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3/12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誰說劉備不英雄-見龍在田篇 第一章 嶄露頭角

公孫瓚字伯珪,遼西令支人,本來是郡守的從吏書佐,因為公孫瓚能言善辯,討論公事頭頭是道,於是受到遼西太守的賞識,不僅將女兒嫁給公孫瓚為妻,還資助公孫瓚求學,因此公孫瓚得以拜當代大儒盧植為師,也與劉備成為了同窗好友。
公孫瓚
公孫瓚
劉備被黃巾軍打敗後,便投靠了這位昔日無所不談的同窗好友。公孫瓚對劉備也還算照顧,任命劉備為別部司馬,與青州刺史田楷由後翼牽制袁紹的軍隊。藉著這個機緣,劉備才開始為世人所知。
河北雙雄反目成仇
公孫瓚完成學業後回到遼西擔任郡吏,同樣獲得新任太守的青睞,被選拔擔任御車一職,等於現在司機。後來太守因為犯法遭到發配,公孫瓚自願喬裝成士兵沿途護送,途中太守獲赦,公孫瓚因為對太守不離不棄的德行被推舉為孝廉,被任命為遼東屬國長史。
公孫瓚擔任長史期間,在一次巡行邊境時,與數百名鮮卑騎兵狹路相逢,僅有數十名騎兵護衛的公孫瓚被迫退入空亭中。公孫瓚見鮮卑兵逐漸進逼,於是向左右大呼:「我們若不衝出去,全都要困死在此!」說完便帶頭衝出,重創數十人,突圍而去。自此以後,鮮卑不敢輕易入塞侵擾,公孫瓚也因此被升為涿縣令。
在平定漁陽人張純與遼西郡烏桓族丘力居的叛亂中,公孫瓚組建鮮卑騎兵在平叛過程中因軍功被升為騎都尉;不久烏桓族的貪至王率眾人向公孫瓚投降,公孫瓚因此被升為中郎將,封都亭侯。
由於北方的遊牧民族擅長騎射,以步兵為主力的漢軍往往在機動性不足的情況下,淪為挨打的局面。公孫瓚特別將擅長騎射的士兵進行編組,並且讓他們以白馬為標誌,自號『白馬義從』並成為壓制烏桓的主力部隊,烏桓人因此互相告知躲避白馬長史,並自此遠離塞外。
白馬義從
因為公孫越被害之事,公孫瓚上疏漢獻帝歷數袁紹十大罪狀,出兵屯於磐河,準備與袁紹一決雌雄。冀州諸郡縣官員則不滿袁紹以詐術奪取冀州,紛紛倒戈轉向支持公孫瓚,袁紹收到消息後大為驚慌。也不知道是一時昏了頭,還是精神錯亂了,居然動腦筋去拉攏公孫瓚從弟公孫範,以自己原本所執掌的渤海太守一職授予公孫範,希望公孫範能支持自己對抗公孫瓚。
一邊是與自己有家族血緣的從兄公孫瓚,一邊是沒啥關係的袁紹,換做是任何人,只要腦袋不打結都會選擇支持自家人,何況袁紹都已經先把渤海送來,那還有什麼好考慮的。公孫範一到渤海就任後,立刻率渤海郡守兵宣佈支持公孫瓚,袁紹偷雞不著,外加蝕了渤海這把米。
公孫瓚雖然獲得冀州諸郡縣的支持後,但是自己仍有黃巾軍在背後造成不小的變數。為了能專心對付袁紹,公孫範先以渤海兵協助公孫瓚以兩萬人大破三十萬黃巾軍,斬首三萬人,生擒七萬餘人,公孫瓚為此升任奮武將軍,封薊侯。
袁紹見公孫瓚聲勢浩大,對自己已經造成威脅,不得已親自領兵與公孫瓚抗衡。公孫瓚挾著戰勝黃巾的氣勢與袁紹交鋒,袁紹軍不敵而敗,公孫瓚立刻任命田楷為青州刺史、嚴綱為冀州刺史、單經為兗州刺史,儼然成為河北霸主。
界橋大戰,冀州爭奪白熱化
袁紹雖在第一次的接觸戰中吃了敗戰,畢竟家底夠厚,很快的就捲土重來。袁紹先在廣川重整旗鼓,命麴義率領『先登死士』八百名敢死隊以及弩兵千餘人為先鋒部隊於界橋南方二十里地與公孫瓚對峙,自己則率領數萬步兵在後方伺機而動。公孫瓚以新任命的冀州刺史嚴綱為先鋒,率領『白馬義從』騎兵三萬餘人與麴義正面交鋒。
先登死士
公孫瓚見麴義僅領有數千人,因而起了輕敵之心,立刻命騎兵隊全體衝鋒,打算以馬蹄踏過麴義所率領的先鋒部隊。殊不知麴義久居涼州,與羌族騎兵交戰經驗豐富,眼見對方來勢洶洶,先命部隊以大型盾牌防身,待騎兵隊衝到前方約數十步之遙時,八百名步兵立刻向前高喊衝出,並且以盾牌抵禦馬匹的衝撞,再以強弓硬弩射殺騎在馬背上的騎兵,公孫瓚因此軍勢大亂,大將嚴綱在亂軍中被殺,傷亡超過千人。
公孫瓚在第一波突擊失敗後,將敗軍後撤到界橋重整,但是麴義絲毫不給公孫瓚任何喘息的機會,再度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潰公孫瓚,並且直接衝破大營,砍倒牙門旗桿,公孫瓚潰不成軍。此時袁紹見麴義大勝,竟然下令部隊進行休整,被麴義擊潰的公孫瓚部隊中,有兩千餘殘兵莫名其妙的竟然衝到袁紹大營。袁紹周圍僅有少數的弩兵與持戟武士,立刻遭到包圍,別駕田豐急忙中拉住袁紹往空牆中躲避箭雨。由於公孫瓚殘部不認識袁紹,加上麴義迅速回師救援而不敢戀戰,公孫瓚殘部立刻退出袁紹大營。
界橋大戰袁紹與公孫瓚雙方互有傷亡,雖然公孫瓚最後以敗戰收場,但是對公孫瓚方面尚未造成重大損耗。
初平三年,公孫瓚再度派兵與袁紹於龍湊開戰,結果再度被袁紹擊敗,公孫瓚退回幽州。袁紹在龍湊擊敗公孫瓚後,打算趁勝追擊,於是命大將崔巨業領兵數萬包圍故安。孰料崔巨業竟久圍故安不下,不得已只好率軍撤退,公孫瓚見機不可失,率領步騎三萬人追擊,在巨馬水大破崔巨業,袁軍戰死者達七、八千人。公孫瓚乘勝南下至平原郡,成功地打通到青州的道路。
為了鞏固戰果,公孫瓚命青州刺史田楷經略山東一帶,並與徐州牧陶謙聯繫;同時因為劉備曾經在高唐縣擔任過縣令,於是命劉備經略高唐,單經經略平原,協同田楷負責牽制並監視袁紹動向。
協防平原,喜得虎威將
巨馬水大捷後,公孫瓚順勢在青州建立基地,成為袁紹的心腹大患。袁紹決定先與曹操結盟,然後派遣數萬大軍與田楷爭奪青州地盤,雙方鏖戰達兩年之久。青州刺史田楷不敵袁紹與曹操的攻擊,屢次遭到挫敗,屯兵平原的兗州刺史單經更戰死沙場。
為了穩定平原防務,公孫瓚任命劉備為別部司馬,自高唐縣前往平原領兵負責協助田楷抵抗袁紹的攻擊。同時遣使與陶謙、袁術交好,策動陶謙出兵協助田楷。另外一方面,公孫瓚為了加強平原方面的作戰能力,還派出趙雲擔任劉備的騎兵隊隊長,負責指揮烏桓騎兵,成為劉備作戰的主力部隊。
趙雲,字子龍,常山郡真定縣人。常山郡位在袁紹的勢力範圍,可能是袁紹奪取冀州的手段太過低劣,常山一帶並不服從袁紹的指揮,反而有意支持公孫瓚。趙雲被推舉擔任與公孫瓚交涉的窗口,向公孫瓚表達支持的意願。
趙雲
公孫瓚大概是發現冀州境內各郡縣對袁紹並不支持,一時之間有點得意忘形,反問趙雲:「聽說冀州人都服從袁紹的領導,你怎麼會跟其他人不一樣,竟然迷途知返?」趙雲面對公孫瓚的質疑,毫不客氣地回答:「現在天下大亂,人民有倒懸之苦,我們所跟隨的對象是可以實行仁政的人,跟你與袁紹的私人恩怨無關。」
投入公孫瓚麾下的趙雲,畢竟是一個外人,而且還是敵對勢力過來的外人,自然不被公孫瓚所重視。不過劉備卻對趙雲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並且建立了患難與共的革命情感。
不久趙雲因為兄長過世而決定返鄉,劉備知道趙雲可能不會回來了,因此在道別的時候,劉備緊緊抓著趙雲的手,而趙雲也表示絕不背棄。後來當劉備徐州兵敗,在窮途末路之際,趙雲竟主動回來劉備身邊,還幫助劉備募得數百人。正是因為有了這層患難與共的關係,趙雲成為劉備集團的核心人物。後來劉備在荊州兵敗,有人說親眼見到趙雲跑去投靠曹操時,劉備氣的拿手戟丟向對方,大罵:『子龍不棄我走也』。
至於袁紹也不甘示弱,命長子袁譚為青州刺史,主導青州戰線,雙方糧食皆已耗盡,士卒疲困。為了長期抗戰,袁紹與公孫瓚大軍互掠百姓,導致青州田地荒蕪,野無青草。最後雙方在初平四年時,由漢獻帝出面,派遣太僕趙岐為使者,要求袁紹與公孫瓚雙方停止作戰,進行和談。公孫瓚因幽州牧劉虞對自己越來越不信任,擔心劉虞會在後方扯後腿,因此寫信給袁紹表示願意和談修好,袁紹自己事實上也快撐不下去,這才同意撤兵。
公孫瓚與袁紹達成和談協議,青州方面自然也就停戰,獲得喘息之機。由於劉備在協防平原時表現優異,先被委任為平原縣令,後來又提升為平原國相,主導平原的民政及軍政大事。
廣施仁德,深得人心
自從商鞅變法以來,土地私有化逐漸形成,秦國統一天下後,全國推行土地私有制度,土地兼併日漸嚴重,慢慢形成大型莊園。這些莊園在地方上除了擁有土地、農奴之外,以壟斷的方式把持地方的工商業,甚至還擁有私人武裝力量,在地方影響力之大,往往連地方官員都惹不起。
商鞅像
東漢中期以後,由於中央統治政權的日益腐敗,官場上請託奔競成為風氣,沒有後臺和靠山的人難以得到薦舉;另一方面地方世家豪族勢力的膨脹,把持鄉閭的評議,被舉薦之人非親即故,造成門閥派系觀念日益嚴重。
平原在袁紹與公孫瓚爭奪青州統治權期間成為主戰場,因此百姓久為戰爭所苦,盜賊猖獗。劉備任平原相期間,首先任命關羽、張飛兩人為別部司馬,負責統轄平原國兵權,負責整頓平原境內的治安,自己則將糧倉裡的屯糧分發給百姓,解決長久以來因戰爭劫掠導致百姓缺糧的問題。
劉備自己因為是貧寒出身,曾經以織席販履維生,對於門閥階級並不看重,官吏無論大小,都可與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親民的態度深獲平原人心。正因為劉備這種視門閥階級如無物的態度,使得原本高高在上的一些豪門士紳大為不滿,平原郡劉平就是最好的例子。
劉平本為地方豪門,在平原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過去歷任的平原地方官吏對他都十分恭敬。這樣的人通常自視甚高,對於劉備這種『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的處事方法定然看不慣,認為自己若是與劉備交往,不就跟那些低下階層的販夫走卒相同。劉平對於劉備擔任平原相始終無法接受,因此便暗自收買刺客,打算以暗殺的方式除掉劉備。
某日,劉平派遣刺客前往刺殺劉備,刺客打算利用面見劉備的機會時下手刺殺,便登門造訪。劉備不知對方是對自己不利,於是好禮相待,就如同他對待其他人一樣。刺客對於劉備這種沒有官架子的態度大為驚訝,不但沒有刺殺劉備,還將劉平派遣他來進行刺殺一事告知了劉備。
我們不知道劉備後來怎麼處置劉平,經過歷練後的劉備,或許不再是從前那個怒鞭督郵,魯莽行事,豪氣任俠的愣頭青。
擔任平原相期間,劉備廣施仁德,使得戰亂頻仍的青州,有了一塊安定的地區,青州地區因戰禍而流離失所的流民紛紛移往平原。這種『視民如傷』的好名聲,漸漸地廣為流傳,同為青州擔任北海相的孔融也聽到了劉備的名聲,兩人竟因此而有了交集。
世事往往就是那麼難料,方到北海的孔融連續遭到黃巾軍的攻擊,就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孔融找上了身為公孫瓚客軍的劉備,使得劉備自此聲名大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