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血淚塑成的名字/身分:電影《波斯語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又是一部觸碰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為背景的作品。由烏克蘭裔美國導演瓦迪姆・佩爾曼(Vadim Perelman)執導的電影《波斯語課》,卻從不同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另外一則同樣讓人心傷的故事。​

raw-image

《波斯語課》講述的是一名猶太青年吉爾斯(比斯卡亞Nahuel Perez Biscayar 飾),為了逃過納粹的處決,因此謊稱自己是波斯人而逃過一劫。另一方面,集中營裡一位為了夢想在二戰結束後,前往伊朗首都德黑蘭開餐廳的德國軍官克勞斯(拉斯・艾丁格Lars Eidinger 飾),則希望能盡快學會波斯語。因此,他便命令吉爾斯在每日工作結束後,接著教他波斯語。​

raw-image

完全不懂波斯語的吉爾斯,在情急之下,便開始創造新的語言假裝成波斯語。沒想到原本還半信半疑地的克勞斯,竟也逐漸地相信了吉爾斯,並認真的學習。兩人在集中營日夜地相處之下,更發展出一段「特別」的情誼⋯⋯。​​

假裝是波斯人的吉爾斯,化名作瑞札・朱恩。以這個名字度過了在集中營的日子。平時除了教克勞斯波斯語外,更因為高效率的謄寫速度和工整的字跡,讓他得到了抄寫集中營難民基本資料的工作。而他創造的假波斯語,便是根據難民的名字,改造而來的。​

raw-image

「名字」是這部電影最重要的主題。電影裡,名字之所以能夠輕易改動,那是因為對吉爾斯而言,改變名字,等於換了身分。而換了身分,則是為了要活下去。記得吉爾斯曾對克勞斯說,那些難民「不是無名氏,只是你不知道他們的名字而已。」名字之於個人,是一張融入現代社會體制的名片。名字代表了個人形象,同時指向了一個人的身分、職業、位階與價值等等。若非為了「生存」如此重大的困境,誰願意輕易改名換姓,苟且偷生?​

二戰結束之後,吉爾斯被問到,是否還記得起集中營裡那些受難難民的名字。吉爾斯回答:「我能提拱你2840個名字。」這2840個名字,也許世間再無人能一一記得,但是他們的名字不僅讓一個人死裡逃生,改變了一個人一生的命運;更成為這段血淚歷史的見證。以此為藉,再加上前些時候的「鮭魚之亂」事件。或許我們可以再重新思考,名字之於個人,其意義何在?價值何在?​

raw-image

此外,《波斯語課》還觸及了同性戀身分的議題。納粹時期,不僅屠殺猶太人,也屠殺同性戀者。電影亦將此埋藏在故事之中,安排得極為巧妙。我們在許多細節處,都能隱隱約約地感覺到克勞斯的「男同志身分」。尤其是當吉爾斯告訴克勞斯自己因為天天活在恐懼中而心累時,克勞斯原本想伸去撫摸吉爾斯頭髮,卻又中途收回的那隻手,就充滿了暗示。還有克勞斯到最後都執意要拯救吉爾斯免受撲殺的動機,更令人不免揣想,難道真的只是為了不輸掉先前因打賭而下注的幾罐肉罐頭嗎?​

那個克勞斯聲稱的,原本住在希臘,後來搬去德黑蘭的「弟弟」,也同樣讓人充滿想像空間。電影選擇不正面闡明,而是幽微地通過人物之間的肢體和言語來展現,並傳達了對同性戀身分的呈述與再現。如此隱而不彰的表現手法,反而愈加耐人尋味。​

raw-image

最後,從電影回溯歷史,《波斯語課》所展現的正是一連串對於名字、國族身分,乃至性/別身分,「認同」生成的過程;還有提醒了我們必須明白「以史為鑒」的重要性;以及要我們反觀現今政治與社會,想想這個世界是否依舊存在許多無情與冷漠,正扼殺著人和人之間的純粹、善良與真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映画案內所 Arstin的沙龍
205會員
241內容數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2024/05/07
媳婦和公公間的相看無言;兒子與父母間的疏遠客套;還有夫妻間的冷漠忽視。那是長久以來積累成疾的,關於人際交往的一種病灶。如果這傷痛不及時處理,就很難痊癒大好;秀英和文雄便是如此。這段跨越五十年的愛情,從相知相惜,經歷齟齬爭吵,到陪伴終老,體現了兩人夫妻關係一路走來的真情實感。
Thumbnail
2024/05/07
媳婦和公公間的相看無言;兒子與父母間的疏遠客套;還有夫妻間的冷漠忽視。那是長久以來積累成疾的,關於人際交往的一種病灶。如果這傷痛不及時處理,就很難痊癒大好;秀英和文雄便是如此。這段跨越五十年的愛情,從相知相惜,經歷齟齬爭吵,到陪伴終老,體現了兩人夫妻關係一路走來的真情實感。
Thumbnail
2024/04/28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2024/04/28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2024/03/31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2024/03/31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集中營旨在讓一個人變成非人。透過食物的剝奪、高壓的勞動環境與日夜重複的壓迫和暴力,促使人在當下已經遺忘死亡就在眼前,只得專注在當下的存活。此一看似違反了人之本性的邏輯,瓦解了生而為人的存在意義,也消滅了一個人言說的能力。
Thumbnail
集中營旨在讓一個人變成非人。透過食物的剝奪、高壓的勞動環境與日夜重複的壓迫和暴力,促使人在當下已經遺忘死亡就在眼前,只得專注在當下的存活。此一看似違反了人之本性的邏輯,瓦解了生而為人的存在意義,也消滅了一個人言說的能力。
Thumbnail
「我相信每個人的生活都值得審視,都有自己的秘密和戲劇。」 在奇士勞斯基以劇情片轟動國際之前,因為國內共產主義政治體制的關係,他當了很久的紀錄片導演,並從中積累了很多技巧與思考,這次金馬經典有幸大量的放映其短片作品,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些他零散的短片隱藏了什麼造就國際大導的種子。
Thumbnail
「我相信每個人的生活都值得審視,都有自己的秘密和戲劇。」 在奇士勞斯基以劇情片轟動國際之前,因為國內共產主義政治體制的關係,他當了很久的紀錄片導演,並從中積累了很多技巧與思考,這次金馬經典有幸大量的放映其短片作品,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些他零散的短片隱藏了什麼造就國際大導的種子。
Thumbnail
佛洛伊德認為,父子之間的衝突是天生的,遲早要發生的: 「弑父是人類的,也是個人的一種基本的和原始的罪惡。」 《德語課》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不用弑父, 不用毀掉上一代留下來的東西,只要我們能夠保持懷疑。
Thumbnail
佛洛伊德認為,父子之間的衝突是天生的,遲早要發生的: 「弑父是人類的,也是個人的一種基本的和原始的罪惡。」 《德語課》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不用弑父, 不用毀掉上一代留下來的東西,只要我們能夠保持懷疑。
Thumbnail
你幹嘛幫英國人賣命 因為只有他們在對抗納粹 英國這次是正義的一方 所以我跟他們一起奮戰
Thumbnail
你幹嘛幫英國人賣命 因為只有他們在對抗納粹 英國這次是正義的一方 所以我跟他們一起奮戰
Thumbnail
關於2021年電影,我選這些作品,標準只有一個,看完後再回想,我能不能還有感覺、被其啟發,或是再看一次去探究它。此外,對這些在混亂年代抵抗全世界疫情牽動我情感的這15部電影作品們,我只有懷抱我微小的尊敬。
Thumbnail
關於2021年電影,我選這些作品,標準只有一個,看完後再回想,我能不能還有感覺、被其啟發,或是再看一次去探究它。此外,對這些在混亂年代抵抗全世界疫情牽動我情感的這15部電影作品們,我只有懷抱我微小的尊敬。
Thumbnail
《波斯密語》中展現猶太人主角(囚犯)跟德國軍官的權力轉變細膩而有趣
Thumbnail
《波斯密語》中展現猶太人主角(囚犯)跟德國軍官的權力轉變細膩而有趣
Thumbnail
​​又是一部觸碰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為背景的作品。由烏克蘭裔美國導演瓦迪姆・佩爾曼(Vadim Perelman)執導的電影《波斯語課》,卻從不同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另外一則同樣讓人心傷的故事。​
Thumbnail
​​又是一部觸碰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為背景的作品。由烏克蘭裔美國導演瓦迪姆・佩爾曼(Vadim Perelman)執導的電影《波斯語課》,卻從不同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另外一則同樣讓人心傷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