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
各種顏色的互相搭配,容易在人的心中產生各種刻板印象。黃色跟紅色的搭配,你會想到麥當勞叔叔;綠色跟黑色的搭配,你會想到星巴克咖啡;紅色跟綠色的搭配,你會想到聖誕叮叮噹。
不過,在孟加拉,紅色跟綠色的搭配可不是這麼喜氣的感覺。孟加拉的國旗主要是綠色底,加上一個紅色的圓,代表太陽在孟加拉升起,也代表為孟加拉獨立獻身的烈士們的鮮血,而底色綠色代表孟加拉富饒的土地。
孟加拉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國家。
17世紀被蒙兀兒王朝征服,18世紀被英國當作殖民地統治,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7年人數較多的印度教徒和人數較少的伊斯蘭教徒之間的對立日益白熱化,英屬印度應聲解體,結果是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就是印巴分治。巴基斯坦在地理位置上貼在印度的左右兩邊,民族、文化和語言等巨大差異,終於使相距約2000公里的東、西巴基斯坦很快的走向決裂之路。
當時的巴基斯坦政府高層,多使用烏爾都語,而東邊的領士,卻通行孟加拉語,雖然這兩種語言同為印歐語系,但使用者彼此間無法溝通。當時的政府決議將烏爾都語定為唯一官方語言,並禁止其他語言的使用,這個政策造成東巴基斯坦的居民前所未有的反彈,達卡大學學生展開大規模的示威行動。
1952年2月21日,達卡大學的學生發表了抗議宣言,許多民眾接受到感召,紛紛一起上街抗議,引發了政府與人民的流血衝突,多名學生當場被軍警射殺。這場血腥鎮壓沒有壓抑人民的聲音,反而越演越烈,民眾的怒火延燒整個東巴基斯坦,終於在四年後,政府正式承認孟加拉語地位,並與烏爾都語同列為官方語言。
這場民族運動一直進行了20年,東巴基斯坦最後宣布獨立,成立孟加拉國,當時的領袖謝赫·穆吉布·拉赫曼擔任第一任總統,他,就是現任總理哈希納的爸爸。
今天的孟加拉,經常跟人民貧窮、政府腐敗、環境污染等等負面意象連結在一起,很難想像孟加拉語曾經是詩人的語言。泰戈爾,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深受日本的川端康成及智利的聶魯達影響,留下千篇詩歌、小說、短篇故事、遊記及劇本,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用最貼近大地的語韻吟唱著,至今依然雋永。
母語之所以是母語,這是從母親子宮留下的胎兒記憶的語言,一種最純粹,最自然的語調,無論你飄浮到哪裡,母語就像臍帶一樣安安穩穩的連結到母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鑑於1952年的那場在達卡大學的學生運動,宣布每年的2月21日為「世界母語日」,目標是向世界宣告保護語言的重要。
任何人,都不能扼殺任何一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