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仿若中共政治整頓的「後暴亂」美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1月6日後發生在美國的事情,與中共往日的政治運動有著不可思議的相似之處。
在主流媒體、專家和政客眼中,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遭衝擊事件只能有一種解讀,那就是時任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煽動的「國內極端主義」暴亂,是對美國民主的攻擊。這種觀點被當作事實呈現並被廣泛傳播,儘管對事件的調查仍在進行中,並不支持這種非黑即白的說法。
即使出現了推翻這種說法的證據,建制派的觀點也沒有絲毫轉變。新聞報導指出,國會大廈的騷亂者是在川普演講結束前20分鐘衝破路障的,他在演講中明確呼籲支持者「和平抗議」。此後FBI的工作表明,國會大廈遭衝擊事件是有預謀的,不是自發的。保守派評論員也譴責主流媒體無休止地重複關於國會大廈事件的可怕細節,特別是國會大廈警官布萊恩·斯尼克(Brian Sicknick)被暴徒用滅火器「謀殺」,但新的調查推翻了這些細節(醫學屍檢沒有發現鈍器創傷的證據)。許多觀察家也想搞清為什麼在2020年夏天的黑命貴/安提法騷亂中,建制派缺乏憤怒,導致至少10億美元的保險賠付,而國會大廈事件就被算作暴亂?特別是與2月1日緬甸發生的真實政變相提並論。
建制派非但沒有與反對者進行真誠的辯論來找尋真相,反而加倍地將自己的版本打造為事實,並淹沒了其它的敘述。他們還暗示了那些挑戰「暴亂」說法或質疑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的人的命運。一名主流媒體主持人提出,要以「煽動暴力、煽動恐怖主義罪」用無人機殺死美國公民。一名前高級情報官員談到,要把川普支持者(「宗教極端分子、專制主義者、法西斯主義者、偏執狂、種族主義者、本土主義者,甚至自由主義者」)當作海外叛亂分子來處理。一位退休的FBI高級官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必須採取大規模的「去激進化方式」(de-radicalization approach),對認為「喬·拜登沒有贏得選舉」的川普總統的「政治邪教成員」進行「消除受毒化的思想」(deprogram)。《紐約時報》記者呼籲拜登政府任命一名「現實沙皇」(reality czar),來「組建一個跨機構的專案組,應對虛假信息和國內極端主義」。與此同時,美國國會利用國會大廈事件的建制派說法,以「煽動叛亂」為由彈劾川普,這一努力被受人尊敬的歷史學家維克多·戴維斯·漢森(Victor Davis Hanson)比喻為「公開羞辱,就像共產黨過去讓人們戴上高帽那樣」。
漢森教授類比中共的文化大革命很貼切。我們看到建制派在「後暴亂」美國的分裂言論和中共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的所作所為有一種令人不安的呼應。歷史經驗預示,如果拜登-哈里斯政府將建制派的分裂言論演繹到合乎邏輯的地步,那麼美國和世界的未來將是暗淡的。
中共精英利用政治運動鞏固權力,使共產黨對中國的統治「正常化」。在大多數的政治運動中,黨把一部分人劃定為敵人(「反革命分子」、「走資派」等),然後依靠宣傳機器打造新的政治環境和新的話語。在灌輸恐嚇下,其他人為了不被劃為敵人,與被妖魔化的敵人進行鬥爭。這些鬥爭包括施暴、公開羞辱、經濟迫害(解雇)和殺戮。鼓勵民眾舉報,哪怕是背叛家人和朋友。那些不能保持「政治正確」的人,有可能被歸入「階級敵人」,受到打擊。如果中國人民沒有足夠地被威脅參加中共的政治運動,黨就會製造流血事件。這一權術叫做「分而治之」,中共「撥亂反正」,扮演著「人民救星」的角色。在政治運動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重新定義道德,重新構造真假,從根本上重建社會。成功的政治運動使黨對權力和社會更牢固地掌控,被「整頓」的民眾對共產黨政權既恐懼又敬畏。
1月6日之後在美國發生的事情與中共昔日的政治運動之間有著不可思議的相似之處。雖然面對著挑戰性的證據,對於國會大廈事件,建制派推動唯一的解讀,並將支持前總統川普或質疑2020年大選結果的美國民眾定為敵人。目前的政治氣候促使人們向當局舉報他們的家人和朋友。據《華盛頓郵報》報導,FBI已經收到了超過10萬份舉報材料。在中國,幾乎所有的政治運動都以建立政治正統為特徵,鼓勵告密,讓民眾之間反目成仇。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毛澤東的共產黨提倡對主席的忠誠、「紅比專好」;許多中國人向當局告發那些被認為不夠「紅」或嘲諷毛澤東的「罪人」。1966年到1976年,以維護當時建制派「政治正確」為名,數百萬人遭到迫害。
也許更令人不安的是,建制派試圖將一部分美國人貼上「國內極端分子」和「政治邪教成員」的標籤。同樣,中共在1999年發起鎮壓法輪功政治運動時,聲稱法輪功精神修煉者屬於「邪教分子」,在新疆開展針對維吾爾族穆斯林運動時,將伊斯蘭教定為對中國的極端主義威脅。中共並沒有止於言論。今天,一百多萬維吾爾人被關押在新疆大規模拘留營中,在黨媒對他們進行政治和社會孤立之後,他們在那裡遭受中共對付法輪功所採用的迫害,洗腦「再教育」、酷刑、強姦和奴役勞動。法輪功修煉者也遭受著同樣的殘酷迫害,在被強行摘取器官的良心犯中,法輪功修煉者佔據大部分。在共產中國,分裂性、妖魔化的言論始終是悲劇的前奏。
有人可能會爭辯說,美國政客和媒體推動的「暴亂」說法不會導致專制主義,因為他們不是中共,美國也不是共產中國。事實上,幾乎沒有跡象表明拜登-哈里斯政府正根據前情報官員或主流媒體的「國內反恐戰爭」勸告採取行動,至少在撰寫本文時如此。然而,喬·拜登總統確實在就職演說中承諾要對抗和擊敗「政治極端主義、白人至上主義(和)國內恐怖主義」,但對其定義卻含糊其辭。此外,美國當前惡劣的政治氣候和專制主義的轉向,即任意的社交媒體審查、「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和「喚醒」(woke)的意識形態導向,為某種迫害方式提供了土壤,這種迫害的規模和強度可能較小,但其令人不安的程度不亞於中共統治下發生的人權侵犯。
現在可以設想這樣的場景:川普支持者可能因為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非主流觀點被人舉報;因為支持「暴亂」被公司解雇;無法找到辯護律師,因為律師們怕替他們辯護丟了飯碗。更為極端的情況是,那些在公開場合和平抗議「叛亂」說法或組織對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的違規行為進行調查的人被捕,並且作為「消除受毒化的思想」的一部分,在拘留所接受精神治療。「消除受毒化的思想」和「再教育」已經在美國學校展開,教師們正在指導學生用政治正確觀點來看待1月6日事件,《紐約時報》也推出了具有引導性的「教學資源」,以「幫助學生理解國會大廈的暴亂事件」,鞏固建制派對「暴亂」的話語權。按照目前的軌跡發展,美國的政治生活距離社會主義委內瑞拉的鎮壓已不遙遠。
然而,並非大局已定。許多美國人仍然恪守建國文獻、價值觀和原則。他們相信真理和事實,對媒體的渲染和片面的敘述持懷疑。崇尚憲法的美國人如何應對國內不斷蔓延的專制主義,對於全世界其他國家至關重要,主流媒體的敘事在國際上得到廣泛傳播和接受,成為對事件的權威性描述,塑造了自由世界的前景。正如流行的格言所說:「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
為了增強對權勢說真話的勇氣,美國人可以效仿中國異議人士。天安門廣場大屠殺、對少數族裔和信仰群體的殘酷迫害以及中共政權的罪惡,當今已廣為世人所知,這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異議人士不懼網絡封鎖、嚴厲的審查制度以及高昂的個人代價,勇敢揭露真相的結果。因此,中國異議人士阻止了中共對中國大陸的完全控制,甚至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參與象徵性退出中共黨團隊的「三退」運動
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正在不斷地追尋真相,面對恐嚇和審查和平地行使《第一修正案》的權利,並在適當的時候採取政治行動。只要美國人繼續踐行開國元勳的教誨,為自己的權利挺身而出,這些權利不一定就能隨便被剝奪。

※ 發表於透視中國的原文英文版
※ 想要更多更深入的分析,請成為透視中國會員
avatar-img
3.2K會員
73內容數
「透視中國」團隊不受中共政權的影響,完全獨立。這對於我們提供中共精英政治的真實信息和分析至關重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透視中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0年,78項預測有55項得到驗證,準確率超過70%。 在2019年12月31日發佈的《2020年中國展望》中,我們做出了78項預測,涵蓋政治、經濟、軍事、社會、香港、兩岸關係、中美關係、中國與世界八大領域。
此文由透視中國首席研究員 Don 在2020年9月12日的視頻講稿改寫而成。文章分為三部分:一、中共是否有派系鬥爭;二、中共派系形成的基礎是什麼;三、中共主要派系與識別。
2021年將是全球金融、社會和地緣政治動盪的一年,將對中共政權造成致命打擊,中國將迎來後共產主義時代。 我們預計2021年將出現五大趨勢。
美國如何應對中共的威脅,將對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1月28日,美國國際事務智庫大西洋委員會發表一份長達85頁的報告,題為「更長電報:邁向美國對華新戰略」,作者自稱是一位「具有深厚專業知識和對華經驗的前政府高級官員」。
在自由世界中,共產黨政權使用的階級鬥爭策略正變得合法化。
我們強烈懷疑,華盛頓可能發生了大多數人認為不可思議的事情。
2020年,78項預測有55項得到驗證,準確率超過70%。 在2019年12月31日發佈的《2020年中國展望》中,我們做出了78項預測,涵蓋政治、經濟、軍事、社會、香港、兩岸關係、中美關係、中國與世界八大領域。
此文由透視中國首席研究員 Don 在2020年9月12日的視頻講稿改寫而成。文章分為三部分:一、中共是否有派系鬥爭;二、中共派系形成的基礎是什麼;三、中共主要派系與識別。
2021年將是全球金融、社會和地緣政治動盪的一年,將對中共政權造成致命打擊,中國將迎來後共產主義時代。 我們預計2021年將出現五大趨勢。
美國如何應對中共的威脅,將對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1月28日,美國國際事務智庫大西洋委員會發表一份長達85頁的報告,題為「更長電報:邁向美國對華新戰略」,作者自稱是一位「具有深厚專業知識和對華經驗的前政府高級官員」。
在自由世界中,共產黨政權使用的階級鬥爭策略正變得合法化。
我們強烈懷疑,華盛頓可能發生了大多數人認為不可思議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7月21日,在洶湧難止的勸退聲中,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放棄競選連任。毫無疑問,這是7月13日特朗普(Donald Trump)遇襲後,美國大選的又一高潮,也是台灣輿論繼「美國版319」後,又一個引發討論的新聯想:「美國版換柱」。
Thumbnail
槍聲一響 ( 真的遇刺 ),勝選在望。川普狂傲激起的民粹浪漫和他的搭檔范斯上演的真實美國夢,會掀起更甚以往的反全球化浪潮嗎 ?
Thumbnail
説真的,當我在網路上看到川普7/13日在賓州巴特勒市競選造勢時,遭一名槍手從一百多公尺外屋頂開槍時,我並沒有特別注意,衹覺得會不會是美版的「阿扁槍擊事件」,直到見及大量常看的自媒體博主紛紛談論,各自提出看法時,才覺得這樁事件非同小可。
Thumbnail
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2024年7月13日一次於賓州的公開演講中遭到槍手攻擊。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全球關注,特別是對於即將於11月5日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更是增添了一層複雜的色彩。對許多台灣民眾而言,可能難以區分拜登與川普之間的政策差異,也不太了解民主黨和共和黨的不同,但這次選舉的結果對全球局勢
Thumbnail
2024年7月13日,美國政壇出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件: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川普在賓州的競選演說中遭遇暗殺攻擊。所幸川普僅受輕傷,安然無恙。這一事件不僅深刻影響了美國當前的選情,也對金融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
Thumbnail
國會目前之亂,“亂鬥”一詞不足形容,不若“亂戰”。“亂鬥”有失控之義,2021年初川普競選連任失敗後鼓動川粉進軍國會山莊近之。“亂戰”則是有戰略、有勝算的篡權行動。謀略就是理性的計算,希特勒1933年2月焚毀國會乃其範例。近日執政黨發動“群眾”撻伐唯一的民選機構“擴權”乃另類的“國會縱火案”。
最近國會又爆發肢體衝突,雖然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民進黨及其支持者的邏輯可以說,所謂靈活的道德底線表現在言行中,過去民進黨在席次弱勢當下往往是用暴力手段癱瘓議事,而且振振有詞地告訴國人自己在「維護民主」,而當民進黨變成相對多數時,利用席次優勢蠻橫行事時,政敵如法炮製當下,民進黨開始指責別人不民主,如果
2024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第十六任正副總統即將就職。然而在此國家重大慶典即將到來之際,在立法院竟然再次引發許久未見的激烈衝突,五位民進黨立委在激烈的衝突中受傷送醫。而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國民黨和民眾黨的立委聯手要強行通過所謂的「國會改革」法案。在推動法案的過程中,藍白兩黨立委一點都沒有遵照應該
Thumbnail
這是一個基於美國形勢的虛構故事,區外人觀點。目前的美國人抱持盲目的樂觀主義,對西方美國與東亞的文化差異感應不足。文章描述了一位男子在餐廳裡,看到充滿暴力血腥的報紙餐單,看菜單時卻在想血腥照片的背景,此時服務生在旁邊等著他點餐。王明的媽...服務生...全都在揭露美國發生的血腥事件。
Thumbnail
從關心國際情勢的視角,川普相較賀錦麗,前者相對具有領導人特色與魅力。況且以現今全球政經角力而言,美國總統是誰的確會影響未來世界的發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7月21日,在洶湧難止的勸退聲中,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放棄競選連任。毫無疑問,這是7月13日特朗普(Donald Trump)遇襲後,美國大選的又一高潮,也是台灣輿論繼「美國版319」後,又一個引發討論的新聯想:「美國版換柱」。
Thumbnail
槍聲一響 ( 真的遇刺 ),勝選在望。川普狂傲激起的民粹浪漫和他的搭檔范斯上演的真實美國夢,會掀起更甚以往的反全球化浪潮嗎 ?
Thumbnail
説真的,當我在網路上看到川普7/13日在賓州巴特勒市競選造勢時,遭一名槍手從一百多公尺外屋頂開槍時,我並沒有特別注意,衹覺得會不會是美版的「阿扁槍擊事件」,直到見及大量常看的自媒體博主紛紛談論,各自提出看法時,才覺得這樁事件非同小可。
Thumbnail
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2024年7月13日一次於賓州的公開演講中遭到槍手攻擊。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全球關注,特別是對於即將於11月5日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更是增添了一層複雜的色彩。對許多台灣民眾而言,可能難以區分拜登與川普之間的政策差異,也不太了解民主黨和共和黨的不同,但這次選舉的結果對全球局勢
Thumbnail
2024年7月13日,美國政壇出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件: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川普在賓州的競選演說中遭遇暗殺攻擊。所幸川普僅受輕傷,安然無恙。這一事件不僅深刻影響了美國當前的選情,也對金融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
Thumbnail
國會目前之亂,“亂鬥”一詞不足形容,不若“亂戰”。“亂鬥”有失控之義,2021年初川普競選連任失敗後鼓動川粉進軍國會山莊近之。“亂戰”則是有戰略、有勝算的篡權行動。謀略就是理性的計算,希特勒1933年2月焚毀國會乃其範例。近日執政黨發動“群眾”撻伐唯一的民選機構“擴權”乃另類的“國會縱火案”。
最近國會又爆發肢體衝突,雖然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民進黨及其支持者的邏輯可以說,所謂靈活的道德底線表現在言行中,過去民進黨在席次弱勢當下往往是用暴力手段癱瘓議事,而且振振有詞地告訴國人自己在「維護民主」,而當民進黨變成相對多數時,利用席次優勢蠻橫行事時,政敵如法炮製當下,民進黨開始指責別人不民主,如果
2024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第十六任正副總統即將就職。然而在此國家重大慶典即將到來之際,在立法院竟然再次引發許久未見的激烈衝突,五位民進黨立委在激烈的衝突中受傷送醫。而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國民黨和民眾黨的立委聯手要強行通過所謂的「國會改革」法案。在推動法案的過程中,藍白兩黨立委一點都沒有遵照應該
Thumbnail
這是一個基於美國形勢的虛構故事,區外人觀點。目前的美國人抱持盲目的樂觀主義,對西方美國與東亞的文化差異感應不足。文章描述了一位男子在餐廳裡,看到充滿暴力血腥的報紙餐單,看菜單時卻在想血腥照片的背景,此時服務生在旁邊等著他點餐。王明的媽...服務生...全都在揭露美國發生的血腥事件。
Thumbnail
從關心國際情勢的視角,川普相較賀錦麗,前者相對具有領導人特色與魅力。況且以現今全球政經角力而言,美國總統是誰的確會影響未來世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