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老店家的溫暖與堅持

在台灣手作的工作者常會遇到一種困境:找不到合作的廠商或找不到自己手工上需要的原料與工具,常常免不了從網路上買,任何你想得到的網拍,只要能買到自己手作起來順手的,又能長期配合的,以及能與自己製作、生產的步調結合的,就算上山下海也要找到自己所想要的材料、工具。
*這一點大抵跟出版與設計的磨合差不多,每個人其實都在找最好工作的那個人,而不是最優秀的。
台灣許多零件材料大部分都仰賴進口,除非中間有店家大量進口再少量出貨給小型的手作工作者外,很難能找到還願意少量零售的店家,而這些店家多半也沒有網路店面,很可能是要有人在網路上分享或是旁人的介紹,再不就是恰好哪一本專門提到材料店的書本寫過這樣的店家,依著書上的地址沿路找去。
「手作」的工具材料,只要是你做的是比較常見的東西,大半都有一定的資訊找到一定的賣家(店家)可以買到,但是有些比較偏門的品項和需求就必須一項一項找到最合適的那一個,比如說:絹印T恤的顏料,是透過一次去上了一個課跟學員聊到我有在賣絹印的衣服,一直想買好用的白色且有彈性的顏料,剛好對方也有這樣的經驗,就送了一罐他的顏料給我,並且給了我廠商的資料,我才得已能夠找到我至少找了五年,印在衣服上不會太僵硬的顏料。
初做「布書籤」這玩意兒,比較像我的實驗性格,是先有了材料,才想「怎麼把材料變成商品」。像是布書籤上的「織帶」剛開始是一本介紹台北永樂市場附近的布料零件的書籍,讓我去找到拉鍊的廠商,再從那附近逛到織帶的店家,光是看到五顏六色的色彩,我就買了不少回家;但買回家總不好擱在那吧!就連同本來也買回來要印「布標」的織帶一起組合成了「布書籤」這玩意。
每回到台北時去永樂市場找布料、零件,都是必定的行程。倒是因為織帶第一回買太多一直沒用完,所以時隔好幾年才又到了賣織帶的店家。
也不確定老闆還記不記得我,我不太記得店裡的樣貌,但看著五顏六色的織帶,心裡還是非常的雀躍,像是孩子看到繽紛的糖果一樣。時隔多年與老闆閒聊起,才知道大部分的人都轉往網上淘貨回來台灣賣,實體店家的經營困難,但堆在店裡的織帶也得銷售,即便有人想盤下她的店家,她還是覺得自己才過半百可以繼續經營而做著有一搭沒一搭的生意。
我很不好意思地跟老闆說著:「不好意思,每個顏色都只給妳買少量。」
老闆笑著擠出一摺又一摺的魚尾紋跟我說:「沒關係啦,你挑好顏色幫我放回去,不然我現在記不得哪個放哪裡了。」
我笑著說:「好。」
她又說:「賣完這些就不賣了!也沒有人要買了。」
是啊!真的。要像我這樣按圖索驥找店家的手作工作者也不多了。手工常有瑕疵,誰不愛那印得整整齊齊的圖樣,最好連手工都印得分毫不差。
我挑了十幾來色,老闆還是耐心地幫我剪了少量的長度,五塊、十塊地攢著那些連一杯珍奶都買不了的錢。
做布書籤還需要固定尺寸,要量好一定的長寬就必須做版型。偏偏我是一個嫌自己下刀做版怎麼看都覺得版型歪歪的挑剔鬼,我老覺得自己的手很殘,切不出完美的版型。
前幾日突然想起「壓克力板」的店家。
那是多年前我為了要自己製作絹版曬版的光台,找了玻璃行問玻璃的價格,玻璃行店家介紹給我的。因為玻璃易碎也不好拿,我就順口問了:「那有沒有可以替代的?」老闆竟也隨口報了「壓克力板」店家的位置給我。為了找到適合的材料,再遠也得去,於是我割了幾塊適合做光台大小的壓克力板成功做成了自己想要的光台。
為了布書籤的版型我苦惱多時,若是切得不夠正,在車縫時就更容易歪掉。腦海閃過「壓克力板」的時候,又心想:「這麼小的尺寸,老闆不知道願不願意賣給我?」我已經打定主意即使很貴,我也願意多花一點錢買。
當我開口羞怯地說:「你們能幫我裁12cmX3cm的大小嗎?」差點想要找一個地洞鑽進去。老闆和店員兩個盯著我瞧說:「要幾個?」
我繼續像做錯事的小孩不敢看著他們,用手比出:3
店員把這個尺寸寫在紙上時,我又提出更無理的尺寸:「那再小可以嗎?」
店員說:「3cm最小了。」
我一陣欣喜說:「那我要6cmX3cm。」
店員再把尺寸寫在紙上,我知道她願意請師傅幫我裁了。
但我知道這麼小的尺寸真的要價也不高,只要他們開個價,不是太誇張的貴,我就會付錢。
「多少錢?」我還是很不好意思的開口問。
當老闆說出30元的時候,我應該是漲紅著臉,覺得太麻煩人家了。
等待的時候,老闆笑著說:「就當給師傅零花,反正他站在那裡也沒事。」
我不知道要怎麼答腔,倒是他說著:「如果給你收一百,你也不會覺得太多吧!」
我說:「對啊!真的,你們這種店我也找不到了,沒有人介紹也不知道去哪找。」
當師傅拿來各三個我要的板子,我很恭敬地用雙手接了過來,再次跟老闆、店員、師傅小小的鞠了躬,了表我的感謝之意。
*
母親是裁縫師,我也是從小在布堆在老行業(老器具)裡打滾長大的孩子,看著老產業被取代或是因為外移、沒有人接班,都像是看著母親慢慢老去的身影,害怕她的離去,也害怕這些店家消失在街道中,更憂慮著手作這門工藝逐漸消的未來。
對一個日日黏著網路的我來說,「手作」這門功夫一直是我引以為傲的一項才能,它不單只是為著「生產商品」而是透過從雙手傳遞的細節,都不能輕易被「數位化」取代,即使知道它終究有一天會被精細的AI取代,但那每一次產出都會有不同狀態的差異,全來自於手工藝珍貴的變化。
那也像不怎麼起眼座落在哪個街口、哪條巷弄的這些老店家,它們老得在空間裡雜亂,你只看得出來「它們都是有點歷史的店家」卻無法看出那些現代設計感的明亮陳列;你也無法多優雅地待在裡頭好襯托自己一身的藝文氣息,但你會知道那裡頭的氣味是有點年紀的堅持,以及有點歷練的溫暖,你會畢恭畢敬地,深深感謝它們成就了你雙手製成的溫柔。
圖: 我的布書籤,織帶,壓克力板 布書籤有賣,全手工。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