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萬人騙往百人回,被中國內戰的台籍老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原文:莫名其妙-萬人騙往百人回,被中國內戰的台籍老兵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179169

『約有一萬五千名台灣兵被中國民政府遣往中國內戰,其中至少一萬人被押往東北錦州、塔山、華北魚台、濟寧及徐蚌會戰等戰役,成了「無名戰士」。1949年隨國民黨政府平安撤退返台的只有四百多人...當時台東都蘭部落青年被捉走了53人,開放後回來的僅有6人...』

「無從協尋的國共内戰台籍少女兵:很多人知道參加二戰、國共內戰、朝鮮戰爭的台籍老兵,所指的對象都是男兵,或少數日治時期的台籍軍護,但是多數人不了解有存在前台籍國軍少女兵,二戰結束日本退守台灣後,國民黨第70軍後來在台整編第70師和62軍於1945年10月分別進駐台灣,這兩支軍隊在1946年~1947年間,開始向台灣人進行拉丁,也徵募為數不詳的台灣少女,經短期訓練後,投入軍中醫護工作,稱之台籍女醫護兵,隨軍奔赴中國內戰前線,到底死了多少,已無可考據,但經許昭榮2002年,所訪查資料,查知當年還在世的有...」

「在台灣高雄旗津島上的「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裏,一座鋼雕呈現的就是這樣的意象:一名頭手下垂、戴耳遮雪帽,已經戰死的一名士兵,肩背長出了一雙巨大的翅膀。這座鋼雕紀念的是一群台灣兵。從 1942 到 1953 年之間,他們是日本兵、國民黨軍、解放軍,或者先後是其中兩者,甚至穿過三種軍服...國民黨兵開車到我們村裹來:『喂!你們年輕人,願意到台東縣學 *國(華)語 的,可以來這裹報名,每個月有 80 塊的薪水。』那時候沒有錢,很多人都報名參加,我們村裹有 20 個人去報名。大村 40 人、50 人、80 人、100 人都有。去哪裏呢?把我們送到台東縣一個國小,關在那裹,一進去就出不來了,周圍都是崗哨,五步一個崗哨。一進到那裹就換軍服,我們才知道上當了...

這一批在台灣徵募的國軍,從 1946 年起陸續投入國共內戰。林明德第一次接戰共軍是在山東金鄉,之後就隨着國軍敗退一路後撤,不少台灣兵在被俘虜後加入了解放軍。說到徐蚌會戰(淮海戰役),林明德印象最深的是:徐州戰役,實際上是在濟寧被八路軍俘虜的台灣兵,和我們七十師對打。台灣兵跟台灣兵打!打得很激烈...「我們多次向台灣國防部反應,是不是應該在這些地方至少建一座碑,紀念這些國共內戰時陣亡的國軍將士?但不管我們講多少次,國防部總是裝沒聽到...」

*《國家語言發展法》,台灣各族語是國語(進行中)若指 Mandarin,中(国)語、華語、中文

(台灣人互相幫助...)

我意外的是台籍老兵剛被騙去中國後,能聽聞台灣的二二八抗暴(大屠殺)但...

上文截圖是來自此紀錄片,YT能看到上下兩集,上集在台訪問談比較多如何被騙和在戰場的荒謬及生存方式,下集是去中國拜訪台籍老兵的人生,有人甚至成為了中國 Amis研究語言學的教授,成為了一個人的部落,直到四十多年後,最後是紀念,只求讓更多人知道台籍老兵所受的委屈、犧牲和對台灣家人的思念...

【路有多長-上】│尋訪留在中國的阿美族老兵,問問他們想不想回家│湯湘竹:https://youtu.be/uSLtRAeq0Og

「...在山海交界的台東都蘭部落,導演湯湘竹認識了阿美族木雕藝術家希巨‧蘇飛,得知在都蘭部落有ㄧ群被帶往中國,永遠消失的少年階級,延續導演對於回家三部曲的一貫主題,及身為外省第二代,瞭解父執輩那一代對於家鄉的感念, 兩人遂以台東部落為起點,展開尋訪阿美族部落裡的台籍老兵...」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34886086834452?

最近「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有在徵集台灣戰爭時期的故事,不管是台籍日軍還是台籍中軍,其實有很多故事我們都不知道,趁有機會的時候去知道吧!我五伯公就是那萬人中沒有回來的,我六伯公還被抓去打823...

陳婉真說故事》台灣需要一個國家級的戰爭博物館...公園裡台灣人戰殁者的名單共有34人,因為人數太少,和北朝鮮人併在一塊。一位日本學者說,以台灣和沖繩的地理位置與生活習俗之接近,當年的死亡名單不應只有那麼少人,但因為後來日本和台灣沒有邦交,以及台灣的官方不重視,和台籍日本兵求償問題一樣,考據及立碑都困難重重,直到2016年才在民間的努力,設置了「台灣之塔」,2018年又增建了李登輝前總統題字的「為國做見證」紀念碑,李前總統親自前往揭碑。

台灣也有一個全國唯一官方設置的「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地點在旗津,它是由台籍日本兵、戰後又成為國軍的許昭榮,經過多年奔走成立的,他目睹許多和他一樣到中國參與國共內戰的台灣兵,在最激烈的戰場中戰死,至今國共雙方都避談這個問題,估計有一萬五千以上台灣兵參戰,無數人死在國共內戰的戰場,有的被俘成為解放軍,甚至韓戰結束後遣送到台灣的「一萬四千個證人」裡,也有台籍老兵在內,但因當年國軍軍紀敗壞,吃空缺嚴重,確切的人數及名單已經無可考...

但園區則任令荒蕪,市府不願再投入經費經營,展場的空間比旁邊的遊客廁所還小,明顯只是聊備一格而已。公園平時開放參觀,有趣的是,很多遠從日本歐美等地前來的遊客,都對台灣兵的命運多舛深感訝異,很多人深受感動,倒是前來參觀的台灣人不多,因為這一課歷史課本從沒教過...連關島那麼小的一個小島,都在島上設立博物館紀念,台灣是二戰參與甚深的地區,卻只有遠在旗津一處不起眼的角落,有一個紀念二戰陣亡的戰士紀念公園,戰爭期間死亡及失踪的台灣兵超過五萬人...

https://www.umedia.world/news_details.php?n=201907010754286925

最後補上「中華民國」如何處理台籍老兵的後續,和我提到的823,台籍老兵是怎麼被經歷的

上圖有關處理方法的就是90年代民進黨民代提案要重視台籍老兵,殖民國防部回應的處理,簡單說就是當作*沒有這些人去隨便處理和打發,不是賠償不是照軍人退伍還是因公殉職什麼的條例,只是「慰問」,當時處理包括台籍老兵在內有分三種,台籍老兵是最低等的,連確切人名數都不能確認的被騙抓了一萬五千人卻只有兩千人慰問的上限,能說是種族歧視,畢竟,中華民國不歧視台灣嗎?上下的文再好好讀讀

*如同到現在殖民教育提到中國內戰和台灣最相關的卻還不記台籍老兵讓人以為只有中國兵,喔對,教育不殖民嗎?怎麼全台九成人口阿公阿媽台灣各族不用中語,有自己的文化慣例,書寫和現代的知識傳承原也是能有不斷層和不被壓抑的百年歷史及發展,孫子卻被用中語看抖音了?

823是有日本白團來指揮,但那些到現在過時的訓練還在中華民國軍隊內,這點能看最近美國自由評論的記者來台訪查評論

『...國外討論台灣改行募兵制時,重點一般會跑到縮小的部隊規模上去。當然,如果國軍做不到滿編,那會產生問題;如果國軍用垃圾訓練去應付義務役塞到滿編,問題就更大。

我訪問了數位完成義務役的年輕人,問他們「是否知道被伏擊時要如何找尋掩體」「是否曾接受不具備空優下的行軍訓練」「是否知道隔壁的人中槍是如何處理」「是否曾學習解放軍的戰術、武器及組織方式」「是否接受過不用GPS下從甲地到乙地的訓練」等,答案都是,否。

他們還分享了一些很有趣的故事:軍官不在現場和士兵一起,命令都是透過手機Whatsapp下達的;他們唱歌和打掃的時候遠多於花在行軍訓練上的時間;他們的射擊訓練只有一種射擊姿勢,一次一個彈匣,進行十次八次就結束了...」

「當然,因為我是局外人,我嘴炮嗆聲沒有成本,我也不會被徵召或者被加稅,我的文化也沒有被威脅。但是,如果要討論美國對台灣的防衛承諾,我不願意讓美國士兵為不認真防衛自己的國家而死;而我認為除非美國施加外交壓力,否則台灣還是不會認真進行軍事改革...』

Tanner Greer:我為台灣感到憂慮

https://vocus.cc/@ihctw/5fbf1b9bfd89780001707693?fbclid=IwAR104Sn-lrfMdPRlcjGTQWqLKtEs3SCKBUbERcGa-F63t01zHiv9rw9oOK8

對此我還是樂觀啦,只是不要把解決方法都放在現有已經僵硬難以改變的體制就好,有很多事在背景發生,這個世界的現狀也是有很多可能性的,以一句常聽到也很無脊椎動物生活型態的話做結:「自由能當飯吃嗎?」這問得不相干了,自由是確保讓你有飯桌可以好好用餐啊。

(上文有關台籍老兵的文,能用 Ctrl+F"台籍老兵" 來在下文來搜尋)

The wings of Formosa 許多從夢中醒來的掙扎,應該只有台灣人能體會?
(資料大電腦看較順)https://goo.gl/KSUJgq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u龜 - 台文外交龜 - Tâigí Taiwanese Diplomat的沙龍
19會員
19內容數
2022/09/06
面對真相,原來台灣有中殖種姓制度?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548794 面對真相!!!!!!
Thumbnail
2022/09/06
面對真相,原來台灣有中殖種姓制度?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548794 面對真相!!!!!!
Thumbnail
2022/07/04
分享有關語文、歷史故事 ē 台日作品相關紹介,一項意外是原來日本有「專賣日本創作者平台」,這種平台翻譯冊是看無 — ê,ah 美國是有平台支持「直接 kah 冊店買」,台灣 chia — ê 平台攏無。
Thumbnail
2022/07/04
分享有關語文、歷史故事 ē 台日作品相關紹介,一項意外是原來日本有「專賣日本創作者平台」,這種平台翻譯冊是看無 — ê,ah 美國是有平台支持「直接 kah 冊店買」,台灣 chia — ê 平台攏無。
Thumbnail
2022/05/22
另外說一下好了,現代銀行運作不是有人存錢有人借錢來賺差價的利息這樣喔。 銀行可以用存錢來放款但它不需要有錢來放款,數字改一改就好,以一個比率可能銀行收到1塊放款10塊,或是連誰來存錢都不需要啦,只要大家不要一次都來領就好了嘛,這叫做 部份準備金制度( Fractional Reserve)而英國貨
Thumbnail
2022/05/22
另外說一下好了,現代銀行運作不是有人存錢有人借錢來賺差價的利息這樣喔。 銀行可以用存錢來放款但它不需要有錢來放款,數字改一改就好,以一個比率可能銀行收到1塊放款10塊,或是連誰來存錢都不需要啦,只要大家不要一次都來領就好了嘛,這叫做 部份準備金制度( Fractional Reserve)而英國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此廟並非一般應公廟,我想可以算是少見的台灣民主國「河南勇」的歷史證物
Thumbnail
  此廟並非一般應公廟,我想可以算是少見的台灣民主國「河南勇」的歷史證物
Thumbnail
「少年兵」是台灣人集體記憶的重要一環,但理應跟著日本國軍遍佈東亞各地的足跡,卻通常只留下日本工廠、東南亞及中國等幾條主要的路線,臺灣人踏足滿洲國的紀錄,或許因為人數稀少,長久以來往往少見於主流的歷史論述當中。
Thumbnail
「少年兵」是台灣人集體記憶的重要一環,但理應跟著日本國軍遍佈東亞各地的足跡,卻通常只留下日本工廠、東南亞及中國等幾條主要的路線,臺灣人踏足滿洲國的紀錄,或許因為人數稀少,長久以來往往少見於主流的歷史論述當中。
Thumbnail
已刊登於關鍵評論網 看到蠻多人打桃園神社的風向,已經完全把「忠烈祠=國民黨」,或許在台灣其他忠烈祠的歷史脈絡來看,這直觀的想法是正確的,但這放在桃園神社卻是錯誤的。相反的或許可以說桃園忠烈祠是全台忠烈祠當中真正「忠」台的起源。 而會有這樣的誤解與刻板印象,正是因為台灣經歷了國民黨的威權統治,使得台灣
Thumbnail
已刊登於關鍵評論網 看到蠻多人打桃園神社的風向,已經完全把「忠烈祠=國民黨」,或許在台灣其他忠烈祠的歷史脈絡來看,這直觀的想法是正確的,但這放在桃園神社卻是錯誤的。相反的或許可以說桃園忠烈祠是全台忠烈祠當中真正「忠」台的起源。 而會有這樣的誤解與刻板印象,正是因為台灣經歷了國民黨的威權統治,使得台灣
Thumbnail
隨著年紀漸長,我重新涉獵臺灣史,這才驚覺自己只知中國「甲午」,而不知臺灣的「乙未」,有無數先民自發組成義軍、自籌軍糧、軍餉,和日軍周旋八個月之久,死傷慘烈。去年,位於桃園平鎮的「乙未保台紀念公園」開幕。我對於那一帶因為太過熟悉,熟悉到提不起興致去參訪,這次總算趁興頭上前往遊覽。
Thumbnail
隨著年紀漸長,我重新涉獵臺灣史,這才驚覺自己只知中國「甲午」,而不知臺灣的「乙未」,有無數先民自發組成義軍、自籌軍糧、軍餉,和日軍周旋八個月之久,死傷慘烈。去年,位於桃園平鎮的「乙未保台紀念公園」開幕。我對於那一帶因為太過熟悉,熟悉到提不起興致去參訪,這次總算趁興頭上前往遊覽。
Thumbnail
相信不少臺灣人的長輩,可能曾前往南洋從軍,或是在中國戰場與日軍搏鬥。我的祖父陳以文,也有類似的經驗。他比較特別,他去的是滿洲,其後更被扣留在西伯利亞。我祖父的經驗,印證了過去臺灣人的海外活動路線,遠比今日想像的還要多元。
Thumbnail
相信不少臺灣人的長輩,可能曾前往南洋從軍,或是在中國戰場與日軍搏鬥。我的祖父陳以文,也有類似的經驗。他比較特別,他去的是滿洲,其後更被扣留在西伯利亞。我祖父的經驗,印證了過去臺灣人的海外活動路線,遠比今日想像的還要多元。
Thumbnail
這本小書適合全民閱讀,無論您是專研台灣歷史的學者,還是對台灣歷史的理解只有9年國民義務教育的程度,都能從書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Thumbnail
這本小書適合全民閱讀,無論您是專研台灣歷史的學者,還是對台灣歷史的理解只有9年國民義務教育的程度,都能從書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Thumbnail
『約有一萬五千名台灣兵被中國民政府遣往中國內戰,其中至少一萬人被押往東北錦州、塔山、華北魚台、濟寧及徐蚌會戰等戰役,成了「無名戰士」。1949年隨國民黨政府平安撤退返台的只有四百多人...當時台東都蘭部落青年被捉走了53人,開放後回來的僅有6人...』
Thumbnail
『約有一萬五千名台灣兵被中國民政府遣往中國內戰,其中至少一萬人被押往東北錦州、塔山、華北魚台、濟寧及徐蚌會戰等戰役,成了「無名戰士」。1949年隨國民黨政府平安撤退返台的只有四百多人...當時台東都蘭部落青年被捉走了53人,開放後回來的僅有6人...』
Thumbnail
  今天焦點─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Thumbnail
  今天焦點─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Thumbnail
十萬青年十萬軍、一寸山河一滴血 本篇文章取自我的祖父日記,我的祖父祖籍河北(古稱冀)诼縣,少年參軍入青年軍208師,參與塘大戰役、浙東戰役、舟山各島與登步戰役、八二三戰役、越戰軍事顧問團等大小戰事。本篇文章乃塘大戰役經歷,當時在陸軍87軍220師警衛營准尉排長。
Thumbnail
十萬青年十萬軍、一寸山河一滴血 本篇文章取自我的祖父日記,我的祖父祖籍河北(古稱冀)诼縣,少年參軍入青年軍208師,參與塘大戰役、浙東戰役、舟山各島與登步戰役、八二三戰役、越戰軍事顧問團等大小戰事。本篇文章乃塘大戰役經歷,當時在陸軍87軍220師警衛營准尉排長。
Thumbnail
「我是日本人、中國人、還是台灣人?而我又為誰而戰呢?」最複雜哀愁的一個世代 ,二戰時期的台灣籍日本兵穿些什麼呢?
Thumbnail
「我是日本人、中國人、還是台灣人?而我又為誰而戰呢?」最複雜哀愁的一個世代 ,二戰時期的台灣籍日本兵穿些什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