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倉步道
佐倉步道和撒固兒步道是雲姊推薦的,
我們七點多出門,
到商校街和中山路附近,
麥當勞和摩斯漢堡比鄰而居,
以為麥當勞有停車場,
從車道進入只設「得來速」沒停車場,
只能外帶到登山口再吃了。
大概開車十多分鐘就到達登山口。
登山口有停車場和廁所,
非常方便和舒適。
我們在途中經過了撒固兒野菜市集,
原來佐倉步道的取名和撒奇萊雅族有關。
佐倉步道位於國福里,
原為撒奇萊雅族Sakur(撒固兒)部落的活動區域,
在加禮宛事件(達固湖灣事件)中,
與清朝軍隊發生衝突,
撒奇萊雅族遭大舉屠殺,
倖存者擔心遭致追殺便隱姓埋名躲藏於阿美族部落。
早年國福里一帶多是茄冬樹,
花蓮人稱為「茄冬腳」,
阿美族則稱為「撒固兒」,
日治時代日本人將「Sakur」的音,
譯成日語諧音「Sakula」,
發音在日文的漢字即是「佐倉」。
撒奇萊雅族(Sakizaya)已正名,
希望改回原本名稱,
但步道旁有另外一條步道通往撒固兒瀑布,
已被命名為撒固兒步道,
故至今還是沿用佐倉步道的名字。
步道入口處左前方有6個大拱門,
上面佈滿了爬藤植物,
原來這是當年國福礦場的卡車載石通道口,
如今變成動植物的樂園。
入口的標示說明步道爬升和長度,
一開始坡度比較陡,
特別陡的路段路面會做類似「刻痕」設計,
以增加摩擦力和抓地力。
陡峭的路段路面會做類似「刻痕」設計,以增加摩擦力和抓地力。
這條步道原先是台泥晶山礦區採礦道路,
大卡車利用產業道路運載礦石下山,
因此道路坡度大的車轍道要能止滑,
車輪壓不到的中央部分雜草找到生機。
這條步道的里程樁是間隔250公尺設置。
每隔1公里會有一個熱量消耗說明,
以20分鐘/公里為基準。
經過明隧道遺址會來到1公里處,
爬升1公里消耗102卡,
相當於1個小籠包的熱量。
當年採礦時防止運輸吊籃中礦石掉落砸人車的防護明隧道
雖然路跡明顯但是平常沒運動爬山的人走到這裡大就想回家了
再走一會兒就會有第一個觀景台。
視野以花蓮市區居多,
花蓮火車站、美侖飯店、慈濟園區、港天宮、體育場等。
爬升2公里消耗204卡,
相當於3個芝麻湯圓的熱量。
在2公里處有第二個觀景台,
過了2公里後坡度就比較緩和。
沿途自然生態資源豐富,
但遮蔭不太多、很熱。
一個大轉彎後來到3公里處,
爬升3公里消耗306卡,
相當於1個蛋餅的熱量。
觀景台的涼亭很熱鬧,
我們就不停留繼續前進。
來到步道終點處3.95公里,
消耗403卡只相當於1杯珍奶的熱量。
在第四觀景台停留久一些吹風納涼,
俯瞰整個花蓮市及壯闊的太平洋。
步道最高點這塊平坦台地,
曾是撒奇萊雅族的避難地。
往下走來到接近出口那一段,
更能體會坡度是這樣大,
腳趾頭好像要往前衝,
膝蓋的負荷也變大了。
步道終點處3.95公里,
消耗403卡只相當於1杯珍奶的熱量。
撒固兒步道
到步道館前休息一下,
接著往近在咫尺的撒固兒步道。
這條步道早一步更名,
「佐倉」一名就由台泥礦區產業道路沿用。
走過橋來到步道起點,
這是一條環型步道,
左右兩側都可進入步道,
大約在中間點是瀑布所在處。
我們從右側距離瀑布較近的那側起登。
如路線圖所示:這是環形步道交會點是終點也是起點~我們取右邊先行
相較於剛走完的佐倉步道,
撒固兒步道算是飯後甜點,
坡度平緩、有樹遮蔭、距離短。
撒固兒瀑布是撒奇萊雅族的水源地和漁獵據點,
加上興建佳山基地時曾被封閉達30年,
所以步道生態維護在較原始的狀態。
動植物生態很豐富~沿路還可以聽到佳山基地駐軍出操的聲音
森林裡的瀑布區負離子最多,
負離子有「空氣維他命」的美名,
站在撒固兒瀑布前大口呼吸,
加上沁涼的水霧氣,
感覺神清氣爽。
繼續往前走會有一段繼續向上的階梯,
步道旁看見的山壁是水泥原料的石灰石。
下山反而要比較小心,
撒固兒步道如果是雨後會比較溼滑。
走完步道回民宿,
梳洗加上洗衣、曬衣,
還可以睡個午覺。
左環路徑更原始/途中只遇見一位遊客/步道也依石灰岩壁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