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四月一日,想念張國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霸王別姬》劇照
記得在我拚命寫碩士論文的那一年裡,將張國榮主演的電影和許多場演唱會片段,都看了無數遍。甚至,每天播放的音樂清單,也都是他的歌曲。論文完成當天,因為太想去張國榮曾經到過的地方,我立刻上網訂了一張飛往香港的機票,為自己安排了一趟想念張國榮之旅。去他愛去的餐廳、住過的地方、拍攝過的電影場景,還有他墜落成為天使的所在。從此以後,更養成了每年都得走訪香港的習慣。
圖片來源:《縱橫四海》劇照
《霸王別姬》是所有張國榮主演的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他曾經在受訪時說過:「我不希望作程蝶衣,我的意思是說,我本人不希望做他。⋯⋯可是我,非常愛演這一個角色。」令人感慨的是,四十六歲便決定自我結束生命的張國榮,是否曾經在躍下樓前,回頭想過自己曾說過的「我不希望作程蝶衣」?雖然,也許這是命運,張國榮註定要走上程蝶衣的路;也許張國榮在通過對他鍾愛角色的演繹後,才更能看見真實的自己。但是,他也一定不會後悔,曾有那麼一段時間,他不是張國榮,他叫程蝶衣。
圖片來源:《阿飛正傳》劇照
《我》是所有張國榮演唱的歌曲中,我最喜歡的。記得張國榮2000年的「熱情演唱會」,壓軸歌曲就是《我》。當時,他身穿一襲純白色的浴袍,披著一頭烏黑長髮,就這樣簡單的站在聚光燈下,然後對所有觀眾說:「其實,在這裡我想說的是,我整個主題就是說,你懂得怎樣去愛人之外,最重要的是你知道去欣賞你自己」。當下的他,顯得了無牽掛。透過歌曲,我們看見了最真實的張國榮。同樣,張國榮也正通過歌曲看著自己。看著自己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而未來易碎如泡沫,卻堅持要做最堅強的;即使生命如沙漠難行,也要赤裸裸地在漠地中盛放成最美麗的薔薇。
圖片來源:《春光乍洩》劇照
如今再想,如果張國榮沒有選擇自殺,那麼現在的他,在觀眾和粉絲的眼中又將會成為什麼樣的光景?至此,我不禁要分享張國榮與梅艷芳合作的一首歌曲《芳華絕代》。我想,張國榮大概會像舞台上的程蝶衣那樣,「芳華絕代」。在面對台下觀眾時,他肯定能孤傲自負地說出:「唯獨是天姿國色,不可一世。天生我高貴豔麗到底。顛倒眾生,吹灰不費。收你做我的迷」,這般霸道卻又全然收服人心的話語。
圖片來源:《英雄本色》劇照
以此想念在我們心中永遠不朽的名字,張國榮。
四月一日18點43分。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殷振豪導演翻拍自2014年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 남자가 사랑할 때 》的首部劇情長片《當男人戀愛時》,著實太令人驚艷了!在原作的劇情基礎上,加入了道地的台式美學,深入刻畫一個地痞流氓與漂亮小姐兩人之間,從喜到悲,從冷漠到熱烈,有笑也有淚的愛情故事。
當我們無數次為了夢想而努力挺直背、伸長手,卻始終無法觸碰滿天星星時,「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大概就是這一再挫敗的人生,最好的註解了吧?!
​​又是一部觸碰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為背景的作品。由烏克蘭裔美國導演瓦迪姆・佩爾曼(Vadim Perelman)執導的電影《波斯語課》,卻從不同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另外一則同樣讓人心傷的故事。​
當初注意到《山河令》時,因片名太有《陳情令》的即視感,因此一開始便有些興致缺缺。直到前幾日,《山河令》播出大結局後,才決定點開觀賞。意想不到的是,《山河令》竟讓平時甚少因看耽改劇而流淚的我,濕了眼眶。
政治隱喻,是楊雅喆導演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原作以外,特意加入的。將戒嚴時期的肅穆和警戒,透過影像再次重現。在第四集〈石獅子〉的後半,大珮小珮的父親柴先生與學校老師,在書店裡的一段對話,著實耐人尋味。​ ​ ​
相信大家應該都還記得,這集當中點爸和點媽跑到電影院買票,想要進場看電影裡的小不點那一段。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樣,都注意到了這時出現在畫面中,售票窗口上貼著的那三幅電影海報?後來細想,那三部電影或許便是被「刻意織進去的」,留給觀眾的一記暗號。
殷振豪導演翻拍自2014年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 남자가 사랑할 때 》的首部劇情長片《當男人戀愛時》,著實太令人驚艷了!在原作的劇情基礎上,加入了道地的台式美學,深入刻畫一個地痞流氓與漂亮小姐兩人之間,從喜到悲,從冷漠到熱烈,有笑也有淚的愛情故事。
當我們無數次為了夢想而努力挺直背、伸長手,卻始終無法觸碰滿天星星時,「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大概就是這一再挫敗的人生,最好的註解了吧?!
​​又是一部觸碰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為背景的作品。由烏克蘭裔美國導演瓦迪姆・佩爾曼(Vadim Perelman)執導的電影《波斯語課》,卻從不同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另外一則同樣讓人心傷的故事。​
當初注意到《山河令》時,因片名太有《陳情令》的即視感,因此一開始便有些興致缺缺。直到前幾日,《山河令》播出大結局後,才決定點開觀賞。意想不到的是,《山河令》竟讓平時甚少因看耽改劇而流淚的我,濕了眼眶。
政治隱喻,是楊雅喆導演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原作以外,特意加入的。將戒嚴時期的肅穆和警戒,透過影像再次重現。在第四集〈石獅子〉的後半,大珮小珮的父親柴先生與學校老師,在書店裡的一段對話,著實耐人尋味。​ ​ ​
相信大家應該都還記得,這集當中點爸和點媽跑到電影院買票,想要進場看電影裡的小不點那一段。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樣,都注意到了這時出現在畫面中,售票窗口上貼著的那三幅電影海報?後來細想,那三部電影或許便是被「刻意織進去的」,留給觀眾的一記暗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着歌名想到了哥哥張國榮的《我》 當中的歌詞:「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在2000年熱情演唱會尾場演唱《我》前,哥哥說了一番話:「人最緊要嘅就係,你懂得點樣去愛人之外,最緊要嘅係你識得去欣賞你自己」。 甚麼是不一樣呢?相信在很多人眼中所有非主流選擇的都是答案,亦即是潮流主宰着這
Thumbnail
猶記我看過哥哥的第一部電影《胭脂扣》,劇情描述了富家公子和青樓名妓的一段孽緣,結局卻是殉情不成,一死一活做收場。 如花選擇死在了愛情最美的時候,她決絕的,不容許兩人之間走到相看兩相厭。而十二少卻選擇苟活,近一甲子,有魂無體,故作風趣的殘喘於世。 這部電影之後,便打開了我對哥哥的敬佩和熱愛,他的瀟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他和他的老婆羅美薇因合作電影而相識相戀,他曾因歌唱一夕成名而迷失自我,在陷入事業低谷時酗酒鬧事,他當時的女友也就是現在的老婆一直不離不棄地相伴,後來他重新振作從谷底翻身成為國際巨星,1996年他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信守承諾和愛情長跑十年的戀人在英國註冊結婚並在香港登報公布婚訊,得到歌迷們的衷心祝福
Thumbnail
我忍不住想,若沒有接觸過這些論述,我對他的看法會是一樣的嗎?我自稱「哥迷」是否也是一種「後設」?我們當然可以在失去一個人後,愛上他、更愛他。但是,假如對張國榮的愛是「後設」的,這樣的愛──包括對同志身分、酷兒文化的認同與追捧──在曾經擁有他的那個世界裡,都是從缺的。
Thumbnail
離世二十多年,張國榮與哥迷之間的精神連結未曾遞減,其中必然有再也無從仰望萬世巨星的黯然,更多的卻是雙方在音畫的罅隙間,帶著漫長時間差的共情。感謝所有的歌曲與影像。當他對著台下低眉撒嬌「你們會不會好快就不記得我了?」我們會像安撫要糖吃的孩子一樣,在空氣中將他抱緊。
Thumbnail
#淚之女王/#눈물의여왕/#QueenofTears 第11話 龍頭里的*#張國榮、#張曼玉😱 #阿飛正傳/#DaysofBeingWild #金永敏/#김영민 #金正蘭/#김정난
國中的時候,歌神張學友正席捲亞洲,每一次的歌聲都能燎原,即使沒談過戀愛,也幻想過吻別的場景,如果說想和你去吹吹風,絕對不是因為我愛看海,是因為我喜歡張學友那首歌。其實也不只張學友。 那時候彰化的「山海山」唱片行是一種品味圖騰。下課要去搭彰化客運前,應該要去山海山走走逛逛
最近收拾房間時,翻找出二十多張三年前《芳華絕代》張國榮和梅豔芳電影展的戲票。現在想起,其實我大半都沒有去戲院看。只因那時候完全沒有精力的我,連每天的活著也只是在苦苦支撐著。連最喜愛偶像的電影,也難以讓我離開床褥半步。
遇上張國榮的近十年之間,我時常幻想,如果我從未遇見過張國榮的話,人生會是怎樣。但我發覺我完全想像不到。這個人的意象幾乎涵蓋了我的所有難以抑制的憧憬,刻骨銘心的仰慕,以及求之不得的惘然。 彷如林夕所說:如果將人生一路以來經歷的比喻為一個餅的話,你就正是這個餅的起源。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着歌名想到了哥哥張國榮的《我》 當中的歌詞:「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在2000年熱情演唱會尾場演唱《我》前,哥哥說了一番話:「人最緊要嘅就係,你懂得點樣去愛人之外,最緊要嘅係你識得去欣賞你自己」。 甚麼是不一樣呢?相信在很多人眼中所有非主流選擇的都是答案,亦即是潮流主宰着這
Thumbnail
猶記我看過哥哥的第一部電影《胭脂扣》,劇情描述了富家公子和青樓名妓的一段孽緣,結局卻是殉情不成,一死一活做收場。 如花選擇死在了愛情最美的時候,她決絕的,不容許兩人之間走到相看兩相厭。而十二少卻選擇苟活,近一甲子,有魂無體,故作風趣的殘喘於世。 這部電影之後,便打開了我對哥哥的敬佩和熱愛,他的瀟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他和他的老婆羅美薇因合作電影而相識相戀,他曾因歌唱一夕成名而迷失自我,在陷入事業低谷時酗酒鬧事,他當時的女友也就是現在的老婆一直不離不棄地相伴,後來他重新振作從谷底翻身成為國際巨星,1996年他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信守承諾和愛情長跑十年的戀人在英國註冊結婚並在香港登報公布婚訊,得到歌迷們的衷心祝福
Thumbnail
我忍不住想,若沒有接觸過這些論述,我對他的看法會是一樣的嗎?我自稱「哥迷」是否也是一種「後設」?我們當然可以在失去一個人後,愛上他、更愛他。但是,假如對張國榮的愛是「後設」的,這樣的愛──包括對同志身分、酷兒文化的認同與追捧──在曾經擁有他的那個世界裡,都是從缺的。
Thumbnail
離世二十多年,張國榮與哥迷之間的精神連結未曾遞減,其中必然有再也無從仰望萬世巨星的黯然,更多的卻是雙方在音畫的罅隙間,帶著漫長時間差的共情。感謝所有的歌曲與影像。當他對著台下低眉撒嬌「你們會不會好快就不記得我了?」我們會像安撫要糖吃的孩子一樣,在空氣中將他抱緊。
Thumbnail
#淚之女王/#눈물의여왕/#QueenofTears 第11話 龍頭里的*#張國榮、#張曼玉😱 #阿飛正傳/#DaysofBeingWild #金永敏/#김영민 #金正蘭/#김정난
國中的時候,歌神張學友正席捲亞洲,每一次的歌聲都能燎原,即使沒談過戀愛,也幻想過吻別的場景,如果說想和你去吹吹風,絕對不是因為我愛看海,是因為我喜歡張學友那首歌。其實也不只張學友。 那時候彰化的「山海山」唱片行是一種品味圖騰。下課要去搭彰化客運前,應該要去山海山走走逛逛
最近收拾房間時,翻找出二十多張三年前《芳華絕代》張國榮和梅豔芳電影展的戲票。現在想起,其實我大半都沒有去戲院看。只因那時候完全沒有精力的我,連每天的活著也只是在苦苦支撐著。連最喜愛偶像的電影,也難以讓我離開床褥半步。
遇上張國榮的近十年之間,我時常幻想,如果我從未遇見過張國榮的話,人生會是怎樣。但我發覺我完全想像不到。這個人的意象幾乎涵蓋了我的所有難以抑制的憧憬,刻骨銘心的仰慕,以及求之不得的惘然。 彷如林夕所說:如果將人生一路以來經歷的比喻為一個餅的話,你就正是這個餅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