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1/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無所不在的《黑色怪譚》

很久以前,有張專輯名稱叫做《在每一個夢裡的鬼故事》,但是並沒有同名歌曲,這只是專輯名稱。那是90年代,網路還不普及,但每個人口耳相傳著經典的鬼故事或傳說。無論是《玫瑰之夜》、《臺灣民間故事》、一直到世紀末的《臺灣靈異事件》,在90年代都是相當多人收看的節目。彷彿這些傳說陪著我們成長,看著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說著殭屍傳奇的時候,都還能想起當初低語發顫的模樣。
《黑色怪譚》收錄40篇古今中外的靈異故事,起因竟是艾德嘉(黑色酒吧創辦人)對於鬼故事無止盡的需求,就像是《一千零一夜》裡面渴望聽見故事結局的國王,慢慢地變成為生存而說故事的女子。於是他創立「黑色酒吧」網站,賣著靈異或怪談傳奇,滿足每個上門的客人。
《黑色怪譚》包含各式各樣的鬼故事與傳說,例如臺灣著名的鬼屋、日本怪談(轆轤首、花子、裂嘴女)、美國大法師與天蛾人等。每段故事的篇幅都不長,也許還會跟我們聽過的版本出現差異,這些故事很容易因為加油添醋而換了模樣。例如日本各地都有不同的花子傳說,甚至花子一家人霸佔兵庫縣的廁所。(頁137-43)同時,作者在故事結尾會提供科普解釋,例如「養活人面犬的不是食物,是同儕間的認同感」(頁122-23)、「轆轤首其實是營養不良的祖先們」(頁134-35),讓怪談增添一些同情的成分。
在「輯三:鬼屋名勝打卡」,列出幾個知名的鬼屋,甚至曾經被翻拍成電影。在臺灣,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民雄鬼屋」了吧。曾經有許多節目前往拍攝,也傳出不少說法。有人說是婢女投井自殺、有人說是軍隊在裡面互相掃射、甚至訛傳鐵路改變當地的風水。就像小時候曾經被某個學校傳說嚇到:「某某國小以前是亂葬崗,夜晚的時候屍體會從水池爬出來。」當然,不可否認也許真的有學校曾經如此,只是穿鑿附會磨亮故事的鋒利面,時常阻止我們探求真相的動力。
無論是不是鬼故事,都是由人而起。套一句現在流行的話:「人比鬼可怕。」彷彿我們應該在意的是活人,面對未知或無法解釋的現象,人們習慣求助於鬼神,進而形塑出一套合理的說法。在《黑色怪譚》裡面,讀者看到的不只是靈異現象,還有背後蘊含的社會意義與考據,試圖替事件找到平衡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