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陳姿含
國中教育會考接近,說到會考作文技巧,我就想起很久以前帶的一位國八學生。那時教學經驗不太足,每週上完課就叫學生回家寫然後帶來給我改,如此往復。這位學生讓我大惑不解的是,她有一次爆發寫出了五級分作文,下次卻又退回三級。怎會落差這麼大?我忍不住問:「你這篇的結構是怎麼列的,為什麼這段後面會這樣接?」瞬間,她呆呆地反問我:
「老師,什麼是結構?」
我真是晴天霹靂啊啊啊!原來寫了三個月,學生一、點、都、沒、有結構概念嗎!(我哭!)總之我才知道,國小升上國中的階段,對於「結構」認知還很薄弱,不太知道段跟段之間的關係,所以容易寫歪或內容單薄,就算聽過「起承轉合」通常也只是呆板地套用。在國中這個階段,「結構」概念是作文得以完成並且寫得穩的重大關鍵。
根據我長期在教育現場的觀察,作文寫得糟到言之有物之間的那條界線(稱之為鴻溝),關鍵也通常是有沒有「結構」的意識。一篇作文要拿四級分以上,一定是寫作者有明確清晰的條理,清楚自己要說什麼,背後就一定有結構觀。因此考生們可以用以下提出的結構概念研究一下,自己的寫作是否有做到這些,往高分群邁進。
作文結構怎麼列
在教之前,每年都要帶學生做的一件事情是回顧歷年大考試題(踩著前人屍體前進),我們先討論看看大考中心所公布五、六級分的樣卷,這些高分群的作文做到了什麼?今天用109年的題目「我想開設一家這樣的店」做示範:
開一家店,可能是為了實現某個夢想,也可能是為了滿足生活中的各種期盼。你想開設一家怎樣的店?為什麼要開這家店?它又會是什麼樣貌?請以我想開設一家這樣的店為題,具體寫下你的想法。
審題永遠是第一步
在講任何步驟之前,永遠不要忘了,審題是基本中的基本,一旦審題出錯不管寫得再好都是離題。審題的用意,也是幫助自己從引導文字裡找線索,以這題來說,引導的三個問句對於寫作方向提示得相當清晰:
- 你想開設一家怎樣的店?→那家店是什麼
- 為什麼要開這家店?→開店的理念
- 它又會是什麼樣貌?→描寫店的樣子
有沒有發現,這段引導可謂相當佛,把題目所需的要素都直接給出來了,因此以後看到題目對你提問時千萬別放過,把問句轉換成它想看到什麼就很好理解。那麼,這裡提供學生練習時出現的狀況,請判斷以下哪些離題:
- 第一段說我不想開店
- 想開一間外星人咖啡店
- 結尾說「我想這間店應該開不成」
- 結尾說「我擔心它會倒店」
- 這個心願,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 看不出來這是哪種類型的店
選好了嗎?
公布囉──
答案是1、3、5、6,至於2雖然直覺上不合理,但單看題目要求並未違背,假如內容豐富、做出解釋還是可以成立的;4則是要小心自己的這個擔心會不會削弱想開店的意願,如果可以往如何努力彌補的方向寫就能成立。
研究高分群的結構
審題完畢,接著我用這一年大考中心公布的五級分樣卷之二和六級分樣卷之二來示範。請進入國中教育會考網站(https://cap.rcpet.edu.tw/examination.html)下拉到樣卷區。
以下分析這二分樣卷的各段結構:
五級分樣卷之二:代辦離職店
- 想開代辦離職店
- 父親在公司不快樂
- 將自己的代辦離職店與父親想開的咖啡店結合
- 聽到其他上班族有與父親類似的經驗
- 想像店開成的畫面
從這份樣卷的結構來看,第一段是開頭,講述自己想開的店。第五段是結尾,想像店開成的樣子,而中間的二到四段是在敘述過程,可以發現第四段插入得較突然,因為這個概念(上班族的不快樂,想離職卻不敢離職)在二段已經被說過了,所以應該併入第二段,或挪到第三段接續著講。除了結構上不夠漂亮之外,這家店邏輯上稍微不通順:想離職卻不敢離職的人,多半是生存考上,而不是「不敢去提離職」,因此這個需要有人代辦的動作就較欠缺說服力。雖然有這些小毛病,但無疑地五級分已經是寫得不錯,而且首、中、尾都有明顯架構。
六級分樣卷之二:公平交易的小農市集
- 農民辛勤工作的畫面
- 想開設公平交易的小農市集
- 目睹農民被剝削的經驗
- 這間店也意在向消費者傳達理念
- 守護農民的心願
可以發現,這篇結構相當流暢完整,首段給出農民辛勤的畫面,二到四段提出理念,以自身經驗作呼應,並且再提出一個更深遠的理念與做法,結尾收束在這個守護農民的心願,概念一脈相承,又思考深入,回應社會現象。
這裡就明顯可以看出五、六級分的區別囉,同樣有完整的架構,五級分的脈絡稍有不順之處,六級分則相當通順。這當然與思考是否深入有關,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如果想清晰地傳達一個意念,結構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二份作文裡都有明確的意旨(想為不快樂的人代辦離職、想守護小農),如果沒有結構,就無法一段一段地前進、深化概念。
(這裡只各抽出一篇作示範,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再多比較其他五、六級分樣卷,會得到一樣的結論。)
結構的邏輯
也就是說如果想要寫得好,花五分鐘審題以及列結構是很必要的。結構的概念是這樣:
- 開頭:首段最重要的功能是破題,定義這篇寫作的核心概念,製造好的第一印象。
- 過程:依據主題推進內容,帶出文章主要的資訊,通常需要二段(也有時三段),重視段跟段的承接、推進或轉折。
- 結尾:為整篇文章作結,概括前面提過的概念(而不是突然冒出新概念,比如前三段都只寫到爬山所見的美麗風光,末段突然呼籲「愛護地球」,與前面沒有承接好,就會生硬突兀),最好能做到首尾呼應。
先定義一個想說的主題,接續花幾段的篇幅去深化,最後總結讓讀者對主題印象維持。寫作方向大抵都是如此,命題作文並非自由創作,它考的是有限時間內「回應題目」的表達能力,列架構目的是確保自己有意識地在推進內容,避免不小心迷失在故事裡,忘記本來要說的主題。
結語
結構完整,至少可以確定自己是朝著「回應題目」的方向在推進內容,在這個前提下要拿到四級分不是問題(至於五、六級分就需要更深入的思考與文字)。因此在會考前,考生可以拿出自己寫過的所有作文(沒偷懶的話應該累積至少十多篇),重新想一遍:這篇結構有完整嗎?如果這篇重新修改,結構可以怎麼改,讓內容有更深入的空間?在考前練習修整結構的能力,可以幫助自己上考場時發想的時間縮短,邏輯更流暢。
★如果你也關注文學教育,追蹤作者「歪文系why_literature」與專題可以持續看到我們的作品,也可以在下方👏
拍手五下表達支持。 ★
追蹤歪文系的 FB 或 IG ,可以更即時掌握最新消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