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我們還有一棵橘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疫情下的端午假期,沒有和家人團聚,沒有和朋友遠遊,但,我們還有一棵橘樹。千年以前,屈原也如是相信著。

這位傳奇詩人,愛他的土地愛得深沉,深得無法自拔,沉入汨羅江心,更沉入永恆的文化記憶。在同島一命的今日,他的生命故事尤顯得淒美,令人動容。

屈原青澀的成長歲月,是歷史來不及記載的,更是文學不容許遺忘的。今早,散步的我,瞥見了鄰居窗前的小樹,結果了。白花、綠果,那是一棵柑橘。這讓我想起,少年屈原,曾以橘喻己,藉寫橘來明志,有〈橘頌〉傳世 :

「后皇嘉樹,橘來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一志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紛緼宜修,姱而不醜兮。」

幸好,我們還有一首〈橘頌〉,能閱讀屈原的人格,更閱讀此時此刻的自己——

「后皇嘉樹,橘來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一志兮。」

后土皇天,生橘於楚,橘樹本就屬於南方。《晏子春秋》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屈原開篇讚美橘樹的特性,更表達自己的志向——一如橘樹生南國不可遷移,他對楚國的熱愛也堅貞不移。橘樹與土地相互滋養,樹猶如此,何況人乎 ?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守一方水土,自古而然。這座島嶼上的艱難險阻,生於茲、長於茲的我們,同樣也無人可以置身事外。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屈原遠觀橘樹,也近賞橘樹。青綠的葉、素白的花,繁茂得惹人憐愛,燦爛得不失端莊。素色,給我一種潔淨莊重的感覺。這讓我回想起,我曾在廟裡見過那媽祖、觀音神像的面龐,都顯得和藹可親,但同時看起來實在是肅穆莊嚴,神聖而不可侵犯。或許屈原和我一樣相信,唯有穩重深沉,才能長成真正的繁茂、開出真正的燦爛。

走出家門,我仔細瞧瞧那顆的柑橘樹。青色的果子,結在慘綠的枝上,小巧渾圓又閃著陽光,湊近嗅聞,還帶點淡淡的果香。層疊交錯的枝條上鋒利的棘刺,就像偉岸的人嶙峋的風骨。未熟的柑果上,橙黃與橘綠,雜揉成絢麗的紋彩,似是被選中者的記號。楚有少年初長成,器度不凡,雖未成熟,仍藏不住大人氣象。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紛緼宜修,姱而不醜兮。」

柑橘不僅表皮精美,果肉更是多汁,顯得晶瑩剔透。不僅如此,橘樹的根枝葉花果,更無一處不可愛,由外而內、從裡到外,都充盈著美好、散發著靈氣。年輕氣盛、英姿翩翩的屈原,像是在向世界宣告,這不只是一個俊貌玉面的美男子,而是任重道遠的真君子。內外雙修的他,容不得一點瑕疵,也看不慣一絲醜惡。

然而,當時的楚國早已是一片烏煙瘴氣——權力早已腐化,既得利益早已盤根錯節,問題早已根深柢固。屈原明知權貴的高牆幾乎不可能被推倒,他還是力主改革,即便用撞的,他也要衝破阻礙進步的一切。後來,他撞得自己遍體鱗傷,更慘遭放逐。最終,他行吟澤畔,問天不應,百般無奈之下,選擇了投江自盡。

屈原的氣節不屈、靈魂不死,他降生於亂世,不為一代的治世,而為千秋萬代的越凡遺世。屈原之死,無關對與錯,只關乎血與淚,我們不是當事人,難以體會他的苦痛、他的天命,不應做些不負責任的評論。

是的,我們要適應世界;是的,我們要隨機應變,但更重要的是「持經達變」。求新求變,如果到最後違反了自然規律、背離了人文倫理,甚至拋棄了良知道德,那有什麼意義呢 ? 變的是彈性的行事作法,不變的是挺立的人格脊梁,在後者尚未確立之前,我們沒有資格談論前者。屈原豈是不知變通 ? 我們更該看到的是,他自始至終都不改初衷 ! 畢竟,在一片失根的蘭花、漂泊的浮萍之中,一顆平凡的橘樹,也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雖說這娑婆人間,本無淨土,更無完人,既來此一遊,就是要經歷這不完美的一切。但是,身處紅塵的種種喧嘩、種種缺憾之中,有誰有能耐,在改變它與接納它之間,隨時調整自己的姿態呢 ? 這年頭,遍地生長、隨風搖擺的雜草多,扎根南國的橘樹少。在黑天鵝隨時會降臨的時代,又有誰有能耐,在真正意義上,與世界共事、與問題共處、與變化共舞呢 ?

嗚呼屈原 ! 他一生憂國憂民,對得起家國社會,從年輕直到死去;他一生有為有守,對得起自己良心,從年輕直到死去。那不曾忘懷的責任感,那持續興發的浩然正氣,兩千多年過去了,仍令人肅然起敬。怎麼都不肯妥協的屈原,一以貫之,活成了不可磨滅的信念,一如那受命不遷的橘樹。即使當時站在汨羅江邊,他「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後人將永懷的,仍是一壯美的身影。

時至今日,屈原滿腔的熱血,仍在文字裡沸騰著,一首〈橘頌〉足以讓人感受到那脈搏、那溫度,那少年有知的可貴,那年少有為的可佩。時至今日,我們隱約可以聽見,他在〈離騷〉吶喊著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全球和疫情搏鬥足足有一年半了,或許吧,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相信,生命不會停下腳步,上天下地總會尋得活路,世界再荒蕪,家門前,我們永遠還有一棵橘樹。

仲夏端午時分,偶然看見結果纍纍的柑橘樹,我遙想屈原,似有所悟。

林世峰 2021 仲夏 五月初四 端午節前夕於高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世峰的沙龍
12會員
19內容數
林世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11
最近世界太過動盪,我深深地感覺到,唯有和平,我才能關心我所在意的事。只要和衷共濟,我們永遠有第三選擇。這片土地上,先有生靈,後有國民。姑且不論強者與弱者,就連國家從來也只是「想像的共同體」。放寬心,強與弱,你與我,一切誤解、仇恨與分別,其實都是過眼煙雲。但願,有大能在遠方祝福,唯溫情於青史留名。
Thumbnail
2023/02/11
最近世界太過動盪,我深深地感覺到,唯有和平,我才能關心我所在意的事。只要和衷共濟,我們永遠有第三選擇。這片土地上,先有生靈,後有國民。姑且不論強者與弱者,就連國家從來也只是「想像的共同體」。放寬心,強與弱,你與我,一切誤解、仇恨與分別,其實都是過眼煙雲。但願,有大能在遠方祝福,唯溫情於青史留名。
Thumbnail
2022/08/12
農曆七月,大家聊到「魔神仔」、「好兄弟」有什麼樣的感受或想法呢 ? 前陣子為了教國中生,研究了點兒《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中的人物故事,最近又幫忙家人拜拜,靜觀那煙香裊裊,無意間心中好像有所領悟,想和大家分享。人身有限、宇宙無限,既不能因不理解而不尊重,更不能因不知道而不相信......。
Thumbnail
2022/08/12
農曆七月,大家聊到「魔神仔」、「好兄弟」有什麼樣的感受或想法呢 ? 前陣子為了教國中生,研究了點兒《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中的人物故事,最近又幫忙家人拜拜,靜觀那煙香裊裊,無意間心中好像有所領悟,想和大家分享。人身有限、宇宙無限,既不能因不理解而不尊重,更不能因不知道而不相信......。
Thumbnail
2022/08/10
寧靜的夜色裡,我獨自開箱......對我來說,這份來自遠方的禮物,滿載著一船心意,將一次特別的體驗送入生活的港灣——從滿懷期待,到驚喜連連,再到讚歎,最後是想念......。話說,打開禮物、欣賞禮物的過程中,我隱約嗅得到一股香氣——柑橘般清新,桂花般淡雅。是書香嗎?還是手寫卡片的墨水香呢?
Thumbnail
2022/08/10
寧靜的夜色裡,我獨自開箱......對我來說,這份來自遠方的禮物,滿載著一船心意,將一次特別的體驗送入生活的港灣——從滿懷期待,到驚喜連連,再到讚歎,最後是想念......。話說,打開禮物、欣賞禮物的過程中,我隱約嗅得到一股香氣——柑橘般清新,桂花般淡雅。是書香嗎?還是手寫卡片的墨水香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過端午節要吃棕子,賽龍舟,現在還放一天假。這都是托屈原的福,得感謝他,是他投江自盡用生命帶給後人的福利。  屈原非常有才華,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詩人。在他的時代,他獨步詩壇。春秋戰國時代,沒有能和他比肩的詩人。我覺得,如果端午節要紀念屈原,那就多宣揚些他的文學成就吧! 過端午節念
Thumbnail
過端午節要吃棕子,賽龍舟,現在還放一天假。這都是托屈原的福,得感謝他,是他投江自盡用生命帶給後人的福利。  屈原非常有才華,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詩人。在他的時代,他獨步詩壇。春秋戰國時代,沒有能和他比肩的詩人。我覺得,如果端午節要紀念屈原,那就多宣揚些他的文學成就吧! 過端午節念
Thumbnail
希望你真正了解屈原的時代,了解楚人的血性,了解為何「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別習慣用漢人思維、儒家框架,把一個真性情的曠世才子,看作是迂腐狹隘的書生 屈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屈平,父母取名之時,應希望其一生平遂,有如星垂平野闊,卻忘了,平還有一個意義,不平則鳴,呃,那不就該改名屈蛙……
Thumbnail
希望你真正了解屈原的時代,了解楚人的血性,了解為何「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別習慣用漢人思維、儒家框架,把一個真性情的曠世才子,看作是迂腐狹隘的書生 屈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屈平,父母取名之時,應希望其一生平遂,有如星垂平野闊,卻忘了,平還有一個意義,不平則鳴,呃,那不就該改名屈蛙……
Thumbnail
明天(2024年6月10日)是端午節,端午節這節日和屈原有關,今天簡單談一下屈原。   屈原生平是個謎,傳下來的資料,非常有限。   從他的作品“離騷”中,我們知道他是古代帝王的後代,還知道他父親的名字(伯庸),並推算出他的出生日期(從“離騷”的“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Thumbnail
明天(2024年6月10日)是端午節,端午節這節日和屈原有關,今天簡單談一下屈原。   屈原生平是個謎,傳下來的資料,非常有限。   從他的作品“離騷”中,我們知道他是古代帝王的後代,還知道他父親的名字(伯庸),並推算出他的出生日期(從“離騷”的“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Thumbnail
端午節 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屈原」的節日 屈原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稱。 滿懷抱負的他不受楚王重用,又被奸臣陷害。 於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時,屈原帶著悲憤與痛苦,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在每年炎熱的農曆五月初五這天,都會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含義 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 它的第一個午日 正是登高順陽
Thumbnail
端午節 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屈原」的節日 屈原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稱。 滿懷抱負的他不受楚王重用,又被奸臣陷害。 於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時,屈原帶著悲憤與痛苦,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在每年炎熱的農曆五月初五這天,都會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含義 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 它的第一個午日 正是登高順陽
Thumbnail
相傳 端午節相傳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忠心愛國,無奈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屈原感到失望,就投汩羅江自盡。 屈原投江後,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舟)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最普遍的習俗包括「划
Thumbnail
相傳 端午節相傳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忠心愛國,無奈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屈原感到失望,就投汩羅江自盡。 屈原投江後,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舟)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最普遍的習俗包括「划
Thumbnail
五月五,慶端午,與屈原也有關,也無關。
Thumbnail
五月五,慶端午,與屈原也有關,也無關。
Thumbnail
(品舊文)今天是端午節,時序在公元兩千零一十六年。接近兩千三百年前,汨羅江邊,屈原與漁父的對答,成為千古絕唱,漁父的曠達,屈原的執著,影響者後世無數代的讀書人。 楚辭.漁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
Thumbnail
(品舊文)今天是端午節,時序在公元兩千零一十六年。接近兩千三百年前,汨羅江邊,屈原與漁父的對答,成為千古絕唱,漁父的曠達,屈原的執著,影響者後世無數代的讀書人。 楚辭.漁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