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無訣竅,唯有兩心法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本文所探討的投資,並不侷限於「錢財」投資,也包括針對「個人」的投資,尤其是對「子女」的投資。
經歷了2020年全球資本市場前所未見的瘋狂波動後,2021才剛過完一個月,就又發生好幾起令人難以置信的財經事件。全世界各國(也包括台灣),有越來越多人或主動、或被迫關注(或者加入)「投資」這件事。

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除非你是月入三、五十萬的高薪族,否則在這幾乎零利率、卻又極可能持續通膨的畸形時代,儲蓄只會越存越少,退休時程也會越來越遙遠。
而就算你是高薪族,也要確定你的工作會一直這麼高薪下去。更重要的是,你還要活得好好的、身心狀態能持續這樣工作下去,否則有個萬一時,自己(與家人)同樣會陷入困境。
投資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你賺大錢過爽日子,而是為了 :
  1. 能繼續過現在的生活(對於很滿意當前的工作與生活者)。
  2. 能早一點不要繼續過現在的生活(對於很不滿意當前的工作與生活者)。
因此,投資絕不是聽了某某名師報明牌,就能奇蹟似的一夕致富(這是投機與賭博)。而是有紀律有方法、仔細拿捏風險與獲利、慎重考慮當下與未來如何過生活(也就是要何時、要如何花錢)之後,所做出的理性抉擇。
廢話說完了,進入正題。關於投資的唯二心法就是:分散風險,本多終勝。

《分散風險》


(1)先從比較容易理解的「錢財」投資談起。

將資金全部單押某支個股,好處是股價爆炸性上漲時獲利會很可觀(比方2020年的特斯拉或2021年的Gamestop)。缺點則是,你買到的不一定是特斯拉或Gamestop,也可能是Nokia、宏達電(請搜尋兩者過去十幾年的股價走勢)──當年他們可都是眾專家非常看好、具未來成長性的「好標的」,而非現今某些「虛胖」的生技股。
就算你覺得台積電、Apple是史上難得一見的好公司,所以放心的把全部資金投入,也要祈禱上天不會發生「黑天鵝」事件,讓個股股價暴跌。

你或許會反駁:只要我仔細研究財報、線圖等各種資訊,能做到低買高賣,就能避免上述狀況。況且,還真的有不少人在網路上這麼宣揚、廣告。遺憾的是,經過多年來全球各大股票市場的「殘酷舞台」印證,他們的成功幾乎都是來自「倖存者偏差」。只要拉長時間,再怎麼神奇的投資看盤策略都經不起考驗,更難以再複製一次。
理論上,如果能避免單押少數個股,而是分散投資於不同公司,甚至不同產業類型的公司,就能避免「踩雷」而慘賠的風險。問題是,要買到多少支股票才算夠分散?何況還得看你的資金夠不夠呢(買一張台積電就要約60萬台幣,買一股巴菲特公司波克夏的股票就要30多萬美金)!
於是,20多年來「被動投資的指數型基金ETF」開始受到重視。它能以有限資金投資於「幾乎涵蓋全市場」的股票,淨值也幾乎跟著所追蹤的大盤指數亦步亦趨。相關討論網路上很多,請有興趣的讀者自行搜尋。
即使選擇以指數型基金進行投資,若要進一步做到分散風險,還能以「股票型」ETF與「債券型」ETF搭配。這是最基本且常用的「懶人投資」組合,也是數十年來被反覆驗證為有效的策略。
若要再分散一點,還有原物料ETF(如石油黃金)、房地產ETF等選擇。
在遭遇資本市場的「黑天鵝」時,兩種投資理念與方式,當然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問題就是,除非你是巴菲特那個等級的富豪,有幾乎無止盡的本錢可以投入(攤平),否則投資比的並非「單次爆發性獲利」(往往是某次大賺一筆,但是沒多久就倒吐回去還賠錢),而是「長期抗戰」(賺的機率比賠的機率高,進而緩慢累積財富)。


當然,投資終究是每個人的自由與決定,所以如果你覺得:「我是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奇才,採取「指數型ETF」進行投資太浪費了(只能賺取等同於大盤漲幅的獲利)。應該發揮專長積極看盤、分析國際金融情勢,採取單押個股、買低賣高等積極策略(甚至再加上選擇權、期貨交易),才能快速累積大量財富。」坦白說,除了你的家人以外,旁人當然沒資格多說甚麼。
只不過我要鄭重提醒:幾百年來金融市場中出現過無數「韭菜」,其中沒有人是抱著「我要賠錢」的心態進行投資。更有無數人認為自己的「金融Sense」和別人不同,不會像其他笨蛋那樣重蹈覆轍、被割韭菜。然而,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奇才,真的就是百年來沒見過幾個。
(請搜尋「優於平均效應」,Better than average effect / Above - average effect)
(2)分散風險的概念如何套用到對「子女」的投資?
請各位花點時間Google「郎朗」與「福原愛」的成長背景,尤其是兩人的家庭教育方式。
若是採用股市投資的術語說明,郎朗的父親就是採取「All In只買單一個股」的教育方式,而福原愛的母親則是「分散風險指數型ETF投資」。
郎朗的父親從他年幼,就嚴格要求他要把所有可運用的時間都花在練鋼琴,甚至連他與母親聊天時間太長都會被責罵喝止。
而福原愛的母親,在她即將代表日本參加奧運桌球賽的前一晚,還要求她依照原定行程去補習班補習。同時,奧運期間每天連絡時,母親詢問的不是比賽結果,而是她隨身帶去選手村的暑假作業有沒有照計畫完成。
福原愛的母親總是提醒她:「不要被拿走桌球後,你就沒有其他價值了。」所以她一直保持對學習其他事物、專長的興趣與熱情,在2018年也能沒有罣礙的坦然從職業桌壇退休。
上述兩種教育方式,在遭遇「人生中的黑天鵝」時,會產生甚麼結果?
用最極端的例子說明:如果郎朗與福原愛同時因為意外事故,導致雙手截肢,你覺得後續人生誰會過得比較好?或者不要舉那麼極端的例子,「罹患罕見疾病雙手肌肉神經萎縮,再也無法如同過去那樣彈琴或打球」如何?別說這不可能,還真的有位台灣鋼琴家不幸有此遭遇。
我並不認識他們兩人,或許沒資格下定論,但是就現有的資訊判斷,我可以合理推論福原愛的下半輩子「預後」會比郎朗好很多。
或許你會說:集中時間、心力做一件事,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最完美。我同意,如果福原愛的母親採取朗朗父親的教育方式,很可能她現在已經蟬聯好幾年世界桌球年度排名冠軍。
只不過,就如同我在上一段「錢財」投資中的結論,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子女在某方面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材,當然可以試著採取郎朗父親的教育方式。但這麼做有兩個風險:

其一,你可能判斷錯誤,你的子女根本只是每年都能一見的中上之材,所以再怎麼逼還是達不到頂尖水準。

其二,你的判斷沒錯,但是老天爺開了個大玩笑,在練成絕世高手後「黑天鵝事件」降臨,結果不但完全無用武之地,還毀了他的一生。
再補充最重要的一點:子女並不是你的「財產」,你不應該、也沒資格像運用你的財產那樣,依照自己的期待、判斷、甚至喜好進行你認為「對他最好」的投資。
不少家長告訴我:小孩又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學什麼,所以當然是由我來告訴他、幫他決定。我的提醒則是:家長不應該「幫小孩決定要什麼」,而是要培養小孩學會「幫自己決定要什麼」。這就牽涉到第二個訣竅「本多終勝」,讓我們看下去。

本多終勝

(1)同樣先從比較容易理解的「錢財」投資談起。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
如果能投資的本金只有100萬,就算運氣極佳「押寶」正確,股價一年就翻倍,也不過就是200萬。在這個時代,你認為存到200萬能退休嗎?況且,這樣的好運極不可能重複發生很多次,讓你資產累積到足夠安心退休(只要其中一次押寶錯誤,就得重頭來過)。
但是如果能用來投資的本金有1000萬,就算每年只有10%的報酬率,帶來的獲利也同樣是100萬。而且,要重複發生的機率當然比本金100萬每年翻倍高很多。
「本多」也會影響第一部份討論的「分散風險」投資。
如果你只有100萬本金,花費90%去買一顆比特幣(本文撰寫於一月底),這其實是極度高風險的投資決定,甚至可以說根本是「賭博」(投機)而非投資。因為,就算真如最樂觀的經濟人所推論,最終大漲5~10倍,也不足以讓你就此餘生不愁吃穿,但所冒的風險卻極大。
但如果你有1000萬本金,花費其中9%買一顆比特幣,其他91%投入較低風險的標的,這就屬於「分散風險」投資──大部分資金追求相對安全而穩定的合理報酬,少部分資金冒險追求可能性較低的超高報酬率。
接下來進入更深一層探討:投資方面的「本金」主要並不是透過投資金融商品而獲得,而是來自投資自己進而獲取較高收入(當然如果你投胎對了,父母早就準備好大筆資金讓你投資,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要單純靠投資過活,甚至存到足夠退休金,其實難度非常高。否則,理論上最有機會達成這個目標的高階基金經理人(具備專業知識、研究資源與消息管道),根本不需要辛苦工作替別人賺錢,還得看上司臉色、聽客戶抱怨才能領薪水,只要靠自己在家投資累積財富就可以了。
換個角度來說,我們這些知識、資源、消息都遠遠不及他們的非專業者,難道更有辦法、更有機會透過投資(而不需透過自己的本業),就能賺得比他們更多?
此時就得談回前文所提過的「指數型基金」,採取此種投資方式有另一個重要原因(與優勢):節省時間。

做好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分散風險之後,只要每年進行一次「再平衡」(rebalance)即可──是的,絕非開玩笑,基本上你可以364天都不看盤(其實這麼做反而更好,因為能減低人性的貪婪與擔憂,進而避免追高殺低),只需每年選「一天」看盤,同時進行一年一度的資產再平衡,就能取得雖不突出但合理的獲利(以過去幾十年的美國股債市場回測,這麼操作的年平均報酬率超過「8%」)。

聽起來很無聊,一點都沒辦法帶來投資的刺激感嗎?確實,正如亞馬遜CEO貝佐斯問股神巴菲特:「你的投資理念非常簡單,為什麼大多數人卻不願意複製你的做法?」巴菲特的回答是:「沒有人願意慢慢變有錢。」因為過程太無聊了,要有耐心、花時間,偏偏絕大多數人只想賺快錢,只想押對寶短時間致富。
採取「指數型投資」,能讓你省下大量時間精進自己,透過專注本業而獲取更高收入,也才能提高自己的「本金」,達到「本多終勝」的境界。
(2)本多終勝的概念如何套用到對「子女」的投資?
在教育子女方面,我所認為的「本多終勝」並非加強有形的各項實質能力(學科能力、棋藝、樂器演奏、體育能力等),而是加強無形的「隱藏數值」。特別是毅力、負責、彈性、謙遜、自制、寬恕等人格特質之養成與形塑。
「本多終勝」對於教養子女的重要意義有二。

其一不難理解:「內在」的本夠多,才能推動、促進、維持「外在」的實質表現。簡短舉例如下:
若是沒有毅力,不可能堅持學習、反覆練習,當然難以在學業成績或各項技藝有所表現。
若是自制力不足,容易被電玩、卡通、漫畫等「輕鬆愉快」的活動吸引,花在相對「無趣困難」的「正事」時間太少,表現自然不會有多好。
若是挫折承受力太低,學習、練習中遭遇挑戰就畏苦怕難,想要更上層樓是不可能的。稍遇打擊就放棄退縮,當然難以在任何領域成功。
其二比較抽象難懂:「內在」的本足夠,才能協調、平衡「外在」的實質表現。
教育子女的「本多」並不是來自學習多少語言、才藝,更不是成績高分、棋藝高段、琴藝驚人,而是健全成熟的「人格特質」。
當然,透過要求成績、學習圍棋、認真作畫的「過程」,來達到形塑人格特質的「目的」,是合理且必要的策略。只是,太多父母誤把「過程」當成「目的」,不但傳達了錯誤的價值觀,更使得子女將追求有形、特定的表現視為重點,而忽略了更重要、更關鍵的內在健全人格養成。
聽起來很抽象嗎?但也正因為如此,若是為人父母者自己也觀念模糊,無法清楚讓子女了解人生中所該追求的輕重緩急,當然更難以期待子女自己能摸索出正確的路(請不要甚麼都丟給老師教,再好的老師頂多教你小孩3年,但子女會一直默默觀察、追隨父母的「身教」長大)。
各位讀者不管在自己身邊或者新聞報導中,一定都聽過、見過以下案例:某名校高材生因不堪課業壓力跳樓自殺,某博士生因情緒控制不佳殺害女友,某高科技業工程師因工作壓力大而偷拍裙底。
門診中類似的案例也很常見:好不容易考上眾人心目中的理想科系醫學系、法律系,結果讀一個學期就發現自己對專業科目完全沒興趣,開始消極面對學業;補習補了好幾年,終於捧到國營企業、公教人員的鐵飯碗,卻發現每天都工作得很痛苦,想換工作又沒勇氣,進退兩難。
究其原因,往往不脫「誤把『過程』當做『目的』」這樣的迷思。接下來以幾個常見且重要的「本」舉例說明。
負責:福原愛的母親要求她苦練桌球,並非因為認真練桌球才能得名,而是因為「這是你自己的選擇」。當她貪玩單槓以致手磨破皮怕痛,因而不想上游泳課,母親仍要求她得去上,理由同樣是因為「愛玩單槓是你自己的選擇」。母親強調的是:你得學習為這些選擇「負責」。
彈性:圍棋女神黑嘉嘉的父母帶給她最重要的影響是,下棋最重要的不是輸贏,而是在下棋過程中能感到開心。因為如此,她才能身在美國仍堅持辛苦的跨海熬夜上網練棋,在挑戰升段失敗的挫折打擊後持續精進,最終成為七段棋士。如果她一心只想著升段、贏棋、得獎,能否堅持至今可就很難說了。
謙遜:一個能力超群(很有資格目中無人)的高手,如果還能保持謙遜的態度,不僅能使他更受推崇喜愛,還會讓戰友、甚至對手願意(敢)對他提出想法或建議,讓他有機會精益求精、更上層樓。
選擇:人生的選擇不論在哪個階段都很多、也很難,除非你打算一輩子幫子女「做決定」(不過可行性很低),否則這個能力的培養宜早不宜遲。與其等到發生前文提過的例子,已經「木已成舟」才陷入兩難窘境,還不如及早訓練小孩做決定、選擇的能力。請記得:父母的角色是提供自己的經驗,幫助子女分析、補充不同選擇間的優劣,讓他們依此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且為此負責),而非直接幫他們做決定(然後出問題時被當作代罪羔羊)。
更重要的是,這些從小透過家庭教育培養出來的「本」,並非只在兒童時期有作用,而是會累積、發酵,成年後持續發揮影響力。
若是從武俠小說的觀點來看,我所謂的「本」就是「內功」,而成績表現與才藝能力就是「外功」:
──只追求精妙招式或各類奇技而缺乏足夠內力,闖蕩江湖初期面對小蝦米,或許還能有些表現,但是當開始遇上真正的高手,就會越來越難招架。
──初期如果先加強內功,就算缺乏外功,只要經過足夠的實戰磨練,由於「本」夠雄厚,中長期的發展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
換句話說,就算因為家境等現實條件,導致子女在孩童時期無法多學一些才藝,只要著重於好好要求、培養我所謂的「本」,讓他們有足夠的本錢,將來的發展不見得會輸給其他「小時了了」的同學。一定要記得:「本多終勝」!
至於實務上該如何培養毅力、負責、彈性、謙遜、自制、選擇、寬恕這些「本」,坊間、網路上已經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看法,請各位自行參考。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我的看法與做法,請追蹤我的FB粉絲頁「賴仕涵的思考王國」,更歡迎訂閱我的方格子頁面「賴仕涵的思考王國」,日後會有更多精彩文章上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9會員
959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指數投資的異例,以及投資者對主動投資的矛盾心理。透過分析日經指數及波克夏海瑟威等情況,討論了要求完美投資方法的投資人所面臨的心理障礙。
Thumbnail
從第一次投資開始,經歷多次市場教訓,直到尋得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並將這些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女兒的歷程。 從選錯投資型保單、到風險無上限的選擇權賣方、再到投資組合及程式交易的成功。 文章也分享了簡單的週K策略,鼓勵新手投資者穩健操作,降低風險。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閱讀心得】致富心態第11-15章
Thumbnail
自疫情爆發央行寬鬆政策以來,股市高歌猛進,吸引越來越多人進入市場。投資如何做才較正確且健康?本文將解釋投資的涵義,如何分資產和負債,為何投資是每個人一生中的議題以及投資的意義,最後提及最快也是最重要的方式——投資自己。
Thumbnail
投資理財是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探討了ETF投資的風險和需注意的事項,並強調了投資者應保持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重要性。同時分享了作者的投資操作經驗和一些實例故事,並強調了對投資標的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重要性。
投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賺錢,沒有之一。 在這低利低薪的時代,個人認為,投資理財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它不會幫你一夕致富,嚴格說是不會讓你變得很有錢,錢多到花不完那種。但是它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比較多選擇,在賺錢方面也會比較輕鬆一點,多重收入來源比單一收入來源更能分散失去單一工作的風險,在選擇主動收入
Thumbnail
  稍微了解債券和股票之後,如何選擇投資工具來代表債券和股票,則是下一個應該思考的問題,解答即為選擇分散化和低成本的投資工具。
Thumbnail
本文探討指數投資的異例,以及投資者對主動投資的矛盾心理。透過分析日經指數及波克夏海瑟威等情況,討論了要求完美投資方法的投資人所面臨的心理障礙。
Thumbnail
從第一次投資開始,經歷多次市場教訓,直到尋得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並將這些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女兒的歷程。 從選錯投資型保單、到風險無上限的選擇權賣方、再到投資組合及程式交易的成功。 文章也分享了簡單的週K策略,鼓勵新手投資者穩健操作,降低風險。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閱讀心得】致富心態第11-15章
Thumbnail
自疫情爆發央行寬鬆政策以來,股市高歌猛進,吸引越來越多人進入市場。投資如何做才較正確且健康?本文將解釋投資的涵義,如何分資產和負債,為何投資是每個人一生中的議題以及投資的意義,最後提及最快也是最重要的方式——投資自己。
Thumbnail
投資理財是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探討了ETF投資的風險和需注意的事項,並強調了投資者應保持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重要性。同時分享了作者的投資操作經驗和一些實例故事,並強調了對投資標的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重要性。
投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賺錢,沒有之一。 在這低利低薪的時代,個人認為,投資理財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它不會幫你一夕致富,嚴格說是不會讓你變得很有錢,錢多到花不完那種。但是它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比較多選擇,在賺錢方面也會比較輕鬆一點,多重收入來源比單一收入來源更能分散失去單一工作的風險,在選擇主動收入
Thumbnail
  稍微了解債券和股票之後,如何選擇投資工具來代表債券和股票,則是下一個應該思考的問題,解答即為選擇分散化和低成本的投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