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成為家庭的小圖書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蔡宗邑 圖/FB-雲海二手書店
「想開二手書店純粹是興趣,你知道,開這個賺不了錢的」阿峰(老闆化名)說。雖然阿峰這麼講,但這家書店也在台南的南門路上挺立十五個年頭了。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其實阿峰從小就喜歡看書,他還記得當年讀南二中的時候,一天有十塊的零用錢,但是他沒有跑去福利社花掉,而是都把它存起來,一個禮拜後就有足夠的錢來買一本書。
因為愛看書這個興趣,阿峰年少時常常光顧二手書店,但他發現大部份二手書店環境都很狹窄,很容易轉個身就會把書弄倒,而且書通常也很髒,所以當他決定要開二手書店時,就設身處地的以「客人」的角度進行思考,怎樣的佈設會是會讓客人感到最為舒適的?
阿峰:「我希望把空間留給來看書的人,所以我的擺設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中間的書櫃全都是用120公分左右的矮櫃,只有靠牆的是用高的櫃子;第二個是書櫃跟書櫃之間的走道距離是很寬的。」
也因為使用許多矮櫃以及加寬走道距離,所以擺放的書櫃還有書籍數量就變少,相對整體空間也隨之寬敞、明亮了起來,給人一種簡單、乾淨的感覺。
雲海二手書店內部
但是這樣的佈設風格,讓店裡面少擺了許多書,這也意味著賣書的機會減少(收入減少)。雖然如此,阿峰還是想維持客人舒適的閱讀環境,這十數年來從沒做過更動。阿峰說:「這就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有理念的「童書區」

阿峰說並不後悔把一樓黃金地段將近一半的空間規劃做童書區,因為他想藉由童書區的設置,讓小孩子有機會能從小就培養起讀書的習慣。
「就帶小朋友來就對了,他想看什麼就讓他看」阿峰說。
阿峰常被家長問說要挑什麼書給小孩子看,但是過往的經驗卻告訴他,用大人的眼光來替小孩子決定要看什麼,往往都會失敗,應該要讓小孩子自己來探索,才能使他們由心的愛上閱讀。
小女孩在書店裡看書(攝於書店的參訪活動中)
「剛開始有人問說我們的書店的特色或定位是什麼的時候,我一時回答不出來,因為好像沒有特別去想這個問題。」
阿峰接著說:「仔細想想後才發現,其實我在心裡早就設定好書店的定位了,只是沒有察覺而已,那就是成立一家綜合型的書店,讓喜歡不同類型書籍的人可以來這邊看看書。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沒有像某些書店一樣,特別去賣哪種類型的書。」
阿峰說他最後又發現「家長們帶小朋友來看書的畫面」其實就是他理想中最想看到的樣子。
一對父女在寫學習單(攝於書店的參訪活動中)
阿峰表示他的書店其實像個社區或家庭的小圖書館一樣,他希望能提供一個舒適的空間,讓全家大小在閒暇時來這邊看看書、培養閱讀的興趣。他感嘆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看書了,「希望藉由書店,為促進閱讀風氣,盡一點社會責任吧 !」阿峰最後這樣講。
書店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ea.of.clouds.book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蕃故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有去過「秘境」嗎?位在台南成大商圈附近,有一處神秘的地下室,因為收藏不少珍貴的「寶物」,被許多愛書人士視為秘境,它就是「府城舊冊店」。
「因為新化的地理位置,加上我又是以地方誌這種非主流路線起家的,所以才以野為第一個字;冊就是讓別人知道我們是書店啦。」吳啟豪這麼說道。 新化,一個位於台南市都會區東界的一個小鎮。西拉雅語又稱呼為Tavokan,意思是「山林之地」。雖說如此,新化同時也是山地與平原的交通樞紐、貨物集散之處。也因為亦城市亦
你有去過「秘境」嗎?位在台南成大商圈附近,有一處神秘的地下室,因為收藏不少珍貴的「寶物」,被許多愛書人士視為秘境,它就是「府城舊冊店」。
「因為新化的地理位置,加上我又是以地方誌這種非主流路線起家的,所以才以野為第一個字;冊就是讓別人知道我們是書店啦。」吳啟豪這麼說道。 新化,一個位於台南市都會區東界的一個小鎮。西拉雅語又稱呼為Tavokan,意思是「山林之地」。雖說如此,新化同時也是山地與平原的交通樞紐、貨物集散之處。也因為亦城市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裡舊冊極多,雖擁擠紛雜卻仍不失秩序,真要認真逛哪怕一時半刻也不夠。
Thumbnail
現在我坐在小書房的椅子上休息,等下就要離開小書房。 小書房在秀泰二館的二樓,以前來逛過。 小書房,其實是金石堂書店,面積大,書也多,椅子也多,整體環境也很好。 在台中的書店中,小書房很有特色,算是間很值得逛的書店。 今天黃昏,我帶女兒來逛小書房。
Thumbnail
因為喜歡閱讀 輾轉開啟對獨立書店的好奇 今天到水湳洞的非書店走走 很難想像在東北角海岸 有著一家書店
Thumbnail
大二下應同學邀約一起擔任圖書館志工,不得不說,也算是一種圓夢了。圖書館志工的好壞參半,讓人對書本種類有了一定了解。書店成了我的近期休閒去處。將書籍捐出或變賣,曾考慮購買電子版書籍。
Thumbnail
有朝一日,我也要來寫小說吧,把我心中的願望清單,一次滿足創造在我的作品裡。 這間書店,一讀就知道這是作者為了滿足所有愛書人的願望清單,集中火力展示出一間現實生活裡無法存在的書店,因為這是一間: 愛書人開的店: 從看似流氓的老闆到文青溫柔的店長,都熱愛閱讀而腦子內建資料庫隨時可以調閱推薦書籍給讀
Thumbnail
六年級頭班的我,小時除了看電視之外,和鄰居玩樂的大多是DIY玩具,如燈籠、風箏、手槍等,不然就是彈珠、紙牌、橡皮筋。等年紀稍長到了城市就學後,閒來沒事蹓躂閒晃的去處就屬書店了。來回撫摸著書封,挑本鬼故事坐下來翻閱就是幾個小時,從那時養成我讀字的習慣,直到出社會後的最省錢的休閒也是到書店吹冷氣...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直至如今中年的我進到每一間傳統書局、獨立書店、連鎖書店,我還是會喜歡看那些小孩子才看的玩意兒!那些讓人對世界眼睛一亮的玩意兒!或者其實不是書先吸引人,而是那樣與生活緊扣的一切,帶人進入了書的世界!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一間同時有書本、雞蛋糕、二手衣和土地友善產品的書店,會是什麼樣的存在?  去年7月開業的「送報伕文學實驗書店」,由幾位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的人們所共同成立,因著相通的理念,他們集結自己喜歡的東西、想傳達的事情,希望在這個空間裡聚焦夢想教育和兒童成長議題,支持兒童成為真正的自己,在書店裡一同實踐夢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裡舊冊極多,雖擁擠紛雜卻仍不失秩序,真要認真逛哪怕一時半刻也不夠。
Thumbnail
現在我坐在小書房的椅子上休息,等下就要離開小書房。 小書房在秀泰二館的二樓,以前來逛過。 小書房,其實是金石堂書店,面積大,書也多,椅子也多,整體環境也很好。 在台中的書店中,小書房很有特色,算是間很值得逛的書店。 今天黃昏,我帶女兒來逛小書房。
Thumbnail
因為喜歡閱讀 輾轉開啟對獨立書店的好奇 今天到水湳洞的非書店走走 很難想像在東北角海岸 有著一家書店
Thumbnail
大二下應同學邀約一起擔任圖書館志工,不得不說,也算是一種圓夢了。圖書館志工的好壞參半,讓人對書本種類有了一定了解。書店成了我的近期休閒去處。將書籍捐出或變賣,曾考慮購買電子版書籍。
Thumbnail
有朝一日,我也要來寫小說吧,把我心中的願望清單,一次滿足創造在我的作品裡。 這間書店,一讀就知道這是作者為了滿足所有愛書人的願望清單,集中火力展示出一間現實生活裡無法存在的書店,因為這是一間: 愛書人開的店: 從看似流氓的老闆到文青溫柔的店長,都熱愛閱讀而腦子內建資料庫隨時可以調閱推薦書籍給讀
Thumbnail
六年級頭班的我,小時除了看電視之外,和鄰居玩樂的大多是DIY玩具,如燈籠、風箏、手槍等,不然就是彈珠、紙牌、橡皮筋。等年紀稍長到了城市就學後,閒來沒事蹓躂閒晃的去處就屬書店了。來回撫摸著書封,挑本鬼故事坐下來翻閱就是幾個小時,從那時養成我讀字的習慣,直到出社會後的最省錢的休閒也是到書店吹冷氣...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直至如今中年的我進到每一間傳統書局、獨立書店、連鎖書店,我還是會喜歡看那些小孩子才看的玩意兒!那些讓人對世界眼睛一亮的玩意兒!或者其實不是書先吸引人,而是那樣與生活緊扣的一切,帶人進入了書的世界!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一間同時有書本、雞蛋糕、二手衣和土地友善產品的書店,會是什麼樣的存在?  去年7月開業的「送報伕文學實驗書店」,由幾位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的人們所共同成立,因著相通的理念,他們集結自己喜歡的東西、想傳達的事情,希望在這個空間裡聚焦夢想教育和兒童成長議題,支持兒童成為真正的自己,在書店裡一同實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