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會迎來經濟大復甦嗎?【疫情衝擊/系列三】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了防堵疫情擴散,整個4月美國幾乎全境進入封鎖,非必要性行業不得營運,導致經濟受到重創。美國勞動部就業報告指出4月失業人數達2,050萬人,失業率達到14.7%。至於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美國各地聯除銀行預測在-30%到-40%之間。資本市場認為這僅是政府封鎖經濟活動導致的結果,只要政府解封,經濟將快速恢復,也就是V型復甦。
#永久性解雇的惡性循環
V型復甦的前提之一是,經濟體系並未在疫情與封鎖期間產生損害。然而,在美國4月失業人口中,「非臨時性失業人口」達256萬人,相較前一月(3月)增加22.11%,遠超過非衰退期間正負6%的程度,並也超過2000年網路泡沫化(最高達21.61%),以及2009年金融海嘯時期(最高達15.64%)。這代表4月非暫時性失業增長的速度比前兩次經濟衰退時的速度都快。
非暫時性失業的飆增,反映總需求的縮減已導致許多廠商同時永久性解雇來降低虧損,此為衰退期間出現的「週期性失業」。在整體需求下挫、就業萎縮的同時,非暫時性失業者要找到下一份適合的工作並不容易,而暫時性失業者(佔4月失業人數78%)則有較高的可能轉為永久性失業。
同時,失業的飆升與未來的不確定又繼續壓抑總體需求,形成惡性循環。紐約聯儲銀行4月調查發現,家戶預期未來12個月的收入成長率、消費支出成長率、非必要性消費成長率均在萎縮,顯示儘管永久性失業人數尚且不高,家庭部門的收入與消費緊縮已經可以預見。
#消費信心與行為轉變
V型復甦的前提之二是人們的信心與行為模式依舊。然而,目前疫情仍有巨大的不確定性。中國、韓國與德國,在解除管制後紛紛傳出新一波疫情。美國各州防疫政策不一致,更可能使病毒反覆流傳,增添不確定性。在此狀況下,人們的信心恐怕難以短時間恢復。
更何況,已有分析指出,疫情期間的經濟衰退並不完全是因為政府的管制,在政府開始管制之前,人們為了避疫早已主動減少外出活動。反過來說,即便政府解除管制,人們也未必願意信任政府的政策訊號,可能傾向於繼續觀望,從而延緩經濟復甦。
至於政府積極紓困,雖可力阻在短時間內企業破產、個人頓失收入的問題,但不見得可以將消費與投資需求提振到原來的水平。
此外,上述分析都未考慮秋季可能出現的因疫情二度爆發的二度封鎖、地緣政治的轉變(美國11/3大選)、新興國家因為疫情與債務崩解的各項風險。若再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全球經濟的衰退風險會更大。
轉載編輯自台灣工人鬥陣-創刊號(2020.08)與桃園市產業總工會通訊第139期(2020.03)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共力研究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情提要:按援助對象粗略區分,第一類方案是援助受創企業,第二是支持金融體系,第三則直接針對勞工。 #全力避免勞工失業 你可能會好奇,按照過去「政府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邏輯,只要能夠補助企業維持持營運,勞工不就可雨露均霑嗎?再說,政府本來就有失業保險制度,勞工失業了就去領失業救濟金另找工作就好,為什
    武漢肺炎席捲全球,至今多地封城鎖國,數億人居家避禍,全球疫情卻還看不到盡頭。而且,除了醫療體系崩潰導致殘酷的人道災難之外,一場全球經濟危機也已拉開序幕。以美國為例,光是2020年1–3月,就有新增328萬人請領失業給付。
    前情提要:美國近年實證研究發現,貿易自由化後的輸家,並未如同理論預期一樣移轉到貿易受益部門,導致因貿易自由化提升的整體利益無法雨露均霑,從而使貧富差距擴大,形成對自由貿易反撲的背景。 不過,如果貿易自由化確實使得整體福祉提升,即便無法透過市場機制讓輸家獲得利益,是否有可能透過政府的「貿易補償」進行?
    「過去兩年,經濟有成長,我們的稅收也都超出預期,我已經請行政院儘快拿出具體方案,讓收入較少的民眾,能夠優先分享經濟成長的紅利。就像公司有盈餘,應該優先給員工來分享,一個國家也應該是如此。」 這是蔡英文總統在今年的新年談話中的一段話,元旦過後,關於這筆「紅利」應該怎麼使用,在輿論上引起軒然大波。
    長榮空服員罷工前夕,長榮航營收連續突破歷史新高,同時客運量也持續增加,這代表了整體勞動者的付出持續跟著提高;然而,在創新高營收與獲利的這三年,勞工在公司內的分配比例卻是連續三年下滑伴隨,分配持續惡化。雖然營收增加不直接等同公司有獲利,但一家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就不能無視勞動者的付出。
    長榮空服員罷工,其中一項訴求是「開放勞工參與公司治理,提供經營必要資訊」,並舉勞工董事為例。勞工董事仍成為各界討論的焦點,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於勞工董事似乎較為「過敏」,相關適法性中,也有部分成見與誤會,必須釐清。
    前情提要:按援助對象粗略區分,第一類方案是援助受創企業,第二是支持金融體系,第三則直接針對勞工。 #全力避免勞工失業 你可能會好奇,按照過去「政府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邏輯,只要能夠補助企業維持持營運,勞工不就可雨露均霑嗎?再說,政府本來就有失業保險制度,勞工失業了就去領失業救濟金另找工作就好,為什
    武漢肺炎席捲全球,至今多地封城鎖國,數億人居家避禍,全球疫情卻還看不到盡頭。而且,除了醫療體系崩潰導致殘酷的人道災難之外,一場全球經濟危機也已拉開序幕。以美國為例,光是2020年1–3月,就有新增328萬人請領失業給付。
    前情提要:美國近年實證研究發現,貿易自由化後的輸家,並未如同理論預期一樣移轉到貿易受益部門,導致因貿易自由化提升的整體利益無法雨露均霑,從而使貧富差距擴大,形成對自由貿易反撲的背景。 不過,如果貿易自由化確實使得整體福祉提升,即便無法透過市場機制讓輸家獲得利益,是否有可能透過政府的「貿易補償」進行?
    「過去兩年,經濟有成長,我們的稅收也都超出預期,我已經請行政院儘快拿出具體方案,讓收入較少的民眾,能夠優先分享經濟成長的紅利。就像公司有盈餘,應該優先給員工來分享,一個國家也應該是如此。」 這是蔡英文總統在今年的新年談話中的一段話,元旦過後,關於這筆「紅利」應該怎麼使用,在輿論上引起軒然大波。
    長榮空服員罷工前夕,長榮航營收連續突破歷史新高,同時客運量也持續增加,這代表了整體勞動者的付出持續跟著提高;然而,在創新高營收與獲利的這三年,勞工在公司內的分配比例卻是連續三年下滑伴隨,分配持續惡化。雖然營收增加不直接等同公司有獲利,但一家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就不能無視勞動者的付出。
    長榮空服員罷工,其中一項訴求是「開放勞工參與公司治理,提供經營必要資訊」,並舉勞工董事為例。勞工董事仍成為各界討論的焦點,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於勞工董事似乎較為「過敏」,相關適法性中,也有部分成見與誤會,必須釐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美國Q2實際GDP年化終值3%超預期,自新冠疫情以來處於強勁復甦態勢,較上一季度的回升主要反映出美國消費者支出、庫存投資和商業支出的加速增長,意味着美國Q2經濟產出仍然實現強勁增長,其他重要數據初領失業金人數下降至4個月低點,初領失業金人數降至21.8萬人,....
    Thumbnail
    由於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降低,股市反彈,考量到7月就業報告中失業率飆升至4.3%可能是臨時因素所致(颶風貝裡爾),如果這是真的,那麼8月就業報告失業率可能會再次下降,市場已經開始出現低價買進。 美國財政部30年期公債因需求疲軟,標售利率上升,但看來不足以影響股市,對就業數據變十分敏感的市場而言,更關注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美國7月就業市場少數產業仍有增長人力、短期臨時性裁員人數上升推升失業率,然而勞動參與率維持上升,主要以兼職人數支撐,目前僅資訊產業有裁員現象,未有大規模產業的裁員發生,並在建築維持增長,有望支撐經濟基本面,市場關注這種臨時性裁員是否短期內能夠解除。
    Thumbnail
    美國上週公佈的七月ISM製造業指數46.8連續四個月在景氣榮枯線50以下,並創下八個月來的新低,有衰退疑慮,背後原因為新訂單大幅減少,及僱傭指數下跌,對就業市場放緩來說是雪上加霜,甚至可能增加失業率大幅增加的壓力,.....
    Thumbnail
    日圓套利交易的清算以及受到科技股引起的美國股市的暴跌所影響,日本股市暴跌約6%。紐約股市緊張之際,公布了7月就業報告,報告內容充滿了投資者不想要的數據。 新增就業人數僅增加11.4萬人,失業率飆升至4.3%,引發了預測經濟衰退的「薩姆法則」,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暴跌至3.8%的區間,納斯達克指數盤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公布 7 月非農報告,新增就業僅報 11.4 萬人,比前月數據 20.6 萬人大幅下降,且失業率也是自前月的 4.1% 快速上升至 4.3%。 整體 7 月新增非農就業報告雖然疲軟,但目前仍舊尚未跌入經濟衰退,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在總經週期的轉換點,就是 Fed 是否能夠引導
    Thumbnail
    盤初金融市場氣氛良好,鮑爾昨天增強了市場對「九月降息」的信心,Meta的第二季度業績也是強勁。 然而,陸續公佈的經濟數據引發了利空的情緒,隨著初請失業金人數飆升,製造業狀況降溫,投資者再次回想起鮑爾主席的聲明,「就業的下行風險現在是真實存在的」。 。市場的悲觀主義者開始喊「聯準會昨天沒有降息是一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美國Q2實際GDP年化終值3%超預期,自新冠疫情以來處於強勁復甦態勢,較上一季度的回升主要反映出美國消費者支出、庫存投資和商業支出的加速增長,意味着美國Q2經濟產出仍然實現強勁增長,其他重要數據初領失業金人數下降至4個月低點,初領失業金人數降至21.8萬人,....
    Thumbnail
    由於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降低,股市反彈,考量到7月就業報告中失業率飆升至4.3%可能是臨時因素所致(颶風貝裡爾),如果這是真的,那麼8月就業報告失業率可能會再次下降,市場已經開始出現低價買進。 美國財政部30年期公債因需求疲軟,標售利率上升,但看來不足以影響股市,對就業數據變十分敏感的市場而言,更關注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美國7月就業市場少數產業仍有增長人力、短期臨時性裁員人數上升推升失業率,然而勞動參與率維持上升,主要以兼職人數支撐,目前僅資訊產業有裁員現象,未有大規模產業的裁員發生,並在建築維持增長,有望支撐經濟基本面,市場關注這種臨時性裁員是否短期內能夠解除。
    Thumbnail
    美國上週公佈的七月ISM製造業指數46.8連續四個月在景氣榮枯線50以下,並創下八個月來的新低,有衰退疑慮,背後原因為新訂單大幅減少,及僱傭指數下跌,對就業市場放緩來說是雪上加霜,甚至可能增加失業率大幅增加的壓力,.....
    Thumbnail
    日圓套利交易的清算以及受到科技股引起的美國股市的暴跌所影響,日本股市暴跌約6%。紐約股市緊張之際,公布了7月就業報告,報告內容充滿了投資者不想要的數據。 新增就業人數僅增加11.4萬人,失業率飆升至4.3%,引發了預測經濟衰退的「薩姆法則」,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暴跌至3.8%的區間,納斯達克指數盤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公布 7 月非農報告,新增就業僅報 11.4 萬人,比前月數據 20.6 萬人大幅下降,且失業率也是自前月的 4.1% 快速上升至 4.3%。 整體 7 月新增非農就業報告雖然疲軟,但目前仍舊尚未跌入經濟衰退,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在總經週期的轉換點,就是 Fed 是否能夠引導
    Thumbnail
    盤初金融市場氣氛良好,鮑爾昨天增強了市場對「九月降息」的信心,Meta的第二季度業績也是強勁。 然而,陸續公佈的經濟數據引發了利空的情緒,隨著初請失業金人數飆升,製造業狀況降溫,投資者再次回想起鮑爾主席的聲明,「就業的下行風險現在是真實存在的」。 。市場的悲觀主義者開始喊「聯準會昨天沒有降息是一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