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經濟學,即是人性:《金錢心理學》、《賣窮》

一個人的層次高低並不是來自財富多寡,取決於在面對比自己弱勢的人散發出什麼樣的姿態。——《賣窮》
這篇,我們來聊聊
這次推薦的兩本書,搭在一起閱讀,可以從心理學以及道德哲學上,更加理解人的行為如何成為經濟學,以及我們為何總是做出糟糕的金錢決策。
請注意,這兩本書都與投資理財無關,而是帶領讀者從宏觀與客觀的視野來分析「從社會到個人,如此看重錢的原因」。
這次推薦的兩本書,兩本的寫作風格與切入點差距極大。
2018 年出版的《金錢心理學》,原書名是 Dollars and Sense: How We Misthink Money and How to Spend Smarter;我在寫作的同時,此書在美國 Amazon 商業與定價(Business Pricing)的分類排行榜中,排名第 14 位(點擊超連結可進入即時排行榜頁面)。
附帶一提,同一排行榜的首位,是 1988 年(對,33年前)出版的 Economics in One Lesson,台灣譯作《一課經濟學(50週年紀念版)》;我沒看過這本,若有讀者看過,請留言與我分享!
我在 2020 年初購入《金錢心理學》,吸引我的原因,來自作者舉的這個例子:一件打三折後的上衣 $40 美金,與一件正價 $40 美金的上衣,我們覺得打折的比較划算,且覺得賺到
事實上 根 本 沒 有 賺 到,而是欠缺理性評估價值的能力
內頁翻拍
這本近一半的篇幅,都抓著讀者細看不理性、消費者自訂價值,與心裡帳戶如何影響我們每天的決策,例如:有些人花三萬元度假,每天卻花 20 分鐘尋找免費停車位,為什麼呢?
看完這本書後,不一定能理智的花錢,但可以看懂市場上的行銷/定價手法,更重要的是:
「……由於金錢決策不只跟錢有關,那些形塑我們財物境況的因素,也影響了我們對生活中其他重要事物的價值判斷,包括我們如何使用時間、管理職涯、珍惜他人、發展關係、使自已快樂,以及如何了解週遭世界。」(《金錢心理學》,p.11)
內頁翻拍
相對於《金錢心理學》面向自己的生活感,《賣窮》從人性、道德,與哲學開啟第一章節。
作者許書秉強調,「人」才是經濟學的主要關鍵,因為我們的動機(要賺錢吃飯)影響行為(搭車上班),造就結果(公司的存在)。
作者直白的口吻,常讓我邊看邊反思自己的想法有沒有跟上。對了,希望提升邏輯思維、反向觀點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讀者,我也很推這本!這邊擷取兩段與你們分享,看完就會理解我的意思了:
「……資本主義社會,一定有人賺的比較多和賺的比較少,換句話說錢本身沒有問題,怎麼賺錢可以勾勒出一個人的生活型態和競爭關係,那怎麼花錢就決定一個人的人格。」(p.130)
「華人文化一直受塞外民族仰慕,但事實證明仰慕容易,不動大腦的有樣學樣是貧窮的根源。」(此章節討論北宋與契丹之間的澶淵之盟,p273)
作者陳述的是事實,而且大部分指向我們熟悉的事物,然而如果沒有閱讀此書,我們就不會主動發現、主動分析這些行為與現況。
內頁翻拍
這次推薦的兩本書,內容都不會因為換季而過時,因為探討的是人性——這個千年以來最令人感興趣、卻又無法摸清的主題。
如果你對行銷、對改變自己的行為有興趣,我推薦金錢心理學,也許未來當你走進一個空間,會主動發現:阿!原來這裡沒有時鐘跟窗戶,是要影響客人的 ______啊(解答請見第五章節範例)!
如果你微微厭世,想摸清社會貧富差距、社會經濟學的底細,我推薦賣窮。作者會幫你整理這個社會的運作方法與造就現況的根本原因(也許看完後會更厭世)。
  • 作者: 許書秉
  • 出版社:智庫雲端
  • 出版日期:2020/07/08
  • 分類:資本主義、經濟社會學
  • 作者: 丹‧艾瑞利(Dan Ariely)、傑夫‧克萊斯勒(Jeff Kreisler)
  • 譯者: 李芳齡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8/04/30
  • 分類:商業理財、心理學

有任何想分享的事情,都歡迎留言給我,或透過以下管道聯繫:
OR MAIL ME annahan12@gmail.com
照片版權|韓筠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