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流派》角色與情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寫故事有兩種方式
先寫情節,再創造角色
先創角色,再創造劇情
  最近我正在閱讀作家之路,這是一本在說明故事萬用情節的一本寫作相關書籍,我目前只看了一部分,但我可以從中感受到創造精彩故事的指引與技巧,書中提到一件事情,在好萊塢有兩種劇作流派。
  • 注重角色,以角色塑造為主,場景為陪襯
  • 注重劇情,以情節設定為主,角色為輔助

故事有哪些元素?

在創作一篇故事,無論是幾百字、五千字、萬字、幾萬字的故事
以下圖為例子,你開始幫它想一個故事,你想到什麼?

「一場大火燃燒...」

  如果你心目中第一個浮現的故事,是先關注到大火燃燒書籍、文字,甚至是那朵花和背後的布幕,那麼在創作這則故事的時候,你選擇先創造劇情,至於怎麼樣創作劇情,我們之後會談到這一點。

「一位...」

  無論你心目中第一個浮現的故事,是直接浮現某一位人物,可能是劇作家、小說家、演員、縱火犯、甚至是搬家公司職員,那麼在創作這則故事的時候,你選擇先塑造角色。

當然,你可能同時想好了角色跟情節

  上述非絕對,你可以依靠直覺完成一則故事,不過把兩者分開設計是比較好的一個習慣,像是我上述舉例的角色跟場景。
  你可能會立刻想到燃燒的歌劇院與劇作家,這可以衍生許多這種不同的故事,像是備受爭議的劇本,或是追改變世界的劇作家,不過不太可能創作出燃燒的歌劇院與搬家工人,是吧?除非原本就是這樣追求。

以角色或情節當作核心,另一個為輔

  決定一個你覺得適合的方式,像是塑造角色或是創作劇情,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分析,兩種流派各自追求的方向,以及呈現方式的優缺點。

追求方向

  • 角色塑造:
      角色為核心製作的劇本或小說,就像很多知名電影一樣,通常都是塑造一位英雄或者勇者,他會成為整部劇本的靈魂。
      譬如威漫很常使用角色塑造,一位英雄,配上一份與英雄相關的故事,當觀眾看完整部電影,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這位人物(通常第一部都是英雄崛起)。
  • 情節創作:
      整個故事是在一個背景框架下運作,各式各樣的人物誕生其中,比較常見在遊戲中,一個世界或一個區域獨佔整個故事,當觀眾看完故事,會記得這一個區域,會像是遊戲「魔獸世界」或者小說「異世界食堂」。
要注意的事情,無論是以情節為主軸或是以角色為主軸,當故事完成的時候,兩者都可能成為整個故事的賣點,觀眾的喜好無法預測,但架構完整個故事,會比雜亂無章吸引人許多。

優缺點

  選擇好自己舒適的寫作核心,清楚自己追求的方向,還需要注意一些事情,這樣才會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
  • 角色塑造:
      角色有靈魂、有想法、有邏輯當然相當不錯,以角色為主軸要避免讓角色成為世界的中心,英雄通常是最慘的那個人,而不是最強的那個人 (強大通常是結局)。
      其他角色的存在,通常是為了對比角色的某種性格,或者是造成角色的威脅,不過其他角色不會是毫無意義或白癡,千萬不要讓其他角色成為烘托主角光環的犧牲品。
  • 情節創作:
      情節有設定、有深度、有架構當然很棒,很多人在設計劇情的時候,喜歡越堆越厚,隨著設計時間的延長越來越複雜,請盡量避免這件事情,優秀的劇本每一個出現的設定都是有實質作用,而不是美麗的殿堂,中看不中用。
      設定情節很容易讓角色無力,像是背景板或是路邊的野花野草,沒有核心主角的世界,每一位角色反而都相當重要,它們的存在就是彰顯世界的某種資訊。 (像是「不擇手段的倖存者」,這是災難世界最常見的角色類型,代表這個世界無序。)

最後.......

  首先我得說,我也只是故事創作中的一位新手,相對於熟練的作者,還是稍微嫩了一點,不過我把我對於寫作或寫故事的心得留下來,對於寫作方向陷入困境,或者對寫作沒有一絲概念的人來說,我相信還是會非常不錯。
  下一篇文章,我會提到寫故事的意義,現在你學會了如何創作一個故事,擁有了架構 (有了角色和情節的故事),我們來談談怎麼樣的故事,會是一個好故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6會員
247內容數
對設計師如何成長為設計師好奇嗎? 2020年九月,我進入大學學習當一位設計師,從開始到沉寂,再到重燃熱忱,我將在方格子紀錄我的成長歷程、理念、心情,分享我在這段旅程中所經歷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瓶裝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寫作不是一條簡單的路,它非常容易上路,卻不容易走下去
開學囉,想要學設計的讀者們 這個寒假我途經美術館、閱讀書籍 跟隨著不同人的腳步領略世界 現在我來跟你分享我回來的第一站 這是一個有關工具以及成本的故事
寫作跟設計都屬於創作性質 兩者似乎有共通點,卻又有些微不同 身為同時踏路設計與寫作的一名大學生 今天,來跟你分享我內心找到的一點心得ㄡ
優秀的設計師,作品本身就能透露出許多事情,不是每一個顧客都願意聽你長篇大論自己的設計理念,因此,要在第一眼就吸引人!   
身為一名設計師,需要更加了解顧客的想法,他希望這份設計擁有什麼樣的特色,他所說的事情是否是他想要的,跟他所喜歡的要素應該要是什麼模樣,如果設計師不夠了解它們,那就不一定會有下一份案子。
有時候,設計師並不需要思考太多複雜的東西,什麼是朋友(顧客)所需要的內容,才是一位設計師需要了解的事情。 「讓他們自己來找你!」
寫作不是一條簡單的路,它非常容易上路,卻不容易走下去
開學囉,想要學設計的讀者們 這個寒假我途經美術館、閱讀書籍 跟隨著不同人的腳步領略世界 現在我來跟你分享我回來的第一站 這是一個有關工具以及成本的故事
寫作跟設計都屬於創作性質 兩者似乎有共通點,卻又有些微不同 身為同時踏路設計與寫作的一名大學生 今天,來跟你分享我內心找到的一點心得ㄡ
優秀的設計師,作品本身就能透露出許多事情,不是每一個顧客都願意聽你長篇大論自己的設計理念,因此,要在第一眼就吸引人!   
身為一名設計師,需要更加了解顧客的想法,他希望這份設計擁有什麼樣的特色,他所說的事情是否是他想要的,跟他所喜歡的要素應該要是什麼模樣,如果設計師不夠了解它們,那就不一定會有下一份案子。
有時候,設計師並不需要思考太多複雜的東西,什麼是朋友(顧客)所需要的內容,才是一位設計師需要了解的事情。 「讓他們自己來找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當你剛開始進入表演領域,常常容易被各種技巧和書上的理論壓得喘不過氣。 讀不懂那是很正常的。 請你要謹記,表演的核心是「角色」, 而想創造出一個有層次、不扁平的角色。 所以,第一步請你回到劇本的細節裡,挖出所有跟角色有關的「事實」,怎麼做,今天介紹最基礎的三步驟: 1.去發現內在驅動力
Thumbnail
當創作故事時,需專注於主角的外在身分,包括身份職業與動機。內在身分只在故事發展後才會展現。文章提出針對不同身分的主角,需對應對象及層次需求,才能確定故事主角。同時,作者呼籲在故事開始前不要讓內在影響外在故事。這樣的建議可應用於各類型的故事創作中。
Thumbnail
別急著下筆!寫劇本前,必須花時間找到自己的故事核心,並僅用一句話表述清楚。 本文提供「發展故事核心的 5 個步驟」以及諸多電影的故事核心作為範例
  嗨!我們前面講了那麼多跟劇情沒有直接關聯的東西,現在總算要邁入「故事主體」了!   先來解釋一下「劇情」、「情節」兩者的解釋差異。(一般可以不用想這麼多)   「劇情」,說白了,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算是母體,一個「整體」,而且是有變化的(要說成是主線也可以),一部作品的劇情不見得只有一個
Thumbnail
在討論之前,我想大多數的創作者都多少學過一點創作手法,但本篇文章並非要討論那些,如果是想看見那些內容可能會有點失望,我之後會在別的文章分享這些創作手法,但今天是想要探討更為根本,出自於你的某些東西。 我們為甚麼會想創作故事?我想大多數人的原因都是:因為被某則故事感動了,所以也想複製那種感受,將
今天這篇較為簡短,因為怎麼設定主角,其實在英雄的旅程這類的故事裡,在所有要素中屬於相對簡單的問題。 依造幾個簡易的要素加總起來就等於主角,直接以等式來表示: 職業 ( 身份)a+目標a+行為a+層次需求a=主角a 這裡要注意的是,主角有兩層等式。
在本篇我們會介紹該如何創造一個主角。 『英雄的旅程』這種故事走法裡,怎麼思考主角是誰?或是主角應該有什麼? 從電影的觀看時間套用拆片表去建構對我來說是最快的方法,同樣建議各位採用。 英雄的旅程,的主角,在第一章裡請分成兩半去看待, 前半段是1-1節到1-5節,約略為12.5分鐘到15分鐘
創作故事的起點相對容易,一個職業一段冒險一個過場一個結局,甚或看完某個故事後深受感動都有可能是一則故事的起點. 但是如何串在一起成為一則完整故事才是問題. 什麼少了或多了?應該從哪裡開始?人物小傳?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類型明確嗎?什麼樣的定義才是所謂的類型?主角是警察就一定是警匪片嗎?寫一個警察
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角色,這篇文章從外在與內在的角度探討角色的定義和相關概念,並結合馬斯洛需求理論探討內在追求與慾望。最後列舉網路上對於角色的定義,包括角色的類型、性格特點、動機、發展、與情節的互動、背景故事和角色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當你剛開始進入表演領域,常常容易被各種技巧和書上的理論壓得喘不過氣。 讀不懂那是很正常的。 請你要謹記,表演的核心是「角色」, 而想創造出一個有層次、不扁平的角色。 所以,第一步請你回到劇本的細節裡,挖出所有跟角色有關的「事實」,怎麼做,今天介紹最基礎的三步驟: 1.去發現內在驅動力
Thumbnail
當創作故事時,需專注於主角的外在身分,包括身份職業與動機。內在身分只在故事發展後才會展現。文章提出針對不同身分的主角,需對應對象及層次需求,才能確定故事主角。同時,作者呼籲在故事開始前不要讓內在影響外在故事。這樣的建議可應用於各類型的故事創作中。
Thumbnail
別急著下筆!寫劇本前,必須花時間找到自己的故事核心,並僅用一句話表述清楚。 本文提供「發展故事核心的 5 個步驟」以及諸多電影的故事核心作為範例
  嗨!我們前面講了那麼多跟劇情沒有直接關聯的東西,現在總算要邁入「故事主體」了!   先來解釋一下「劇情」、「情節」兩者的解釋差異。(一般可以不用想這麼多)   「劇情」,說白了,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算是母體,一個「整體」,而且是有變化的(要說成是主線也可以),一部作品的劇情不見得只有一個
Thumbnail
在討論之前,我想大多數的創作者都多少學過一點創作手法,但本篇文章並非要討論那些,如果是想看見那些內容可能會有點失望,我之後會在別的文章分享這些創作手法,但今天是想要探討更為根本,出自於你的某些東西。 我們為甚麼會想創作故事?我想大多數人的原因都是:因為被某則故事感動了,所以也想複製那種感受,將
今天這篇較為簡短,因為怎麼設定主角,其實在英雄的旅程這類的故事裡,在所有要素中屬於相對簡單的問題。 依造幾個簡易的要素加總起來就等於主角,直接以等式來表示: 職業 ( 身份)a+目標a+行為a+層次需求a=主角a 這裡要注意的是,主角有兩層等式。
在本篇我們會介紹該如何創造一個主角。 『英雄的旅程』這種故事走法裡,怎麼思考主角是誰?或是主角應該有什麼? 從電影的觀看時間套用拆片表去建構對我來說是最快的方法,同樣建議各位採用。 英雄的旅程,的主角,在第一章裡請分成兩半去看待, 前半段是1-1節到1-5節,約略為12.5分鐘到15分鐘
創作故事的起點相對容易,一個職業一段冒險一個過場一個結局,甚或看完某個故事後深受感動都有可能是一則故事的起點. 但是如何串在一起成為一則完整故事才是問題. 什麼少了或多了?應該從哪裡開始?人物小傳?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類型明確嗎?什麼樣的定義才是所謂的類型?主角是警察就一定是警匪片嗎?寫一個警察
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角色,這篇文章從外在與內在的角度探討角色的定義和相關概念,並結合馬斯洛需求理論探討內在追求與慾望。最後列舉網路上對於角色的定義,包括角色的類型、性格特點、動機、發展、與情節的互動、背景故事和角色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