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講蜜蜜的爵士樂

#8 講蜜蜜的爵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週末夜和禮拜天早上,要聽什麼?

文/攝影/黑膠收藏 ∣ 陳老闆唱片行



這個禮拜,我們想讓各位聽的是『原來是轟轟烈烈的影像,到後來卻只剩下超越時代的聲音而已。』這樣的兩張專輯。

換句話說,就是所謂的電影原聲帶(soundtrack),特別是爵士樂為基底的,很容易在時間的淘洗之後,電影內容、導演、演員什麼的,都被忘得一乾二淨。
另外一面的狀況,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疑似頂替了主角電影地位的配樂,卻以毫不在乎的姿態,被我們牢牢的惦記著,幾十年過去,不僅難忘,而且記得的人們越來越多,甚至多到超過了當年票房人數的總額。
這麼說起來,很有可能的兩個原因,一個是電影的太普通,導致只好記住音樂,另一個就是配樂者太過份了,把音樂做得太有個性、讓觀眾都變聽眾了。

好。禮拜六晚上來段有點東方意味的鐵琴開頭的爵士配樂名氣傑作,《M.J.Q (The Modern Jazz Quartet) Plays No Sun in Venice》,這部以威尼斯為背景的影片幾乎沒什麼好講的,因此,M.J.Q四重奏演出的優雅嫻淑的標緻樂音,就讓我們單獨躺著,在腦內想想自己的內心吧?
這個配樂,真的可以做這種暝想式的腦內瑜珈喔,很有意思的自導自演,真的可以試試。

隔天,無論幾點醒來的禮拜天,就請播放艾靈頓公爵第一次為好萊塢做的謀殺案配樂《Anatomy Of A Murder (Original Soundtrack)》,編制了八支管樂的小型大樂隊,是一種噗噗噗樂器輪流重奏的醒覺劑,什麼都不用管的今天,即使一整天都聽這一張,也會精神奕奕的喔。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陳輝龍的沙龍
37會員
47內容數
黑膠收集,有很多事情,和藏書有很大雷同的地方。小說家陳輝龍剛好都是這兩種恐怖病毒的重度成癮者。這幾年,他被爵士樂黑膠發行中,一種更有劇烈快感的『新出土』previously unreleased 唱片牢牢綑綁住,只要一有爵士唱片新出土,他幾乎沒有落空過。將一張張拆封播放,把這些珍寶給抵達這裡的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輝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還有,本行最愛的其實是帕克和Dizzy演奏時的尖叫和大吼。 最後,大家看到唱片封套有一坨補上的牆痕,這邊說明一下,當作結束。 原因是遠在北半球的唱片行,搭上飛機飄搖的寄到島嶼南方的唱片行時,不知道是哪邊不道德的海關,蠻力的拆了一大批Charlie Parker的第一張,就是這張、就變成了這樣。
去年,ECM加了那一次錄音留存的同樣四首歌的不同版本,以兩張唱片加一本挾帶了實況黑白照片和手寫樂譜別冊,作為 50歲生日代表紀念盤發行。 這樣把五十年的議論連起來看,豈不正應驗了Mal Waldron在別冊的開頭說的那句話:「我覺得邊走邊回頭,不僅容易摔跤,還會搞到沒辦法繼續往前。」
這一面,如果說有「印象派」爵士樂的話,那這真的是完美的南美熱帶雨林畫面的精密描寫。 雖然這不是太被記憶的一場演出,但1966年的這張,甚至讓很多嚴厲的純古典樂迷都偷偷收納進古典吉他的歸檔裡了。
還有,本行最愛的其實是帕克和Dizzy演奏時的尖叫和大吼。 最後,大家看到唱片封套有一坨補上的牆痕,這邊說明一下,當作結束。 原因是遠在北半球的唱片行,搭上飛機飄搖的寄到島嶼南方的唱片行時,不知道是哪邊不道德的海關,蠻力的拆了一大批Charlie Parker的第一張,就是這張、就變成了這樣。
去年,ECM加了那一次錄音留存的同樣四首歌的不同版本,以兩張唱片加一本挾帶了實況黑白照片和手寫樂譜別冊,作為 50歲生日代表紀念盤發行。 這樣把五十年的議論連起來看,豈不正應驗了Mal Waldron在別冊的開頭說的那句話:「我覺得邊走邊回頭,不僅容易摔跤,還會搞到沒辦法繼續往前。」
這一面,如果說有「印象派」爵士樂的話,那這真的是完美的南美熱帶雨林畫面的精密描寫。 雖然這不是太被記憶的一場演出,但1966年的這張,甚至讓很多嚴厲的純古典樂迷都偷偷收納進古典吉他的歸檔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