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4th | 是六四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很多年過去了才驚覺這個畫面後頭的坦克比當年以為多很多
日子只要一到了六四,又有新感觸。
第一個感觸是幹(請原諒我對歲月流逝的驚訝)!是第31年嗎?
年復一年,我會寫點什麼紀念六四,通常我以為這樣就夠了,尤其是當我一次次看到香港維園的燭光,總以為這段歷史會永遠在一個城市永久流傳。然維園的紀念活動沒能迎來它的第三十年,儘管今年香港人還是盡其所能的擺滿武警的城市裡找到縫隙點亮蠟燭(包括維園),但香港的燭光還能再撐三十年麼?
回學校讀書這兩年,最常討論的字是populism,就是台灣人常常掛在嘴上的民粹主義。學術界的民粹主義已經有所謂的2.0版本——就是韓國瑜崛起這一版。民粹主義2.0版往往伴隨著大量新聞操作,於是一個國家往往被分為兩種版本,每一種版本都有輿論支撐,每一種版本裡受害者委屈都是真實的,每一種版本中人們要起而對抗的都是邪惡的。於是連歐盟這樣號稱民主是基石的地區,當中許多執政黨上台第一件事就是買媒體,反對黨的優先要務亦然,買不起就邀請外國勢力共襄盛舉,先是舊時鐵幕國家,現下連奧地利還是義大利都紛紛加入,有輿論才能成王。
因此,我難免要想起六四天安門事件以及柏林圍牆倒塌的那個年代,記者們槍林彈雨冒死拍攝的真實,而我們是多麼團結一致的相信新聞畫面裡的人們所追求的信仰。在那個年代,我們對民主的共同期待、對極權主義的同仇敵愾、對學運失敗的惋惜還有為六四那一夜留下的眼淚都是真心的。
然整個世界再也回不去了。
昨天有人問如果中國人都不在意中國人的命,為什麼如今台灣人或香港人還要在意六四?我猜那是因為記得六四不只是強調民主人權等等的普世價值,也是為了提醒世界:六四只是開場,這三十年來中國政府只有更壞而已。

Year after year, I write something about 1989 Tiananmen Square crackdown on the day of June 4th. A small piece of writing is enough — this is what I thought when I every time saw the news of the annual candlelight vigil to commemorate the anniversary of the 1989 Tiananmen Square crackdown in Hong Kong. However, after COVID-19 outbreak, and after Beijing decided to enforce their National Security Law in Hong Kong, candlelight will be a history (or not, just like that the June 4th doesn’t exist in Chinese territory). I wonder if a short paragraph is so enough that let us remember the history?
Haruki said that “between a high, solid wall and an egg that breaks against it, I will always stand on the side of the egg.”
I once sincerely believed it.
However, the side that gets to represent these “eggs”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question mark in today’s world. Populism blur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eople’s voice and the actual voice that is evoked by fake news and the politicians behind it.
31 years ago, we saw something happen in Tiananmen Square and the Berlin Wall. We watched it on TV. We believed what we saw and were willing to stand up for it.
Things have changed, of course. Today, two full generations of Chinese can’t even see “6.4” on any internet website; and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are also seeing their elected government try to (or already) control the media.
It seems that reminding with history is the only way to remember what we should stand and fight for.
Why should we remember this date?
Sometimes I feel whatever China is doing is not my business. But regarding the 1989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and MASSACRE, I cannot and never will keep out of the affair. It is always about universal human rights, but it’s beyond that.
Today, to remember June 4th 1980 is to remind the world that CCP never changes its nature of the regime.
蘋果新聞照片
avatar-img
52會員
47內容數
寫奇幻學術旅程上的所見所聞,會盡量不清議時事(我說盡量),並保持理智而幽默的書寫,若鬱期來襲,則文字可能會極度感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Thumbnail
隨著六四天安門35週年的到來,國際社會紛紛悼念這場歷史性的事件,但中國大陸卻依舊嚴密封鎖相關信息,嘗試抹滅對這段歷史的記憶。在這個重要日子,各地的中國異議人士、活動家和藝術家採取創新的方式來紀念這段歷史,保持這段歷史的記憶,同時也呼籲對人權和民主的追求。台灣又是哪個政黨與政治人物最早發文呢?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法廣的,貼在下面。。。 標題:六四35周年:民主臺灣應接力香港傳承六四精神?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8%A6%81%E8%81%9E%E5%88%86%E6%9E%90/2024
2024年5月28日,是台灣民主憲政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國民黨、民眾黨立委無視人民怒吼,聯手在立法院內強行三讀通過國會擴權法案。使自己成為摧毀台灣民主憲政體制的歷史罪人。 在台灣民主面對最黑暗的時刻,我們必須高喊:「捍衛民主憲政,我們決不投降!捍衛自由人權,我們永不放棄!」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好日子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那些看起來最最基本的權利,有時會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爭取。為了讓這些仗勢作惡的人明白人民不是只有在投票的時候才有力量,我們需要再一次做好準備,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回到街上。
Thumbnail
香港人可能對二二八不太清楚,但也不見得台灣人有多重視二二八,所以在二二八這天假期,不少人相約出遊,有公司在這天安排員工旅遊或餐宴。二二八只是眾多假期的其中一天,在新一代台灣人心中已經失去該有的意義。甚至在近年的選舉中,如果仍有人提出二二八的責任問題,會被視為不知民情,拿歷史事件爭選票。
白色恐怖是台灣歷史非常悲傷的一頁,而且實際上白色恐怖的遺緒至今依然存在,陰魂不散。 1947年發生二二八大屠殺,之後三月清鄉,台灣人死傷無數, 但落後民族統治文明民族的原則不會改變,就是殺。 於是文明水準完全跟不上台灣人的國民黨政權,只能用更殘暴的方式對待。 當年國民黨人拿手槍搭霸王車、拿手
Thumbnail
第二十七章  天安門事件 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星期六晚間,中共武裝部隊開進天安門廣場,對廣場上悼念前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示威抗議學生群眾們展開了武力鎮壓。消息見報後,台灣各界紛紛譴責中共暴行。由四家唱片公司、一百多位歌手共同錄製的歌曲「歷史的傷口」廣泛傳唱。週一校園裡大家交頭接耳都在談論著這起事件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Thumbnail
隨著六四天安門35週年的到來,國際社會紛紛悼念這場歷史性的事件,但中國大陸卻依舊嚴密封鎖相關信息,嘗試抹滅對這段歷史的記憶。在這個重要日子,各地的中國異議人士、活動家和藝術家採取創新的方式來紀念這段歷史,保持這段歷史的記憶,同時也呼籲對人權和民主的追求。台灣又是哪個政黨與政治人物最早發文呢?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法廣的,貼在下面。。。 標題:六四35周年:民主臺灣應接力香港傳承六四精神?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8%A6%81%E8%81%9E%E5%88%86%E6%9E%90/2024
2024年5月28日,是台灣民主憲政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國民黨、民眾黨立委無視人民怒吼,聯手在立法院內強行三讀通過國會擴權法案。使自己成為摧毀台灣民主憲政體制的歷史罪人。 在台灣民主面對最黑暗的時刻,我們必須高喊:「捍衛民主憲政,我們決不投降!捍衛自由人權,我們永不放棄!」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好日子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那些看起來最最基本的權利,有時會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爭取。為了讓這些仗勢作惡的人明白人民不是只有在投票的時候才有力量,我們需要再一次做好準備,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回到街上。
Thumbnail
香港人可能對二二八不太清楚,但也不見得台灣人有多重視二二八,所以在二二八這天假期,不少人相約出遊,有公司在這天安排員工旅遊或餐宴。二二八只是眾多假期的其中一天,在新一代台灣人心中已經失去該有的意義。甚至在近年的選舉中,如果仍有人提出二二八的責任問題,會被視為不知民情,拿歷史事件爭選票。
白色恐怖是台灣歷史非常悲傷的一頁,而且實際上白色恐怖的遺緒至今依然存在,陰魂不散。 1947年發生二二八大屠殺,之後三月清鄉,台灣人死傷無數, 但落後民族統治文明民族的原則不會改變,就是殺。 於是文明水準完全跟不上台灣人的國民黨政權,只能用更殘暴的方式對待。 當年國民黨人拿手槍搭霸王車、拿手
Thumbnail
第二十七章  天安門事件 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星期六晚間,中共武裝部隊開進天安門廣場,對廣場上悼念前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示威抗議學生群眾們展開了武力鎮壓。消息見報後,台灣各界紛紛譴責中共暴行。由四家唱片公司、一百多位歌手共同錄製的歌曲「歷史的傷口」廣泛傳唱。週一校園裡大家交頭接耳都在談論著這起事件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