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臉書的全球獨立監察團」?3分鐘讓你了解!

什麼是「臉書的全球獨立監察團」?3分鐘讓你了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https://www.oversightboard.com/meet-the-board/

https://www.oversightboard.com/meet-the-board/

近日臉書的獨立監察團宣布使用Facebook與Instagram的用戶可以針對平台上不應該保留的有害內容進行申訴,而其所謂「不應該被保留的有害內容」,針對的是「假新聞」、「假消息」,包含內容不實、虛假的貼文外,亦包括所導向的外部聯結式的貼文,例如專製造不實內容的農場網站等。焦點放在所有查核不實的網路上散佈的消息內容。


一、什麼是「全球獨立監察團」?



而關於「獨立監察團」也就是「監察委員會」(The Oversight Board),並非由政府或民間所成立的組織,而是由臉書公司自行成立的監督單位。在2020年5月時即公佈了委員會的20人名單,其委員名單包括監督委員會聯合主席前丹麥首相Helle Thorning-Schmidt、衛報前總編 Alan Rusbridger等等,其中台灣傳播學者,也是前NCC委員陳憶寧也在列(成員名單),重點是沒有一位中國人加入或受邀,這背後的意義令人玩味。


二、監察委員會的功能



「監察委員會」的主要功能在於受理用戶的申訴案件,而對於個案進行審查,並對於被移除內容的用戶可以提出抗辯等,是獨立於Facebook以外的監督單位,其權限高於Facebook所自為的貼文審查,例如像之前某些涉及COVID-19、美國總統大選、香港、新疆事件政治性敏感貼文所出現貼文無法上傳、分享或莫名遭移除的情況,現在可以向「監督委員會」進行申訴,並由該獨立機關作出客觀的審查。


三、外部審查機制



其實這樣的外部審查機制是有其必要的,其必要性在於企業的檢討機制與言論自由、國家、世界利益等有所衝突時,可以有個解決的管道。但這機制的有效與否,則關乎委員的產生、背景、委員會的組成、任期的長短、保障、有無排除其他政治影響力等。只有在無色無味、客觀中立、無預設政治立場的委員會組織下,才能作出令大眾信服、信任的審查結果(只是目前組織是在於臉書公司底下,其財務方面能否與之脫鉤,獨立運作,將是未來觀察的重點)。



陳建佑律師事務所 陳建佑 律師
掘想知識工作室(法律新幹線)林坤毅 主編

avatar-img
建佑律師_NoMoreLaw的沙龍
153會員
185內容數
在網路科技發達的現代,任何在網路上搜尋資訊、使用網路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或網路上交易等,無不與資訊法有關,是當代網路世代的人們必須要了解、認識的領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先前筆者有寫過「一篇打包軟體的科普、法普知識」,其中提到著作權法上關於電腦程式碼的相關概念,包括軟體在著作權法上的意義與保護、抄襲軟體與合理使用的概念,如今出現一個史上最受矚目且經全世界媒體報導的重大終局判決,筆者稱此判決案例為「Google與Oracle終局之戰」,這判決結果影響軟體產業
消費者A在民國109年1月23日於業者B公司網站預購一條運動褲,網站販售時並無褲管的尺寸,而3月18日到貨後,發現褲管尺寸不合,隔日即向B要求換貨。但B表示根據其網站的預購規章規定,預購商品無法因尺寸、顏色不如預期而提供退換貨,除預購商品一收到就有破損、髒污或掉色等現象,B始協助更換瑕疵
本文主要在講述人工智慧風險管控的趨勢與研析,是與「資訊科技發展」相關的法律議題,也涉及每個國家的競爭力,尤其與人工智慧的競爭政策與法制,最後均會直指倫理規範的重要性。所以會從此等法制發展最先進的歐盟去論述,然後再回頭看我國的人工智慧法制發展現況。
最近吵得沸沸騰騰的新疆棉花事件,眾多藝人與廠商解約終止代言,以示對中國的忠誠。關於抵制H&M的部分,今天有新聞報導,記者在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中質疑抵制行動背後是否有官方介入?
雲端服務涉及「雲端服務提供者」、「雲端服務使用者」與「資料主體」三方間的法律關係,本文從個人資料保護法(即「個資法」)的觀點,點出個資儲存在雲端可能產生的法律風險。
各位讀者聽過或看過「M化車」嗎?難道是「M型化的車」?其實它是指刑事偵查機關所使用的「M化偵查網路系統」,俗稱「M化定位車」或簡稱「M化車」,它的外觀和一般休旅車相同,只是內裝有無線電定位系統,透過衛星定位結合手機基地台,可以精準查出手機發話位置。申言之,在技術上將功率可達範圍內的手機視為一虛擬基
先前筆者有寫過「一篇打包軟體的科普、法普知識」,其中提到著作權法上關於電腦程式碼的相關概念,包括軟體在著作權法上的意義與保護、抄襲軟體與合理使用的概念,如今出現一個史上最受矚目且經全世界媒體報導的重大終局判決,筆者稱此判決案例為「Google與Oracle終局之戰」,這判決結果影響軟體產業
消費者A在民國109年1月23日於業者B公司網站預購一條運動褲,網站販售時並無褲管的尺寸,而3月18日到貨後,發現褲管尺寸不合,隔日即向B要求換貨。但B表示根據其網站的預購規章規定,預購商品無法因尺寸、顏色不如預期而提供退換貨,除預購商品一收到就有破損、髒污或掉色等現象,B始協助更換瑕疵
本文主要在講述人工智慧風險管控的趨勢與研析,是與「資訊科技發展」相關的法律議題,也涉及每個國家的競爭力,尤其與人工智慧的競爭政策與法制,最後均會直指倫理規範的重要性。所以會從此等法制發展最先進的歐盟去論述,然後再回頭看我國的人工智慧法制發展現況。
最近吵得沸沸騰騰的新疆棉花事件,眾多藝人與廠商解約終止代言,以示對中國的忠誠。關於抵制H&M的部分,今天有新聞報導,記者在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中質疑抵制行動背後是否有官方介入?
雲端服務涉及「雲端服務提供者」、「雲端服務使用者」與「資料主體」三方間的法律關係,本文從個人資料保護法(即「個資法」)的觀點,點出個資儲存在雲端可能產生的法律風險。
各位讀者聽過或看過「M化車」嗎?難道是「M型化的車」?其實它是指刑事偵查機關所使用的「M化偵查網路系統」,俗稱「M化定位車」或簡稱「M化車」,它的外觀和一般休旅車相同,只是內裝有無線電定位系統,透過衛星定位結合手機基地台,可以精準查出手機發話位置。申言之,在技術上將功率可達範圍內的手機視為一虛擬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