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1/2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聖經轉接器|路15:11-32

2021.1.16 Payuan(排灣)中會教育部舉辦「主日學教員研習會」之「聖經與繪本實作分享」部份內容:
(因為我實在太懶惰弄成像樣的一篇文章,就先把當日的逐字稿放上來。主要是針對經文的詮釋跟連結,繪本的部份就沒有文字稿了)

1. 手足關係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15:11)。
這是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故事,通常我們會暱稱它叫「浪子的比喻」。結果因為被小標帶風向,不知不覺就開始只把故事重心放在「浪子」跟「回頭」。但是,耶穌在第三個比喻的一開始是說:有某一個人,他有二個兒子。所以這個故事的角色有幾個?三個,不是只有「浪子」。
如果我們是敏感的讀者,聽到「二個兒子」的時候,會想起誰呢?亞當有二個兒子,該隱跟亞伯;亞伯拉罕有二個兒子,以實馬利跟以撒;以撒有二個兒子,以掃跟雅各。這些兄弟的關係,手足的關係如何呢?該隱把亞伯殺了,犯了宇宙第一件謀殺案;以實馬利跟媽媽夏甲被趕走;雅各用一碗豆子湯跟技謀騙走了長子的名份與祝福。
所以聽到一個人有兩個兒子的時候,大概可以期待這不是一個美滿的家庭關係,至少手足之間一定不是。在故事裡我們也確實看到,兄弟倆是不說話的。比如說,當小兒子提出分財產的要求時,雖然他不一定是在咒詛爸爸死亡,於「法」,他確實可以這麼做,只是無論如何觀感都是很差的;他沒有「違法」(broken the law),但卻破壞了父子關係,傷了(broken)爸爸的心。而且要知道,第一世紀的家庭型態不是現在中產階級這種,自家事關起門來。但當時都是以村落為單位,所以可能全村全部落的人都會知道這件事。這個家醜相當傷害家族/爸爸「顏面」。
而這位爸爸也很奇妙,他竟然沒有阻止小兒子,反而答應他的要求。這樣說來,爸爸是不是也是浪子呢?而哥哥在這裡始終保持沉默,沒有勸阻、沒有居中協調、沒有指責。憤怒嗎?也許有,感覺小兒子就是被寵壞的小屁孩,跟約瑟一樣,結果被哥哥們討厭。整個故事裡,兄弟完全沒有講上一句話;甚至在故事的最後,哥哥在跟爸爸生氣的時候,也不稱呼弟弟為「弟弟」,而是「你這個兒子」(v.30),顯示出彼此關係的疏離跟敵意。
所以,「一個人有兩個兒子」,言外之意,就反映出手足相處,手足關係。
在路加15章中,耶穌的聽眾,有包括「罪人」(15:1)。「罪」是什麼呢?通常會指不遵守律法跟誡命的人吧。那麼,誡命又是什麼呢?耶穌總結了:愛人如己,彼此相愛。沒有遵守這條誡命的,就是罪人。在這二個兒子的故事中,兄弟難道不是罪人嗎?兄弟沒有兄弟關係,而小兒子討財產的行為,也是很傷爸爸的心吧(父子關係是打壞的)。甚至故事裡的角色們關係都滿異常的:父子關係是雇工、是奴隸。
兄弟的關係那麼差,有沒有和解,路加沒有給我們答案。這是一個開放式結局的故事,也許讀者就是要完成這未完結的故事。在每個故事中,讀者都不是旁觀者,我們聽故事的,都是讓故事完全的一部份。

2. 他離開他的族人
再來我想談談小兒子這個角色。故事接著說(和合本修訂版):「過了不多天,小兒子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v.13)。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的翻譯是「過幾天,小兒子賣掉了分得的產業,帶著錢,離家走了。」「一切都收拾」的希臘文字面意思,就是把一切賣掉變現,也就是現中譯本說的「賣掉分得的產業」。然後往遠方去了。
以前我讀到這裡時沒有什感覺,因為我的生命經驗是很中產階級、那種小家庭,本來就是會離家。但是,我前面有提到,這個故事裡的家庭型態,應該是部落或聚落的形式。所以,當小兒子離家,他不是單純的離開某一個建築物,離開他的父母,而是離開了他的根、離開他從小到大的,文化跟家族。
「往遠方去了」或「離家走了」,希臘文的字面意思就是「他離開他的族人」。這樣讀起來,感覺就很不一樣了。我們不知道小兒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從爸爸分財產的方式來看,爸爸顯然也相當有財力,他過著衣食不缺的日子,他爸爸甚至答應他這個瘋狂的分財產的要求——就算爸爸的心都碎了。
我想,從各個層面來看,小兒子都可以算是「幸福」的人。但是他卻選擇離開他的根,他的文化,他的一切。如果他到了遠方的某個部落,當人們問他:「你是哪裡人?從哪裡來」的時候,他應該沒有辦法回答他是從哪裡來的,因為他離家走了,離開他的族人,揚棄了他的根。
小兒子忘記了,或忽略了所謂的「幸福」,就在這裡,他的家族裡,他成長的文化裡。就像《我是聖誕樹》一樣。(但也許,就是要這樣流浪碰撞之後,才會明白。我也是過了那麼久之後,現在才慢慢體會到:我的「根」是什麼)。
也許你們在部落裡就曾聽過這樣的故事,那麼其實不需要這本繪本。人生其實就是一本繪本,我們自己就有很多故事可以講。

3. 溫柔男子漢
是不是讀到一半,開始慶祝的時候,會忘記還有另一個兒子?那個一直沒出聲的大兒子。而沒有想到,在家的大兒子,其實距離最遠,最疏離,遠到連讀者都差點忘記他。「他們就開始慶祝」(v.24),但誰沒在這個歡樂的宴會中呢?是大兒子。他那時還在田裡。經文寫著:他回來,不是像他弟弟一樣回「父親」那裡(v.20),而是回「家」。回父親那裡,暗示了關係的親近性;回家,則帶著一點疏離(相較於回父親那裡)。
大兒子生氣的站在外面不肯進去參加這場盛宴時,爸爸才想起來:唉呀,我有一個兒子不見了。(那麼,故事裡,到底是誰不見呢?我們的目光也很容易都放在行為誇張的小兒子身上,忽略了安靜「努力」當個乖寶寶的大兒子的心靈「離家出走」)。
大兒子的態度,和爸爸的態度,呈現非常明顯的對比。哥哥不願意和弟弟,甚至爸爸和解。而爸爸,儘管心都被刺傷了,面子都丟光了:一個吵著分家產,名聲還整個搞爛掉;一個則是整個部落都在慶祝,他卻拒絕出席,對爸爸來說,同樣也是超級難堪的事吧!
爸爸整個過程卻始終沒有動怒,沒有發脾氣;沒有以家父長的權勢,把人趕走,或綁起來打一頓(回想一下傳統大家族裡威嚴父長的處事方式),也沒有用父親的姿態,用上對下的權威來命令兒子說:閉嘴,為了家族的名譽,你給我進去。
這個父親,看到失而復得的小兒子,是動了慈心,開party。發現自己弄丟的是大兒子時,也不管丟不丟臉,扔下全部的賓客就跑出去找大兒子,就跟前二個故事裡的牧羊人跟女人一樣。這位爸爸出來「勸他」,來安慰他,來好聲好氣的、溫柔的跟他說話。還稱呼大兒子「兒啊」,用這樣很親密的叫法。
我想,這個爸爸的形象,就很符合現在流行的「新好男人」。不同於過去我們所認知到的,爸爸就要很威嚴,很兇,專門當黑臉。爸爸也可以很溫柔,很有同理心,很願意放下身段,很慈悲。爸爸的樣子,不是只有一種。而在爸爸變成爸爸之前,他首先是小男生,我們要從小就讓小男生知道,男生不是只有一種樣子。

參考書目(不是啥米嚴謹的學術論文,就不嚴謹的放了沒有什麼格式的書目):
The Cross & the Prodigal : Luke 15 through the Eyes of Middle Eastern Peasants / Kenneth E. Bailey.
Short Stories by Jesus : the Enigmatic Parables of a Controversial Rabbi / Amy-Jill Levine.
Reading the Parables / Richard Lischer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