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基隆旅遊]仁愛區委託行街區見證基隆港最輝煌的年代,走過台灣物資缺乏、舶來品進口歷史歲月時光

    ​
    基隆市仁愛區委託行街道,是許多老基隆人,甚至是許多人過往的屬於基隆港與基隆市之港市印記。很多大部份年輕人不知道委託行是甚麼意思??小編就要藉由此篇來告訴你委託行歷史。
    基隆市仁愛區委託行街區相關資訊::
    基隆市仁愛區孝一路23巷2至4弄
    02 2425 8838
    (委託行街區商圈協會)
    委託行街區無時間限制
    (個別商店依照各自營業時間而定)
    商店街區
    委託行街區歷史由來
    話說委託行意義??這應該從民國三十九年到民國六十九年開始說起。這一段期間台灣人無法出國,民國六十九年之前台灣人要出國必須經過許多地申請才能出國。簡單言之;台灣人出國是要管制與控管。
    台灣人要買外國進口商品,也就是白來品替需透過委託商行來進行買賣。委託行其實指的是委託商行把進口舶來品進行進口買賣生意。直白的說,就是以客人「委託」寄賣或「委託」出國帶貨為主的產業。現代人來看會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出國這麼困難呢???事實上台灣就真實走過這一段歲月。
    委託行在距離基隆港附近仁愛區孝一路二十三巷子內。你或許為何委託行為何在基隆港附近呢??原因就在於台灣早期進口舶來品以港口地船員委託國外進口舶來品帶到委託行進行買賣生意。因此;委託行就聚集在仁愛區孝一路二十三巷子內。尤其是聚集在孝一路二十三巷二弄、三弄、四弄一帶所形成街區之區塊。
    基隆港興建於日治時期西元一八九五年日本人規畫開始,移居台灣的日本人,因對於家鄉飲食或是生活用品的需求,透過船運,從日本進口各種用品。雖在西元一八六零年代開港後,台灣人就已有機會接觸到舶來品,但長達五十年殖民的統治,日人不斷將新事物與商品引進的互動下,才真正使台灣人,更加習慣消費與購買包含日貨在內的「舶來品」。這也是委託行慢慢形成商行於此地原因。
    委託行在西元一九六零年代達到高峰期,全盛時期,此地曾經高達有二百間委託商行。在韓戰與越戰期間,美軍將基隆作為補給港口,大批美國大兵將衣服用品帶到「估衣巷」委託商家進行轉費,换取金錢到港口附近的酒吧喝酒,委託行才演變成後來的各類商店。
    風華不再、韻味猶存
    其後在民國六十九年台灣人可以開放出國後,台灣人直接可在國外買舶來品,委託行慢慢凋零。委託商行功能不再,這個如今已褪去光華隱沒在台灣人記憶中的行業,委託商行走過風華如今凋零,目前卻猶有餘韻還存在。
    目前委託行還有許多小商店聚集成文小商圈協會存在,像是電腦行、美食店家,創意料理刈堡BAO、 日系居酒屋等等不同性質商行存在。平時來這裡顧客也不多,說這裡是消失歷史也不為過。
    去年耶誕節時候,此地委託行商圈把委託行內範圍盡情佈置委託行街區, 讓這邊有聖誕氣息。把原本的委託行街區變得不一樣,很有文藝氣息。
    下雨了,來尋寶吧
    總結:基隆市是多雨天城市,此地委託行歷史是台灣走過歷史縮影。一如此地委託行商圈所言道:「下雨了,來尋寶吧」!!此地四通八達的巷子距離鼎鼎有名崁仔頂魚市場不遠處。半夜來這裏也有不同感受吧!!
    基隆市仁愛區委託行街區相關資訊::
    基隆市仁愛區孝一路23巷2至4弄
    02 2425 8838
    (委託行街區商圈協會)
    委託行街區無時間限制
    (個別商店依照各自營業時間而定)
    商店街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的寫作以美食;旅遊;藝文等多方面的文章,寫作內容分享我的想法與看法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