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1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物專訪】衣服圖書館:做一場務實的社會改革

    文/陳至柔 圖片提供/衣服圖書館
    一個白色三門衣櫃、一面掛著故事小卡的牆。這是台大女二舍走廊上的即景,也是衣服圖書館的起點——共享衣櫃。共享衣櫃就像一座圖書館,裡面的每件衣服都是一本書,擁有一段故事。每個人只要將自己穿不到的衣服放進衣櫃,其他人就能自由地將衣服帶走,並獲得衣服主人為衣服寫的故事小卡。於是,衣服不再只是個人形象或身材的標籤;反而開啟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那是2017年,一場屬於衣服的微革命正在悄悄展開。

    一場衣服的微革命
    這場衣服革命的背後推手,正是當時就讀台大社會學系的洪于捷和陳慶容。
    在社會學背景的養成下,洪于捷一直期望自己能對社會議題做出改變。「但坦白說,整個過程會覺得有點無力,因為每個問題都太複雜。」不過,她的理想終於在大三一堂名為「社會組織創新與設計」的課程中得到實踐。「我在這堂課認識到很多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也看到許多不同的人在為社會努力。」
    為了課堂而搜尋議題時,洪于捷便發現「衣服」是個十分重要,卻鮮少被提及的問題。「畢竟,你的打扮、穿衣風格,其實都會影響到別人怎麼看你。」衣服除了能影響外表,也可能是財力的展現。因此,洪于捷最初是從階級性的角度在看待衣服的議題。
    後來,她漸漸在室友的影響下,改變自己對這個議題的切入點。「我每個室友都能開一家衣服店,像坐我旁邊的人就有38件牛仔褲;斜後面的則有18件白襯衫。」然而,大量的衣服並不代表等量的珍惜。相反地,它們時常被主人遺忘在曬衣場上。「當時我就想,這些還很好的衣服如果沒人穿,能不能再交給下一個人?」於是,為不被需要的衣服們注入新生,就成為洪于捷實踐內心理想——「改變社會」的第一步。
    隨著陳慶容和其他夥伴的加入,以洪于捷為首所創立的團隊「衣服圖書館」逐漸壯大,並快速地在一年半內靠著「共享衣櫃」拉高知名度。沒有商業化的包裝,只有純粹的以物易物。一場場的換衣活動,不但讓衣服們重拾新生,也讓團隊漸漸朝著「推廣二手衣」的方向發展。

    更透徹的經營,更坦率的自己
    然而,看似已經朝理想邁進一步的洪于捷並沒有滿足於現狀。卸下學生身分,開始經營公司後,她反而更清楚意識到團隊轉營利化的難處。「尤其是今年開發APP後,便發現營運成本真的很高,上架一個功能就是5萬起跳,但消費者是很難感受到這些的。」和同業的實體店面和大型電商相比,衣服圖書館既沒有龐大的資本,也沒有店鋪。不過,洪于捷自認團隊提供的最大優勢便是「詳盡的衣服資訊」。「我們平台上的每件衣服都需要放3至6張的照片,每張照片也都有一定的規範。此外,還要有詳細的衣服資訊才能上傳。」
    衣服圖書館以透明化的資訊提高成為賣家的門檻,使得平台內的衣服上傳數雖少,換衣的成交率卻比其他二手衣平台高出10倍。洪于捷認為,台灣的二手衣市場仍在成長。許多國內外的二手衣品牌、店家已經願意在台灣發展事業,但消費者究竟能不能給予相對應的支持,仍然需要時間的檢驗。
    提起創業對自己的影響,洪于捷和陳慶容不約而同地認為,「思考角度」的改變是最大的。在公司內負責行銷的陳慶容說:「現在比較會去考量現實層面的成本效益,例如實體活動要花10小時籌備,但來的人可能只有70幾個,交換出1、200件衣服,這樣合不合理。」
    洪于捷則直言,自己已經設定好停損點。「我不會說不管衣服圖書館變成什麼樣子,我都會讓這個團隊繼續存活。做共享衣櫃時,我就告訴自己兩年內要把APP做出來,如果達到我就能再做兩年。現在做到了,我就還有兩年的時間去抵達下一個目標。」
    自經營衣服圖書館以來,陳慶容表示兩人都被影響很多。「我大學跟于捷的室友有點像,但現在自己衣櫃裡的二手衣比例有慢慢提高。偶爾買新衣服時,我也會比較有罪惡感。」于捷則忍不住分享:「每年我都會有一次的爆買,像耳環、鞋子之類的,但新衣服去年就只買一件。」兩人坦率的答案,頓時讓她們沉著的外表,流露出女孩般的雀躍。

    做務實的社會改革者
    台灣每年被丟棄的衣服高達2億件;面對如此龐大的數量,洪于捷坦言,要拯救全部的舊衣是十分困難的。「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一年減少3000件的丟棄量,讓舊衣們有機會交到下一個人手上。」她也表示,團隊現階段最希望的,就是讓消費者知道「買二手衣跟買新衣一樣簡單」,並把這樣的換衣模式推廣出去。
    下半年,衣服圖書館將用群眾募資方式推出「衣服圖書館2.0」,不但會上架官網,增進使用者瀏覽的方便性,也會優化APP的使用介面和體驗。此外,團隊也正在跟許多快時尚品牌接洽,在官網上建立品牌館,讓品牌們把賣不掉的庫存釋出,換給APP平台的使用者,以降低衣服的銷毀數量。
    從最初為了解決「衣服過多」而誕生的共享衣櫃,到如今成為革新二手衣產業服務模式的社會企業,洪于捷和陳慶容一路走來已3年3個月。沒有響亮的口號,只有堅定的理念;沒有好高騖遠的夢想,只有腳踏實地的目標。她們是衣服圖書館,她們是這片土地上,務實改革社會的那一群。
    *本文收錄於獨立刊物《微誌》一月號,欲觀看完整刊物者請點以下連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