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5|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187年陶謙開局:一年吞滅江東之虎

這並不是我最早對遊戲開局策略的紀錄,只是遊戲內容截圖比較完整,也是相對簡單的遊戲開局,權作《三國志11》遊戲研究這專題的第一篇文章。
雖然我並不打算從介紹遊戲內容開始,但有兩個人物我必須先提一下,他們對我理解遊戲規則、進行研究大有幫助及影響:
  • WayneFu(WFU):PTT KOEI板老板友們稱為軍神,無疑是台灣對《三國志11》有過最深入研究的玩家之一。他的個人網站也保存了部分遊俠網網友的研究資料,十分實用;也在此一併感謝遊俠網前輩們的寶貴研究。
  • ReganLu(RLU):KOEI板板友人稱謀神,以開局流言奪城最為著稱,這種玩法對玩家開局能擁有的資源影響非常巨大,敝人部分開局研究也利用了謀神流言開局的成果。他對歷代《三國志》也有涉獵,近期還將領域擴展至《成吉思汗IV》。

先來個文獻回顧
這篇之所以要先提兩位,除了曾受他們啟發,也因為187年劇本的陶謙開局這兩位都有解過。
三國志11 __ 「何進包圍網」劇本──陶謙開局滅孫堅
PTT 有板友詢問「何進包圍網」的陶謙開局,能否有不殺孫堅,吳國太,孫策的解法;要不殺任何人,答案大概就是全部俘虜起來吧?由於江東就只有陶謙、孫堅兩勢力而已,陶謙沒有需要分心的地方,可以專心對付孫堅,因此就算不過份欺負 AI,遵循 WFU 的三原則「無同盟、無單挑、無引兵」也是可能成功的。不過要拼無 S/L 的話,由於沒有測太多次,或許有些變數,直覺上成功機率還是滿高的。 會特地發一篇文也是發現一個過去很少當主戰略的策略──利用吳有一個港口當作陷阱。如果吳沒有港口的話,覺得很難抓到孫堅所有將領。因此主要方針就是將孫堅的主力全部騙進港口,接著就有機會消滅吳的兵力。 4/1 孫堅只要建出內政設施,例如兵舍、鍛冶廠,就很難全部消滅其兵力,來達到全員俘虜的目的,所以開局就得派人騷擾讓他不能建設。 曹豹運輸 1 兵 3 米(30天後自動糧盡),往吳出發。 陶謙搜索、舌戰後可登用陳橫(或張英)。 4/11 曹豹進入了吳境內,阻止其建設,本回合之後會引出吳守軍。 巡察、用港口的錢賞忠誠。 張闓、陳橫一起運輸 10000 兵、所有槍、戟、20000 米,移動到蕪湖港,可順便多拿港口的 1000 弓。 4/21 用港口的錢賞忠誠。 陳橫運輸 1 兵 3 米(30天後自動糧盡),張闓運輸所有物資,兩人準備佔領會稽。 圖中可看到曹豹引出了吳兩隊人馬,在本回合結束後缺糧自動回城。雖然圖片顯示 5/1,不過這是剛換回合的畫面。 請小心曹豹站的位置,若是再往前一格,當吳的出陣部隊有馬,曹豹會被消滅,有被俘虜的可能性。 5/1 陳橫、張闓進入吳,時間銜接的恰恰好,繼續保持讓吳沒有半回合可建設的機會,同時引出吳另外三隊人馬。陳橫必須站在張闓前面,讓吳守軍的追擊目標是他。 看到祖茂帶的是劍兵了嗎?吳剩下的 11000 兵已經沒有兵裝,將來從會稽打這 11000 兵勝算很大。 圖的左邊可看到陶謙帶 5000 劍兵、5000米、500金。這個步驟很重要,請注意上回合孫堅、黃蓋的位置,當本回合陳橫、張闓進入吳後,孫堅、黃蓋判斷走建業這個方向追陳橫、張闓比較快的話,就會繞境建業,導致本戰術失敗,因此派出陶謙擋道卡 ZOC,讓 AI 覺得這條路比較難走,孫堅、黃蓋才會循原路去追陳橫、張闓。 建業沒事可訓練。 5/11 (2011.9.4 此回合的站位有瑕疵,請見文末修訂) 陳橫站在圖中的位置引開孫堅軍以保護張闓,張闓躲在右方這一格避免被馬的行動力追上而用計。本回合結束後陳橫缺糧自動回城。雖然圖片顯示 5/21,不過這是剛換回合的畫面。 陶謙站在建業邊境不要進入吳,派出笮融 4500 劍兵、4000 米、500 金準備從左側進入吳;曹豹 2000 弩、600 金、6000 米準備從右側進入吳。 5/21 陶謙與笮融進入吳,在圖中位置建兩個陣,時間仍是銜接的恰恰好,現在孫堅軍的追擊目標改為站在笮融前面的陶謙,因為張闓本回合已經溜進會稽境內非常安全。 雖說張闓不在吳的境內,孫堅軍不會追擊他,但是 AI 身上總是會帶個幾百塊,因此被韓當順手賞了一記火球。不過無妨,下回合他們就會去追陶謙了。 6/1 孫堅軍追過來了,因此陶謙與笮融得先完成圖中這個陣。而陶謙必須站在笮融上方的位置,成為韓當、程普的追擊目標,因為上回合這兩個人在玩火而忘了設定目標(開修改器可看到)。 6/11 本回合張闓已經可以攻佔會稽,但是建議千萬不要這麼做,因為打下會稽後,會發生一件可怕的事──陶謙擁有的城市變成兩座。 這件事可怕在哪裡呢?是因為上次哪個弱小勢力不小心多了一座,結果被狂放留言,兩座城就一直來不及巡察,很討厭嗎? 不是這樣的,因為擁有兩座城的勢力,其行動順序會變成在一座城的勢力後面,這會導致孫堅連續行動兩次。 陶謙與笮融努力建設的「陣」還沒妥當之前,貿然讓孫堅軍連續攻擊兩次,這可不是好玩的事,所以到口的肥肉還是先忍一忍,請讓張闓站在會稽門口等一下。 現在所有孫堅軍的追擊目標都設定為陶謙後,可以讓笮融站在前面保護陶謙了。左邊的陣由笮融完成後,讓陶謙去建右邊的陣。總不能讓陶謙站在前面去保護沒有政治力的笮融建陣吧? 陶謙的站位也很重要,請注意圖中箭頭指的那一格,不能讓陶謙再往右一格修陣。因為當初在這裡卡關好久,測試半天才發現,假如陶謙往右一格的話,韓當、程普目前在吳城的右方,會判斷走建業這邊的路來追陶謙比較快,而導致繞道建業。 6/21 而陶謙在上一回合不得已必須站立的位置,會被孫堅軍攻擊到。本回合等韓當的位置來到吳城左方後,從這裡他就不會繞道建業了,因此陶謙可以放心來到圖中的位置建陣。 而且這個陣看起來再一回合就可以完成,不怕被孫堅軍連續攻擊兩回合而來不及完成陣,所以本回合放心地讓張闓佔領會稽(同時陳橫移動到會稽),然後笮融卡住
然而軍神版在不境外引兵的自我設限下,操作流程較為複雜,而我追求的是一般人也不難執行,不致太過燒腦的遊戲方式。
謀神版則以插陣和引兵技巧、黑市騙拆(被破壞不會影響城中資源)的方式,坑殺江東之虎。
但插陣癱瘓的作法(也是我個人最喜愛的戰術,個人大部分開局研究都會試著使用這個技巧)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是若以耗盡敵兵為目的可能需時甚久;而在建業對吳這個例子來說還得放棄建設。雖然看AI拆黑市也是種娛樂,但以一統天下為遊戲目標的話,這難免會拖累遊戲進度(而且對種田派來說有點難受)。
站在軍神謀神的肩膀上,偶然想到可以和軍神一樣快速、和謀神一樣輕鬆的戰術,要角之一就是曾經(靠呂布)放倒張飛的──萬人敵曹豹。

情勢概觀及戰術概述
作為專題第一篇,稍微用心點好了:
這開局之所以算簡單,最主要是整個江東只有陶謙和孫堅兩個勢力,暫時沒有其他勢力會對陶謙產生威脅或者介入製造變數。單以初期資源狀況來說,即使在超級難度下陶謙也沒有太大的劣勢,問題在缺乏人手,若再考量手下的素質,與孫堅的差距就不只一倍而已:
但官方會在遊戲會做出這種設計,就必然會有遊戲規則內的解法;無解的遊戲只會被黜臭(thuh-tshàu)為糞game。
對陶謙而言孫堅雖是有立即性威脅的存在,但滅掉大敵之後正能大幅緩解陶謙的人才之急。至於作法,簡單來說,就是以曹豹一人之力,把孫堅21000~22000主力部隊引至遠離建業城區的虎林港,待吳僅剩劍兵之後,再合陶謙手下雜魚眾及外聘名將之力攻破吳城。
曹豹在這劇本開局的忠誠度就是滿的,情義雖不高但野心稍低,可以放心地立刻派出城執行任務,以這個開局的表現來說他將是貨真價實的萬人敵。

執行步驟及部分解說
以下列出各回合動作,由於內容瑣碎且全是條列遊戲操作或相關說明,很不適合沒有遊戲經驗的讀者。
第一回合,187年 4/1
  • 陶謙搜索出張英或陳橫,並舌戰登庸。舌戰過程省略(雙方都三張牌,自己玩贏面也沒比較大;失敗就讀檔開會或重新開局)。張英若因舌戰受傷,對巡察效果沒有影響;陳橫則會稍微減少巡察效率,但也不妨礙大局。
  • 要角曹豹運1兵10米往172,113。
  • 褒賞忠誠度最有問題的張闓。
  • 孫堅的建設沒差,若是兵舍、鍛冶這類需時較長的設施將會自爆。
4/11
  • 曹豹移至168,111。
  • 張闓運輸4200兵、陶謙4800兵500金由主徑往吳。
  • 建業巡察提升治安,為將來雜魚們長時間建設做準備。
4/21
  • 陶謙移至171,102,在171,101設陣;張闓移至172,102對陣修補。
地圖上可以看到吳的本城領域在西北端有一個突出的小角,正是這三個點;圖例為「女流之戰」劇本。
  • 建業巡察並研發能力。
  • 曹豹孤身一人,抵達172,113。眼見陶謙9000+1兵力犯境,孫堅21000/22000大軍出擊,全衝著曹豹而來,城中11000/10000兵留守。
這是利用AI會鎖定敵方入境時離據點較近的部隊,且境內有敵方部隊或設施時原則上不改變已鎖定目標的設定,來進行引兵的戰術操作。而只要境內有敵方設施或部隊存在,城市就會停止開發,這也就是所謂的癱瘓戰術。
至於會有21000/22000的兵力差異,是因為吳城四種兵裝各有4000,再加上一隊劍兵就是這次出擊的規模。
也就是孫堅手下領有將軍職(可帶6000兵)的手下沒參與建設且最後順位出陣, 才可能出現16000+6000的結果,我覺得出現10000兵留守的機率非常低(如圖連吳夫人都出征了,孫堅手下四大將僅程普出擊) 。雖然城中只留剛好10000兵比較理想一點,但多1000兵其實沒太大差別, 因此也沒必要去拗。
5/1
  • 張闓往回撤,陶謙繼續修陣。
  • 建業巡察,褒賞忠誠度未滿的雜魚。
  • 曹豹移至169,115。曹豹的走位至關重要,之後若直衝虎林港或隨便亂跑會被追上,以致我本來想把標題擬為「車神曹豹」。
5/11
  • 張闓歸城,陶謙修陣完畢。
  • 建業開始大市場及工房的百日建設。
  • 曹豹移至 166,113 or 167,112(兩個座標對最後的路線沒有影響)
(可點圖放大)
騎兵在草地的機動性有優勢,因此必須先把孫堅軍引入森林中,迂迴南下。另外對照之前的圖片可以看到,吳本來建設中的設施已經自爆消失。
5/21
  • 陶謙往建業撤退
  • 曹豹 164,116 (從167,112出發則移至164,115)
  • 張闓訓練或巡察,不參與建設,之後另有要務。
6/1
  • 陶謙入城
  • 曹豹 164,119,沿江岸一路向南。
6/11
  • 陶謙張闓巡察
  • 曹豹一路向南
6/21
  • 同前
7/1
  • 張闓移動至虎林港。
  • 曹豹即將糧盡,已完成把孫堅主力引到虎林的任務。
7/11
  • 曹豹返建業途中。
  • 張闓把虎林港全兵力物資撤出,由水路回蕪湖港。
  • 也快缺糧的孫堅軍佔領虎林港。
  • 因吳城部隊的追擊目標消失,吳另外派出部隊去拆陣。
只要孫堅在這回合佔領虎林港,曹豹多帶兵糧是不會改變這個時程的,因為曹豹的位置屬於虎林港的範圍,吳的部隊不會再視其為要負責的對象。
7/21
  • 陶謙搜索張英/陳橫;一樣有機率失敗,需要存檔。
  • 繼續研發能力。
  • 回城的曹豹運2000兵去佔領會稽。
曹豹運兵去會稽有點變數,如下圖,吳城前一支拆陣部隊僅剩1000兵,AI判斷無法完成任務,便會加派部隊出擊,如果曹豹這時在吳境內可能會被追上混亂。
即使這支部隊較慢出發追不上曹豹,走到吳城西南方的孫堅軍也會從太湖西側往北,建業的建設區就會遭殃。所以曹豹先留下來建設或做其他事情也是可以,但這時候去佔領會是最順的(剛好能在9/21前抵達,10/1收錢糧)。
至於出發的時機到底對不對,從前一支拆陣部隊的兵力大體可以判斷,也能調整曹豹的路徑,不要太快進入吳境來避免追兵。
如上圖,已篤定要拆陣的孫堅軍沒有再理會過境吳城西南方的曹豹隊。
8/1
  • 陶謙前往登庸名將張郃。
  • 張闓的運輸隊入蕪湖港。
  • 剛入伙的張英/陳橫或留置的曹豹開始蓋魚市。
8/11
  • 張闓運兵裝及一些兵糧回建業。
8/21
  • 工房及大市場完成。
  • 張闓開始造井闌,之後給張郃使用。
  • 其他人可以繼續建設,年底12月到明年初這段期間能閒置下來帶兵即可。
9/11
  • 陶謙成功登庸名將張郃。
  • 曹豹佔領會稽(如前述需要修正路徑的話則在下回合)。
10月
  • 曹豹佔居章港;之後讓曹豹提升會稽的治安再進行魚市或鍛冶的建設,或回建業幫忙。
10/21
  • 陶謙張郃回城。
KOEI板曾有板友說「187劇本得張郃者得天下」,雖不中亦不遠。因為這劇本有不少在野武將,若發生薦舉武將的事件,包括趙雲、張遼、樂進、李典……等豪傑都在可能的名單之列(也可能推薦雜魚就是了,但陶謙就是缺人),要好好珍惜和張郃相處的時光,不要一直讓陶謙跟張郃在任務中,並每回存檔免得推薦強將時單挑失敗。
11/21
  • 井闌完成。
  • 張闓運輸進蕪湖港,準備佔回虎林港。
圖中可看到虎林港的孫堅兵已將散盡
12/1
  • 張闓運1000兵往虎林
  • 連續進行兩次百日建設的人這時也完工了,171,101的陣應該也快爆了,想拚速度的話可全軍出擊(去修陣並繼續建設,稍後再出兵也可以,因為孫堅兵力也快探底,攻克的時間不會差太多)。
  • 各隊記得帶點錢以備不時之需,例如有必要先佔領曲阿港時要付薪水,還有養俘虜也花錢。
12/21
  • 張闓入虎林,下回合把孫堅軍殘留的兵裝及收穫的錢糧運回。
如前述在12/1出兵的話,我最快是二月滅孫堅:
圖中是運氣不好陣被孫堅爆掉,但又幸好吳蓋的是造船廠……但我在測試這開局時的設定是劍兵攻防各90(換算後約等同兵裝C級的係數),比原始設定強,一般設定下應該不會出現這種驚險的情況;戰損大概就1000左右或更少。
若修陣拖下去則可以無損破城無問題,最晚大概3/21或4/1左右能統領江東。
這是較著重於建設建業的紀錄,稍晚出兵對滅孫的時間影響其實不大。
至於二月滅孫的紀錄為何要派出那麼多部隊?因為那時孫堅能派出的部隊仍比較多(雖然一次僅有一隊),除了提供輸出之外,智力較低的雜魚眾能代替主力張郃作為孫堅軍施計的目標,減少張郃被混亂或偽報的可能性。

後續戰略大致方向:
靠SL盡快登庸孫家軍,可得到基本的軍師,孫策也即將元服,再多一員大將;務必要比劉焉、曹操等人先佔盧江,可以拿周瑜,吳跟會稽也有不少在野人才等待搜索。
再來就是以建業為物資補給中心北上搶人才或西進佔地盤,大概是這樣。
往西為主會比較輕鬆,因為劉焉、區星等勢力並不強,往北會和較多勢力交戰,且可能很快和何進接壤,不過曹操的人才沒拿到是非常可惜的,較好的發展是曹操佔領壽春,但陳留被何進等人攻破且沒有其他城市,滅孫再滅曹後幾乎可宣告破台。
整個遊戲中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才,你多一個武將敵方就少一個武將,菁英人才和特殊技能更可謂是壟斷性資源。所以一路往河北(重要人才包括劉關張和公孫讚一門等人)也許是倒吃甘蔗的玩法;但這個劇本也有大量在野或未出現的武將,且人才不是唯有攻滅他國才能取得,所以也不是非得如此。這個劇本我試過以曹操退到壽春,再併吞揚州、向荊州發展累積資源,印象中也算是人力充足輕鬆愉快。
下邳的陳珪會向曲阿港、吳進軍,雖然不強勢但很煩人,要徹底解決問題的話也需要拿下壽春;至於拿壽春為何能解,就待之後和壽春或其鄰城有關的文章再解說了(這是相當經典的癱瘓城市手法,應該不少老玩家都知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三國志11》已經推出超過15年,算是個老遊戲了。在steam買下正版遊戲對我而言像是買贖罪券,作為當年玩盜版的補償,本以為曾經再怎麼沉迷,也早該膩了。但在2020年底以研究的心態重新玩起來,卻發現對這個玩過數千小時的遊戲,我其實並不怎麼了解遊戲中的一些規則及相關設計……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