接受,不斷詢問醫生是什麼原因造成男孩罹病。醫生也只能據實回答:目前兒童的癌症大部分原因不明,只知道跟自身基因可能相關,再加上骨髓中的白血球母細胞發生偶發性的突變,才生成後續的白血病。不幸中的大幸是,大部分的兒童血癌是預後非常好的疾病,在接受兩年半到三年左右的化學治療療程後,平均治癒率高達九成以上。
父母在聽完醫生細心的解說之後,雖然依舊感到非常震驚與不捨,但也表示一定會堅強的陪著男孩走過後續兩年半到三年的抗癌之路。

血癌的生成:骨髓內,白血球的母細胞發生突變癌化

首先跟大家簡介一下兒童的癌症(又稱惡性腫瘤)。兒童癌症相對於大人的癌症來講,自然算是非常少數。癌症長年來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無論是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肝癌等等常見的癌症絕大部分都是發生在大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然而對兒童而言,最常見的癌症就是所謂的「血癌」,又俗稱白血病。孩童第二常見的癌症則是腦部的腫瘤。也有其他一些相對少見的癌症,像是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骨肉瘤,或是更少見的軟組織癌症如橫紋肌肉瘤等等。
回歸正題,到底什麼是血癌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68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蒼藍鴿的小兒家醫知識大補帖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4.4K會員
50內容數
如果你重視知識來源根據,希望汲取醫學新知,歡迎訂閱本專題,讓我來為你把關內容,提供更正確的醫療資訊。我會將艱澀的醫療知識轉譯為大家都能輕鬆閱讀的醫學科普文章,逐一打破生活中常見的醫學謠言,輔以實例說明,帶大家建立正確保健觀念,進而達到預防疾病的功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蒼藍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想告訴你: ❶ 一名腦炎病童的診斷經過 ❷ 腦炎 v.s. 腦膜炎?病原體如何入侵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 ❸ 孩童嘔吐就是得了腦膜腦炎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病況解析
最近台灣正值一波「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大流行,有不少兩歲以下的孩童感染了呼吸道融合病毒,而染上急性細支氣管炎而必須住院治療,嚴重一點的孩童甚至喘到需要住到加護病房,接受呼吸器的支持。今天要為大家簡介急性細支氣管的症狀、嚴重度的區分及相應的治療方法,並告訴家長如何避免孩童得到急性細支氣管炎......
當我一聽到患者猶如狗吠的咳嗽聲後,我便回答家長說:「這個不是哮喘,而是『哮吼』,是一種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家長聽了之後非常困惑:「哮吼跟哮喘有什麼不一樣?那他會不會是『氣喘』?」這對父母一連丟出氣喘、哮喘、哮吼這三個非常相似的名詞。今天將從頭帶大家認識哮吼的病因、症狀及治療方式。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主要會圍繞在氣喘的簡介、常見症狀、常見藥物以及相關的迷思破解。 當出現咳喘、喘鳴聲、甚至呼吸窘迫等典型氣喘的症狀之後,家長通常會趕緊帶孩童去看醫生,醫生會根據孩童的病程發展及嚴重度選用最適合的藥物。氣喘的藥物分成兩大類...
當孩童年幼時感冒發燒,伴隨著明顯咳嗽、甚至在呼吸時出現「喘鳴聲」,若這時帶去就醫,醫生會診斷為急性細支氣管炎;但等到孩子年紀較大時,類似的症狀再度出現,例如感冒時常常容易夜咳到睡不著,呼吸一樣出現「喘鳴聲」,此時醫生卻會將這種情況診斷為氣喘。究竟「細支氣管炎」和「氣喘」這兩者要怎麼分辨呢?
今天這篇文章要進一步探討:「病毒性腸胃炎」以及「細菌性腸胃炎」的差異有哪些?談談兩者在病原體、症狀、治療方式以及預防方式的差異。首先,造成病毒性腸胃炎的病原體是病毒,如諾羅病毒、輪狀病毒或腺病毒等等。病毒性腸胃炎的感染跟一般感冒或流感一樣,較好發於秋冬季這種較冷的天氣。
這篇文章想告訴你: ❶ 一名腦炎病童的診斷經過 ❷ 腦炎 v.s. 腦膜炎?病原體如何入侵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 ❸ 孩童嘔吐就是得了腦膜腦炎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病況解析
最近台灣正值一波「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大流行,有不少兩歲以下的孩童感染了呼吸道融合病毒,而染上急性細支氣管炎而必須住院治療,嚴重一點的孩童甚至喘到需要住到加護病房,接受呼吸器的支持。今天要為大家簡介急性細支氣管的症狀、嚴重度的區分及相應的治療方法,並告訴家長如何避免孩童得到急性細支氣管炎......
當我一聽到患者猶如狗吠的咳嗽聲後,我便回答家長說:「這個不是哮喘,而是『哮吼』,是一種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家長聽了之後非常困惑:「哮吼跟哮喘有什麼不一樣?那他會不會是『氣喘』?」這對父母一連丟出氣喘、哮喘、哮吼這三個非常相似的名詞。今天將從頭帶大家認識哮吼的病因、症狀及治療方式。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主要會圍繞在氣喘的簡介、常見症狀、常見藥物以及相關的迷思破解。 當出現咳喘、喘鳴聲、甚至呼吸窘迫等典型氣喘的症狀之後,家長通常會趕緊帶孩童去看醫生,醫生會根據孩童的病程發展及嚴重度選用最適合的藥物。氣喘的藥物分成兩大類...
當孩童年幼時感冒發燒,伴隨著明顯咳嗽、甚至在呼吸時出現「喘鳴聲」,若這時帶去就醫,醫生會診斷為急性細支氣管炎;但等到孩子年紀較大時,類似的症狀再度出現,例如感冒時常常容易夜咳到睡不著,呼吸一樣出現「喘鳴聲」,此時醫生卻會將這種情況診斷為氣喘。究竟「細支氣管炎」和「氣喘」這兩者要怎麼分辨呢?
今天這篇文章要進一步探討:「病毒性腸胃炎」以及「細菌性腸胃炎」的差異有哪些?談談兩者在病原體、症狀、治療方式以及預防方式的差異。首先,造成病毒性腸胃炎的病原體是病毒,如諾羅病毒、輪狀病毒或腺病毒等等。病毒性腸胃炎的感染跟一般感冒或流感一樣,較好發於秋冬季這種較冷的天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提早發現男人的癌症! 昨天門診,來了一家子的人,他們都關心爸爸的健康,男性罹癌風險(增加23%風險)是比女性更高的,這個使他們大家都擔心,如何能提早發現爸爸的癌症呢? 這個真的是,很好的問題🙋‍♂️! 我整理一下,如何「提早發現男人的癌症」!
身體疾病: 兒童創傷 胃漲大的嚴重疾病 焦慮症、憂鬱症、重度憂鬱症 自律神經失調 庫欣氏症候群-腎上腺腫瘤(開刀) 人類乳突病毒(開刀) 子宮腫瘤(開刀) 甲狀腺癌-乳突癌一期(開刀) 情感上傷害: 國小被全班排擠孤立一年 大學老師性騷擾性侵 想找備胎,他婚後又想外遇的男
Thumbnail
我在學生時代,讀的教科書裡提到,大約每四個人就會有一個人得到癌症,換句話說,只要你運氣夠好,不是因為年紀輕輕就因為意外而死亡的話,那大概就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得到癌症,最近看到新的資料,罹癌的機會已經提升到三分之一了!
Thumbnail
雖然小心翼翼的需要多多注意 但是孩子的童年不能只有一直在做治療的記憶 開心地玩耍、學習也好重要 我們從第二階段鞏固期最後兩週就開始就偷偷摸摸的跑出去玩 疫情後一直宅在家,加上弟弟的情況,我們也要保護好我們自己才不會傳染給他 所以全家都需要轉換被悶壞心情,我們難得跑得遠遠的來到外木山
Thumbnail
輕鬆回家休養的維持期生活,遇到發燒大魔王就讓人緊張 無法確定該衝醫院還是觀察,只能憑藉被孩子培養出的經驗和媽媽的直覺來判斷 從進入維持期之後,弟弟第一次發燒剛好在住院的再引導期最後一週2022/4/23-4/25 有護理師和醫生隨時可以看顧,就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因為有任何狀況都可以隨時處
Thumbnail
每個小戰士都值得擁有美好的童年 因為命運送的禮物讓他們充滿勇氣、毅力與決心 我們無法分擔苦痛,但是我們可以散發歡樂 蕉妻在弟弟發病前就是在家裡畫畫圖,接接設計外包案來賺點零用錢 想著等他2歲之後就可以去上幼幼班,有更多時間接更多案子或是乾脆去外面上班 只是來不及實施就發病了…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經歷弟弟罹患罕見疾病的過程,以及弟弟逝世後對生活的體悟與成長。作者以覺知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痛苦與困境,並以此為契機學習珍惜每一刻,希望為世界帶來美好。文章充滿對生死與情感的深刻思考,並強調擁抱覺知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最後階段,持續抗戰120週 恢復看似平凡卻難得珍惜的日常 天天在家玩耍等哥哥下課,再跟哥哥一起玩爸爸 2022/3/23(三)  維持期第一週,第一次回診打藥日 進入維持期的第一週,弟弟第一次回診在處置室打port-a針 從出了門診後->去處置室量血壓、體溫、傳真藥單->結帳拿藥-
Thumbnail
高一「新生健康檢查報告」結果, 會出現"紅字"的比例, 在一個班級中,應該占多少? 若以我的班級為例, 答案是占87%。 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高一,不應該是最健康的年紀嗎? 紅字當中, 齲齒及近視占最大宗, 其餘包括體重過重、貧血、色弱、扁平足、O型腿、甲狀腺問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提早發現男人的癌症! 昨天門診,來了一家子的人,他們都關心爸爸的健康,男性罹癌風險(增加23%風險)是比女性更高的,這個使他們大家都擔心,如何能提早發現爸爸的癌症呢? 這個真的是,很好的問題🙋‍♂️! 我整理一下,如何「提早發現男人的癌症」!
身體疾病: 兒童創傷 胃漲大的嚴重疾病 焦慮症、憂鬱症、重度憂鬱症 自律神經失調 庫欣氏症候群-腎上腺腫瘤(開刀) 人類乳突病毒(開刀) 子宮腫瘤(開刀) 甲狀腺癌-乳突癌一期(開刀) 情感上傷害: 國小被全班排擠孤立一年 大學老師性騷擾性侵 想找備胎,他婚後又想外遇的男
Thumbnail
我在學生時代,讀的教科書裡提到,大約每四個人就會有一個人得到癌症,換句話說,只要你運氣夠好,不是因為年紀輕輕就因為意外而死亡的話,那大概就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得到癌症,最近看到新的資料,罹癌的機會已經提升到三分之一了!
Thumbnail
雖然小心翼翼的需要多多注意 但是孩子的童年不能只有一直在做治療的記憶 開心地玩耍、學習也好重要 我們從第二階段鞏固期最後兩週就開始就偷偷摸摸的跑出去玩 疫情後一直宅在家,加上弟弟的情況,我們也要保護好我們自己才不會傳染給他 所以全家都需要轉換被悶壞心情,我們難得跑得遠遠的來到外木山
Thumbnail
輕鬆回家休養的維持期生活,遇到發燒大魔王就讓人緊張 無法確定該衝醫院還是觀察,只能憑藉被孩子培養出的經驗和媽媽的直覺來判斷 從進入維持期之後,弟弟第一次發燒剛好在住院的再引導期最後一週2022/4/23-4/25 有護理師和醫生隨時可以看顧,就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因為有任何狀況都可以隨時處
Thumbnail
每個小戰士都值得擁有美好的童年 因為命運送的禮物讓他們充滿勇氣、毅力與決心 我們無法分擔苦痛,但是我們可以散發歡樂 蕉妻在弟弟發病前就是在家裡畫畫圖,接接設計外包案來賺點零用錢 想著等他2歲之後就可以去上幼幼班,有更多時間接更多案子或是乾脆去外面上班 只是來不及實施就發病了…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經歷弟弟罹患罕見疾病的過程,以及弟弟逝世後對生活的體悟與成長。作者以覺知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痛苦與困境,並以此為契機學習珍惜每一刻,希望為世界帶來美好。文章充滿對生死與情感的深刻思考,並強調擁抱覺知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最後階段,持續抗戰120週 恢復看似平凡卻難得珍惜的日常 天天在家玩耍等哥哥下課,再跟哥哥一起玩爸爸 2022/3/23(三)  維持期第一週,第一次回診打藥日 進入維持期的第一週,弟弟第一次回診在處置室打port-a針 從出了門診後->去處置室量血壓、體溫、傳真藥單->結帳拿藥-
Thumbnail
高一「新生健康檢查報告」結果, 會出現"紅字"的比例, 在一個班級中,應該占多少? 若以我的班級為例, 答案是占87%。 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高一,不應該是最健康的年紀嗎? 紅字當中, 齲齒及近視占最大宗, 其餘包括體重過重、貧血、色弱、扁平足、O型腿、甲狀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