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應該出國工作?你應該要出國工作嗎?
方格精選

什麼樣的人應該出國工作?你應該要出國工作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許多人都懷抱著海外工作的夢想,無論是到歐美、紐澳、日本、新加坡,甚至是中國或東南亞等國家。但許多人都只停在"想"的階段,卻不敢踏出行動。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下,你應該要出國工作嗎?

現在資訊越來越發達,要取得各個國家的工作資訊也比以前要來的容易。就以日本來說,在日本311海嘯之前,日本相對封閉,對外國人並不是很友善。不只取得工作簽證困難,要取得永久居留證更是至少要10年的時間起跳,在日本工作的台灣人也不是很多。

但在近年日本積極的爭取外國的人才前往日本,不只有許多企業開始直接跨海到台灣徵才,更開始有一些專門幫助台灣人找日本工作的人力資源公司出現。以往這種人力資源公司都是以打工度假為主,而且找到工作後很會向求職者收一筆錢。但其實真正的人力資源公司是只會向企業方收費的。最近台灣也開始出現這種類型的公司,而且台灣人在日本的社群逐漸強大,能獲得的資訊也越來越透明了。

我當初2014年在找日本工作的時候,其實能獲得資訊的地方真的不多。只能直接到日本的求職網站去一一的登錄履歷,慢慢學習日本的履歷書和職務經歷書的寫法,真的能夠獲得一些資訊的大概只有PTT,但上面獲得的資訊相對偏頗,比較難真正看到實際的情況。

但現在有像是Work life in Japan這種可以全方位獲得日本工作、生活資訊的網站。也有像東京工程師圖鑑這種專門為理工人才找日本工作的公司出現,算是比我當初幸福了不少。當初外國人一到日本常常會被日本的制度搞到打死結,像是要租房子的必需要有手機,要辦手機必需要有銀行戶頭,要辦銀行戶頭必需要有地址...對一個外國人來說真的是一件很棘手的問題。

現在資訊越來越完整了,遇到這種奇怪問題的機率算是大大的減少。加上求職管道和能獲得資訊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如果你真的想要到日本工作。曾經有過這樣的夢想,有過這種想法,那不如給自己一個機會吧。如果你還沒滿31歲,打工度假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雖然因為新冠肺炎的關係現在無法申請,但工作簽證的申請已經開放了,相信打工渡假簽證也在不久後會開放。

雖然說無論任何歲數都有挑戰海外工作的權利,但以現實層面來說,確實是越年輕機會越大。30歲以前是黃金時期,30~35歲如果有一定的技術能力,也會是公司想要的人才,但40歲過後除非你真的能力強到無可取代,否則難度真的會高出不少。

另外海外工作要考量的因素真的很多。有小孩,父母年紀大了...等等,真是是年輕的時候影響的因素而比較少,也會比較有衝勁一點。就算挑戰失敗了又怎麼樣?有時候挑戰失敗比成功的經驗更難得,在未來也會成為你回憶的一部分。

無論你是曾經夢想要到海外工作,或是現在還是很想到海外工作,不管你想去哪個國家,現在就開始行動吧。只有開始行動,幻想真可能變成現實,覺得自己語文能力不好,就好好加強語言,覺得專業不夠,就花時間學習,這些東西都是需要日積月累出來的,每天花個一個小時,持續一年,你也可以成為專家,與其懷疑自己辦不到,不如動手做才有成功的機會。

我當初挑戰日本工作的時候,也沒有任何人覺得我能找到好工作,甚至連找到工作都有困難。我家人覺得我不行、我老婆覺得我不行、我自己也懷疑自己真的辦得到嗎...但是我行動了,所以我到日本工作了...那你行動了嗎?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喜歡我的分享可以追蹤我們的FB、Podcast,我們下次見,謝謝。

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lifetrails5566

avatar-img
邁向財富自由的5566天
28會員
57內容數
從台灣旅居日本工作的工程師,現在為遠端工作者。從大學畢業到40歲大約有5566天,如果你想在40歲取回人生的控制權,那麼在這5566天的日子裡應該怎麼做才辦得到呢?正在取回人生控制權的路上,剩下1/3的路程,無論是否可以達到,只要明天比今天還進步就可以了!一起通往財富自由的路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家好,我是Language Trails的創辦人小艾,大家一般都會很羨慕海外工作者,覺得在海外工作就是邊工作邊玩,FB、IG等社交平台滿滿的出遊照,根本超爽的。但是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其實海外工作不如看到的如此光鮮亮麗,而且有許多大家想像不到的辛苦。 首先第一個一定是語言的問題,不管你的語言有多好,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在日本的生活和台灣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台灣因為外食便宜,幾乎餐餐外食的人非常的多,我在台灣的時候也是中午都和同事到外面去吃飯,選擇滿多樣性的,中式、泰式、韓式,吃麵、吃飯、吃餃子、吃小火鍋,選擇性真的很多,飯後再來杯手搖
今天想聊一下另一個關於錢的話題,就是稅金! 日本人在聊薪水的時候常常會說到一個詞叫”手取り”,就是指你的薪水扣掉所得稅、地方稅、健康保險、年金...等之後,真正拿到手的薪水。雖然每個國家都要繳稅沒錯,在歐洲因為社會福利非常的好,動不動就有40%
今天想聊聊我在日本公司遇到的一些奇怪的現象!前面幾集都是聊有關於日本求職、面試、履歷的寫法…等等,今天想和大家聊點不一樣的,日本工作真的有這麼美好嗎? 我在日本待了三家公司,基本上都算是新創的中小型企業,第一家公司約60個人,第二家公司我剛進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日本薪水該怎麼談?如果想要轉職的話,該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我以前也有提到過,我在日本的期間內待了三家的公司,第一次轉職年薪增加了50%,第二次轉職年薪增加了15%,算是每次轉職都有獲得加薪。我的第一次轉職是公司的CTO透過Wa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個工作一定要待3年嗎?一直換工作好嗎? 一直換工作好嗎? 小時候從父母或老師那邊得來的觀念就是,一直換工作不好,會讓人家覺得你是草莓族,一遇到壓力就想逃避,甚至還有一份工作一定要做3年的傳說,不管這份工作多爛,多學不到東西
大家好,我是Language Trails的創辦人小艾,大家一般都會很羨慕海外工作者,覺得在海外工作就是邊工作邊玩,FB、IG等社交平台滿滿的出遊照,根本超爽的。但是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其實海外工作不如看到的如此光鮮亮麗,而且有許多大家想像不到的辛苦。 首先第一個一定是語言的問題,不管你的語言有多好,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在日本的生活和台灣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台灣因為外食便宜,幾乎餐餐外食的人非常的多,我在台灣的時候也是中午都和同事到外面去吃飯,選擇滿多樣性的,中式、泰式、韓式,吃麵、吃飯、吃餃子、吃小火鍋,選擇性真的很多,飯後再來杯手搖
今天想聊一下另一個關於錢的話題,就是稅金! 日本人在聊薪水的時候常常會說到一個詞叫”手取り”,就是指你的薪水扣掉所得稅、地方稅、健康保險、年金...等之後,真正拿到手的薪水。雖然每個國家都要繳稅沒錯,在歐洲因為社會福利非常的好,動不動就有40%
今天想聊聊我在日本公司遇到的一些奇怪的現象!前面幾集都是聊有關於日本求職、面試、履歷的寫法…等等,今天想和大家聊點不一樣的,日本工作真的有這麼美好嗎? 我在日本待了三家公司,基本上都算是新創的中小型企業,第一家公司約60個人,第二家公司我剛進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日本薪水該怎麼談?如果想要轉職的話,該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我以前也有提到過,我在日本的期間內待了三家的公司,第一次轉職年薪增加了50%,第二次轉職年薪增加了15%,算是每次轉職都有獲得加薪。我的第一次轉職是公司的CTO透過Wa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個工作一定要待3年嗎?一直換工作好嗎? 一直換工作好嗎? 小時候從父母或老師那邊得來的觀念就是,一直換工作不好,會讓人家覺得你是草莓族,一遇到壓力就想逃避,甚至還有一份工作一定要做3年的傳說,不管這份工作多爛,多學不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